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今年5月,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的必然要求,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为总结、宣传和推广各级机关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做法,推动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紫光阁》杂志社开展建设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典型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很有意义。据统计,这次共征集到500多个案例,经过几轮筛选和认真评审,最终评出最佳和优秀案例100个。这些案例,符合征集启示提出的真实性、创新性、实效性、典型性的要求,事例真实感人,做法有创新亮点,效果比较显著,经验有典型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十八大以来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取得成就的一次展示,也是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的一次汇报。综观这些案例,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是突出机关党建特点,准确定位服务功能。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职能不同,承担的任务不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根据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承担的职责,找准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次获奖的案例,一是服务功能定位准确。把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与机关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发挥好部门的职能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如科技部门做好科技工作,农业部门做好涉农工作,司法部门做好司法工作,税务部门做好税务工作,履行好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职责,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的完成,更好地服务改革和发展。二是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创造了许多有效形式。如杭州市的“三走进三服务”、内蒙古的“三到村三到户”、湖北省的“三联三促”、安徽省的“机关党建服务基层年”等主题活动,切实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坚持群众需求导向,注重服务实际效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多。必须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求来确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和改进服务。这次评选的案例,都是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想方设法把服务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而且都有群众满意的业绩,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比如,科技部农村科技开发中心党支部,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忧,坚持思想、载体、行动三贴近,做好科技助农工作;河北省直机关工委确立以关心帮扶为核心理念,以“节日慰问、临时救治、点题帮扶、重点关爱、主题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清单,建立“群众点、及时送、重点帮、深入推”工作模式,把服务体现到为干部职工办事解困上,把温暖送到党员群众心坎上;湖南常德检验检疫局党支部急果农之所急,把监管寓于服务之中,通过帮助建立“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帮助当地解决了柑桔出口的难题;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党支部实行“五下乡”工作法,主动就审到农村,以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青岛中韩边防派出所党支部通过“开放式”组织生活,听取群众意见,助推服务发展,等等。
三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拓展服务内容和形式。“服务”和“服务型”虽一字之差,却有本质不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组织功能定位的转变,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以服务来统领、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在服务中凝聚人心。这次评选的案例,在服务内容、载体、制度、机制等方面,在强化服务功能、健全组织体系、建设骨干队伍、构建服务格局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举措。有的是老典型、老先进,但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有新发展,如农业部办公厅行政审批办公室、国土资源部政务大厅,他们的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多次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称号。有的是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比较早,如浙江杭州、贵州遵义等,他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形式,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升级版”。有的是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加以创新发展。如湖南株洲机关工委“四轮驱动”进社区,就是在学习外地在职党员进社区经验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做法,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还有的是在本系统属于首创,如福建晋江市人民法院的“流动红色法庭”,河南汝阳县人民法院的“法官村长”,都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和推广。
加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和价值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十八大以来,建设服务型机关党组织虽然取得了进展,但与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我们要认真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总要求,继续探索和实践,扎实推进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
第一,推进服务标准化。要根据机关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创新服务内容和创建服务标准,进一步明确服务主体的行为和规范、服务内容和方式、服务步骤和程序,形成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性强的服务方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首先,党的基层组织属于政治组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服务,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加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是为了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更好地履行执政使命。其次,党员干部的服务,首先应体现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中,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同时也应尽力体现在岗位之外的社会生活中,参与社会服务。最后,在为群众服务中,要克服一般性服务多,个性化服务少;物质方面的服务多、精神方面的服务少;被动等待群众上门寻求服务多,主动下去为群众服务少;注重自身提供的方式多,探究群众可接受的方式少等问题,解决好“有形服务”和“有效服务”问题。
第二,构建服务长效机制。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管用的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推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比如,在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方面,要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重服务形式轻服务内容;走访、慰问、帮扶等零星式服务多,系统性、长期性的服务少;以“输血”方式的服务多,“造血”方式的服务少等问题。又如,在完善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制度方面,要规范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管理方法,组织好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认亲、认领服务项目、开展服务活动,切实增强服务的有效性。对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内容、时间、方式、步骤和重点进行刚性设计,形成用制度追着干部跑、让干部围着群众转的工作机制。对于传统的走访制度、蹲点制度、党员与群众结对制度等,应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加以完善。又如,在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要建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服务型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办法。强化对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与党组织、党员的实绩评定、评先树优挂钩,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机制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以解决主动为群众服务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要搭建网络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精细化服务,形成更加便民惠民的服务载体。
第三,抓好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广大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强弱、服务本领高低直接关系到服务群众的质量。要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上狠下功夫。
