演讲体散文的现场感和互动性

来源 :语文建设·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nbin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台湾孙剑秋教授主编的台湾高中国文课本第一、二册,经有关方面通过,已正式发行。我的分工是对每一篇选文作解读,此前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的顾炎武《廉耻》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应读者吁请,我将解读龙应台1999年在台大法学院的一次演讲,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一
  这篇文字显然是根据记录整理的,因为她问过学生是否读过鲁迅的小说,还有学生背诵苏轼的《江城子》中断,有人从旁补足。这种文章不是一般的散文,应该是散文中的一种,可以称作演讲体散文。
  演讲体散文的特点为:阅读对象不像一般书面散文那样是不可预知的,而是很确定的(台大法律系的学生),是现场面对的。这与写文章不一样,不是在家里写好了稿子拿起来照本宣科,而是直接与读者对话。现场的听众和非现场的读者,是不一样的。非现场的读者,可能因对你的文章不感兴趣、读不下去而去做别的事,過一阵子有了耐心再读,或者干脆不读,这样的人就算占到百分之八十也并不可怕,且并不影响你文章的质量。演讲却不同,要把听众注意力高度聚焦到自己身上来,如果不是所有的,力争百分之九十,至少是百分之八十以上。不能是百分之五十,也不能是百分之六十、七十,因为剩下的那些人就会在你面前表现出对讲话不感兴趣,客气一点的打瞌睡,懒洋洋,东倒西歪,用身体语言表示不满。这对演讲者的情绪是会造成影响的。当然,精神坚强的演讲者可以装作没有看见,但是,不客气的听众会做小动作,窃窃私语,那蜜蜂一样的声音,不能不对演讲者的自信心造成干扰甚至打击。相反,如果演讲者能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听众注意力凝聚起来,就会形成一种心领神会的氛围,或者叫作“气场”,那百分之五的人,也就不知不觉地被裹挟进来,要想做小动作也不敢。这样,演讲就可能达到一种互动、共享、共创的境界。
  演讲的开头是很重要的,因为进入会场的人各式各样,带着各不相同的喜怒哀乐,演讲者一开头绝对不能讲一些对听众感觉没有新鲜感的套话。龙应台显然深谙此中堂奥,一开头就出语不凡,耸动听众的视听:
  今天面对的你们大概二十岁;在二十五年之后,你们之中今天在座的,也许就有四个人要变成最高行政官员的候选人。
  这显然是夸张的,没有确凿根据的。但是,把特殊听众捧得这样高,对本来精神并不很集中的听众就有一种耸动性。当然,光这样捧还是有点玄,接着,龙应台说:
  但是昨天我听到另一个说法。我的一个好朋友说:“你确实应该去台大法学院讲人文素养,因为这个地方出产最多危害社会的人。”(笑声)
  这是把听众贬低了一下,贬得这样离谱儿,带有相当的刺激性,听众中却发出了笑声。这说明大家心领神会,显而易见,这是虚拟的,带着开玩笑性质的,但又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有相当的根据。因为台大法学院的确出了许多坏蛋政治人物。接着她说下去:
  二十五年之后,当你们之中的诸君变成社会的领导人时,我才七十二岁,我还要被你们领导,受你们影响。所以“先下手为强”,今天先来影响你们。(笑声)
  “先下手为强”,本来指敌对方面突然凶狠地出击,这话更带刺激性,但在现场却引发了笑声。这是因为意义发生了“错位”,反其意而用之,不言而喻,不是敌意的,而是友好的。不达到非常友好的程度,是不敢这样讲的。文章在“先下手为强”处加上引号,就是为了提示这一点。龙应台就用这么夸张的“扬”和离谱儿的“抑”以鼓动、刺激,达到了三个目的:第一,让听众忘掉各自不同的心绪;第二,对自己的题目怀着极高期待;第三,营造一种现场共享的趣味,不是一般的情趣,而是诙谐的趣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幽默。幽默引发了两次笑声。笑是心灵与心灵之间最短的桥梁,两次笑声,不但一再缩短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距离,而且构成了演讲者与听众的互动。
  演讲不同于写文章,最关键的就是与听众交流和互动。听众不是读者,不能仅仅被动地听,而要有主动的参与。演讲者的任务是要把他们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听众的笑声,意味着讲者与听者从心灵、声音、表情的交流和互动,是演讲者追求的最高效应。
