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公共关系策划与创意最终都是要面对和影响广大公众的,必须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这就是要求创意首先适应和满足公众普遍心理要求,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从而影响公众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公共关系策划和窗意,既加强科学理论的知道意义,运用科学的手段,提高策划的科学水平,使公共关系工作摆脱仅凭感觉和经验的主观随意,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创意,使大众满意,从而达到自己的要求。那么在此过程中我认为首先要清楚几个问题。
1、将警察公共关系简单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队伍内部思想政治工作。这种观点认为,公安机关内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讲公共关系就是指队伍管理,管好队伍便是做好公共关系工作。其片面性在于完全忽略了警察公共关系的对外功能,忽视了传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如重灌输轻疏导、重集中轻民主等急需革除的弊端,使人有新瓶旧药之感。
2、将警察公共关系简单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外宣传工作。这种观念认为警方长期以来十分注重公安宣传工作,除了大众传媒上有大量的警方新闻外,我们还搞了许多诸如“爱民月”等活动,这便是公共关系了。殊不知传统意义上的对外宣传主要是警务信息的单向发布,而真正公共关系要做的正是将单向发布信息转变为双向交流与互动沟通。
3、将警察公共关系简单等同于某种特定的单一的形式。一提到警察公共关系,则言必称“警营一日”、“警营开放日”等等,似乎不时组织一些这种活动,让市民群众参观一下平日里相对较为神秘的警营,观摩一些警用装备,便是做好公共关系了。其实,开放次数多了,观摩频繁了,若缺乏新的创意,也便失去新鲜感。很显然这是犯了简单化和以偏概全的错误。
那么,如何充分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广泛借鉴政府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以及西方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推动中国特色警察公共关系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一个全新的警察公共关系理念
无论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还是具有强烈个性色彩和职业特点的警察公共关系,都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伴生物。从所谓的公共关系三要素(组织、信息传播、公众)到公共关系讲究的诚信原则,都包含了民主政治、人本主义的实质和内涵。中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建设警察公共关系的初衷和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必须首先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
二、整合运用两种警察公共关系资源
一是警方品牌资源。公安机关在长期的打击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历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许多优良传统,造就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和品牌资源。在建设警察公共关系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这些精神财富,为中国警察公共关系注入生机和活力。历史积淀下来的警方品牌资源(如“漳州110”、济南交警等)中包含了大量公共关系的元素。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正符合公共关系基本原则。二是公众活动载体资源。与警方宝贵的品牌资源一样,公安机关在长期执法和服务实践中创造了许多面向公众的活动载体资源,如“爱民月”、“双争”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载体在历史上乃至今天都为增进警民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建设新型警察公共关系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原有的特别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将其由单向传播转化为双向沟通与交流,赋予其新的公共关系内涵,使之更加有效地为警方公共关系服务。
三、建立三个警察公共关系运作机制
一是形象危机预警处置机制。目前,中国警察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一方面警察权益维护没有提到应有位置,另一方面经费保障的严重不足影响对公众权益的维护,再加上社会转型期许多社会矛盾焦点集中到警察面前,警察既无法独立承担又不得不去面对,矛盾冲突必然会带来危机的爆发。而公共关系的作用在于使矛盾双方尽量达到某种平衡点,从而化解危机,消除不良影响。警方公共关系形象危机预警处置机制有两个重点:一是预警,即防患于未然;二是有效处置,消除影响。同时又应分内、外两个方面。对外危机处理主要是应对新闻媒体。在危机爆发时,面对传媒的关注甚至诘难,应该本着诚恳、公开、透明的原则,尽量取得传媒和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及时控制、消除影响,将危机的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所谓内部危机预警处置,主要是指当警队执行高危险任务或警队由于某种原因出现较大面积违法违纪现象时的危机心理疏导。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维护警察心理健康,保持警队群体积极昂扬的斗志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公众互动机制。所谓公众互动机制,就其外在一面来说,便是积极沟通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系,有计划地发布新闻,策划运作公关事件,在与新闻界建立一个正面而有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公安机关正面形象带至社会各阶层。公安宣传工作具有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在传统的宣传工作基础上加入警民平等互动沟通的因素,将更加有效地增进广大群众对警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改变以往某种居高临下、我说你听的固有心理态势,使公众更易接受。内部公众良性互动主要依赖营造浓厚民主氛围和建设优秀警察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民警创造力,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服务质量管理机制。作为公安机关来讲,建立服务质量管理机制的外在要求是为公众提供最佳服务,提供优质高效的工作成果,这也是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状态之根本。服务质量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在于狠抓队伍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通过提高组织内部工作效益促进组织行为社会效益的提高,从而使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外因素良性互动、协调运作,共同达成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公共关系目标。
