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淑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小学生高兴放声朗读;初中生虽然也会在朗读中学习语文,但哪怕教师再三强调,初中生朗读语文的声音绝对没小学生高;到了高中,用朗读的方式学习语文已经在学生中鲜见了。那么,我们怎样在初高中语文学习阶段,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从语言实践到语感的形成,还掩藏着一个理性化的过程,要经过一个非直觉的阶段,只有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多层次的语感训练,学生才能更好地领悟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获得较高层次的语感能力。语感训练是一个整体的语文综合训练,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究竟通过哪些途径去训练语感、强化语感呢?结合阅读教学实践,略谈几种做法。
一、诵读·涵泳
诵读,是语感训练的重要途径。“诵读必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它要求心、眼、口、耳并用,去涵泳、意会。课文精彩部分的诵读要做指导,教师做声情并茂的范读,也可借助网络资源。总之,诵读应尽量带有朗读者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能通过陈述、感叹、疑问、祈使语气等,再现作者写作时的情感。传递人物的情感,感受美丽的画面,加以美读。例如《为了忘却的纪念》的结尾:“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好吧。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的;再说他们的事后的。”这个抒情段中,作者由摆脱悲哀到充满信心,诵读时语调应由沉重到坚定,速度由慢渐快,关键词“忘却”、“记起”等和关联词语“也”、“即使”等要读重音。这样读来,对作者深沉的感情就有所领悟了。
二、推敲·斟酌
要理解词句的深意,就得咬文嚼字,反复推敲。语言的意义是语境赋予的,因此必须把词句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斟酌。《荷塘月色》中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开头三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引导学生推敲几个动词的表达效果: “泻”字扣紧了“月光如流水”的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如用“照”,既与“流水”不搭配,又无动感。“浮”字抓住了月色水汽糅合的轻柔状态,逐渐自上而下扩散的特点,如用“升”,只能给人腾空而起的印象。这几个动词的运用,突出了月色的朦胧、空灵,渲染了意境,学生从中领悟到这梦幻般的景物,实际上是作者希冀超脱的梦幻般的心理的象征。
小说《荷花淀》的“话别”一场,水生没话找话,并且不自然地“笑了一下”,这一笑增加了水生嫂的疑惑,引出了她的直接逼问“怎么了,你?”为什么要用主谓倒装的疑问句?把谓语“怎么了?”提前,是起强调作用。强调了问话的急促,反映了水生嫂为丈夫担忧、急于了解事情真相的心情。细细琢磨主谓倒装、定语后移、状语后移之类的变式句,会发现移动某些句子成分的位置在语意表达上所起的作用。要辨析词的感性色彩,有时也须借助语法分析。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说:“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战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对其中的“伟大”一词,学生乍一看都认为是反语,与 “文明人”及下文的“伟绩”、“武功”一样是讽刺敌人的,但仔细探究一下句子的成分,就发现原来的理解不妥:“这”,指代的是介词结构“当……的时候”中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战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语句的着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的转战”而不是“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可见“伟大”是赞颂三个女子的从容、勇敢,并不是反语。
三、想象·鉴赏
鉴赏是培养语感的较高层次,而“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達,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借助于想象的中介作用,把课文中有限的语言与接近的、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重新组合表象,从而获得艺术的快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充满了词人豪放的词风。教学中激发学生神思飞越,入情入境:“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把我们带到冰天雪地的北国,仿佛和伟人一起站在高山之巅,一起领略北国雄奇壮美的雪景,心潮顿时澎湃。而“秦王汉武”、“唐宗宋主”、“一代天骄”,又让人仿佛看到了往昔一个个的英雄人物,一幅幅的历史画面,更能想象到词人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飒爽英姿。
通过比较阅读来鉴赏,也不失为一种语感训练的有效方法。在鉴赏唐诗时,引导学生朗读杜牧的《清明》时,让学生同时朗读原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改动过的诗句:“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学生反复吟诵、斟酌、比较、讨论,统一了观点:杜牧的七绝由景入情,创设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如改成五绝,诗味就不浓了。