  二
  演讲和散文有相同的一面,这大家都知道了,但又有不同的一面,也就是所谓“气场”效应。许多人士尚未自觉意识到这一点。例如有些课本,在“问题与讨论”中,这样提出思考题:
  作者认为文学最重要的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所谓“看不见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人文素养与人文知识有何差别?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生活中的实例加以印证。
  这当然不错,但把演讲和散文(甚至和议论文)当成了一回事,完全忽略了演讲的特殊性。这在口语交际,特别在公共演讲(在美国中学叫作public speak-ing,在大学叫作communication,都是必修课)中是极其关键的。
  龙应台演讲的主题是人文精神,如果是写文章,就要为“人文精神”下一个界定,一般是从内涵着手,这是很复杂的,可能要用很长的复合句,又要用很抽象的术语,对于现场听众来说,不太明快,很艰深,不是一下子就能听明白的。龙应台显然意识到这个难处,就用了另外一种方法,即从外延上讲:分为“文”“史”“哲”。从学术上来说,这是很不严谨的,但因为是演讲,龙应台干脆宣布,让听众“暂时接受一个非常粗略的分法”。
  我和孙剑秋教授主编的台湾高中国文课本,只选了文学的部分,对文学要下内涵定义是世界性难题,西方前卫大师因为文学难以界定,干脆就宣布文学根本不存在。龙应台如果在内涵上纠缠,这个演讲就无法进行。但是,她讨巧地用外延定义法,对文学的所指作了简略的说明:
  我说的文学,指的是最广义的文学,包括文学、艺术、美学,广义的关学。
  把学术内涵的难点障碍排除以后,进入正题。然而,还是不能回避文学是什么的复杂问题。她承认“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但是,她“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为什么要把问题简单化为一种?因为是演讲,不是做学术论文:“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在我自己的体认中,这就是文学跟艺术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龙应台是懂德文的,她为什么不选康德的真善美三元价值中的“审美”价值观念,不引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呢?因为那对于法学院的学生来说,太陌生了,太抽象了。这是演讲,演讲要互动,首先就要感性地沟通,这个说法是最富有感性的、最简短、最明快的说法。听众不但能理解,而且有感觉。   满足于这样的感性,就太肤浅了,演讲的互动、沟通是手段,目的是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为了把这个“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道理讲清楚,她分析了几个例子。例子不是随意的,而是经典的;不是太陌生的,而是比较熟知,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听众读过——鲁迅的《药》和《祝福》。这两个例子的好处,还在于有故事性。故事是一听就明白的,如果光讲故事,听众还可能厌倦,龙应台的演讲魅力在于从听众已知甚至熟知的故事中,讲出听众未知的东西来。
  表面上看,鲁迅的短篇《药》讲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民间的迷信是,馒头蘸了鲜血给生病的孩子吃,病就会好。而《祝福》里的祥林嫂,她的孩子给狼叼走了,她是“近乎疯狂的女人”。龙应台用了“还原”的方法,从感性的表层进入到理性的深层。
  她说,如果让我们来看,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唠唠叨叨,让人们绕道而行的疯子;而在《药》里,谈论药的故事,那些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口齿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她的定义里所说的“看不见”的东西,就很具体地展示在听众面前了。
  接着,她提出作家使读者的眼光跟世俗人等的有了“艺术的距离”,“文学,使你‘看见’”,通过《药》,读者看见了什么呢?
