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理解有直观理解、程序理解、抽象理解和形式理解等不同层次,仅仅基于经验、形象的理解是直观性的浅层次理解。在数学学习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所积累的数学知识、方法不断增加。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更要借助知识内部的逻辑关系,激活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迈向深入。
一、引导探究,发现新知构建的合理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是数学课堂的主要活动内容,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在四年级下学期“运算律”教学中,根据问题情境,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得到两种不同的算法:⑴65×5+45×5,⑵(65+45)×5。不管哪种算法,都是求一共要付多少元,但两种方法的意义不同,⑴是先算出5件夹克和5条裤子的总价,然后加起来;⑵是先算出一件夹克和一条裤子一共多少元,再算出5件夹克和5条裤子一共多少元,一种是分开算,一种是配套算。不管是哪种算法,算出的结果都是正确的,所以这两个算式可以合并成一个等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模仿,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算一算得数是否相等,思考有什么发现,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经过这样的探究,从事实过渡到推理,提高了等式成立的可信度,让事理整合推理,有助于学生把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在实质。
二、深度剖析,感悟新知构建的自然性
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学习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注重层次性和多样性。
四年级下学期,笔者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850×17,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竖式怎样写,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然后交流,学生有的说这样,有的说那样,但让他们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时,学生比较为难,说不出道理。这时可以回顾积变化的规律,让学生感悟,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也乘几,这时再提问850×17为什么可以先算85×17,学生明白是把850看成85×10,一个乘数变化,积也跟着变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他们在三年级没有学过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计算中虽然基本掌握了乘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方法,但是对于中下等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缺乏算理的支撑,会逐渐遗忘。如果掌握了积变化的规律,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学生建构的知识模型记忆将非常深刻。
三、创新思考,体验新知构建的多样性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该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全过程。
在六年级分数除法的教学过程中,例1出示:量杯里有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可以列出算式当学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难时,可以提示学生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1升,然后再平均分成5份,画出升,除以2等于几,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用4个去除以2得到2个,就是。接着老师可以继续引导,还可以怎样计算?有不少学生想到可以转化成。接下来,把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改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交流反馈时,学生发现了方法一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方法二。不过这时又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第三种方法,把转化成,结果等于。这样的思考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得的,但作为老师应如何处理呢?这样的方法对于其他的分数除以整数也能使用吗?
分数除法是小学阶段最后的四则计算,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与学生学过的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差别较大,不能由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直接迁移,但它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联系极为丰富,因此,分数除法的计算更具有创造性。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图形的直观,更要关注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让学生通过不断创造构建新知。如在上面方法三中,可以进一步提问:你是怎样想到把÷3转化成÷3的?学生回答因为4不好除以3才把转化成,从而得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一结论。可见,合理的逻辑推理,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多样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层理解。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如果我们过度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不重视数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只能是浅尝辄止。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已形成的数学现实,更要关注知识内部的逻辑关系,着眼于知识内部的生成和重构,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引导探究,发现新知构建的合理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是数学课堂的主要活动内容,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在四年级下学期“运算律”教学中,根据问题情境,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得到两种不同的算法:⑴65×5+45×5,⑵(65+45)×5。不管哪种算法,都是求一共要付多少元,但两种方法的意义不同,⑴是先算出5件夹克和5条裤子的总价,然后加起来;⑵是先算出一件夹克和一条裤子一共多少元,再算出5件夹克和5条裤子一共多少元,一种是分开算,一种是配套算。不管是哪种算法,算出的结果都是正确的,所以这两个算式可以合并成一个等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模仿,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算一算得数是否相等,思考有什么发现,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经过这样的探究,从事实过渡到推理,提高了等式成立的可信度,让事理整合推理,有助于学生把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在实质。
二、深度剖析,感悟新知构建的自然性
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学习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注重层次性和多样性。
四年级下学期,笔者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850×17,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竖式怎样写,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然后交流,学生有的说这样,有的说那样,但让他们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时,学生比较为难,说不出道理。这时可以回顾积变化的规律,让学生感悟,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也乘几,这时再提问850×17为什么可以先算85×17,学生明白是把850看成85×10,一个乘数变化,积也跟着变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他们在三年级没有学过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计算中虽然基本掌握了乘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方法,但是对于中下等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缺乏算理的支撑,会逐渐遗忘。如果掌握了积变化的规律,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学生建构的知识模型记忆将非常深刻。
三、创新思考,体验新知构建的多样性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该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全过程。
在六年级分数除法的教学过程中,例1出示:量杯里有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可以列出算式当学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难时,可以提示学生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1升,然后再平均分成5份,画出升,除以2等于几,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用4个去除以2得到2个,就是。接着老师可以继续引导,还可以怎样计算?有不少学生想到可以转化成。接下来,把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改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交流反馈时,学生发现了方法一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方法二。不过这时又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第三种方法,把转化成,结果等于。这样的思考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得的,但作为老师应如何处理呢?这样的方法对于其他的分数除以整数也能使用吗?
分数除法是小学阶段最后的四则计算,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与学生学过的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差别较大,不能由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直接迁移,但它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联系极为丰富,因此,分数除法的计算更具有创造性。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图形的直观,更要关注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让学生通过不断创造构建新知。如在上面方法三中,可以进一步提问:你是怎样想到把÷3转化成÷3的?学生回答因为4不好除以3才把转化成,从而得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一结论。可见,合理的逻辑推理,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多样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层理解。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如果我们过度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不重视数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只能是浅尝辄止。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已形成的数学现实,更要关注知识内部的逻辑关系,着眼于知识内部的生成和重构,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