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中,从而使“教学”活动产生预期的效果。正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师以讲解为务者尚不乏其人,以为学生鲜能自览,必为之讲解始能明晓。”这个情况存在于各个学科中。本文以语文学科为例,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观念。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活;教学观;课堂教学;活力;新课程背景
余文森教授指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统率和指导作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而语文以其广博的特点,使我们的教学目标具有了“全面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 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 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①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容量等发生显著变化的时候,我们为每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数量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旧包含有提高道德品质、加强思想修养、培养某方面能力等几个目标。而当前的语文教学较为死板、缺乏激情,缺少活力。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于怎样激活语文课堂。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语文课堂老师口若悬河,不是最重要的。好的语文课,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爱读书,爱表达,成为学生语言实践课,语言交流课。②学生质疑问题的精神是老师培养出来的。上《宋定伯捉鬼》时,我让同学们评论,大胆质疑。果然有同学说:“尽管这篇文章的课前提示中说表达的是人的智慧怎样战胜鬼,但我认为课文反映的这个鬼是个老实、善良的鬼,既没有伤害人的动机,也没有伤害人的行为,却被人所骗,将人背了一路,没想到遭人暗算,被弄死,卖掉,我觉得人的所作所为还不如这个鬼诚实磊落。”气氛宽松了,有价值的问题接连提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上《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我先不做任何评价,让学生对文章的特点和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以评价家眼光谈了十多点,如结构、选材、抒情等方面。可以说,凡是老师一般能讲到的地方他们几乎都说到了,更可贵的是他们还提到文章的多处不足。一位同学说:“这篇文章出现用词上的重复是不应该的,在倒数第二段中,赞美志愿军战士时写到‘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期中‘美丽和宽广’与开头第三段中‘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重复。”没有评论家的眼光就像教徒读圣经一样的顶礼膜拜,是断然提不出问题的。
二、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以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
语文学科的趣味性较强,单凭照本宣科难以到达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把全文分为四个板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评价、探究性阅读——拓展训练。对于整体感知部分,上课开始先请学生唱或播放《童年》这首歌,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以此导入新课。对于精读课文部分,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自由读、跳读、默读、朗读。对于评价、探究性阅读部分,让学生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可参与小组的活动,针对问题师生互动,全班合作完成。对于拓展训练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文、说话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促进语文学习的生活化。
所以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师既要充当电影导演,还要充当配角,帮助学生完成每一部电影,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为了学生的一切时,一切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新的课程理念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也要使每个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终生持续的发展等,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依靠学生。另外要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之时,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还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素质。所以说教师们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整个教学过程才是其乐融融的。
三、大胆尝试,敢于探索,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改革创新的浪潮将五颜六色教学方法的贝壳冲向了教与学的堤岸,我们随便拾取一颗,都会将我们狭窄的讲台装饰得别开生面。从赫尔巴特的“五段论”(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到杜威的“五环节”(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到钱梦龙的“三主”方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各路人马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教无定法”的实弹演练。但要记住,一节课只能恰当地运用一种教法或一种教学方法为主。要么进行点拨,要么组织讨论,要么进行辩论,甚至将竞赛机制引入课堂,或者将课堂变成剧院,变成创作间,变成凭学生任意涂抹的画布,变成师生间唇枪舌战的战场……不论哪种方法都能“吹绉一池春水”,换取“满园春色”。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要重建课堂结构,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同时还必须提升教师的素质,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讲课的过程中。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学习。在硬件和软件环境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才可以得到提升。因此在贯彻新的语文教学观的前提下,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可以使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才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有实质性发展,也就标志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页
[2]《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民主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活;教学观;课堂教学;活力;新课程背景
余文森教授指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统率和指导作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而语文以其广博的特点,使我们的教学目标具有了“全面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 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 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①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容量等发生显著变化的时候,我们为每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数量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旧包含有提高道德品质、加强思想修养、培养某方面能力等几个目标。而当前的语文教学较为死板、缺乏激情,缺少活力。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于怎样激活语文课堂。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语文课堂老师口若悬河,不是最重要的。好的语文课,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爱读书,爱表达,成为学生语言实践课,语言交流课。②学生质疑问题的精神是老师培养出来的。上《宋定伯捉鬼》时,我让同学们评论,大胆质疑。果然有同学说:“尽管这篇文章的课前提示中说表达的是人的智慧怎样战胜鬼,但我认为课文反映的这个鬼是个老实、善良的鬼,既没有伤害人的动机,也没有伤害人的行为,却被人所骗,将人背了一路,没想到遭人暗算,被弄死,卖掉,我觉得人的所作所为还不如这个鬼诚实磊落。”气氛宽松了,有价值的问题接连提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上《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我先不做任何评价,让学生对文章的特点和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以评价家眼光谈了十多点,如结构、选材、抒情等方面。可以说,凡是老师一般能讲到的地方他们几乎都说到了,更可贵的是他们还提到文章的多处不足。一位同学说:“这篇文章出现用词上的重复是不应该的,在倒数第二段中,赞美志愿军战士时写到‘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期中‘美丽和宽广’与开头第三段中‘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重复。”没有评论家的眼光就像教徒读圣经一样的顶礼膜拜,是断然提不出问题的。
二、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以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
语文学科的趣味性较强,单凭照本宣科难以到达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把全文分为四个板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评价、探究性阅读——拓展训练。对于整体感知部分,上课开始先请学生唱或播放《童年》这首歌,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以此导入新课。对于精读课文部分,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自由读、跳读、默读、朗读。对于评价、探究性阅读部分,让学生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可参与小组的活动,针对问题师生互动,全班合作完成。对于拓展训练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文、说话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促进语文学习的生活化。
所以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师既要充当电影导演,还要充当配角,帮助学生完成每一部电影,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为了学生的一切时,一切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新的课程理念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也要使每个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终生持续的发展等,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依靠学生。另外要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之时,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还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素质。所以说教师们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整个教学过程才是其乐融融的。
三、大胆尝试,敢于探索,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改革创新的浪潮将五颜六色教学方法的贝壳冲向了教与学的堤岸,我们随便拾取一颗,都会将我们狭窄的讲台装饰得别开生面。从赫尔巴特的“五段论”(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到杜威的“五环节”(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到钱梦龙的“三主”方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各路人马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教无定法”的实弹演练。但要记住,一节课只能恰当地运用一种教法或一种教学方法为主。要么进行点拨,要么组织讨论,要么进行辩论,甚至将竞赛机制引入课堂,或者将课堂变成剧院,变成创作间,变成凭学生任意涂抹的画布,变成师生间唇枪舌战的战场……不论哪种方法都能“吹绉一池春水”,换取“满园春色”。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要重建课堂结构,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同时还必须提升教师的素质,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讲课的过程中。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学习。在硬件和软件环境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才可以得到提升。因此在贯彻新的语文教学观的前提下,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可以使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才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有实质性发展,也就标志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页
[2]《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民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