  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粗鄙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
  从这里,她进一步把感性的个案升华到理论上:文学使我们看见的是“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现实”:
  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的对“关”的顿悟。关,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三
  这里她已经谈到了文学的功能乃是理性的洞察和对美的顿悟。但是,光有这两个例子,还可能是孤证,并不带有普遍l生,而理论是建立在普遍性涵盖面上的。接下去的例子,如果再举现代小说,或者古典小说,涵盖面就不够了,她分析了一个古典诗词的例子。这说明,这种使看不见的东西变为看得见的规律,不但适合现代小说,而且适合古典诗词。她让一个学生背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学生忘词,支吾片刻,一位白发老先生朗声接下:“明月夜,短松岗。”热烈掌声)
  她为什么不自己直接念,或者板书,或者用多媒体放映出来呢?这是因为,这首诗词的语言不是现代口语的,念出来大家不一定能马上听懂,如果直接板书,或者用多媒体放映出来,可以看得明白,但是没有交流互动,“气场”可能会冷下去。让学生背诵,就形成了互动的一个小高潮,热烈的掌声不仅是给听众中那位老人的,也是表明听众与演讲者的共享。
  从结构上来说,该个案是一个过渡,观念的过渡。她说:“如果鲁迅的小说使你看见了现实背后的纵深,那么,一首动人、深刻的诗,我想,它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空’相对于‘实’。空,是另一种现实。虽然看不见,但更贴近存在的本质。”
  從理论上说,“空”是相对于现实的“实”的,本来对这个“空”的概念的内涵,是应该作些阐释的,但龙应台没有。为什么?因为太抽象,从理论上说,这涉及文学的特殊性,这个“更接近本质的现实”,并不是现实,而是想象的、虚拟的,对于文学理论来说,这是要害。龙应台用了一个(可能是)佛家的范畴“空”。要把这个观念从理论上说清楚,一是太难了,二是对于法学院的学生,对现场而言,是可能破坏气场的。(其实,如果她不用佛家的“空”,而用诗话中的“虚”,“虚实相生”,就通俗多了)于是她采取了一个比较讨巧的办法,用形象来比喻。她以白杨为喻体,说白杨是现实的实体,看得见摸得着,是日常“理l生的现实的世界”,但这不是文学,文学“看得见”的,是“空”的,如水中白杨树的倒影。这个倒影,人们摸不到,在月白风清的时候,或者云雨飘洒的时候,它是“虚幻无常”的:
  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
  最后她的结论是:
  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我们如果只知道有岸上的白杨树,而不知道有水里的白杨树,那么做出来的价值判断很可能是一个片面的、单层次的、简单化了的价值判断。
  从修辞上来说,这个比喻很巧妙,甚至颇为精彩,但是,一切比喻都是跛脚的。因而从逻辑上说,比喻是不能论证的。正是因为这样,这个比喻跛脚是很明显的:为什么那个虚幻的、破碎的、若有若无的倒影是更真实的存在呢?这应该是个论点,需要阐释的,但她只在演讲中一句带过,因为那是“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为什么“与心灵直接观照”就更真实呢?这是文学上重大的理论问题。如果用康德的真善美三元价值论来解释,或者通俗一点,用朱光潜先生《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科学的、实用的和审美的》来阐释,可以讲得更为理性。但是这一切,也许是龙应台作为一个作家不关心的,也许她觉得在演讲中只要提到“美”就行了,至于美是什么,审美价值和科学的、实用的价值的关系,是不必要讲清的。也许她这样简单化,要归咎于演讲作为一种文体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决定了她只能从文学的“一百种功能”中仅仅选出一句话来阐释文学必然的后果。这个缺点本来很明显,但被她的文采,特别是被全文的文学、哲学、历史的完整结构掩盖了。她最后的结论结构似乎是很有机的:
  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在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座,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那么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这样她大体就完成了她所要讲的人文性主题。但是,读者在此,如满足了,就是被动的。高质量的阅读,应该化被动为主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反思,或者具体分析。在美国中学母语教学中,最后老师对于课文,甚至经典课文,常常提问此文有什么缺点,旨在把学生的思考提升到和作者平等对话的高度。克罗齐说过,要理解但丁就要把自己提高到但丁的水平。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其他文献
【关键词】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内容  “教什么”历来是课堂教学中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走向的大問题、主问题。“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来得更重要、更关键。“教什么”是方向性问题、战略性问题,而“怎么教”却是方法性问题、策略性问题。故必须高度重视“ 教什么”的研究工作。  