为总结、宣传和推广各级机关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做法,推动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紫光阁》杂志社开展建设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典型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很有意义。据统计,这次共征集到500多个案例,经过几轮筛选和认真评审,最终评出最佳和优秀案例100个。这些案例,符合征集启示提出的真实性、创新性、实效性、典型性的要求,事例真实感人,做法有创新亮点,效果比较显著,经验有典型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十八大以来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取得成就的一次展示,也是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的一次汇报。综观这些案例,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是突出机关党建特点,准确定位服务功能。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职能不同,承担的任务不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根据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承担的职责,找准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次获奖的案例,一是服务功能定位准确。把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与机关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发挥好部门的职能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如科技部门做好科技工作,农业部门做好涉农工作,司法部门做好司法工作,税务部门做好税务工作,履行好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职责,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的完成,更好地服务改革和发展。二是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创造了许多有效形式。如杭州市的“三走进三服务”、内蒙古的“三到村三到户”、湖北省的“三联三促”、安徽省的“机关党建服务基层年”等主题活动,切实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坚持群众需求导向,注重服务实际效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多。必须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求来确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和改进服务。这次评选的案例,都是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想方设法把服务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而且都有群众满意的业绩,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比如,科技部农村科技开发中心党支部,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忧,坚持思想、载体、行动三贴近,做好科技助农工作;河北省直机关工委确立以关心帮扶为核心理念,以“节日慰问、临时救治、点题帮扶、重点关爱、主题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清单,建立“群众点、及时送、重点帮、深入推”工作模式,把服务体现到为干部职工办事解困上,把温暖送到党员群众心坎上;湖南常德检验检疫局党支部急果农之所急,把监管寓于服务之中,通过帮助建立“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帮助当地解决了柑桔出口的难题;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党支部实行“五下乡”工作法,主动就审到农村,以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青岛中韩边防派出所党支部通过“开放式”组织生活,听取群众意见,助推服务发展,等等。
三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拓展服务内容和形式。“服务”和“服务型”虽一字之差,却有本质不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组织功能定位的转变,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以服务来统领、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在服务中凝聚人心。这次评选的案例,在服务内容、载体、制度、机制等方面,在强化服务功能、健全组织体系、建设骨干队伍、构建服务格局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举措。有的是老典型、老先进,但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有新发展,如农业部办公厅行政审批办公室、国土资源部政务大厅,他们的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多次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称号。有的是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比较早,如浙江杭州、贵州遵义等,他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形式,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升级版”。有的是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加以创新发展。如湖南株洲机关工委“四轮驱动”进社区,就是在学习外地在职党员进社区经验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做法,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还有的是在本系统属于首创,如福建晋江市人民法院的“流动红色法庭”,河南汝阳县人民法院的“法官村长”,都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和推广。
加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和价值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十八大以来,建设服务型机关党组织虽然取得了进展,但与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我们要认真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总要求,继续探索和实践,扎实推进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
第一,推进服务标准化。要根据机关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创新服务内容和创建服务标准,进一步明确服务主体的行为和规范、服务内容和方式、服务步骤和程序,形成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性强的服务方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首先,党的基层组织属于政治组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服务,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加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是为了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更好地履行执政使命。其次,党员干部的服务,首先应体现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中,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同时也应尽力体现在岗位之外的社会生活中,参与社会服务。最后,在为群众服务中,要克服一般性服务多,个性化服务少;物质方面的服务多、精神方面的服务少;被动等待群众上门寻求服务多,主动下去为群众服务少;注重自身提供的方式多,探究群众可接受的方式少等问题,解决好“有形服务”和“有效服务”问题。
第二,构建服务长效机制。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管用的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推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比如,在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方面,要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重服务形式轻服务内容;走访、慰问、帮扶等零星式服务多,系统性、长期性的服务少;以“输血”方式的服务多,“造血”方式的服务少等问题。又如,在完善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制度方面,要规范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管理方法,组织好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认亲、认领服务项目、开展服务活动,切实增强服务的有效性。对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内容、时间、方式、步骤和重点进行刚性设计,形成用制度追着干部跑、让干部围着群众转的工作机制。对于传统的走访制度、蹲点制度、党员与群众结对制度等,应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加以完善。又如,在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要建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服务型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办法。强化对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与党组织、党员的实绩评定、评先树优挂钩,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机制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以解决主动为群众服务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要搭建网络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精细化服务,形成更加便民惠民的服务载体。
第三,抓好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广大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强弱、服务本领高低直接关系到服务群众的质量。要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上狠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