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探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298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这一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化学学习具有重大影响。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化学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动手实践的培养,增强学科素养,让学生能够自主探寻化学的奥秘。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化学教学,针对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我国培养更多具体化学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动手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390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传统初中化学学习缺乏实验环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同时也无法掌握化学的真正内涵。故教师应当对初中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让学生能够从化学实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课本实验教学
  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口头讲解并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化学知识,唯有动手实践才能体会其中的特性。在初中化学课本上,大部分课题都包含了试验部分,这些实验的开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题,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这些部分常被传统教学模式所忽略。所以,在初中课堂中,老师应为学生动手实验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鼓励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如在学习《制取氧气》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划分小组,在上课前去查阅相关实验资料,制定试验方案,再在课堂中走进化学实验室去进行实际操作。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实验活动,进行正确的实验指导,强调实验室纪律,规范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进行自主思考,探究化学原理,体验化学乐趣。在实验结束之后,学生应学会总结此次实验的操作情况,老师也应对学生们进行肯定与激励。
  二、现象观察学习
  观察是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必备基础技能,很多化学变化总是需要细心耐心的观察才能够被捕捉。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对化学实验抱有浓厚兴趣,所以注意力总是集中在自身操作或更有吸引力的现象上,而忽略了一些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例如在铁丝燃烧实验上,学生总是被耀眼的光芒所吸引,而忽略了黑色物质的产生。教师应当进行现象观察引导,例如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教师在实验前提出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是什么现象;又例如在《氧气》的几个实验中,教师提出硫、木炭、铁絲在燃烧时都有些什么现象。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观察,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并更深入地投入实验中,也更能对知识点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三、设立创新实验
  化学是一门神秘的学科,它十分注重探索与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更加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学科本质的探索,这也导致学生对化学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仅通过死记硬背。化学课程应是灵活多变的,也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化学探索与创新。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学生总有无数的问题想去探究。教师应该利用学生此时的学习动力,去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探索日常化学现象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通过课下的学习研究,设计整理出完整实验步骤,提交实验设计方案,最后去实验室中进行实际动手实践。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仔细检查学生地试验方案,对实验操作需要注意的地方要进行反复提醒,避免学生进行过于危险的实验操作,发生在实验中出现事故的情况。这样的创造性实验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创造力,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日常化学调查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化学反应正在发生。从日常生活中去调查这些化学现象,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分辨化学与物理现象的区别。例如,家里的锁生锈了,不锈钢却不生锈;肥皂能够洗干净衣服上的污渍;家里的医用酒精浓度是75%等,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分享这些发现,教师解释这些化学现象并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化学知识,解决其中的化学问题。其次,在《水的净化》课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或播放污水处理的视频,并鼓励学生们去调查污水排放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废水未经处理便排入河流会造成什么影响等等。在教授《燃烧和灭火》课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调查和区别各类灭火器,了解其中的灭火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化学学习与生活开始产生紧密地联系,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兴趣。
  五、结束语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学科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能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探索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程中涉及的每一个实验,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充分地发展。希望本文的以上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从而促进我国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康.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2015(09): 8.
  [2]李鑫,王爱英,闫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导向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26):62- 6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市场化经济和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进入新时期的发展,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随着网络的发展非常容易受到伤害,而学校在对校园安全进行管理时,也存在一些重要问题阻碍管理工作的进行,所以小学校园要加强安全管理,及时制定措施解决问题,保障中小学生安全。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
期刊
摘要:作文是一种通过表达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语文和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力的活动。引导学生接近生活、观察生活,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实语文学习的困难不小,只是小学还没有对语文学习的困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写作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写作
期刊
摘要:教学质量是检验教师授课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总体表现,也是教育事业实现跨越性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也随之不断攀升。但不可否认,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仍没有跳出“灌输式”这一固有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仍普遍存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既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就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进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一次公开课引发作者思考,通过归纳初中数学课本上的4个题目,找出它们的的共同点是出现了平行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个求证另一个。这三个神奇组合一旦相遇就会碰撞出火花,它是好多中考题目的突破口。  关键词:讲题;归纳;总结;平行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知二得一”;相遇;中考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0-374  1背景  2018年10月12日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欣赏能力,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对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培养,而不是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初衷。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几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和创新,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成为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变式教学能更好地渗透到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通过变式教学法,促进学生快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应用于全体学生。本文针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几何基本图形变式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可以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其中的内容大部分以关注学生的成长为主,教导学生如何处理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一些社会性的常识,无论对学生的成长还是生活都是有益处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知识能够给予学生启发,带领学生从崭新的角度发现世界,创新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的方法,开展游戏教学,使学生的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教师需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断创新、改革,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存在师生不重视、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需要教师探索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能力,加强学生对多元音乐的认识,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在创新中发展学生的音乐个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美术课程经历过一段“寒冬”,在课程改革运动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师们能做的就是抓住这一机遇,摒弃旧有的教学模式与理念,重新审视教学工作并想法设法做好教学工作。基于此,本文以初中美术课程为例,尝试探究学科教学新途径。  关键词:初中美术;新课改;教学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0-372  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员,肩负着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
期刊
摘要:在近些年来的教育改革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教师的重视,已成为教育界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适应新的教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给予合理的分层指导,形成有效的数学教育模式,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有效提高。教师要积极分析目前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状况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