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扣”也能“大鸣”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可是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或死气沉沉,或虚假繁荣,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只是协助教师完成教学活动,主体地位严重丧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构建一种主动参与型的“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
  构建“主动型”课堂,探究主题的选择尤为重要。《学记》中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意思说,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象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主动型”课堂上,探究主题的选择如果得当,从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需求出发,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革新,都真正把探究的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则“小扣”亦能“大鸣”,“鸣”出语文课堂的最强音。
  一、在语文的本源处奏鸣,品悟语言的魅力
  [片段1]为什么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引起老师较多争执。有的老师着重于学“文”,有的老师偏重于学“诗”。其实,文章内容就是对诗句的扩展和阐释,诗文对照,学生都能读懂。但是一位老师抓住了“脍炙人口”一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深入地挖掘了文本的语文价值。
  师:同学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流传了千年,被人们广为传诵。课文里说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那你们知道“脍炙人口”的意思吗?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品一品这首诗中的美味。按照你的品味,它美在何处?
  学生的交流精彩纷呈,如:
  “故人”:品出的是浓浓的情谊。李白称孟浩然为“故人”,把孟浩然当成是知己、朋友和师长。两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此次离别,依依不舍。
  “孤帆”:三月的长江,商旅往来繁忙之时,怎么可能只有孟浩然一条小船呢?而李白眼里却只有孟浩然乘坐的一条“孤舟”,可见情谊之深。
  “烟花三月”:学生对这个词很感兴趣,因为己经学过好几首送别诗,有的是在凄清的秋季,有的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季,大多是比较伤感的基调。可此处的“烟花三月”,是繁花似锦的季节,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完全没有离别时的伤感。通过探究,学生品出了这首诗的独特之处,选在“烟花三月”下扬州,正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也正是这首诗为什么“脍炙人口”的精彩之处了。
  [思考]语文学科包罗万象,但是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上。任何的探究活动,一旦离开了“语文”的根,那就不成为语文课了。但一篇课文可能要达成的目标有很多,教师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就要求教师认真的研读文本,把握文本,对目标的定位要准确。探究活动不宜多,切入点要小,但涵盖的内容则要丰富,能精准的挖掘文本的价值。在这个品读诗句的过程中,学生步步深入,感受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浓浓的情谊,更感受到了古诗优美的意境和文字散发的魅力。这样的探究,正是植根于语文这块园地中的。
  [情感延伸]整个课堂充满张力,呈现流淌的状态。语文课堂中的“价值”不仅仅是课堂表面上的那种“活跃”,而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激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命需求,追求的是一种语言的诗意、思维的灵动,情感的交融,个性的张扬。其内涵是引领学生亲身体验内在美,让“语文”进入内心世界,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丰厚的人格内涵的滋养,提升生命的质量和品位。
  开放性的问题冲击了思维定势的栅栏,学生们的思维自由活跃、纵横驰骋。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文本的价值在新的语境中获得了全新的渗透与延展,因而焕发出崭新的时代精神。小小的提问就这样把课堂教学引入了语文的丛林深处,沿着根系,寻找着语文本身的张力与魅力,开启一片宏大的视野。
  二、在思维的矛盾处争鸣,进发智慧的火花
  [片段2]王冕是真的“闷得慌”吗?
  《少年王冕》中,母亲因为家境贫寒,实在无力承担王冕的学费,无奈之下让王冕退学放牛。而王冕的话:“娘,我在学堂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这一句话明显存在着矛盾,王冕说在学堂读书“闷得慌”,却又说“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此处,让学生探究:王冕是真的“闷得慌”吗?
  一开始,学生都认为王冕肯定是说了谎,看,王冕放牛都要想着带几本书读,说明他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在学堂闷得慌呢?他这样说,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是怕母亲因为无力承担他的学费而感到难受,感到愧疚,而让母亲心安。这是一个多么懂事孝顺的孩子啊!