公共关系,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手段。离开了,公众无从了解组织,组织也无从了解公众。公共关系已经在每一个人的脑里形成了相对的意识形态,人们已经了解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他是人们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到达很广泛的程度了。要想在这竞争的年代脱颖而出是很重要的,所谓识者生存。只有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令自己有立足之地所以好的公共关系是我们必须领会的。
1、将警察公共关系简单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队伍内部思想政治工作。这种观点认为,公安机关内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讲公共关系就是指队伍管理,管好队伍便是做好公共关系工作。其片面性在于完全忽略了警察公共关系的对外功能,忽视了传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如重灌输轻疏导、重集中轻民主等急需革除的弊端,使人有新瓶旧药之感。
2、将警察公共关系简单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外宣传工作。这种观念认为警方长期以来十分注重公安宣传工作,除了大众传媒上有大量的警方新闻外,我们还搞了许多诸如“爱民月”等活动,这便是公共关系了。殊不知传统意义上的对外宣传主要是警务信息的单向发布,而真正公共关系要做的正是将单向发布信息转变为双向交流与互动沟通。
3、将警察公共关系简单等同于某种特定的单一的形式。一提到警察公共关系,则言必称“警营一日”、“警营开放日”等等,似乎不时组织一些这种活动,让市民群众参观一下平日里相对较为神秘的警营,观摩一些警用装备,便是做好公共关系了。其实,开放次数多了,观摩频繁了,若缺乏新的创意,也便失去新鲜感。很显然这是犯了简单化和以偏概全的错误。
那么,如何充分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广泛借鉴政府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以及西方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推动中国特色警察公共关系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一个全新的警察公共关系理念
无论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还是具有强烈个性色彩和职业特点的警察公共关系,都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伴生物。从所谓的公共关系三要素(组织、信息传播、公众)到公共关系讲究的诚信原则,都包含了民主政治、人本主义的实质和内涵。中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建设警察公共关系的初衷和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必须首先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
二、整合运用两种警察公共关系资源
一是警方品牌资源。公安机关在长期的打击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历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许多优良传统,造就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和品牌资源。在建设警察公共关系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这些精神财富,为中国警察公共关系注入生机和活力。历史积淀下来的警方品牌资源(如“漳州110”、济南交警等)中包含了大量公共关系的元素。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正符合公共关系基本原则。二是公众活动载体资源。与警方宝贵的品牌资源一样,公安机关在长期执法和服务实践中创造了许多面向公众的活动载体资源,如“爱民月”、“双争”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载体在历史上乃至今天都为增进警民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建设新型警察公共关系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原有的特别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将其由单向传播转化为双向沟通与交流,赋予其新的公共关系内涵,使之更加有效地为警方公共关系服务。
三、建立三个警察公共关系运作机制
一是形象危机预警处置机制。目前,中国警察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一方面警察权益维护没有提到应有位置,另一方面经费保障的严重不足影响对公众权益的维护,再加上社会转型期许多社会矛盾焦点集中到警察面前,警察既无法独立承担又不得不去面对,矛盾冲突必然会带来危机的爆发。而公共关系的作用在于使矛盾双方尽量达到某种平衡点,从而化解危机,消除不良影响。警方公共关系形象危机预警处置机制有两个重点:一是预警,即防患于未然;二是有效处置,消除影响。同时又应分内、外两个方面。对外危机处理主要是应对新闻媒体。在危机爆发时,面对传媒的关注甚至诘难,应该本着诚恳、公开、透明的原则,尽量取得传媒和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及时控制、消除影响,将危机的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所谓内部危机预警处置,主要是指当警队执行高危险任务或警队由于某种原因出现较大面积违法违纪现象时的危机心理疏导。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维护警察心理健康,保持警队群体积极昂扬的斗志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公众互动机制。所谓公众互动机制,就其外在一面来说,便是积极沟通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系,有计划地发布新闻,策划运作公关事件,在与新闻界建立一个正面而有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公安机关正面形象带至社会各阶层。公安宣传工作具有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在传统的宣传工作基础上加入警民平等互动沟通的因素,将更加有效地增进广大群众对警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改变以往某种居高临下、我说你听的固有心理态势,使公众更易接受。内部公众良性互动主要依赖营造浓厚民主氛围和建设优秀警察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民警创造力,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服务质量管理机制。作为公安机关来讲,建立服务质量管理机制的外在要求是为公众提供最佳服务,提供优质高效的工作成果,这也是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状态之根本。服务质量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在于狠抓队伍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通过提高组织内部工作效益促进组织行为社会效益的提高,从而使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外因素良性互动、协调运作,共同达成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公共关系目标。
公共关系,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手段。离开了,公众无从了解组织,组织也无从了解公众。公共关系已经在每一个人的脑里形成了相对的意识形态,人们已经了解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他是人们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到达很广泛的程度了。要想在这竞争的年代脱颖而出是很重要的,所谓识者生存。只有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令自己有立足之地所以好的公共关系是我们必须领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