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备课,是实施作文教学的必要准备和重要环节,其中,有一种功夫就是需要寻找教学话题。作文教学话题,具有激发兴趣、解疑释难、归纳总结等多种功能,一个明亮、合适的作文教学话题,应该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话题。作文备课,如何寻找合适、有效的教学话题?
一、作文备课,需要为孩子寻找走进教材的最佳入口
众所周知,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正如华师大著名教授郑金洲先生所说,“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同样,也是教师引领孩子步入教材的“逻辑起点”。如何寻找引领孩子走进教材的最佳入口?
1.寻求教材中的可“说”之处。有话可说,这是师生交流的基础。一个好的话题,往往能撩拨孩子美好的记忆、沉睡的情感、俏皮的童心。笔者认为,这里的“说”,至少应当包含三大价值诉求:
一是趣味性。这个话题应该是孩子感兴趣的。如,好吃的、好玩的、好奇的等,都可以,不一定要“意义深刻”,一概追求“意义深刻”,往往会逼着孩子弄虚作假、误入歧途,假话、大话、空话,只能贻害孩子,玷污孩子纯洁的心灵。
二是针对性。设计话题虽然应当是宽泛的,但应该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密切相连,而不是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如,写同桌、同学之间关系的作文,可设计为同学找优点的话题等。
三是共鸣性。所列的话题应该能引起孩子心灵共鸣的,有的话题属于“阳春白雪”,仅仅能让少数有条件的孩子“心有灵犀”,这样的话题,显然是“曲高和寡”,只能让一些孩子成为“个体户”,其他孩子当“看客”。如,让孩子说乘飞机或乘动车之类的美好感受等,在农村小学,这样的话题,可谓迎合者寡了。
2.寻觅教材中的可“听”之处。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资源是什么?南师附中特级教师、高中语文教材编委王栋生老师曾明确指出:“毫无疑问,是他的个人生活,是他所熟悉的事物”。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想方设法寻找与学生平常生活相关联的材料,其中,包括“听”的材料。
耳朵,是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和刺激的感官之一,通过听故事、听乐曲、听声响……让孩子在美妙的听觉中,幸福地进入教学程序。
寻找教材中的可“听”之处,应当抓住三个“要领”:要领之一,要设计听前要求,不是漫无边际,没有听的目的和要求,常常会让学生“一头雾水”;要领之二,听后要让学生“反馈”,如,描写各种声音的作文,可通过听后辨别与描述,让学生弄清是什么,不是什么,或像什么等等;要领之三,所听材料,要紧扣教材内容,决不能为听而听,听不是凑热闹,不能搞形而上学,搞形式主义。如,写景的作文,可以通过轻音乐、鸟声风声雨声及各种敲击声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寻思教材中的可“动”之处。众所周知,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在作文备课时,应充分理解和考虑孩子这种不可遮蔽的“动”的天性。这里的“动”,自然包括动手、动脚、动身、动嘴等,也就是说,教师要有“放”的大智慧,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的天性如同芭蕉叶般地自由伸展与张大。
笔者认为,寻找教材中的可“动”之处,在设计教案时,应当注意三个结合:一是动手与动嘴结合,边动边说,有利于交流与表达,要防止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同时,也要遏止君子动手不动口的反例;二是动手与动脑结合,不能为求形式、贪热闹而设计“动”的环节,而应当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三是动手与动笔结合,动笔,常常被误解为“计划单立”项目,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在动手的同时,要让学生及时把感受和想法动笔记一记,写一写,这样,实际上就为后续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作文备课,为孩子寻找跨进“经验”世界的关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从对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也就是说,学习者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因此,在备课中应当寻找孩子们曾经有过的“生活经验”,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新的提升。在寻找孩子的生活经验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多视角。作文备课的过程,是思索与寻找的过程,是策划教学话题的过程,如同“淘宝”,艰难、繁杂、有趣;花时、用力、费心。尤其是信息爆炸时代,为教育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蕴藏着挑战。曾有人作过这样一个教学假设,一个班有40个孩子,每人读一本书,那么教师应该读多少书呢?对于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受过不同教育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世界怎能用“一言以蔽之”?
