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后,对于学生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教师通过指导、点拨,让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由于独立的探究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小组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合作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意识
“认识人民币”一课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特殊的一课。本课要求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单位换算。此外,本课还要学生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模拟活动,掌握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體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人民币,这样本节课的教学就可以建立在生活常识的基础上。在第一阶段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教师示范后,可由学生自己介绍每一张人民币的特点,并在小组里分享、交流,使自己的想法与同伴的想法产生碰撞,促进深入理解;在第二阶段人民币换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机会让学生合作,共同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找到多种付钱的方法,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合作探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片段1】
呈现小女孩买了一本1元的练习本的情景。
提问:小女孩买一本练习本要付多少钱?
引导:如果让你来帮她付这1元钱,你会怎样付钱呢?
同桌讨论,学生介绍方法。
提问:付1元除了可以取1张1元的外,其余方法都是取的几张几角?要付1元为什么取10张1角呢?
出示“1元→10角”的实物图。说明:小朋友真厉害,1元等于10角都知道了。大家记住:1元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
出示“1角→10分”的实物图。(板书:1角=10分)集体齐说:1角等于10分,10分等于1角。
提问:从这里你发现人民币哪个单位最大,哪个单位最小。
指出:元是人民币最大的单位,分是人民币最小的单位: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片段2】
营造情境,母亲节快要到了,给妈妈买一朵花吧。
提出可以怎样付1元2角的问题。
提问:假如让你来付,你会怎样从信封里取1元2角来付钱?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找出不同的付钱方法。
学生交流不同的付法,教师板书。
适当引导,小组合作探究。
如果用了1张1元的付,有哪些付法?
如果用了1张5角的付,可以有哪些方法付满1元2角?
【教学反思】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处处离不开合作,合作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是普遍运用的环节。合作不只是一种形式,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中获得新知。在合作、分享、探索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见解分享给他人,这样每个人都能获取更多的想法。通过这些想法,不仅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还可以取长补短,提升思维。
1 “认识人民币”教学中合作探究的体现
笔者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合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习题练习中,笔者都设计了同桌讨论、小组合作的环节,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使好思想、好方法能影响其他学生,促进共同进步。在教学片段1中,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在思考、讨论中让学生把“1元=10角”的概念记在心里。无论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来给同伴分析问题,还是在同伴的帮助下好不容易获得成果,都远比教师要求学生读上五遍、十遍有效。这便是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区别所在。在教学片段2中,如何付1元2角是一个难题,如果是独立解决该问题,很多学生就会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下手,一个人也很难思考全面。但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集思广益,攻克难题。如果有人能够想出一种办法,那么其他人会采用类似的思维方式,寻找答案,在每个人想一个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将自然而然地找到规律,列举所有可能情况。
2 合理安排合作探究
合作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合作也不是随意安排和实施的,如何把控好合作的度,是笔者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合作教学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2.1 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而一小部分学困生还没有掌握
教师和学生往往会陷入一个怪圈:教师觉得有一部分学生某个知识点不会,所以会反复讲,但是会的学生已经不想再听了,而不会的学生依然不会。这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教师花了很多精力,却没有达到任何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会的学生很乐意教别人,而不会的学生在其他人的单独辅导下也能充分掌握该知识点。因此,当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而一小部分学困生还没有掌握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互帮互助。
2.2 学生与教师的思维方式不一样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教师强调的内容,学生能够记住较少;而学生指出来的内容,其他同学会记得很清楚。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有一位学生提到了纸币上有“中国人民银行”的拼音,接下来其他学生分析人民币特点的时候都会提及这一点;但即使是教师引导学生找到“YUAN”“JIAO”这样的拼音,并告诉学生根据这几个拼音就能准确判断人民币的面额,在后面的分析中,学生还是很难说出这一特点。这其实是教师和学生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学生之所以容易接受其他学生说的,是因为他们具有类似的思维方式。这也足以说明,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3 问题较难,一个人难以解决该问题
本节课的最后一道题,用信封里的若干张1元、1角、5角来付1元2角,学生刚拿到题目时都是比较懵的,不知道从何下手,但是经过小组合作、分析,总有几个机灵的小朋友会率先想出一两种解决办法,并详细地把思考过程叙述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听,其他学生也就掌握了这种解题方法,并能根据这种方法找到答案。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过程,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难了。
针对这类难题,一个人解决确实困难,此时就需要充分借助合作的作用,优势互补,小组成员互相合作、集思广益,这样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3 结语
小组合作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门艺术,掌握了这门艺术,就如同找到了一条成功路上的捷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用集体的智慧共同解决学习路上的种种困难。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意识
“认识人民币”一课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特殊的一课。本课要求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单位换算。此外,本课还要学生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模拟活动,掌握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體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人民币,这样本节课的教学就可以建立在生活常识的基础上。在第一阶段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教师示范后,可由学生自己介绍每一张人民币的特点,并在小组里分享、交流,使自己的想法与同伴的想法产生碰撞,促进深入理解;在第二阶段人民币换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机会让学生合作,共同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找到多种付钱的方法,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合作探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片段1】
呈现小女孩买了一本1元的练习本的情景。
提问:小女孩买一本练习本要付多少钱?
