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aihong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感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质,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来自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我们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进行充分的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种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的思维在认知活动中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进行教学,以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经历、体验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建立数感。《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等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如果象传统教法那样,把概念灌输给学生,就割裂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那么在学生的头脑中,这些概念只是一种符号,使知识失去了其真实的生活意义。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地感知、充分地体验,再加以适当的抽象概括,避免产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现象。
  
  二、在表达与交流中培养学生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受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
  让学生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例如,在实际测量中,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出了花坛的长和宽。在课堂交流的时候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卷尺量;有的学生先用测出一块砖的长度;有的学生先测出一米长的绳子,再1米1米地量;还有的学生使用步测的方法。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同时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角度感知一定的长度,发展了距离感,也增进了数感。
  
  三、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在一节实践课中,我创设情境,如:春天来了,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呢?“春游”。学生齐声回答。在组织春游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或者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想出了很多问题,有租车问题,有购票问题;有计算油耗量的问题;有根据路程与速度估算时间的问题;有设计路线的问题;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自己设计的方案的合理性做出了解释。学生们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细致周到地考虑到了每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并不断构建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生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强化了数感。
  
  四、在比较中培养学生数感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如:我在进行大数目的估算时,先让学生试着估算一下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摞纸有多少张?一把瓜子有多少颗?全校学生有多少名……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能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同时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在这样的估算运算中,学生的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从而体会到数的大小,多少不同,能够与小数感知大数,以及辩证地看待一个数,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现实,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就会有所提高。
  (作者联通:564400贵州省余庆县箐口学校)
其他文献
情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现象,它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满足个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当客观事物和对象满足个人需求时,就会产生高兴、满意、喜悦和爱慕的积极情感,从而可使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积极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首先要从教师本人做起。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所教学科十分喜欢,并对之有远大理想和
期刊
农民工现象,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重大社会现象。我校也是本市主要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班上大部分学生都属于农民工子女,就我们班而言,外来务工的子女就占了一半。作为班主任,对他们的教育也就成了我工作的主要部分。     一、学生的边缘意识    与城里同龄孩子相比,农民工子女总是自觉地把自己划为城市中地位较低的弱势群体。由于自己的家庭所处的地位,求学受到的阻碍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总是感到有
期刊
幽默,本身是一种睿智,喜剧大师卓别林认为:“智力越发达,喜剧越成功,未开化的人很少有幽默感的。”幽默感便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学中的幽默又集中体现了智慧美,能给学生在求知中以美的陶冶。所以,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一、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教师良好的幽默感,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
期刊
【摘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丰富数学课堂内容,为学生学习平面几何知识创建一个平台。  【关键词】平面几何、概念、应用意识    《新课标》实施以后,平面几何仍然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何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养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
期刊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性心理逐渐成熟,对异性自然会产生兴趣,渴望与异性交往,这些都是学生健康正常的心理需求。  作为农村“留守学生”的教师和班主任,对青春期学生要特别关注,如方法不对,就会成为引发矛盾的焦点,产生严重后果。  2005年,我班有一名高三女生叫张萍(化名),学习成绩好,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由爷爷奶奶管理,由于从小娇生惯养,唯我独尊。青春期因对异性的向往,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中,和一
期刊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部分学生觉得物理“难学”,究其原因有多种。跟踪了解,发现有不少学生若一个知识点没弄清,他不是及时提出来,寻求解决,而是沉迷在里面不能解脱。久而久之,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这样恶习循环,终于成了“学习困难生”。因此,在教学中除常规教法外,我还注意侧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当拓宽知识有利学生学习    如: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老师告诉学生长度单位的进率是
期刊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辅助教学手段和方式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压力感和紧张感,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辅助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利用简笔画、多媒体、教室现有实物、游戏、特设场景等。  【关键词】初中 英语 辅助手段 教学    英语是一门工具课,也是一门实践课。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变换教学方式来组织课
期刊
一、内容:兴趣的源泉    1、生活内容  生活是物理教学的大课堂。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生产实际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往往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液化》时,可先提出以下一些问题:“为什么冬天能看到人呼出的白气,而夏天就看不到?”“为什么冬天吃饭时能看到热饭热菜冒白烟,而夏天看不到?”“为什么夏天吃冰棒、喝冰水时能看到冰棒冒白气和装冰水的杯子外壁冒汗?”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
期刊
小学生作文,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写作文,普遍水平不高。原因除了与农村孩子见识少,可供课外阅读的读物匮乏有关之外,还与有效的作文指导有关。在作文课上,有的拿到作文题目,不加思考,提笔就写。写出来的作文不是几句口水话,就是离题万里,不能很好的表达中心思路,让人读起来感到乏味。有的拿到题目后两眼发呆,无从下笔,不知从何写起。这都与没有很好的审题有关。现在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审题能
期刊
随着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新教育的地位也日益突凸显出来,在日常教学工作实践中,重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素质建设,是全面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积极加强班主任素质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人才一是综合型人才,二是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展的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