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难点、重点及学生实际,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钻研、思考,并能准确解答出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既是激发学生登入科学殿堂的先导,又是促使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适度的课堂提问是增强教学效果必需的最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新课程 师生互动 课堂提问 艺术 技巧 方法
无论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双边学习活动。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使提问真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优化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简要谈几点见解和看法。
一、要问得及时,恰到好处
讲授一篇课文之前,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这些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体会个中妙处,使之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因此,设问的恰当时机首先应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因为此时学生易产生胆怯畏难情绪,问题一出必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其次应在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道不出时设问。如笔者在教《少年闰土》一文时,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中年闰土的描写片段,让学生比较阅读。之后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笔者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红活圆实的手”变成“老松树皮似”……这些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于愤悱之际,问于矛盾之时,便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要问得适度,难易适中
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若问题过大、过深、过难,学生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作答,进而就会兴味索然,学习的积极性消失,热情消退,长久下去,就会发展成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
三、要问得有法,注意层次
一个班级中,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但是这种师生互动,有大多数时间成了“乱动”或“不动”,这种合作学习有时开始变形。笔者在《语文教学研究》上曾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材料: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下讲台开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一些学生不会合作,只在那里听好生“主讲”,一些小组的学生还在闲聊,尚未进入讨论状态。针对此类情况,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便可使大多数同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对于提问的设计,教师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的序。按照这样一个序,教师能节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做出灵活的变动,可以重点突破,从重点问题入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一方面,有的课文本身的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结构严密有序的组合体。
四、要有问有评,鼓励求异
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地消化、认真地复习。在整个提问过程中,对回答者的每一句话,教师、学生都是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及时地积极地评价。
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要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其次要评价回答得“好不好”,通常教师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不置可否,就让学生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这样怎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在课堂上,教师应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应鼓励求异,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或“错误”的结论。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可以赞成任何一种说法,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哪怕有点偏激都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对于在学术界一直在讨论都无定论的问题,教师也不应定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求异思维能力的一个机会。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来源于“好奇”和“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的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新课程 师生互动 课堂提问 艺术 技巧 方法
无论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双边学习活动。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使提问真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优化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简要谈几点见解和看法。
一、要问得及时,恰到好处
讲授一篇课文之前,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这些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体会个中妙处,使之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因此,设问的恰当时机首先应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因为此时学生易产生胆怯畏难情绪,问题一出必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其次应在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道不出时设问。如笔者在教《少年闰土》一文时,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中年闰土的描写片段,让学生比较阅读。之后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笔者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红活圆实的手”变成“老松树皮似”……这些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于愤悱之际,问于矛盾之时,便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要问得适度,难易适中
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若问题过大、过深、过难,学生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作答,进而就会兴味索然,学习的积极性消失,热情消退,长久下去,就会发展成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
三、要问得有法,注意层次
一个班级中,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但是这种师生互动,有大多数时间成了“乱动”或“不动”,这种合作学习有时开始变形。笔者在《语文教学研究》上曾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材料: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下讲台开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一些学生不会合作,只在那里听好生“主讲”,一些小组的学生还在闲聊,尚未进入讨论状态。针对此类情况,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便可使大多数同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对于提问的设计,教师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的序。按照这样一个序,教师能节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做出灵活的变动,可以重点突破,从重点问题入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一方面,有的课文本身的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结构严密有序的组合体。
四、要有问有评,鼓励求异
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地消化、认真地复习。在整个提问过程中,对回答者的每一句话,教师、学生都是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及时地积极地评价。
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要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其次要评价回答得“好不好”,通常教师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不置可否,就让学生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这样怎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在课堂上,教师应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应鼓励求异,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或“错误”的结论。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可以赞成任何一种说法,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哪怕有点偏激都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对于在学术界一直在讨论都无定论的问题,教师也不应定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求异思维能力的一个机会。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来源于“好奇”和“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的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