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人擅茶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鸽斑。
  相如,雖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一一[宋]黄庭坚《满庭芳·茶》
其他文献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主笔/徐展  责任编辑/林青雨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叶源于中国,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茶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
期刊
诸子百家中,老子对我们今天的意义是最大的,因为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选择非常多样的时代,人心都比较浮躁,在这种浮躁的心态之下我们需要修心,要开智慧。《道德经》就是教我们怎么修心,教我们怎么开智的。  《道德经》不仅讲内心,还有外在,是内外结合的。《道德经》实际上就讲了一个字——道。道是什么呢?就是讲最根本的问题。  谦下不争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曾国藩在第一次打败
期刊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一一[唐]皎然《飲茶歌诮崔石使君》
期刊
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泉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双烟……  一一[明]徐渭《徐文長秘集》
期刊
茶叶做为中国特产,一直以来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茶叶的饮用方式一直都在革新,年轻人对于奶茶的热爱更是不言而喻的。在历史上,人们对于茶叶的认知和运用却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人说“茶饮同宗”,在茶叶被用作饮料之前,茶叶是被食用的。我们的祖先从野生茶树上采收嫩叶食用。从此开启了中国人对茶叶运用的漫长的历程。据《华阳国志》所载,大约在周朝时,茶叶被作为贡品自西南地区传人中原,并被作为了食物进行食用。但
期刊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神农百草经》中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茶最初被当作一种药材,随着对茶的了解不断加深,人们才认识到,茶不仅能治病,还可以日常消遣,是一种很好的饮料。时至今日,茶与咖啡、可可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饮品。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茶与养生的关系,五代蜀毛文锡撰《茶谱》中称茶能“益思”,明代李时珍撰的《本草纲目》称茶能“使人神思阅
期刊
茶之于饮茶的人而言,早已不再是解渴之物。苏东坡的一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道出了茶的悠然意境。我本人喜好天性自由的东西,不喜一切外物累赘,恰在茶的物语里却能很好的释放这一天性了。  一杯合自然  我曾将自己喝茶的状态形容为昏天黑地一塌糊涂地放诞。平时,我会用一把日式小壶泡壶滇红,喝上两三小杯,没有太过奢华的茶具,也没有太过繁复的程式。茶不过是一种饮品,喝茶也不过是为了陶冶性情,品味茶的韵味,如果人
期刊
在二十四节气串联起来的岁月流转旋律里,始终弥漫着茶的一缕幽香沁人心脾。焚香、点茶、插花、挂画是宋代文人生活四雅。茶雅俗共赏,是与文人雅士谈笑风生的博学鸿儒,亦是百姓日用不可缺的七件事之一。二十四节气茶事凝聚和承载着中国人雅致美学的智慧和日常生活的仪式感。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山间苍黄色的报春鸟枝头作声“春起也”,草木萌动。二月二龙抬头,兴云布雨以利丰年。惊蛰时节,喊山台上分外热闹。
期刊
在神话故事中,神农尝百草,以茶解百毒,留下了茶文化起源的传说。若论“中国茶史”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最早是在两晋北朝,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文人雅士饮茶之时,往往以诗词吟咏,历代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精美茶诗、茶词和茶曲,真是咏之不尽,赋
期刊
中国传统插花,是美好的艺术。它与中国茶艺术有深厚的渊源,可谓是姊妹艺术。  明代袁宏道著有插花名著《瓶史》,写的是儒生文士的插花韵味,其中提到茗赏:“茗赏者上也,谭(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茗赏即饮茶赏花。茶之清逸,更适合文士高雅之品味,比谭赏、酒赏都要高。  事实上,在茶室或举办茶会的庭院、山林间设茶品饮、赏花,或就在山林野花间品茶赏花,即茗赏的源头,其来源实在很早。这是由热爱宇宙自然山水的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