多视角,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装有足够的“水”来浇灌眼前的苗圃。上海杨浦中学特级教师于漪曾尖锐地指出:“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却永远不能原谅教师的无知。”多视角搜寻孩子的生活经验,一方面是为了争取有更多“知音”;另一方面,也是尊重孩子多种多样的生活经验。因此,多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生本”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2.多标准。教育上有句行话,叫做多一把标尺,多一批好学生。在千姿百态的生活世界里,孩子的生活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的。事实上,孩子的生活经验并非不应该是“高尚”甚至“伟大”的。笔者认为,应当多标准许可孩子的生活经验“登堂入室”,高雅的、有意义的,但更多的应该是“有意思”的,不能以“意义深刻”的标准,搞“大一统”。要知道,“过于严肃的追问,对于他们(小学生)来说,上帝也会哑然失笑。”在小学生的作文中,“不乏意义和空洞的意义,偏偏奇缺的是意趣,是真情,过于严肃、严谨,没有儿童味”。
3.多渠道。有人说,每一位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本需要用爱心、细心、耐心去细细解读的书。对于作文备课来说,备学生,是备好课、让师生默契合作的重要前提。由此,我们不难结论,要在备课中寻找“深刻”、“有效”,就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去搜集不同孩子的不同“经验”。
值得警惕的是,“不少教师,仍孜孜迷信技巧、技法、步骤,克隆或模仿教案、教法,约有60%的教案是克隆、因袭,非本人亲手所撰。”多渠道搜寻教学话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备课时,更应该“独立自主”。这里的形式,除了个别了解,小组交流,日记交流等,还可以通过平常观察、走访家庭、电子信箱等形式进行了解与搜寻。 三、作文备课,为孩子寻找步入情感世界的道口
有学者认为,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笔者认为,“二次开发”是在特定学生群体环境下,渗入了教师个体特殊情感的教材解读、学法探讨、教法构思。在作文备课中,教师为孩子寻找步入情感世界的道口,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有师生默契合作,心灵共鸣的动人效果和美好境界。如何为孩子寻找步入情感世界的道口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打开缺口:
1.亲密之情。著名教育家肖川曾形象地描述:“教科书只是范例,是一张‘寻宝图’,是一张精神漫游的‘导游图’,它是火种,而不是燃料。”无庸置疑,教学不能只是教给结论,教师在学生面前也不应扮演和充当“教你一条真理”的角色。教师是学生精神漫游的引领者和扶助者,作文备课中,教师要寻找一种话题——为孩子步入情感世界的道口教学话题。
有人说,亲情是尘世间最温存的情感。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无时不刻浸润在亲情的馨香中,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培育孩子美好情感,从保存、激发、提升亲情入手,无疑是一种有效举措。因此,我们教师应当有一双慧眼,从教材中寻求亲情这一入口。如,写人物的作文,有位名叫胡明明的女生曾在笔者感恩父母话题引领下,写出了《母亲的手》一篇感人的作文:“妈妈在拼板厂给老板干活,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很晚才回家……她的手皮一层一层都褪掉了,很累、很累的……”胡明明的母亲,也许是个小人物,但她让孩子懂得了自己生活的“甜蜜”之中,还有别人的劳累、苦难……母亲的手,是一双不平凡的手。笔者感慨万分,被胡明明这位“懂事”的小女孩引入了情感世界的感动地带,被“母亲”这双“褪皮”之手的力量所震撼。
2.朋友之情。在众多的儿童话题中,友情这个话题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与玩伴、同学、朋友的交往是色彩绚丽、值得记忆的,而且,这个看似寻常的话题,孩子可说、能说、想说的事情和话语是最有滋味、最丰富多彩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备课中,要尽可能多寻找和开发与孩子玩伴相关、与友情相连的话题。作文是宣泄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写作教学中,常常涉及到写活动内容的习作,可以通过写让孩子记忆深刻的、有趣的活动,促使孩子表达与同伴问的情谊,这样的情感流露是自然而又打动心扉的。
3.大爱之情。综观现行教材,有不少是涉及到“关系”内容的课文,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等。感知、理解和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偶然性和神秘性,需要有宽容心态,有大爱情怀。如,写人与动物“关系”时,可通过课文实例加以引领,小作者和信鸽雪儿之间的感情真让人羡慕。你一定也养过小动物吧?拿起笔,写写你和它之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快乐。(苏教版小语三年级《雪儿》)唯有如此,孩子对教材的理解,才能更为顺当、恰切和透彻。“只有在充满温情与仁爱的氛围中,才能生长出和煦、细腻、体贴的心灵。”好课,不在小技巧,而在大情怀。因此,在“备教材”中,教师要关注孩子心灵成长与成熟,寻找和设计适合孩子的话题,从而培育、褒奖和检验爱的情怀。
教学是“细”的事业。教育就要起于细心,做于细微,行于细致,成于细雕,来不得半点粗心和粗糙,更容不得虚招和花架子。教育者要做“淘宝人”作文备课,学做教学话题的“淘宝人”,有趣、有意思!
参考文献:
[1]王栋生.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J].人民教育,2008.06.32.
[2][6][7]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7年8月。066,038,049.
[3]张世长.谈教师风度的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3-8-16(3).
[4]朱水平.小学作文教学:“有意思”胜过“有意义”[J].江苏教育,2007(11),18.
[5]陶继新.教育先锋者档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5.
