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不朽”的社会学观察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815117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古代中国文人而言,撰著、编辑、出版等文化生产活动的动力并不像西方人那样充满现世的功利目的或纯粹出于对知识的探究兴趣;中国文人的编辑出版活动与中国古人对人生“立言不朽”的观念密切相关,这个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四年》)“立言不朽”的观念表明了一种历史文化情结,成为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精神动力,对中国古代图书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是图书著述、刊刻所要实现的最高目标,也是中国传统知识阶层的人生追求。
  事实上,一种普遍观念的文化特色或文化个性只有在与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相结合时才能得到充分揭示,因此,对中国人的“立言不朽”观念和传统出版文化特色的认识也只有在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社会形态相联系时,才能获得其文化内涵上的清晰说明。何明星博士的《著述与宗族》便是对于中国出版文化的这种深度研究的很好例证,该书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并不仅仅立足于我们惯常所说的“立言不朽”的人生理想,而是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上对于中国是“立言不朽”观念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考察,从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中国古代图书出版文化的独特民族文化特色,可以说,出版是延续中华文化千年不断的重要一环。
  该书认为,中国人传统的“立言不朽”观是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族制度密切联系的,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编辑出版事业的宏观社会结构背景。中国人的“立言”并不单是为了个人兴趣爱好而进行的编辑撰述活动,更多的情况下,其撰述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祖先或是后代、是为了自己的老师或是弟子、是为了自己的同乡或是亲友……,只有在中国传统宗族社会制度下来理解中国人的“立言不朽”观,才能对中国传统的图书出版文化有一个文化社会学意义上的深刻理解,才能丰富“立言不朽”这一中国传统文人的最高人生理想的文化内涵,而不至于使之流于空泛和抽象。为了展示中国传统出版文化的这一文化特色,《著述与宗族》一书采取了个案研究方法,将研究的焦点放在对清人文集的研究上,从清人600部文集的编刻方式入手,着重考察了清代状元著述的情况、清代九个著名科举宗族中文集著述、编刊、传播活动,并梳理了著名清代学术世家102个学人的学术研究和著述轨迹,为了更好地理解宗族在著述和文化传承上的影响,该书还专门考察了作为宗族文化象征的族谱的编刊活动。最终,通过对1860年前后清代图书出版在著述编辑主体、图书加工技术、图书品种的衍变等前后巨大变化来对比分析,该书得出一个有关传统图书出版文化的基本结论。
  由于作者的结论是建立在翔实而丰富的材料基础之上的,又具有开阔的社会文化学视野,加之其著述中贯穿了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忧虑感和责任感,因此,其著述能给人以新鲜、扎实和深刻的感觉也就不奇怪。作者在书中指出:随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进发展,手工雕版印刷技术被机械印刷加工技术所取代,并由此而引发中国传统图书文化生态的巨大变革。随着宗族化共同体在图书生产、销售以及教育、文化、学术研究中的整体淡出,古代知识分子在编辑、著述和出版活动中体现的那种宗教神圣感也失去了其社会文化环境,最终归于枯萎和消失了。
  在商业和市场利益日益主宰出版人的价值观和出版文化观的今天,梳理历史就是准备面向未来,宗族共同体的淡出是中国文化发展事业史上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古代出版文化传统并不应该与宗族共同体一起淡出我们的历史视线,历史上那些优秀的出版文化遗产正好就是补救我们当代出版文化中一些不良倾向的良药。
  当然,从宗族视角考察中国出版文化特色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它还提示我们:是不是应该深入思考我们的整个出版体制和结构,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出版文化制度的道路上来,从制度上、从社会的结构层面上,也就是从图书出版文化发育生长的土壤上着手,使我们为出版事业的文化精神品质的提升提供现实的依据。这也许就是《著述与宗族》一书给予我们的宏观上思考中国现实出版文化制度改革的启示吧。
  
  《著述与宗族——清人文集编刻方式的社会学考察》
  著者:何明星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7年9月
  定价:26.00元
其他文献
