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饮食方面就更加的注重绿色和环保。传统的农作物栽培方式为了提高产量,不顾农作物的质量,通常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农作物的无公害程度。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迫切需求下,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和重心,引进无公害栽培技术,保证农作物的质量是人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277-01
引言
在当前绿色、环保、科学、无公害等等理念的引导下,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实现农产品的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品质,成为大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尤其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促进农业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就必须加强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传播。
1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所遵循的原则
1.1 系统化。
要想达到农作物生产的无公害管理技术,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和方法,从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到市场流通都要建立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流程,整个过程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把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更要严格的执行。而且无公害技术是一项技术水平较高的课题,它不仅要求种植及生产环境的独特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这样才能达到农作物无公害的标准,尤其是要控制工业中“三废”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也只有达到各个生产环节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才能真正使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落到实处。
1.2 循序渐进。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个过程,生产更需要一定的流程,而且农产品的种类非常繁多,有些农产品并不适合开发和利用。所以,在对农产品进行无公害管理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自然气候环境来进行整体的布局和规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开拓市场,有次序、分阶段的进行市场的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达到无公害的目的。而且无公害管理技术的发展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慢慢发展的,想要一蹴而就的达成目标,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遵循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开发和使用的循序渐进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2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大多数农作物的种植过程来看,大家都会选用一些特定的农药以及化肥来定期为农作物的生长除虫和增产,以保证农作物的长相,实现农作物的高产。而在人们思想意识不断提升的当前环境下,这种传统的种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要找到种植过程中的不足,并且加以改善和提高。
2.1 肥料使用不科学。以往的农作物都是通过定期施加相应的化学肥料来促进农作物高产,这样的作物栽培方式,在我国持续了很多年,长时间的施肥,使得种植作物的土壤遭到了破坏,影响了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如果将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使用到这样的土壤当中,那么在种植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农作物的质量、营养都很难保证。
2.2 农药残留过多。在利用无公害農作物栽培技术时,农作物的上面通常会有一些病虫,为了控制病虫危害,就必须使用一些农药,农药的药量很难把握,很多农作物栽培者为了控制病虫害,过度使用农药,这就会造成农药当中的有毒物质残留在农作物当中,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中营养成分的结构,还会危及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发展。
3 提高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有效措施
3.1 合理选择栽培场地,治理被污染土壤。农作物的种植环境严重影响其生长质量,所以选择合适的种植场地非常重要。相关部门要对农村中污染严重、违规建设的工厂进行严肃处理,严禁这些工厂向无公害栽培农作物的场地周围释放废水、废气,做到从源头上治理;在整治完违规工厂以后,就要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以降低土壤对农作物带来的危害。在选择无公害农作物栽培场地时,应该对所选场地进行全面的检查,尽量选择污染程度小或者是无污染的场地,创建无公害农作物培养基地,尽可能确保农作物栽培的质量。
3.2 合理施肥,改变栽培方式。长时间使用化学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已经对种植作物的土壤、水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影响其内部的生态平衡,降低了农作物的生产质量,所以,再利用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种植时,应该合理的控制肥料的使用量,不可一味的施加作物肥料,应该结合现代技术控制剂量。介于之前长期大量施加肥料对土壤带来的维护,如今,不仅要控制剂量,而且要尽可能不使用肥料,这样就能够避免土壤遭受更严重的污染,降低了土壤的承受压力,如果,必须利用一定肥料作为辅助原料,那么可以采用有机肥,而非化学肥料。
3.3 選择优质品种,控制农药用量。负责栽培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对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学习,切实掌握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要点,以及不同阶段作物的生长状况,做到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即使出现病虫害,也应该尽可能使用人工捕捉的物理方式来防治;假如病虫害非常严重,只能通过农药控制,那么也要控制好农药的使用量,避免用药过多。除此之外,在栽培农作物之前应该科学合理的选择种植品种,优质的作物品种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还能够有效的抵抗病虫害,提高了作物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自然也就降低了病虫对作物的危害,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
3.4 做好田间管理。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中,每一环节都是极为关键的,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中,一旦某项技术出现了问题,后期补救就会极为困难,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的作物栽培中,需要相关操作人员细致耐心的管理,科学的做好田间的日常管理。农作物种植中,出苗后,要对作物进行查苗、补苗等工作,保证田间秧苗完整,从而为农作物的后期管理以及农作物的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农作物还应当做好日常的病虫害管理工作。病虫害管理工作就是针对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一些病害或者虫害积极的做好防护措施,科学用药,统一防治。积极地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以及物理防治技术等多项防治技术,保证病虫害的治理的综合有效性。在田间作物收割后,要保证田间的清洁整齐,将患病植株进行腐熟后,当做有机肥施入田间,从而提升土壤的营养含量。
参考文献
[1]罗江慧.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原则与技术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6,(20):11+19.