引导:如果让你来帮她付这1元钱,你会怎样付钱呢?
同桌讨论,学生介绍方法。
提问:付1元除了可以取1张1元的外,其余方法都是取的几张几角?要付1元为什么取10张1角呢?
出示“1元→10角”的实物图。说明:小朋友真厉害,1元等于10角都知道了。大家记住:1元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
出示“1角→10分”的实物图。(板书:1角=10分)集体齐说:1角等于10分,10分等于1角。
提问:从这里你发现人民币哪个单位最大,哪个单位最小。
指出:元是人民币最大的单位,分是人民币最小的单位: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片段2】
营造情境,母亲节快要到了,给妈妈买一朵花吧。
提出可以怎样付1元2角的问题。
提问:假如让你来付,你会怎样从信封里取1元2角来付钱?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找出不同的付钱方法。
学生交流不同的付法,教师板书。
适当引导,小组合作探究。
如果用了1张1元的付,有哪些付法?
如果用了1张5角的付,可以有哪些方法付满1元2角?
【教学反思】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处处离不开合作,合作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是普遍运用的环节。合作不只是一种形式,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中获得新知。在合作、分享、探索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见解分享给他人,这样每个人都能获取更多的想法。通过这些想法,不仅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还可以取长补短,提升思维。
1 “认识人民币”教学中合作探究的体现
笔者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合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习题练习中,笔者都设计了同桌讨论、小组合作的环节,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使好思想、好方法能影响其他学生,促进共同进步。在教学片段1中,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在思考、讨论中让学生把“1元=10角”的概念记在心里。无论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来给同伴分析问题,还是在同伴的帮助下好不容易获得成果,都远比教师要求学生读上五遍、十遍有效。这便是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区别所在。在教学片段2中,如何付1元2角是一个难题,如果是独立解决该问题,很多学生就会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下手,一个人也很难思考全面。但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集思广益,攻克难题。如果有人能够想出一种办法,那么其他人会采用类似的思维方式,寻找答案,在每个人想一个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将自然而然地找到规律,列举所有可能情况。
2 合理安排合作探究
合作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合作也不是随意安排和实施的,如何把控好合作的度,是笔者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合作教学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2.1 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而一小部分学困生还没有掌握
教师和学生往往会陷入一个怪圈:教师觉得有一部分学生某个知识点不会,所以会反复讲,但是会的学生已经不想再听了,而不会的学生依然不会。这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教师花了很多精力,却没有达到任何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会的学生很乐意教别人,而不会的学生在其他人的单独辅导下也能充分掌握该知识点。因此,当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而一小部分学困生还没有掌握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互帮互助。
2.2 学生与教师的思维方式不一样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教师强调的内容,学生能够记住较少;而学生指出来的内容,其他同学会记得很清楚。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有一位学生提到了纸币上有“中国人民银行”的拼音,接下来其他学生分析人民币特点的时候都会提及这一点;但即使是教师引导学生找到“YUAN”“JIAO”这样的拼音,并告诉学生根据这几个拼音就能准确判断人民币的面额,在后面的分析中,学生还是很难说出这一特点。这其实是教师和学生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学生之所以容易接受其他学生说的,是因为他们具有类似的思维方式。这也足以说明,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3 问题较难,一个人难以解决该问题
本节课的最后一道题,用信封里的若干张1元、1角、5角来付1元2角,学生刚拿到题目时都是比较懵的,不知道从何下手,但是经过小组合作、分析,总有几个机灵的小朋友会率先想出一两种解决办法,并详细地把思考过程叙述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听,其他学生也就掌握了这种解题方法,并能根据这种方法找到答案。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过程,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难了。
针对这类难题,一个人解决确实困难,此时就需要充分借助合作的作用,优势互补,小组成员互相合作、集思广益,这样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3 结语
小组合作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门艺术,掌握了这门艺术,就如同找到了一条成功路上的捷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用集体的智慧共同解决学习路上的种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