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语一直都是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目前我国高达554所院校均开设英语专业,英语类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经供过于求,这也造成了中等职业院校基础英语老师数量过剩,而专业英语老师匮乏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基础英语老师向汽车、电子、旅游等专业英语的转变就变得迫在眉睫。本文将以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开展的教师汽车培训为例,探讨如何将中职英语师资资源转变为ESP教师的具体模式,从而为中职院校英语基础课老师寻找新的出路和发展。
【关键词】汽车英语;ESP教师;英语教师;“一课多师”教学模式
前言
2015年3月,笔者所在的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全面开展了对非汽车专业教师的汽车培训,以解决目前学院存在的师资不平衡的现象。本院所有英语公共课老师均参加了此次培训。目前我国各个职业院校为了应对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已经开始对学生进行专业用途英语的培养(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这个课程是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而设计的。ESP教学不仅涉及到语言、教育等方面,还涉及到本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比如商务英语、财经英语、计算机英语等等。以汽车学院为例,汽车专业的学生在二年级都要开展《汽车英语》课程。这门课程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汽车英语教师既要精通英语和英语教学,还要掌握汽车专业的基础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能够有更长远和更好的发展,英语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素养,成功转型为ESP教师。
一、中职学院学生专业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和现状
(一)专业英语师资极度匮乏
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呈现英语热的状况,造成了许多职业院校外语教师资源过剩,而专业英语教师极度匮乏的现象。以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由于目前没有ESP英语教师,汽车专业英语课一直由缺乏语言教学经验的实操专业老师来承担。笔者也从汽车专业老师处了解到,她们最讨厌的课程就是汽车英语。
(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和专业英语都缺乏积极性
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理工科的男生更是对英语厌恶至极。《汽车英语》课程大部分是讲解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和电气系统的原理和维修的相关知识,内容比较单调,并且课文中长难句较多、句型复杂。除此之外,专业词汇量也很大,对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掌握难度很大。
二、中职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变的具体模式
(一)校内培训
英语教师转型为ESP教师时往往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ESP教师必须要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其实ESP教师仅仅需要掌握大概的知识框架及其特有的语言特点就可以克服这一困难。因为ESP教师在教学中只会用到相关专业的一些专有名词、特定的例子或者话题而已,并不会深入研究其学生的专业知识,毕竟ESP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不是专业水平。以汽车学院的汽车培训课程来说,学院聘请了汽车专业的教授和4s店的经理等来为大家讲授汽车的基础知识,比如说汽车的整体构造、维修工具、发动机的原理等等。英语老师普遍反应收获很多,如果不经过培训,查出一个专业英语的词汇的意思,往往在头脑中没有相关的概念和实物,这样对汽车英语教学就会产生极大的限制。
(二)出国培训和高等院校培养
目前笔者所在的学院还未达到让英语老师出国培训和前往高校进行专门培训的程度。不过笔者相信在校内培训后,一定会有更加深层的培训等着所有有意转型的英语老师。出国培训和高等院校培养很适合玉ESP教师这种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发展,这样老师才能借鉴国外和高等学府的成功经验,英语教师才能很快地适应和投入到ESP教学中去。
(三)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全方位了解专业学生的学习状态
中职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与专业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研究来使自己成为合格的ESP教师。ESP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可以提高ESP教学的质量,英语老师可以通过专业老师全方位的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英语老师还要明确对方的教学方法,双方也可以进行教学互评,取长补短,各取所需。笔者所教的中职学生每年都要参加市级和省级的汽车维修大赛,在他们第一次参加比赛过后,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说:“学英语真的很重要!”。因为在比赛的过程中,所有的操作、说明书等都是英文的。专业课和基础英语课的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三)导入“一课多师”教学模式,让英语老师穿插到一个特定教学阶段
“一课多师”模式是指一门课程由多位老师共同承担。以汽车学院为例,学院会开设一学期的《汽车英语》课程,学生在学期期末又把学到的知识还给了老师,无法运用到专业课程当中。这就是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脱节的现象。笔者认为,一些课程,将汽车英语穿插到一个学期的一个阶段比较合适。例如《汽车机械基础》一课,学生学习发动机的原理,在专业老师讲完发动机知识后,由汽车英语老师来进行相关的英语讲解,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四)自我发展、随时随地补充专业知识
除了一些培训和与专业老师合作的途径外,中职英语老师想要成为合格的ESP教师,自身也应该随时补充专业知识,从多个渠道完善自我,比如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英语老师在没有课的时间也可以直接去听本校的专业课,不断地通过自身的努力积累丰富的专业经验。尽管笔者仍处在汽车专业的培训当中,还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ESP教师,但是笔者时常关注汽车专业学生的汽车文化知识,将汽车的发展、品牌故事和车标的英文读法穿插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结束语
现在社会分工在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专门用途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于培训ESP教师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尽管当前ESP教师师资短缺,但是通过以上的方式对现有的英语基础课老师进行培训和转型,能够弥补这一不足,中职学院的英语教师发展空间才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关于建立ESP教师教育模式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5(3).75-78
[2]张建文.ESP教学及ESP教师培训【J】.成都大学学报.2002(4).70-72