  但是,马上又有学生提出异议:“我觉得他或许说的是实话。王冕想到家里这么困难,想到母亲为了挣点学费,没日没夜的操劳,他在学堂读书也是心神不宁的,也会觉得愧对母亲的。所以,我觉得他没有说谎。”顿时,孩子们的思维激活了,他们联系到这一段开头的“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中的“眼看”一词,感受到这几年王冕和母亲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小小的王冕都看在眼里。他觉得“在学堂闷得慌”也是合乎常理的。
  [思考]争论是不同思维活动互相碰撞的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方式。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往往能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智慧也就应运而生。这一争论与探究,使王冕的形象更加清晰起来,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看似矛盾之处,感受到了王冕那颗孝顺的心。一个好的探究主题就应是富有争辩性的,而不是没有悬念的一边倒形式。课文中有看似矛盾的地方是需要孩子们主动去探究、争辩的,在争辩中使人物的形象更加明朗,事理更加清晰。
  [情感延伸]教学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需要执教者的创造性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赋予材料以生命的活力,使材料回归生活,走向学习者。打破禁锢学生创造的“围城”,从“咬文嚼字”的僵化教法中解脱出来,引领与作者对话,思考其中的“破绽”,解开的过程必将把学生的学习带入新的发展区域,获得真正的“懂得”。王冕的孝顺,在争论中明晰,也给学生们心灵深处留下一道美丽的风景。所以说,课堂中的学习情境犹如一个“场”,有磁性、有温度、有感染力,吸引着学生进入思考和探究的世界。   一个不经意的小矛盾如“石”,在学生们的心湖上跌宕出一片绚丽的色彩,拨动着他们情感的琴弦,琴音渺渺而来。“课堂是知识的河,是生命的河,是承载课堂文化的主体,是儿童个性张扬的蓝天。”争鸣中,百花齐放,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他们在过程中拥有了更开放的视野,睿智昀心灵和创新的灵魂。
  三、在情感的聚焦处和鸣,触摸文字的温度
  [片段3]此时,他想起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己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如何走进谈迁的内心,受他遭受这致命打击的痛苦,又如何让学生领悟到他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老人痛苦的内心。此时,他想起了什么?
  生:想到了自己20多年的心血都化为乌有。
  师:这真是致命的打击!同学们,27年,9600多天啊!一幕幕都出现在眼前。
  生:想起了家境贫寒,四处借书抄写。
  生:想起了为了抄一点点史料,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生:想起了自己废寝忘食,没日没夜地写《国榷》。
  生:想起了自己为了写《国榷》,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用来写《国榷》了。
  生:想起了自己现在已经是个体弱多病的老人了,还怎么重写这部《国榷》呢?
  师:谈迁又想到了什么?是什么让他从痛苦中挣脱出来?
  生:他想到要是我就这样算了,那以前的20多年不就白白浪费了吗?
  生:我从小就立志要写一部明朝的编年史,现在这个愿望还没实现,我不能就此放弃了。
  师补充:谈迁这样对自己说:“吾手尚在,宁己乎?”意思是说,我的手还在,难道就这样算了吗?老师觉得,这个“手”字还可以换个字,更能体现谈迁的决心。
  生:吾身尚在,宁己乎?
  师:是啊,哪怕是年老体弱之身,依然可以坚持我的信念。
  生:吾心尚在,宁己乎?
  师:好个“吾心尚在”!心若在,梦就在!
  生:吾志尚在,宁已乎?
  师:对!有志气!
  生:吾念尚在,宁己乎?
  师:这念,就是那信念,那——
  生(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思考]文本的“留白”如同国画中的“飞白”一样,是一种等待思考的“美”。这种“留白”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谈迁的内心想法文中并没有细写,但此处确实情感的聚焦处。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此处补白,对谈迁的内心世界展开探究,并适时地补充谈迁的话“吾手尚在,宁己乎?”,通过换字的形式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说这一枝出墙的“红杏”,占尽了满园的春色,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深入了解了人物形象,深刻地体会到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真正内涵,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
  [情感延伸]文字具有超语言性,有隐藏于文本信息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些要依靠我们心灵的眼睛来把握。但心灵的眼需要感悟能力的积累。有了这种积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心领神会,于是,展示的不再只是文字,而是具体的形象,真实的生活,丰富的情感。所以说,深而真的“感”永远比细而碎的“懂”更重要。他们感受着文本内在的呼吸节奏,体验到了谈迁的内心世界,就恍若听到了他的心声。这是一种沉入灵魂深处的默想,当学生们调动己有知识、情感积淀时,便会产生出“悟”,使他们在多元的感受中获得一次难以忘却的生命体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就这样深深地刻人了心灵。
  小小的“留白”开启了学生们内心宏大的思索,不仅使他们进入了与之相关的广阔的苍穹,也进入与之相关的情感世界,使他们和作者、文中人物产生心灵的映照、情感的共鸣,使他们真正“体悟”了“打不垮的信念”的坚韧与伟大。
  四、在个体的差异处共鸣,感受生命的在场
  [片段4]小组合作:画出富兰克林做雷电实验的风筝图。
  教学《天火之谜》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风筝跟我们一般的风筝有什么不同之处?你能把它画下来吗?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的时候请小组推荐一位同学画,一位同学讲解。