总之,语感训练应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经过感知、理解、欣赏的心理过程,对语言文字产生敏锐的感悟,形成良好的语言修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226100)
从语言实践到语感的形成,还掩藏着一个理性化的过程,要经过一个非直觉的阶段,只有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多层次的语感训练,学生才能更好地领悟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获得较高层次的语感能力。语感训练是一个整体的语文综合训练,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究竟通过哪些途径去训练语感、强化语感呢?结合阅读教学实践,略谈几种做法。
一、诵读·涵泳
诵读,是语感训练的重要途径。“诵读必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它要求心、眼、口、耳并用,去涵泳、意会。课文精彩部分的诵读要做指导,教师做声情并茂的范读,也可借助网络资源。总之,诵读应尽量带有朗读者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能通过陈述、感叹、疑问、祈使语气等,再现作者写作时的情感。传递人物的情感,感受美丽的画面,加以美读。例如《为了忘却的纪念》的结尾:“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好吧。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的;再说他们的事后的。”这个抒情段中,作者由摆脱悲哀到充满信心,诵读时语调应由沉重到坚定,速度由慢渐快,关键词“忘却”、“记起”等和关联词语“也”、“即使”等要读重音。这样读来,对作者深沉的感情就有所领悟了。
二、推敲·斟酌
要理解词句的深意,就得咬文嚼字,反复推敲。语言的意义是语境赋予的,因此必须把词句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斟酌。《荷塘月色》中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开头三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引导学生推敲几个动词的表达效果: “泻”字扣紧了“月光如流水”的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如用“照”,既与“流水”不搭配,又无动感。“浮”字抓住了月色水汽糅合的轻柔状态,逐渐自上而下扩散的特点,如用“升”,只能给人腾空而起的印象。这几个动词的运用,突出了月色的朦胧、空灵,渲染了意境,学生从中领悟到这梦幻般的景物,实际上是作者希冀超脱的梦幻般的心理的象征。
小说《荷花淀》的“话别”一场,水生没话找话,并且不自然地“笑了一下”,这一笑增加了水生嫂的疑惑,引出了她的直接逼问“怎么了,你?”为什么要用主谓倒装的疑问句?把谓语“怎么了?”提前,是起强调作用。强调了问话的急促,反映了水生嫂为丈夫担忧、急于了解事情真相的心情。细细琢磨主谓倒装、定语后移、状语后移之类的变式句,会发现移动某些句子成分的位置在语意表达上所起的作用。要辨析词的感性色彩,有时也须借助语法分析。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说:“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战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对其中的“伟大”一词,学生乍一看都认为是反语,与 “文明人”及下文的“伟绩”、“武功”一样是讽刺敌人的,但仔细探究一下句子的成分,就发现原来的理解不妥:“这”,指代的是介词结构“当……的时候”中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战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语句的着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的转战”而不是“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可见“伟大”是赞颂三个女子的从容、勇敢,并不是反语。
三、想象·鉴赏
鉴赏是培养语感的较高层次,而“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達,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借助于想象的中介作用,把课文中有限的语言与接近的、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重新组合表象,从而获得艺术的快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充满了词人豪放的词风。教学中激发学生神思飞越,入情入境:“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把我们带到冰天雪地的北国,仿佛和伟人一起站在高山之巅,一起领略北国雄奇壮美的雪景,心潮顿时澎湃。而“秦王汉武”、“唐宗宋主”、“一代天骄”,又让人仿佛看到了往昔一个个的英雄人物,一幅幅的历史画面,更能想象到词人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飒爽英姿。
通过比较阅读来鉴赏,也不失为一种语感训练的有效方法。在鉴赏唐诗时,引导学生朗读杜牧的《清明》时,让学生同时朗读原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改动过的诗句:“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学生反复吟诵、斟酌、比较、讨论,统一了观点:杜牧的七绝由景入情,创设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如改成五绝,诗味就不浓了。
总之,语感训练应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经过感知、理解、欣赏的心理过程,对语言文字产生敏锐的感悟,形成良好的语言修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