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会逐渐成形,在这一阶段对高中生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学生调节自己的心态,树立更加积极向上的发展观念。对此,本文也将以高中德育工作为切入点,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高中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并探讨实践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主体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构建更加生动且高效的课堂,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价值;实践方法
引言:
德育自始至终是引导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修养的重要基础,不仅能够熏陶学生的感情,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在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而新课标也数次强调了高中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针对具体的实践作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在这其中,心理健康作为支撑学生心态和情感的重要基础,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教师也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到一起,帮助学生排解高考的压力和苦闷情绪,让学生有焕然一新之感。
一、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高中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高三学生的年龄大多都是以16岁和17岁为主,他们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转换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心理发展上会呈现出更加不稳定的特征,而且也会滋生出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讲,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叙述。首先,高三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自制力是有所不足的,一直较为薄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时候,情绪的波动是尤为明显的,可能是过于热情,也可能是过于冷淡。当遇到一些小事的时候,他们也会产生暴躁和焦灼的心理,引发大范围的心理变化。
而且,高三学生即将面临高考,他们承担的学习压力是尤为繁重的,文化课带来的挑战,也让高三学生感到窒息。其次,部分高三学生对爱情的憧憬是较为强烈的,所以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就有所下降,这就限制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之所以出现以上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高中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性格较为任性自我,而且在心理认知上也存在许多误区,高中生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是生理疾病。
以上这些也足以说明,对高中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具体来讲,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教育不均衡的现状。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注意是少之又少的,教师也不会对这些学生的心理作出了解和分析。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下,教师能够用一视同仁的眼光去观察班内全体学生的发展。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在过去,学生对德育教育往往提不起兴趣,他们认为知识的学习是枯燥且无趣的,但在心理健康的引导下,教师能够随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教学内容,让课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期待,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让学生重新燃起学习的信心和希望。
二、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實践方法
(一)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文化能够熏陶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调整学生的言行,帮助学生获得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对此,学校领导者和教育者就应当为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道德素养,让学生主动参与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具体来讲,学校应当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构建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让学生能够及时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解,提高心理问题解决的速度和质量。同时,学校也应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的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并让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完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主动把两者有效结合到一起,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未来遇到的困难和挑战[1]。
(二)拓展德育活动方法
高三阶段的学生已经承担了较重的文化课压力,如果教师在德育实践的过程中,仍旧是以传统的口头讲述为基础,那么必然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好感。对此,教师应当为学生构建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设计出多元化的德育活动,并让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渗透其中,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要先和学生沟通并交流,了解高三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学生的期待,设计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例如,高三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瓶颈,他们在这些困难的限制下,也会渐渐生出自卑和抗拒的情绪。所以,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出团结互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配合,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和方法,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推动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不仅仅是教师,也包括学生的家长,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家长和学生之间建立密切联系,让家长身体力行引导学生,构建家校共育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讲,学校需要与家长取得沟通和联络,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赢得家长的认可与肯定,为后续实践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让家长共同监督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及时进行商讨,制定出有效的解决计划和方法[2]
(四)构建现代化教师队伍
尽管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维,但他们仍旧依赖教师的课堂引导,所以教师也应当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要认真学习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引导的方法,及时给予学生心理辅导,并推动这两者的深度结合。而且,学校也应当充分调动各种资源,组织教师展开定期的学习和调研,召开交流会和培训班,聘请心理学的专家和研究工作者给教师指导,充实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框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高三学生依旧存在自制力不足,情绪波动幅度大等鲜明问题,这些都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对心理辅导工作进行调整和改革才显得更加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校园文化的良性塑造,德育活动的拓展和延伸,家校共育机制的完善,师资队伍的优化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和措施,充分结合了高三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也尊重了高中生的情绪,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黄翠娥.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探究[J]. 小学时代, 2020(15).
[2]夏绍贞.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 000(002):P.1-1.
磐安县第二中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2300
关键词: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价值;实践方法
引言:
德育自始至终是引导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修养的重要基础,不仅能够熏陶学生的感情,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在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而新课标也数次强调了高中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针对具体的实践作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在这其中,心理健康作为支撑学生心态和情感的重要基础,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教师也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到一起,帮助学生排解高考的压力和苦闷情绪,让学生有焕然一新之感。
一、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高中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高三学生的年龄大多都是以16岁和17岁为主,他们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转换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心理发展上会呈现出更加不稳定的特征,而且也会滋生出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讲,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叙述。首先,高三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自制力是有所不足的,一直较为薄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时候,情绪的波动是尤为明显的,可能是过于热情,也可能是过于冷淡。当遇到一些小事的时候,他们也会产生暴躁和焦灼的心理,引发大范围的心理变化。
而且,高三学生即将面临高考,他们承担的学习压力是尤为繁重的,文化课带来的挑战,也让高三学生感到窒息。其次,部分高三学生对爱情的憧憬是较为强烈的,所以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就有所下降,这就限制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之所以出现以上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高中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性格较为任性自我,而且在心理认知上也存在许多误区,高中生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是生理疾病。
以上这些也足以说明,对高中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具体来讲,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教育不均衡的现状。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注意是少之又少的,教师也不会对这些学生的心理作出了解和分析。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下,教师能够用一视同仁的眼光去观察班内全体学生的发展。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在过去,学生对德育教育往往提不起兴趣,他们认为知识的学习是枯燥且无趣的,但在心理健康的引导下,教师能够随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教学内容,让课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期待,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让学生重新燃起学习的信心和希望。
二、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實践方法
(一)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文化能够熏陶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调整学生的言行,帮助学生获得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对此,学校领导者和教育者就应当为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道德素养,让学生主动参与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具体来讲,学校应当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构建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让学生能够及时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解,提高心理问题解决的速度和质量。同时,学校也应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的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并让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完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主动把两者有效结合到一起,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未来遇到的困难和挑战[1]。
(二)拓展德育活动方法
高三阶段的学生已经承担了较重的文化课压力,如果教师在德育实践的过程中,仍旧是以传统的口头讲述为基础,那么必然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好感。对此,教师应当为学生构建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设计出多元化的德育活动,并让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渗透其中,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要先和学生沟通并交流,了解高三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学生的期待,设计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例如,高三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瓶颈,他们在这些困难的限制下,也会渐渐生出自卑和抗拒的情绪。所以,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出团结互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配合,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和方法,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推动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不仅仅是教师,也包括学生的家长,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家长和学生之间建立密切联系,让家长身体力行引导学生,构建家校共育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讲,学校需要与家长取得沟通和联络,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赢得家长的认可与肯定,为后续实践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让家长共同监督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及时进行商讨,制定出有效的解决计划和方法[2]
(四)构建现代化教师队伍
尽管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维,但他们仍旧依赖教师的课堂引导,所以教师也应当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要认真学习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引导的方法,及时给予学生心理辅导,并推动这两者的深度结合。而且,学校也应当充分调动各种资源,组织教师展开定期的学习和调研,召开交流会和培训班,聘请心理学的专家和研究工作者给教师指导,充实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框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高三学生依旧存在自制力不足,情绪波动幅度大等鲜明问题,这些都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对心理辅导工作进行调整和改革才显得更加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校园文化的良性塑造,德育活动的拓展和延伸,家校共育机制的完善,师资队伍的优化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和措施,充分结合了高三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也尊重了高中生的情绪,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黄翠娥.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探究[J]. 小学时代, 2020(15).
[2]夏绍贞.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 000(002):P.1-1.
磐安县第二中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