  [思考]这一探究活动,照顾到了小组内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有的孩子画画的好,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强,有的孩子还懂得一些物理知识。在小组的合作中,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孩子阅读文本的能力、倾听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每个孩子都在这样探究活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可谓“百花齐放”。学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张扬个性,发挥潜质,生成情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向。
  [情感延伸]生命应该是一丛向四面延伸,吸收阳光雨露的鲜花。如果儿童是一片树叶,那么教育的作用就是把阳光雨露播撒在他们与众不同的叶脉上去,给他们成长的需要,给他们拥有并展示独特内心的自由。在儿童的生命之树中,流动着丰厚的潜力,只是我们已经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世界,对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尊重。如果我们能给予孩子更多的活动机会,那么,我们就会谛听到他们心门洞开的思结千载、视通万里;就会聆听到孩子们心智开启的见仁见智、言人人殊;就会感应到孩子们心灵舒展的视界敞亮、精神漫游。无疑,这样的教学就会从单纯追求功利的琐屑与平庸中提升到精神的,超越的层面,从而赋予生命因为遐思、冥想和憧憬而秉有的灵动、舒展和充盈。小小的展示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探索的渴望。彰显着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创造潜力在悄然流淌,共同走向高潮。他们真正领略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新鲜与喜悦,思维品质由原来的直线的、平面的、静态的逼仄一隅跃升于多向的、立体的、动态的开阔境界。坚信“每个孩子都会有个觉醒的过程”,尊重生命的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才能去激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飞扬,促进每一个孩子创造性地、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是学生的“生命在场”。   五、在学生的生成处齐鸣,绽放人性的光辉
  [片段5]“螺壳一点都不好看,课文里写的不对。”
  《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课文中有对水底世界的一句描写: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马上有学生提出:“我见过螺壳的,一点都不好看,课文里写的不对。”我让学生再找课文里还有没有对昆虫的描写?学生马上找到了写纺织娘和小甲虫的句子:“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歌唱家”;“一直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很多学生也都见过小甲虫,都说不觉得有这么漂亮啊。我敏锐她抓住了这一契机,放弃了原有的设计,让学生展开探究:作者这样的描写是不是不真实?平平常常的甚至有些还是比较难看的昆虫,为什么在法布尔眼里这么美呢?通过一番讨论探究,学生明白了,正是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所以在他眼里所有的昆虫都是那么美丽,那么可爱,法布尔还把它们称为“小宝贝”呢!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生成,学生理解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也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使法布尔步入了科学的殿堂。
  [思考]以学生发现的问题为契机,适时地、因势利导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的意义不言而喻。尊重教学实践的自然状态。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动态生成进行调控,即及时地、比较清楚地了解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预设,使之与生成目标相一致,自主型课堂考验的是教师的课堂机智。课前所有的备课只是一个预案,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会呈发散性,天马行空,你根本就预料不到会出现怎么样的状况。面对这么多生成的东西,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就会白白流失很多宝贵的机会。而一个机智的教师,则会充分利用每一次生成,使处于萌芽状态的灵感绽放出智慧的花朵。
  [情感延伸]儿童话语是儿童思想表白、精神宣泄和心灵交流,是他们的一种生命状态,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张扬、生发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的个性的过程既是课程资源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又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要敏锐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反思教学行为,及时予以调整,努力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这种不确定性和生成性以及思想和生命的气息使课堂充满不可预设的创造的魅力,只有不固守事先设计的教学程序,具有即时感、现场感、生命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焕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一瞬,思维的激活让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波澜起伏、婀娜多姿的动感,这是教学的自然状态,也是最美最大气的场景。理想的课堂就应当是充满人性与智慧,是一种开放民主、互动对话的课堂,是一种依学定教、相机生成的课堂,是一种充满激情与生命活力的课堂。
  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对教育的定义是:“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征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构建“主动型课堂”,首先要重视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只有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才能激活他们的思维,闪现创新的火花。我们要懂得,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学习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与“积淀”。教育是对人的一种唤醒、开发、养成、激励、陶治。而探究主题的选择关系到学生所拥有无限潜能的开发与发展,关系到他们鲜活生命的呈现。所以,要不囿于教材的束缚,敢于用自己的独特去演绎精彩。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和教学环境确定恰当的探究主题,那么一定能渐入“小扣”而“大鸣”的佳境。
