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校的教育工作既是对学生学习、创造潜能的唤醒,对学生自信心和奋进精神的唤醒,更是对学生尊严、人格的唤醒,做人力量的唤醒。这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日益增多的职高生心理健康问题正严重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文化学习、技能训练及日常交往。下面笔者就职校学生存在的常見心理问题作一点粗浅的分析,并提出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对策,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 、职校学生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分析
1.自我评价失当,有自卑心理
职高学生在初中时一般挨批评较多,受表扬较少,久而久之,导致他们对自身认识不足。加之职高学生被认为是中考淘汰出局者,这方面的压力造成部分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对学习缺乏信心,因而失去了进取奋发的动力。在自信心不足而又想竭力维护自尊的同时,部分职高生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总感到一切不如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有的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在学习上表现为求知欲低下,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表现为纪律散漫,我行我素。
2.成就动机不足,有混世心理
有的学生对社会认识不够,看不清未来,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他们对上职高读书原本就抱无所谓的态度,对所学专业也谈不上兴趣与否,加上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专业选择也没有明确要求,毕业后也不会让他去从事该专业的工作,致使这部分学生学习上得过且过,有自弃无聊心理,只想在职校学习几年,“混”一张毕业文凭;也有一些职高学生在初中的时候习惯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缺乏进取心;有的学生则是因为对就业形势、就业前景比较茫然,缺乏学习进取的原动力而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3.自我意识较强,有自立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职高学生总爱标榜自己,喜欢标新立异。他们渴望被承认,为表现自己,有时会做出令人吃惊的事。这种自立心理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消极的一面更不容忽视。因为自立心理往往导致学生自作主张,遇到问题不冷静,加上缺乏社会经验,格外容易滋生事端。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当同学之间发生摩擦和矛盾时,自以为是地寻求所谓“私了”途径,冲动之下常常酿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4.容易冲动偏激,有逆反心理
大多数学生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进入职高学习后,纪律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差是职高生的共同点。他们往往不能接受自己,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如果教育方法不适当,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当他们对学校的教育产生不满,学生就会把教师和同学的帮助理解成跟自己过不去,在这种情况下对学校的正确指导反而采取对立情绪,做一些有违学校规章制度的事,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行为。
此外,职校生还有虚荣、爱美、追星、嫉妒、依赖、怕吃苦等等心理倾向,都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和处理。
二、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升学、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障碍,对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和障碍。
(1)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氛围。
(2)组建学生社团,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3)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保健网,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一级保健网,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队伍。二级保健网,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优势。三级保健网,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工作。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2.通过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因为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要多鼓励,并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
3.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多渠道实施德育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很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
争取家庭配合的同时,还应加强课外教育,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求知欲低下的障碍。如,邀请与专业有关的知名度较高的专家等开讲座;召开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短期实训,学做合一,从而能正确认识自我。
总之,职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学生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在不断产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适应学生的变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帮助学生, 让学生在职业学校渡过人生一段美好的历程,为学生今后踏上社会能够安全、稳定、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日益增多的职高生心理健康问题正严重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文化学习、技能训练及日常交往。下面笔者就职校学生存在的常見心理问题作一点粗浅的分析,并提出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对策,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 、职校学生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分析
1.自我评价失当,有自卑心理
职高学生在初中时一般挨批评较多,受表扬较少,久而久之,导致他们对自身认识不足。加之职高学生被认为是中考淘汰出局者,这方面的压力造成部分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对学习缺乏信心,因而失去了进取奋发的动力。在自信心不足而又想竭力维护自尊的同时,部分职高生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总感到一切不如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有的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在学习上表现为求知欲低下,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表现为纪律散漫,我行我素。
2.成就动机不足,有混世心理
有的学生对社会认识不够,看不清未来,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他们对上职高读书原本就抱无所谓的态度,对所学专业也谈不上兴趣与否,加上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专业选择也没有明确要求,毕业后也不会让他去从事该专业的工作,致使这部分学生学习上得过且过,有自弃无聊心理,只想在职校学习几年,“混”一张毕业文凭;也有一些职高学生在初中的时候习惯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缺乏进取心;有的学生则是因为对就业形势、就业前景比较茫然,缺乏学习进取的原动力而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3.自我意识较强,有自立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职高学生总爱标榜自己,喜欢标新立异。他们渴望被承认,为表现自己,有时会做出令人吃惊的事。这种自立心理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消极的一面更不容忽视。因为自立心理往往导致学生自作主张,遇到问题不冷静,加上缺乏社会经验,格外容易滋生事端。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当同学之间发生摩擦和矛盾时,自以为是地寻求所谓“私了”途径,冲动之下常常酿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4.容易冲动偏激,有逆反心理
大多数学生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进入职高学习后,纪律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差是职高生的共同点。他们往往不能接受自己,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如果教育方法不适当,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当他们对学校的教育产生不满,学生就会把教师和同学的帮助理解成跟自己过不去,在这种情况下对学校的正确指导反而采取对立情绪,做一些有违学校规章制度的事,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行为。
此外,职校生还有虚荣、爱美、追星、嫉妒、依赖、怕吃苦等等心理倾向,都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和处理。
二、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升学、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障碍,对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和障碍。
(1)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氛围。
(2)组建学生社团,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3)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保健网,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一级保健网,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队伍。二级保健网,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优势。三级保健网,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工作。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2.通过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因为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要多鼓励,并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
3.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多渠道实施德育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很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
争取家庭配合的同时,还应加强课外教育,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求知欲低下的障碍。如,邀请与专业有关的知名度较高的专家等开讲座;召开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短期实训,学做合一,从而能正确认识自我。
总之,职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学生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在不断产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适应学生的变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帮助学生, 让学生在职业学校渡过人生一段美好的历程,为学生今后踏上社会能够安全、稳定、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