[8]李帆.用生命理解教育——记康岫岩和南开中学“整体高素养教育”[J].人民教育,2007(6),2-8.
(姚建忠,八都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一、作文备课,需要为孩子寻找走进教材的最佳入口
众所周知,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正如华师大著名教授郑金洲先生所说,“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同样,也是教师引领孩子步入教材的“逻辑起点”。如何寻找引领孩子走进教材的最佳入口?
1.寻求教材中的可“说”之处。有话可说,这是师生交流的基础。一个好的话题,往往能撩拨孩子美好的记忆、沉睡的情感、俏皮的童心。笔者认为,这里的“说”,至少应当包含三大价值诉求:
一是趣味性。这个话题应该是孩子感兴趣的。如,好吃的、好玩的、好奇的等,都可以,不一定要“意义深刻”,一概追求“意义深刻”,往往会逼着孩子弄虚作假、误入歧途,假话、大话、空话,只能贻害孩子,玷污孩子纯洁的心灵。
二是针对性。设计话题虽然应当是宽泛的,但应该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密切相连,而不是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如,写同桌、同学之间关系的作文,可设计为同学找优点的话题等。
三是共鸣性。所列的话题应该能引起孩子心灵共鸣的,有的话题属于“阳春白雪”,仅仅能让少数有条件的孩子“心有灵犀”,这样的话题,显然是“曲高和寡”,只能让一些孩子成为“个体户”,其他孩子当“看客”。如,让孩子说乘飞机或乘动车之类的美好感受等,在农村小学,这样的话题,可谓迎合者寡了。
2.寻觅教材中的可“听”之处。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资源是什么?南师附中特级教师、高中语文教材编委王栋生老师曾明确指出:“毫无疑问,是他的个人生活,是他所熟悉的事物”。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想方设法寻找与学生平常生活相关联的材料,其中,包括“听”的材料。
耳朵,是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和刺激的感官之一,通过听故事、听乐曲、听声响……让孩子在美妙的听觉中,幸福地进入教学程序。
寻找教材中的可“听”之处,应当抓住三个“要领”:要领之一,要设计听前要求,不是漫无边际,没有听的目的和要求,常常会让学生“一头雾水”;要领之二,听后要让学生“反馈”,如,描写各种声音的作文,可通过听后辨别与描述,让学生弄清是什么,不是什么,或像什么等等;要领之三,所听材料,要紧扣教材内容,决不能为听而听,听不是凑热闹,不能搞形而上学,搞形式主义。如,写景的作文,可以通过轻音乐、鸟声风声雨声及各种敲击声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寻思教材中的可“动”之处。众所周知,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在作文备课时,应充分理解和考虑孩子这种不可遮蔽的“动”的天性。这里的“动”,自然包括动手、动脚、动身、动嘴等,也就是说,教师要有“放”的大智慧,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的天性如同芭蕉叶般地自由伸展与张大。
笔者认为,寻找教材中的可“动”之处,在设计教案时,应当注意三个结合:一是动手与动嘴结合,边动边说,有利于交流与表达,要防止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同时,也要遏止君子动手不动口的反例;二是动手与动脑结合,不能为求形式、贪热闹而设计“动”的环节,而应当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三是动手与动笔结合,动笔,常常被误解为“计划单立”项目,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在动手的同时,要让学生及时把感受和想法动笔记一记,写一写,这样,实际上就为后续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作文备课,为孩子寻找跨进“经验”世界的关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从对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也就是说,学习者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因此,在备课中应当寻找孩子们曾经有过的“生活经验”,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新的提升。在寻找孩子的生活经验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多视角。作文备课的过程,是思索与寻找的过程,是策划教学话题的过程,如同“淘宝”,艰难、繁杂、有趣;花时、用力、费心。尤其是信息爆炸时代,为教育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蕴藏着挑战。曾有人作过这样一个教学假设,一个班有40个孩子,每人读一本书,那么教师应该读多少书呢?对于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受过不同教育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世界怎能用“一言以蔽之”?