[3]满小芳.中职英语教学实施表现性评价的迫切性和可行性.职业教育研究,2007。
[4]付子堂.构建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3。
[5]田鹏.双师同堂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反思[J].科教导刊,2011。
【关键词】汽车英语;ESP教师;英语教师;“一课多师”教学模式
前言
2015年3月,笔者所在的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全面开展了对非汽车专业教师的汽车培训,以解决目前学院存在的师资不平衡的现象。本院所有英语公共课老师均参加了此次培训。目前我国各个职业院校为了应对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已经开始对学生进行专业用途英语的培养(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这个课程是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而设计的。ESP教学不仅涉及到语言、教育等方面,还涉及到本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比如商务英语、财经英语、计算机英语等等。以汽车学院为例,汽车专业的学生在二年级都要开展《汽车英语》课程。这门课程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汽车英语教师既要精通英语和英语教学,还要掌握汽车专业的基础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能够有更长远和更好的发展,英语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素养,成功转型为ESP教师。
一、中职学院学生专业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和现状
(一)专业英语师资极度匮乏
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呈现英语热的状况,造成了许多职业院校外语教师资源过剩,而专业英语教师极度匮乏的现象。以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由于目前没有ESP英语教师,汽车专业英语课一直由缺乏语言教学经验的实操专业老师来承担。笔者也从汽车专业老师处了解到,她们最讨厌的课程就是汽车英语。
(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和专业英语都缺乏积极性
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理工科的男生更是对英语厌恶至极。《汽车英语》课程大部分是讲解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和电气系统的原理和维修的相关知识,内容比较单调,并且课文中长难句较多、句型复杂。除此之外,专业词汇量也很大,对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掌握难度很大。
二、中职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变的具体模式
(一)校内培训
英语教师转型为ESP教师时往往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ESP教师必须要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其实ESP教师仅仅需要掌握大概的知识框架及其特有的语言特点就可以克服这一困难。因为ESP教师在教学中只会用到相关专业的一些专有名词、特定的例子或者话题而已,并不会深入研究其学生的专业知识,毕竟ESP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不是专业水平。以汽车学院的汽车培训课程来说,学院聘请了汽车专业的教授和4s店的经理等来为大家讲授汽车的基础知识,比如说汽车的整体构造、维修工具、发动机的原理等等。英语老师普遍反应收获很多,如果不经过培训,查出一个专业英语的词汇的意思,往往在头脑中没有相关的概念和实物,这样对汽车英语教学就会产生极大的限制。
(二)出国培训和高等院校培养
目前笔者所在的学院还未达到让英语老师出国培训和前往高校进行专门培训的程度。不过笔者相信在校内培训后,一定会有更加深层的培训等着所有有意转型的英语老师。出国培训和高等院校培养很适合玉ESP教师这种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发展,这样老师才能借鉴国外和高等学府的成功经验,英语教师才能很快地适应和投入到ESP教学中去。
(三)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全方位了解专业学生的学习状态
中职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与专业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研究来使自己成为合格的ESP教师。ESP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可以提高ESP教学的质量,英语老师可以通过专业老师全方位的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英语老师还要明确对方的教学方法,双方也可以进行教学互评,取长补短,各取所需。笔者所教的中职学生每年都要参加市级和省级的汽车维修大赛,在他们第一次参加比赛过后,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说:“学英语真的很重要!”。因为在比赛的过程中,所有的操作、说明书等都是英文的。专业课和基础英语课的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三)导入“一课多师”教学模式,让英语老师穿插到一个特定教学阶段
“一课多师”模式是指一门课程由多位老师共同承担。以汽车学院为例,学院会开设一学期的《汽车英语》课程,学生在学期期末又把学到的知识还给了老师,无法运用到专业课程当中。这就是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脱节的现象。笔者认为,一些课程,将汽车英语穿插到一个学期的一个阶段比较合适。例如《汽车机械基础》一课,学生学习发动机的原理,在专业老师讲完发动机知识后,由汽车英语老师来进行相关的英语讲解,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四)自我发展、随时随地补充专业知识
除了一些培训和与专业老师合作的途径外,中职英语老师想要成为合格的ESP教师,自身也应该随时补充专业知识,从多个渠道完善自我,比如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英语老师在没有课的时间也可以直接去听本校的专业课,不断地通过自身的努力积累丰富的专业经验。尽管笔者仍处在汽车专业的培训当中,还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ESP教师,但是笔者时常关注汽车专业学生的汽车文化知识,将汽车的发展、品牌故事和车标的英文读法穿插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结束语
现在社会分工在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专门用途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于培训ESP教师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尽管当前ESP教师师资短缺,但是通过以上的方式对现有的英语基础课老师进行培训和转型,能够弥补这一不足,中职学院的英语教师发展空间才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关于建立ESP教师教育模式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5(3).75-78
[2]张建文.ESP教学及ESP教师培训【J】.成都大学学报.2002(4).70-72
[3]满小芳.中职英语教学实施表现性评价的迫切性和可行性.职业教育研究,2007。
[4]付子堂.构建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3。
[5]田鹏.双师同堂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反思[J].科教导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