  (杨炳辉,阜阳市利辛县利南实验小学高级教师,阜阳市名教师,阜阳市学科带头人)
其他文献
作文备课,是实施作文教学的必要准备和重要环节,其中,有一种功夫就是需要寻找教学话题。作文教学话题,具有激发兴趣、解疑释难、归纳总结等多种功能,一个明亮、合适的作文教学话题,应该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话题。作文备课,如何寻找合适、有效的教学话题?  一、作文备课,需要为孩子寻找走进教材的最佳入口  众所周知,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正如华师大著名教授郑金洲先生所说,“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
期刊
新课程呼唤开放性的课堂,所谓“开放”,是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的主体地位,“教”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享有相当的主动权,拥有积极思维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充分余地。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书本和考试为中心,过分注重分数,割断了语文课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开放性的课堂则是充满生命力的、充满希望与信任、充满人文关怀的。只有扬弃封闭式课堂教学,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语文课堂
期刊
课堂是教师教的场所,也是学生学的场所。教师、学生、教材等是课堂的元素。笔者以为,要构建和谐灵动的课堂,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必须把握好几个“关注”。  一、关注吸引力:引导学生专注兴趣  某节数学课上,教师在讲解例题,讲得很清楚、点得也恰当,但学生好象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出现了某种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在讲解,而学生左顾右盼;老师点名举手学生回答,而那个学生却头盯着课桌上的书本;学生回答正确了,但似
期刊
21世纪的现代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现代教育把个性化作为教育的出发点,重视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要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富有个性化的充满创造力的生命,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空间。因此,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发现、感悟和表达。  一
期刊
“牧”是一个会意字,指人拿着鞭子放牛。中国古代专设牧师一职,《周礼·夏官·牧师》中这样说:“牧师掌牧地,皆有历禁而颁之。”根据《周礼》,牧师的职责就是掌管牧地(牧地就是公家所授的专门用于畜牧的田地),把和牧地有关的界线和各种命令传达给养马的人。同时,按季节烧除陈草,使马匹交配,并将牧地分授给圉人(马夫),禁止他人入内放牧。在举行田猎的时候帮助别的人焚烧荒草,清理场地。但文题中的“牧师”显然并非指中
期刊
如今的语文教学真的到了谈“性”色变的地步了。无论是课标大纲还是专家讲学,无论是开课观课还是评课议课,人们似乎都在上纲上线,宣扬的、讨论的都是语文之“性”,并且动不动就用语文的若干“性”来观照语文教学。  人们似乎总喜欢给一个事物定性,语文当然也不能例外;非但不能例外,人们似乎还更加热衷于给语文定性,因为语文毕竟是母语,谁都能够说上一点。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给语文的定性似乎就从来没有停
期刊
曾经有副对联,其中一句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今天,这话完全错了——既然你得到的全是“英才”,又何必去教?教育面对的,不是人才,而是人。这是闲话,等着后面呼应的。  都在讲预设和生成。简单讲,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程序的设计。教师假定一节课的授课内容会按照怎样一个逻辑次序进行和展开,于是预先安排了自己的授课步骤。在这种安排中,既包括了教师的讲授内容,讲授方式,也包括了教师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期刊发了周自厚老师的文章《明确概念:知识呈现的首要任务——读关艳丽老师执教的》。该文是周自厚老师阅读关艳丽老师执教的《教学实录》后的一篇读后感,感叹关艳丽老师“以‘文言词类活用’为内容的语文教学,近年来实属罕见……像关艳丽老师这样郑重其事地教学文言语法知识的课真是久违了”;在感叹关老师的课难能可贵、肯定关老师的课上得成功的同时,该文着重就“什么是名词活用”“什么是动词
期刊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真正的教育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实施。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己。  教师不是哲学家,我们也无意于要求教师都成为教育哲学家。但是,斯宾塞和雅斯贝尔斯的观点至少都说明了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  教学是学校教育服务于学生成长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最中心的工作。如何才能实现高效、优质的教学?在学习、思考与实践中,我逐渐形成并加深了对于
期刊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教师往往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预设,习惯于根据自己设计好了的程序展开教学,只想到自己怎样教,却忽视了学生怎样学,使课堂变得沉闷、机械,缺乏应有的生气和乐趣,课堂出现了“生态危机”。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打造生态和谐的课堂,让课堂展现出生命的气息呢?  一、注重体验,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生活的经验和体验,教学的过程成了学生听教师讲解知识技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