[2]谢红莲.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栽培中的应用浅析[J].南方农业,2015,(36):46+48.
关键词: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277-01
引言
在当前绿色、环保、科学、无公害等等理念的引导下,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实现农产品的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品质,成为大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尤其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促进农业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就必须加强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传播。
1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所遵循的原则
1.1 系统化。
要想达到农作物生产的无公害管理技术,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和方法,从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到市场流通都要建立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流程,整个过程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把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更要严格的执行。而且无公害技术是一项技术水平较高的课题,它不仅要求种植及生产环境的独特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这样才能达到农作物无公害的标准,尤其是要控制工业中“三废”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也只有达到各个生产环节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才能真正使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落到实处。
1.2 循序渐进。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个过程,生产更需要一定的流程,而且农产品的种类非常繁多,有些农产品并不适合开发和利用。所以,在对农产品进行无公害管理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自然气候环境来进行整体的布局和规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开拓市场,有次序、分阶段的进行市场的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达到无公害的目的。而且无公害管理技术的发展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慢慢发展的,想要一蹴而就的达成目标,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遵循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开发和使用的循序渐进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2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大多数农作物的种植过程来看,大家都会选用一些特定的农药以及化肥来定期为农作物的生长除虫和增产,以保证农作物的长相,实现农作物的高产。而在人们思想意识不断提升的当前环境下,这种传统的种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要找到种植过程中的不足,并且加以改善和提高。
2.1 肥料使用不科学。以往的农作物都是通过定期施加相应的化学肥料来促进农作物高产,这样的作物栽培方式,在我国持续了很多年,长时间的施肥,使得种植作物的土壤遭到了破坏,影响了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如果将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使用到这样的土壤当中,那么在种植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农作物的质量、营养都很难保证。
2.2 农药残留过多。在利用无公害農作物栽培技术时,农作物的上面通常会有一些病虫,为了控制病虫危害,就必须使用一些农药,农药的药量很难把握,很多农作物栽培者为了控制病虫害,过度使用农药,这就会造成农药当中的有毒物质残留在农作物当中,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中营养成分的结构,还会危及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发展。
3 提高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有效措施
3.1 合理选择栽培场地,治理被污染土壤。农作物的种植环境严重影响其生长质量,所以选择合适的种植场地非常重要。相关部门要对农村中污染严重、违规建设的工厂进行严肃处理,严禁这些工厂向无公害栽培农作物的场地周围释放废水、废气,做到从源头上治理;在整治完违规工厂以后,就要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以降低土壤对农作物带来的危害。在选择无公害农作物栽培场地时,应该对所选场地进行全面的检查,尽量选择污染程度小或者是无污染的场地,创建无公害农作物培养基地,尽可能确保农作物栽培的质量。
3.2 合理施肥,改变栽培方式。长时间使用化学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已经对种植作物的土壤、水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影响其内部的生态平衡,降低了农作物的生产质量,所以,再利用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种植时,应该合理的控制肥料的使用量,不可一味的施加作物肥料,应该结合现代技术控制剂量。介于之前长期大量施加肥料对土壤带来的维护,如今,不仅要控制剂量,而且要尽可能不使用肥料,这样就能够避免土壤遭受更严重的污染,降低了土壤的承受压力,如果,必须利用一定肥料作为辅助原料,那么可以采用有机肥,而非化学肥料。
3.3 選择优质品种,控制农药用量。负责栽培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对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学习,切实掌握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要点,以及不同阶段作物的生长状况,做到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即使出现病虫害,也应该尽可能使用人工捕捉的物理方式来防治;假如病虫害非常严重,只能通过农药控制,那么也要控制好农药的使用量,避免用药过多。除此之外,在栽培农作物之前应该科学合理的选择种植品种,优质的作物品种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还能够有效的抵抗病虫害,提高了作物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自然也就降低了病虫对作物的危害,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
3.4 做好田间管理。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中,每一环节都是极为关键的,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中,一旦某项技术出现了问题,后期补救就会极为困难,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的作物栽培中,需要相关操作人员细致耐心的管理,科学的做好田间的日常管理。农作物种植中,出苗后,要对作物进行查苗、补苗等工作,保证田间秧苗完整,从而为农作物的后期管理以及农作物的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农作物还应当做好日常的病虫害管理工作。病虫害管理工作就是针对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一些病害或者虫害积极的做好防护措施,科学用药,统一防治。积极地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以及物理防治技术等多项防治技术,保证病虫害的治理的综合有效性。在田间作物收割后,要保证田间的清洁整齐,将患病植株进行腐熟后,当做有机肥施入田间,从而提升土壤的营养含量。
参考文献
[1]罗江慧.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原则与技术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6,(20):11+19.
[2]谢红莲.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栽培中的应用浅析[J].南方农业,2015,(36):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