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作文水平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只要细心观察和真切描绘,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体味、感悟,在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里自由地驰骋想象,学生就能写出充实鲜活的文章。
   关键词:作文 语言 观察
  
   在语文教学,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总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学生总怕上作文课,老师总埋怨学生写不出象样的作文。学生的作文总是生搬硬套,缺少真情实感 立意不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多读书,丰富学生写作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育学生注意语言的积累已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发现,学生的习作困难,有很大一部分是表达困难他们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即使有很好的写作题材,也是三言两语不能真切的表达出来。如果平时注意积累,写作就会信手拈来。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注意积累好词好句。我采取的办法是“小组积累赛”每节课抽一段时间,展示小组当天的积累成果,以朗读的形式一分高下。鼓励他们,重在提高他们的积累兴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当然,丰富的写作素材,还来源于多彩的生活,我们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观察体验生活,进而引导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才能使学生摆脱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才能使教师摆脱作文无法教的困境。二、用心观察,调动多种感官。
   只要细心观察和真切描绘,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体味、感悟,在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里自由地驰骋想象,学生就能写出充实鲜活的文章。 叶圣陶老先生在《作文论》中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 让教学的过程贴近生活,让真实的生活唤起学生真实的感受和无限的遐想。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要说人了,各有各的特点。人活在这世界上总得有个环境,在那里,他必然接触许多其他的人。所以,你笔下的他不能是孤家寡人,一定要让他跟周围的人产生联系。同时,人在生活中又必然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你笔下的他又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让他成为事情发展过程中矛盾的主角。这就好比戏剧舞台,如果仅让花脸唱独角戏,没劲;配上几个对手搭档,就添了几分精神;再打闹一番,观众的胃口马上就被吊起来了。老师当然不是让我们去写死人,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没本领,往往会写出“死板板”的人来。所以,这“活”字的意思,就是要把人写得形象一些,使人读了脑子里会浮现出活生生的模样来。可以写人物的外貌,先拍出一张有鼻子有眼的“照片”来;可以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让照片上的人会说会笑、会走会跳,照片变成了“电视”;还可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让电视上的人物通过旁白画外音展示内心世界,人物形象有了立体感。
   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入手,调动多种感官,怀着真挚的感情去观察体味生活,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人物环境景物等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思考,及时记录。还可以刻意布置课下作业:帮家人做一件事,或买一样礼物,亲手送给家人,注意观察家人的动作、神情,听她说些什么,然后写在日记里。这样做,为写好人物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铺垫。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分门别类、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特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观察,全面认识事物。第三,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的同时深入思考和感悟。只有对观察到的素材进行不断地思考提炼、加工整理,善于从中挖掘和捕捉生动的瞬间,才能使笔下的生活有活力,写出的文章才有可能别具特色,富有新意。三、置身现实文化,立足人本主义,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大众文化以前所末有的速度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是具有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和大公无私的人物形象,分析着经典的文学作品。而学生在课外崇拜的是体育明星、歌星、卡通人物,这就使得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重新定位,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去选择适合作文教学模式的学生,而应是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作文教学模式。况且,作文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识相融合,最终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其中“物”即现实生活,它是作文素材的源泉;“识”即作者的情感体验与思想认识的综合体,它是作文的灵魂。最后才是思维形式向书面形式的转化。平时组织春游,扫墓,夏令营活动,增强学生体验,开阔学生视野。由此可见,要引导学生学会习作,应立足于人本主义,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才不会因受缚于所谓的“主题”而造成落笔难的现象。
   四、找回写作的自信
   唐人诗云:“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牙牙学语、东涂西抹中发展思维,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初学写作的小学生尚不具备雕琢作文的能力,老师如果用自己的水平去要求学生,把学生的习作改得面目全非,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失去写好作文的信心。这就如同一个刚学说话的孩子,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处处“精批细改”,发现了孩子出语不妥就指责,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将因此少言寡语,最后成为不爱说话的人。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些“牙牙学语”“东涂西抹”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自身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自身的习作实践中学习作文。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激发学生自己动手作文的兴趣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作文的信心上。对于他们的作文,应尽量多批少改,多些鼓励性的语言。这样既坚定了学生习作的信心,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正如小孩学走路,开始时需要别人的扶持,渐渐地,自己终于独立迈步。这也是教学作文的道理。长期如此,学生习作时就敢于大胆写,畅所欲言,轻松习作。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并能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识,这就需要用巧妙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无论采用哪些方法,都要紧扣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字:兴趣教学 自制教具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较快地、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是教师经常谈论而又必须解决的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这个课题,我不断地尝试,不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一直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新课标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置于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重要位置上,使数学文化问题正式进入了数学教学。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使数学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操,从而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本文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渗透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数学文化 文化教育 文化
期刊
【摘要】 随着聋哑女儿周婷婷迈入高等学府,周弘老师提出的“赏识教育”被众多的媒体炒作,许多家长都信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论证了“赏识教育”这一概念的理论依据,总结了“赏识教育”在我国的现状以及成人对“赏识教育”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教育应当是全方位的,我们不应该忽视了其他的教育方法,比如惩戒教育、挫折教育等,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使孩子形成健
期刊
【内容提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困生却越来越多,是什么阻碍他们前进的步伐?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导致学困的原因。并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入手提出三大对策,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成因 对策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入初中学习,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干扰
期刊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教育实践证明,爱是做好教育的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人的培养促进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以诚挚的爱心,满腔的热情对待自己的事业。作为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呢?就我个人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严爱,教育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要从班级这架钢琴的琴键上弹出和谐悦耳的旋律,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这个演奏者的指导思想,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做好班级的主人,做学习
期刊
摘要:责任感,作为一种人类的重要品质,在教学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学中的责任感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创感时代的今天,自己负有的责任,不再是按照家长或是教师的要求去被动的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责任感主动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应开放到了课堂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应当如此。  关键词:责任感 责任教育 责任行动    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现实分析的方法论述了语文素质的本质——语文的思想、知识、能力和习惯的总和;论述了现代语文素质的特点:内容的思维化,知识的广博化,能力的实用化,习惯的自学化;指明了提高现代语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这对现代语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语文素质 思维 广博 实用 自学    什么是语文素质?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里有一句共同的话:“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这句话对语文素质作了
期刊
随着电子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相互渗透、融合,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信息可以实现在远距离、大范围高速的传播,信息的处理、传播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信息的采集、处理、通信技术有了许多新发展,人类迈向信息社会,而旧的专业培养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技术的新发展对电子信息人才的新要求,专业改革也就迫切地提出来了。  一、专业建设改革的背景  1、原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广西大学原
期刊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指在常态编班下,在班级授课制不变的条件下,对同一班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同一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着眼于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和分类指导,分层评价,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的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那如何进行分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