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能同步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一、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应该成为课内数学教学的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当代社会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学校教育只靠教室和书本是造就不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映或者认知。皮亚杰强调“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时间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进行探索性思维,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
然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我们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恰恰是最薄弱的环节,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和实践,尤其在课外数学实践活动上更不肯下功夫,只注重卷面上的成绩,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对数学的体验明显不足。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完“圆的周长”计算后,要求学生测量学校最大的一棵树一点五米高处的周长时,发现学生不会使用皮尺,读不准皮尺上的尺寸,有40%的学生没有测量到准确结果,写错单位名称的竟然占到15%。针对这些,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各年级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要求,使实践活动成为硬指标的教学内容。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面对数学教学变革的需要,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安排设计课内、课外的实践活动,彻底摆脱只靠课堂的学习方式,把局限在学校内,局限在课堂内的数学学习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真正达到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拓宽知识,运用知识,感悟数学知识的意义,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之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数学课程标准中高年级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在各年级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有说明,但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时丰富多彩的,大可不受课程标准的限制,可以依据各年级的不同学生认知的水平,设计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对我所任教的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设计实例内容提出如下设想:1.高年级学生特征。此时儿童已经进入初步抽象思维阶段,能够不受具体经验或者现实世界的限制,能够超越时空,依据逻辑规则进行抽象的判断推理,所以可以让学生多参与专题性运用数学的实践活动。2.内容举例。联系学生所接触的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情况组织活动,如参观工厂,走进银行,了解养鸡场和养猪场,实地考察公园进行花园图案设计,了解市场,走进超市,参观蔬菜大棚等等。3.要求。是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和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社会作用。
三、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尝试探索实践
高年级阶段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宽泛,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家庭均可找到活动的内容,课余饭后,节假日均可作为活动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活动的需要,进行观察,操作,实验,调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校园时学生活动的乐园。学生走出课堂就是熟悉的校园,有场所,有伙伴,教室只要有意识的安排,布置或者点拨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如踢毽子,跳绳,做游戏,拔河等等学生喜爱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或者教材对活动提供的信息,提出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一位教师把学生带到操场做下面的实践活动,操场中间地面上画有一个小圆圈,然后要求学生投五次篮球,谁的篮球投入小圆圈里就算胜了一次,看谁投中的次数多。开始教师要求学生站在一条直线上投,这时,站在两旁的学生有意见,说他们离圆圈的距离较远,不公平。于是,改变站法,老师让大家站成长方形,站成正方形,仍然有学生有意见,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站成什么形状,才能保证没有同学有意见?同学们通过研究发现,只有站成圆形,才能保证每个人到圆圈的距离相等,回到教室,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做的活动,得出了圆的定义及有关概念,这样做比单纯在黑板上画圆讲概念要好得多,让学生自己多了一个探索的活动过程,在对诸多图形的主动比较中,发现了所教图形的特征。这样学生会觉得数学知识有趣又有用。
(二)家庭是学生活动的场所。1.家庭实践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在课内对概念的建立,算理的归纳和公式的推导以及无法操作和体验的内容让学生带回家里,使学生在自己亲身体验下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调和面粉团,由任意的形体变成长方体,再变成正方体,结果体积都不变的实践。再如学习了“千克”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感受一千克的实物重量,但扩展到几千克,几十千克和几百千克的时候,在课堂上体验就不太方便了,这就要求学生回家认识天平,杆秤,磅秤,找一些东西自己称一称,估一估,再用手掂一掂,这样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对知识有个正确的了解,才能体会数学的真实,形成有效的学习。2.家庭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由于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千篇一律的做法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所以家庭作业要增加实践活动的可选择性和差异性,估计学生的能力差异,让所有的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活动,才能有效地培养所有学生的能力。
一、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应该成为课内数学教学的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当代社会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学校教育只靠教室和书本是造就不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映或者认知。皮亚杰强调“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时间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进行探索性思维,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
然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我们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恰恰是最薄弱的环节,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和实践,尤其在课外数学实践活动上更不肯下功夫,只注重卷面上的成绩,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对数学的体验明显不足。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完“圆的周长”计算后,要求学生测量学校最大的一棵树一点五米高处的周长时,发现学生不会使用皮尺,读不准皮尺上的尺寸,有40%的学生没有测量到准确结果,写错单位名称的竟然占到15%。针对这些,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各年级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要求,使实践活动成为硬指标的教学内容。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面对数学教学变革的需要,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安排设计课内、课外的实践活动,彻底摆脱只靠课堂的学习方式,把局限在学校内,局限在课堂内的数学学习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真正达到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拓宽知识,运用知识,感悟数学知识的意义,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之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数学课程标准中高年级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在各年级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有说明,但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时丰富多彩的,大可不受课程标准的限制,可以依据各年级的不同学生认知的水平,设计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对我所任教的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设计实例内容提出如下设想:1.高年级学生特征。此时儿童已经进入初步抽象思维阶段,能够不受具体经验或者现实世界的限制,能够超越时空,依据逻辑规则进行抽象的判断推理,所以可以让学生多参与专题性运用数学的实践活动。2.内容举例。联系学生所接触的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情况组织活动,如参观工厂,走进银行,了解养鸡场和养猪场,实地考察公园进行花园图案设计,了解市场,走进超市,参观蔬菜大棚等等。3.要求。是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和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社会作用。
三、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尝试探索实践
高年级阶段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宽泛,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家庭均可找到活动的内容,课余饭后,节假日均可作为活动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活动的需要,进行观察,操作,实验,调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校园时学生活动的乐园。学生走出课堂就是熟悉的校园,有场所,有伙伴,教室只要有意识的安排,布置或者点拨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如踢毽子,跳绳,做游戏,拔河等等学生喜爱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或者教材对活动提供的信息,提出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一位教师把学生带到操场做下面的实践活动,操场中间地面上画有一个小圆圈,然后要求学生投五次篮球,谁的篮球投入小圆圈里就算胜了一次,看谁投中的次数多。开始教师要求学生站在一条直线上投,这时,站在两旁的学生有意见,说他们离圆圈的距离较远,不公平。于是,改变站法,老师让大家站成长方形,站成正方形,仍然有学生有意见,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站成什么形状,才能保证没有同学有意见?同学们通过研究发现,只有站成圆形,才能保证每个人到圆圈的距离相等,回到教室,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做的活动,得出了圆的定义及有关概念,这样做比单纯在黑板上画圆讲概念要好得多,让学生自己多了一个探索的活动过程,在对诸多图形的主动比较中,发现了所教图形的特征。这样学生会觉得数学知识有趣又有用。
(二)家庭是学生活动的场所。1.家庭实践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在课内对概念的建立,算理的归纳和公式的推导以及无法操作和体验的内容让学生带回家里,使学生在自己亲身体验下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调和面粉团,由任意的形体变成长方体,再变成正方体,结果体积都不变的实践。再如学习了“千克”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感受一千克的实物重量,但扩展到几千克,几十千克和几百千克的时候,在课堂上体验就不太方便了,这就要求学生回家认识天平,杆秤,磅秤,找一些东西自己称一称,估一估,再用手掂一掂,这样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对知识有个正确的了解,才能体会数学的真实,形成有效的学习。2.家庭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由于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千篇一律的做法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所以家庭作业要增加实践活动的可选择性和差异性,估计学生的能力差异,让所有的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活动,才能有效地培养所有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