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前不久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该书是一部报告文学,是作者九次采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林秀贞的采访手记。  2005年7月,我们在中国作家杂志头条发现了我省散文家刘家科撰写的关于林秀贞事迹的报告文学——《普通党员》一文。几乎与此同时,刘家科的散文集《乡村记忆》(此书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手稿交到了我们手中。
期刊
全国最大的出版物集散中心在北京建成   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开业北发图书网同时开通   本刊讯11月8日,占地460亩、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目前全国最大的出版物集散中心——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正式开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赴朝,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会长于友先出席了开业仪式。  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由北京发行集团投资建设,位于通州区台湖。中心园区内的北京国际图书城,
期刊
浙少社再推本土奇幻  卡通图书《搜神记》  本刊讯 (通讯员 叶薇)随着《魔戒》、《哈利·波特》等西方奇幻作品大量涌入中国,抢占国内的图书市场和电影屏幕,国内也掀起了强劲的奇幻风潮。以风靡网络的奇幻小说《搜神记》为蓝本,由香港金马奖编剧改编、杭州九越数码制作的52集同名动画片,将于近期在全国各大电视台隆重推出;根据动画片改编的《搜神记》卡通图书系列(共10册,先期推出1—5册)也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
期刊
从教育出版长期以来以教材教辅为基础的产业体系,由于教材招投标、课程标准重新修订等一系列政策调整,而发生了动摇与改变。面对这一形势,近日教育科学出版社举行了2007年全社编辑研讨会。会议围绕当前出版界最关注的“选题创新”和“均衡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编辑们对教科社近年来的选题发展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深刻剖析,总结了许多有益经验,明确了今后的选题发展方向。整个研讨过程展现了以下几个新亮点,值得
期刊
山西出版集团于去年底正式挂牌后,组建了一个集编辑、印刷、发行、供应为一体,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相融合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经过近一年的运作,集团在改制、走出去方面有哪些进展?在发展思路上、出版定位上有哪些新思考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齐峰。    《出版参考》:全国各出版集团都在深化出版改革,山西出版集团改革发展的思路是什么?将会按什么步骤进行?  齐峰:山西出版集团挂牌成
期刊
本刊文章《成功的博客营销案例》排名TOP100第17位  本刊讯(记者 韩阳) 龙源期刊网暨2005、2006年举行的年度网络传播排行发布会,11月8日在京再次发布2007年龙源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数据,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发布的范围延伸到期刊类别,推出“各类别TOP10”;同时推出国内外“TOP100篇期刊文章”,籍此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在线2000种期刊的网络传播的综合面貌,以期对200
期刊
中国的美味佳肴享誉世界,外宾到中国来,谁能挡得住美味的诱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中国做客短短几天,体重竟增加了一公斤。堂堂洋博士尚且管不住自己的胃,更不必说什么“纽约客”、“约翰牛”了。  中菜好吃,但点菜学问多多。中国菜名有的以善烹者命名,如“麻婆豆腐”、“宋嫂鱼羹”,有的以故事会意,如“过桥米线”、“佛跳墙”,有的富有诗意,比如“二龙过江”,竟然是一碗汤里浮着两根青葱。  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
期刊
韩国出版业有三大发行渠道,即杂志发行渠道、教科书发行渠道和图书发行渠道。  韩国的杂志发行,或以杂志社本社的总发行(在韩国又叫“第一手销售”)和分社发行为支柱,通过书店销售给读者﹔或通过邮局的邮寄和“宅配便”的送货上门,直接送达定期购读者的手中。近几年,由于杂志行情日渐走低,通过本社总发行和分社发行的作用在变小。在韩国,除了杂志以外,儿童书、学习参考书以及计算机方面的图书,也大都通过本社总发行和分
期刊
从创刊之日到如今,美国《读者文摘》这本小开本、大发行量的杂志不觉已是“耄耋之年”。虽然它全球发行1800万份,读者人数8000万人,其所在公司年收入高达24亿美元左右,位居美国杂志出版集团前茅。但其糟糕的业绩却不能让所有的股东满意。公司前任总裁汤姆·里德尔虽然也做了种种努力,比如降低发行基数等等,但收效并不是很大。新班子上任之后,试图重塑往日的辉煌。如今,重拾《读者文摘》辉煌的重任落到了伊娃·狄龙
期刊
勤美诚品联手打造台中新文化据点  据台湾媒体介绍,台湾勤美集团将斥资17亿元新台币买下台中大广三量贩大楼,与诚品书店合作,明年春季以“勤美诚品商场”的形式与大众见面。  勤美诚品商场有近万坪,双方采取共同招商、委托诚品经营管理的合作模式来进行。未来地下二楼至地上六楼会以接近诚品敦南店、信义旗舰店的形式运营,其中内有图书杂志馆、儿童馆、流行商品和美食等,这也将是诚品书店开设台北信义店后的另一个大手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