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初步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重要使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地关系案例,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人地观念;教学策略;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8602
一、“人地观念”的内涵
笔者根据《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及地理学家对于有关人地关系的描述与研究,结合初中生地理认知能力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尝试构建了义务教育阶段应主要培养的学生人地观念内涵表:
需把握的基本方向主要阐述的基本内容
阐明“地对人”的影响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
地理要素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指气候、水体、土壤、生物、地貌对人类衣、食、住、行的影响)
阐明“人对地”的影响负面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技术的负面作用)
正面影响:恢复、建设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技术的正面作用)
阐明“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以人类与自然环境共生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三个原则: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确定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必须同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大体上相吻合;利用地理环境既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
强调技术的媒介作用正负面作用;
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变化
二、初中生人地观念培养策略分析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地关系案例进行有效教学
旨在为初中地理教师在人地观念教学中的案例选择与阐释方向提供一个参考框架。比如,教师在准备第八章第一节“世界石油宝库”(P46)的教学中,发现这一内容反映了“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地对人”的人地观念,就可以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相应的人地观。下面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八年级(下)活动“认识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P86)这部分内容很好地反映出“气候要素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一“地对人”影响的人地观念。笔者的教学设计如下:
2.使学生认识高原山地气候对人类衣食住行的影响,得出事物的因果关系
旅行总结
简单总结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畅谈旅程收获使学生从气候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上述案例中,首先让学生学习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特点,并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了解雪域高原之旅必备的物品,使学生关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接着通过直观体验藏民生活以及教师的启发式设问渗透,使学生迅速掌握高原山地气候对藏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最后,教师的理论总结使“高原山地气候要素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一人地观上升到学生的理性认识,今后学生再面对有关气候要素对人类影响的题时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正迁移。
2.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加强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以致用的能力,故教师应充分开发课内、课外资源,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笔者上述关于“认识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的教学设计包括创设情境、启发式设问、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除了上述教学模式,地理课外實践亦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人地观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以八年级(上)第三节“水资源”中“家乡水资源利用调查与节水建议与计划”活动为例进行教学设计(节选)。
上述以“家乡水资源利用现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与学生平时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人地关系的关注与思考。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从地理视角感悟淡水资源稀缺的人为原因。教学设计力图强调学生主体性作用,调查表的设计、调查方式的选择、小组分工、汇报形式、宣传手段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综上,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在许多素材中都体现了人地关系,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显性或隐性的人地关系素材,采取有效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
[参考文献]
詹秀娣,袁孝亭.高中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视角及其运用[J] .课程·教材·教法,2012(4).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人地观念;教学策略;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8602
一、“人地观念”的内涵
笔者根据《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及地理学家对于有关人地关系的描述与研究,结合初中生地理认知能力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尝试构建了义务教育阶段应主要培养的学生人地观念内涵表:
需把握的基本方向主要阐述的基本内容
阐明“地对人”的影响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
地理要素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指气候、水体、土壤、生物、地貌对人类衣、食、住、行的影响)
阐明“人对地”的影响负面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技术的负面作用)
正面影响:恢复、建设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技术的正面作用)
阐明“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以人类与自然环境共生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三个原则: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确定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必须同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大体上相吻合;利用地理环境既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
强调技术的媒介作用正负面作用;
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变化
二、初中生人地观念培养策略分析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地关系案例进行有效教学
旨在为初中地理教师在人地观念教学中的案例选择与阐释方向提供一个参考框架。比如,教师在准备第八章第一节“世界石油宝库”(P46)的教学中,发现这一内容反映了“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地对人”的人地观念,就可以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相应的人地观。下面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八年级(下)活动“认识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P86)这部分内容很好地反映出“气候要素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一“地对人”影响的人地观念。笔者的教学设计如下:
2.使学生认识高原山地气候对人类衣食住行的影响,得出事物的因果关系
旅行总结
简单总结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畅谈旅程收获使学生从气候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上述案例中,首先让学生学习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特点,并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了解雪域高原之旅必备的物品,使学生关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接着通过直观体验藏民生活以及教师的启发式设问渗透,使学生迅速掌握高原山地气候对藏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最后,教师的理论总结使“高原山地气候要素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一人地观上升到学生的理性认识,今后学生再面对有关气候要素对人类影响的题时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正迁移。
2.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加强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以致用的能力,故教师应充分开发课内、课外资源,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笔者上述关于“认识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的教学设计包括创设情境、启发式设问、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除了上述教学模式,地理课外實践亦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人地观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以八年级(上)第三节“水资源”中“家乡水资源利用调查与节水建议与计划”活动为例进行教学设计(节选)。
上述以“家乡水资源利用现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与学生平时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人地关系的关注与思考。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从地理视角感悟淡水资源稀缺的人为原因。教学设计力图强调学生主体性作用,调查表的设计、调查方式的选择、小组分工、汇报形式、宣传手段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综上,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在许多素材中都体现了人地关系,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显性或隐性的人地关系素材,采取有效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
[参考文献]
詹秀娣,袁孝亭.高中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视角及其运用[J] .课程·教材·教法,2012(4).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