多视角,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装有足够的“水”来浇灌眼前的苗圃。上海杨浦中学特级教师于漪曾尖锐地指出:“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却永远不能原谅教师的无知。”多视角搜寻孩子的生活经验,一方面是为了争取有更多“知音”;另一方面,也是尊重孩子多种多样的生活经验。因此,多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生本”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2.多标准。教育上有句行话,叫做多一把标尺,多一批好学生。在千姿百态的生活世界里,孩子的生活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的。事实上,孩子的生活经验并非不应该是“高尚”甚至“伟大”的。笔者认为,应当多标准许可孩子的生活经验“登堂入室”,高雅的、有意义的,但更多的应该是“有意思”的,不能以“意义深刻”的标准,搞“大一统”。要知道,“过于严肃的追问,对于他们(小学生)来说,上帝也会哑然失笑。”在小学生的作文中,“不乏意义和空洞的意义,偏偏奇缺的是意趣,是真情,过于严肃、严谨,没有儿童味”。
3.多渠道。有人说,每一位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本需要用爱心、细心、耐心去细细解读的书。对于作文备课来说,备学生,是备好课、让师生默契合作的重要前提。由此,我们不难结论,要在备课中寻找“深刻”、“有效”,就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去搜集不同孩子的不同“经验”。
值得警惕的是,“不少教师,仍孜孜迷信技巧、技法、步骤,克隆或模仿教案、教法,约有60%的教案是克隆、因袭,非本人亲手所撰。”多渠道搜寻教学话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备课时,更应该“独立自主”。这里的形式,除了个别了解,小组交流,日记交流等,还可以通过平常观察、走访家庭、电子信箱等形式进行了解与搜寻。 三、作文备课,为孩子寻找步入情感世界的道口
有学者认为,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笔者认为,“二次开发”是在特定学生群体环境下,渗入了教师个体特殊情感的教材解读、学法探讨、教法构思。在作文备课中,教师为孩子寻找步入情感世界的道口,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有师生默契合作,心灵共鸣的动人效果和美好境界。如何为孩子寻找步入情感世界的道口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打开缺口:
1.亲密之情。著名教育家肖川曾形象地描述:“教科书只是范例,是一张‘寻宝图’,是一张精神漫游的‘导游图’,它是火种,而不是燃料。”无庸置疑,教学不能只是教给结论,教师在学生面前也不应扮演和充当“教你一条真理”的角色。教师是学生精神漫游的引领者和扶助者,作文备课中,教师要寻找一种话题——为孩子步入情感世界的道口教学话题。
有人说,亲情是尘世间最温存的情感。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无时不刻浸润在亲情的馨香中,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培育孩子美好情感,从保存、激发、提升亲情入手,无疑是一种有效举措。因此,我们教师应当有一双慧眼,从教材中寻求亲情这一入口。如,写人物的作文,有位名叫胡明明的女生曾在笔者感恩父母话题引领下,写出了《母亲的手》一篇感人的作文:“妈妈在拼板厂给老板干活,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很晚才回家……她的手皮一层一层都褪掉了,很累、很累的……”胡明明的母亲,也许是个小人物,但她让孩子懂得了自己生活的“甜蜜”之中,还有别人的劳累、苦难……母亲的手,是一双不平凡的手。笔者感慨万分,被胡明明这位“懂事”的小女孩引入了情感世界的感动地带,被“母亲”这双“褪皮”之手的力量所震撼。
2.朋友之情。在众多的儿童话题中,友情这个话题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与玩伴、同学、朋友的交往是色彩绚丽、值得记忆的,而且,这个看似寻常的话题,孩子可说、能说、想说的事情和话语是最有滋味、最丰富多彩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备课中,要尽可能多寻找和开发与孩子玩伴相关、与友情相连的话题。作文是宣泄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写作教学中,常常涉及到写活动内容的习作,可以通过写让孩子记忆深刻的、有趣的活动,促使孩子表达与同伴问的情谊,这样的情感流露是自然而又打动心扉的。
3.大爱之情。综观现行教材,有不少是涉及到“关系”内容的课文,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等。感知、理解和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偶然性和神秘性,需要有宽容心态,有大爱情怀。如,写人与动物“关系”时,可通过课文实例加以引领,小作者和信鸽雪儿之间的感情真让人羡慕。你一定也养过小动物吧?拿起笔,写写你和它之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快乐。(苏教版小语三年级《雪儿》)唯有如此,孩子对教材的理解,才能更为顺当、恰切和透彻。“只有在充满温情与仁爱的氛围中,才能生长出和煦、细腻、体贴的心灵。”好课,不在小技巧,而在大情怀。因此,在“备教材”中,教师要关注孩子心灵成长与成熟,寻找和设计适合孩子的话题,从而培育、褒奖和检验爱的情怀。
教学是“细”的事业。教育就要起于细心,做于细微,行于细致,成于细雕,来不得半点粗心和粗糙,更容不得虚招和花架子。教育者要做“淘宝人”作文备课,学做教学话题的“淘宝人”,有趣、有意思!
参考文献:
[1]王栋生.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J].人民教育,2008.06.32.
[2][6][7]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7年8月。066,038,049.
[3]张世长.谈教师风度的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3-8-16(3).
[4]朱水平.小学作文教学:“有意思”胜过“有意义”[J].江苏教育,2007(11),18.
[5]陶继新.教育先锋者档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5.
[8]李帆.用生命理解教育——记康岫岩和南开中学“整体高素养教育”[J].人民教育,2007(6),2-8.
(姚建忠,八都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