笔者在对经典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的观课中发现,很多教学内容存在虚浮、繁杂、散乱、琐屑等问题:既教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新課标、新教材的实验教学操作阶段,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中学语文教师是否适应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教师既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也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因此,加速培养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教学需要的语文教师应是重中之重。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合格师资核心课程之一的语文教学论,在现代教育学学科体系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在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基于这一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以下是课堂上的一些摘要,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这个问题是你提出的,请你自己点名吧!”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阿长与(山海经)》算不上有名,其小说《阿Q正传》《药》更家喻户晓;在名篇佳作如海的忆人散文中,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也并不算太起眼,朱自清的《背影》更为人所知。然而,细读《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却不能不为鲁迅先生对一个普通的底层小人物的深挚怀念所感动,在艺术特色上,它的写入手法也非常突出。由此,我们不禁联想到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另一篇名家小品《汪大娘》。二者堪称忆人
【关键词】革命传统诗歌,语体,诗体,意象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学生接触极少的现代旧体诗词,即维新志士谭嗣同的《潼关》与反清志士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它们填补了这类诗歌的教学空白,且以特有的精神气息揭示了时代的秘密。迪克斯坦说:“一个时代的文化是一个统一体,只要触及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它就会揭示自身的秘密:一旦结构暴露,部分就揭示了整体。”[1]  那个时代最大的秘密即“革命”。19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学科素养进行了具体说明,它“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如果语文课堂教学形态不改变,还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那么很难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建构、提升素养、生成能力的学科目标。“真实情境中的深度教学”是素养时代对语文新教学形态的一种探索,其主要有三个核心理念:“大单元”将不同类型的
《朋友四型》是余光中先生的一篇情趣和理趣兼备、谑而不虐的幽默小品,优悠从容,语言平易,隽永诙谐。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创新教材将它选入基础模块“听”单元第2课“整合建构”组块。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课前的学习目标看,本文是训练听记的“用件”。具体目标是:听课文录音,准确记住主要内容、观点、材料和重要细节。  本课是笔者2013年12月赴攀枝花市华森职业学校的交流观摩课,对象是高二汽修班,师生是初
生成,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生成具有很丰富的内涵:从认知发展角度讲,它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思维发展角度讲,它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能力发展角度讲,它是由不会向学会、从生疏到熟练的提升;从情感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对文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个性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形成。生成中潜藏着推动学生有效发展的因素,经过提炼与加工,将成为价值
第二课时  聊故事后面的故事    一、为什么写  (一)聊故事的起源与流变  师:这节课我们聊故事背后的故事。我们先聊为什么写这个故事。叶老也好,别人也罢,为什么都要改编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呢?首先从故事的起源聊起吧。望星空(课件出示银河系),找找哪个是牛郎星和织女星,读读你们收集的相关资料。  (学生读收集到的资料)  师:有人专门计算过,让牛郎使出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本领,一天翻一个
在小学语文教学又一次被“各家教派”推至风口浪尖,又一次被“各路豪杰”争论得不可开交之际,温家宝总理借第二十二个教师节看望教育工作者的机会,满怀温和的亲民情愫,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亲近母语教学,畅谈着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感想。笔者以敬仰的姿态聆听着,揣摩着,分享着……    一、摆脱“哑巴语文”的尴尬    温总理在与教师交流小语教学时强调:语文课尚需进一步强调“表达,口语等训练”“要告诉学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