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必须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并为之服务,但这是以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基础的,即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通过育人功能而实现的。正如法国作家孔巴兹所言,教育学应该是精神生态学,“未来的学校应该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
小学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基础教育。它的对象一般是6~12岁的儿童并具有其自身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生动活泼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将这一理念落实到音乐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备学生——了解学生,做到“体贴入微”
我们在编写教案时往往会为自己某个环节的精彩设计而欣喜不已,殊不知案头的工作虽要下足,但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却也不可小觑。一次在二年级的听课中,看到一位教师用大量优美的词句来尽情营造“纤纤杨柳丝,柔柔雨中景”的意境。结果在班级试讲时,尽管他吟诵得十分陶醉,可学生们清澈的眼神中还是显得有些迷茫,精心准备的环节不但无法为创设情境锦上添花,反而成为累赘。反思这节课,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老师备课时忽略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成人化。若在备课的同时多想想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语言来组织教学,用他们乐于接受、易于掌握的方法来设计教案,不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吗?
可见,备课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备学生”,不顾学生的情况而只是一味地闭门造车,是“造”不出什么好课的。新一轮课改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解决学生的需要。教师只有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喜好及各班级学生的特点,“体贴入微”地考虑学生的感受,才能使学生更热爱你的课堂。
二、教学中尊重学生,灵活应对
《外婆的澎湖湾》是人音版第九册里的一首歌,也是学生们很熟悉的一首歌,街头巷尾常常能听到。而学生们这种对歌曲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却是笔者最担心的。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学生们往往不认真听范唱,总认为已经会了,很想跟着教师唱,其实只是一遍遍地重复着他们的错误而已。于是笔者采取了“静”的方法来要求他们,即不让他们跟唱,只能先静静地聆听,听完后学唱。这个传统的方法虽然的确让大部分学生静下来听了,但笔者发现还是有一些学生在跟唱,是他们故意不守纪律吗?其实不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说明这些学生只是希望亲自去尝试、去演唱,或者说想向大家表现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
因此,笔者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只有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主动寻找学生的需要与音乐教材的契合点,并为其搭建桥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三、引导学生,在趣味中收获知识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生之所以憎恶学问,原因是在教员自己身上。”也就是说,音乐教师本身的认识偏差,会导致学生们渐渐失去对音乐课堂的向往,无形中将扼杀他们的音乐萌芽。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善于捕捉他们的兴趣点,学习的过程才会变得轻松而快乐。
1.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启发学生
音乐学科作为一门技能学科,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理论知识的讲解。如何把学生们觉得最枯燥的内容形容得生动有趣呢?笔者在训练学生气息的控制方面颇有心得。
2.以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吸引学生
没有人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同样,没有哪个学生喜欢一成不变的音乐课堂。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要善于发现学生们喜欢的课余活动,并将之应用到教学中来,用各种手段丰富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们在玩中乐、动中学。
3.在平等交流中引导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師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他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然而在当代,虽然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改变,但往往通过更加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的职能,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
新课标首要强调的是教学应“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一言堂的模式,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学生们的世界是活跃而易变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只用事先准备好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课堂。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一种方式不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时,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们独特的思维方式,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尝试用学生们喜欢的其他方法加以解决,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小学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基础教育。它的对象一般是6~12岁的儿童并具有其自身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生动活泼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将这一理念落实到音乐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备学生——了解学生,做到“体贴入微”
我们在编写教案时往往会为自己某个环节的精彩设计而欣喜不已,殊不知案头的工作虽要下足,但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却也不可小觑。一次在二年级的听课中,看到一位教师用大量优美的词句来尽情营造“纤纤杨柳丝,柔柔雨中景”的意境。结果在班级试讲时,尽管他吟诵得十分陶醉,可学生们清澈的眼神中还是显得有些迷茫,精心准备的环节不但无法为创设情境锦上添花,反而成为累赘。反思这节课,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老师备课时忽略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成人化。若在备课的同时多想想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语言来组织教学,用他们乐于接受、易于掌握的方法来设计教案,不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吗?
可见,备课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备学生”,不顾学生的情况而只是一味地闭门造车,是“造”不出什么好课的。新一轮课改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解决学生的需要。教师只有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喜好及各班级学生的特点,“体贴入微”地考虑学生的感受,才能使学生更热爱你的课堂。
二、教学中尊重学生,灵活应对
《外婆的澎湖湾》是人音版第九册里的一首歌,也是学生们很熟悉的一首歌,街头巷尾常常能听到。而学生们这种对歌曲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却是笔者最担心的。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学生们往往不认真听范唱,总认为已经会了,很想跟着教师唱,其实只是一遍遍地重复着他们的错误而已。于是笔者采取了“静”的方法来要求他们,即不让他们跟唱,只能先静静地聆听,听完后学唱。这个传统的方法虽然的确让大部分学生静下来听了,但笔者发现还是有一些学生在跟唱,是他们故意不守纪律吗?其实不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说明这些学生只是希望亲自去尝试、去演唱,或者说想向大家表现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
因此,笔者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只有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主动寻找学生的需要与音乐教材的契合点,并为其搭建桥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三、引导学生,在趣味中收获知识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生之所以憎恶学问,原因是在教员自己身上。”也就是说,音乐教师本身的认识偏差,会导致学生们渐渐失去对音乐课堂的向往,无形中将扼杀他们的音乐萌芽。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善于捕捉他们的兴趣点,学习的过程才会变得轻松而快乐。
1.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启发学生
音乐学科作为一门技能学科,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理论知识的讲解。如何把学生们觉得最枯燥的内容形容得生动有趣呢?笔者在训练学生气息的控制方面颇有心得。
2.以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吸引学生
没有人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同样,没有哪个学生喜欢一成不变的音乐课堂。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要善于发现学生们喜欢的课余活动,并将之应用到教学中来,用各种手段丰富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们在玩中乐、动中学。
3.在平等交流中引导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師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他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然而在当代,虽然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改变,但往往通过更加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的职能,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
新课标首要强调的是教学应“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一言堂的模式,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学生们的世界是活跃而易变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只用事先准备好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课堂。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一种方式不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时,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们独特的思维方式,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尝试用学生们喜欢的其他方法加以解决,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