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观察选择七氟烷+瑞芬太尼实施麻醉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LC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LC患者的随机分组。C1组(观察组 45例):临床选择七氟烷+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方法;C2组(对照组 45例):临床选择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方法。对比两组LC患者在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LC患者全部成功完成麻醉,临床均获得显著的麻醉诱导效果,未表现出严重不良反应的现象。在手术过程中以及完成手术后,患者的心血管相关因素未发生任何的变化(P>0.05);在患者临床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两方面,C1组短于C2组患者明显(P<0.05);完成拔管后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即刻Steward苏醒评分,C1组高于C2组评分明显(P<0.05)。结论:针对LC患者,临床选择瑞芬太尼+七氟烷的方法实施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有效确保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平稳,能够显著将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缩短,凸显瑞芬太尼+七氟烷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七氟烷;瑞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
LC属于医院普外科较为普遍的一种手术,此种手术方法因为术式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以及完成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较少,对此于临床获得广泛应用。针对患者在实施手术过程中配合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同样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确定最佳的麻醉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选择七氟烷+瑞芬太尼的方法实施麻醉,最终在缩短患者麻醉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等方面发挥显著价值,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90例L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LC患者的随机分组。在C1组45例LC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5岁-6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3±1.9)岁;患者的体重范围为45千克-65千克,患者的平均体重为(55.2±1.9)千克。在C2组45例LC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6岁-6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5±2.1)岁;患者的体重范围为46千克-66千克,患者的平均体重为(55.5±2.1)千克。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实施临床检查,将患有心脏病以及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排除。所有患者的心脏功能、肾脏功能以及肝脏功能全部表现正常,均不具有精神疾病史,以及选择安定类药物或者阿片类药物长时间治疗史。对比两组LC患者的一般资料,于临床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禁止患者选择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禁止患者进食,时间为12小时。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30分钟,选择苯巴比妥(0.1克)+阿托品(0.5毫克)对LC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患者入室后,对患者静脉进行开放,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选择多功能检测仪对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在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过程中,针对两组LC患者依次选择达唑仑(0.04毫克/千克)、丙泊酚(1.5毫克/千克)、维库溴铵(0.12毫克/千克)以及芬太尼实施静脉注射。完成后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利用呼吸机对患者的呼吸进行控制,保证氧流量为1.5升/分钟。控制呼吸频率为12次-20次/分钟,控制潮气量为8毫升-12毫升/千克。将气管插管有效固定后,针对两组LC患者分别选择七氟烷以及丙泊酚实施持续麻醉【2】。C1组选择浓度为2%-4%的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C2组选择(6-10)毫克/(千克·小时)的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者完成手术后,将所有麻醉药物停止。完成手术后观察患者意识清醒、吞咽反射以及自主呼吸有效恢复后,将气管导管有效拔除【3】。
1.3 评价方法
选择Steward苏醒评分方法对患者麻醉苏醒程度进行评估,评价总分为6分。如果需要拔管,要求最终评价总分大于4分。对患者达到4分时需要的时间、对患者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即刻评分进行准确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数据分析,选择t检验以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苏醒程度
在患者临床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两方面,C1组短于C2组患者明显(P<0.05);完成拔管后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即刻Steward苏醒评分,C1组高于C2组评分明显(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1 C1组与C2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后苏醒程度的临床对比 (X+S)
2.2 血流动力学
C1组与C2组患者SBP、DBP以及HR在手术过程中以及完成手术后等诸多时间点,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表2 C1组与C2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对比 (X+S)
3、 讨论
七氟烷属于一种新型吸入全麻药物,其能够将患者的颅内压有效降低,对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将患者的氧代谢率有效降低,从而发挥显著的脑保护作用以及心肌保护作用。此外,七氟烷可以快速排出患者的体外,不会在患者体内出现蓄积的情况。
瑞芬太尼属于一种新型超短效镇痛药物,其表现出显效快以及清除快等系列优点。将其与七氟烷二者配合对患者进行麻醉,能够发挥显著的协同作用,将最终的麻醉效能有效增强,避免患者心血管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总而言之,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选择七氟烷+瑞芬太尼实施麻醉,获得显著麻醉效果,为患者临床手术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雪蓉,徐志新,雷波等.七氟烷与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比较[J].新疆医学,2013,38(10):12-15.
[2]秦绍龙.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11):144-144,145.
[3]陈真,邱灿金.七氟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6(4):622-624.
关键词:七氟烷;瑞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
LC属于医院普外科较为普遍的一种手术,此种手术方法因为术式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以及完成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较少,对此于临床获得广泛应用。针对患者在实施手术过程中配合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同样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确定最佳的麻醉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选择七氟烷+瑞芬太尼的方法实施麻醉,最终在缩短患者麻醉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等方面发挥显著价值,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90例L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LC患者的随机分组。在C1组45例LC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5岁-6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3±1.9)岁;患者的体重范围为45千克-65千克,患者的平均体重为(55.2±1.9)千克。在C2组45例LC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6岁-6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5±2.1)岁;患者的体重范围为46千克-66千克,患者的平均体重为(55.5±2.1)千克。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实施临床检查,将患有心脏病以及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排除。所有患者的心脏功能、肾脏功能以及肝脏功能全部表现正常,均不具有精神疾病史,以及选择安定类药物或者阿片类药物长时间治疗史。对比两组LC患者的一般资料,于临床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禁止患者选择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禁止患者进食,时间为12小时。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30分钟,选择苯巴比妥(0.1克)+阿托品(0.5毫克)对LC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患者入室后,对患者静脉进行开放,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选择多功能检测仪对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在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过程中,针对两组LC患者依次选择达唑仑(0.04毫克/千克)、丙泊酚(1.5毫克/千克)、维库溴铵(0.12毫克/千克)以及芬太尼实施静脉注射。完成后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利用呼吸机对患者的呼吸进行控制,保证氧流量为1.5升/分钟。控制呼吸频率为12次-20次/分钟,控制潮气量为8毫升-12毫升/千克。将气管插管有效固定后,针对两组LC患者分别选择七氟烷以及丙泊酚实施持续麻醉【2】。C1组选择浓度为2%-4%的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C2组选择(6-10)毫克/(千克·小时)的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者完成手术后,将所有麻醉药物停止。完成手术后观察患者意识清醒、吞咽反射以及自主呼吸有效恢复后,将气管导管有效拔除【3】。
1.3 评价方法
选择Steward苏醒评分方法对患者麻醉苏醒程度进行评估,评价总分为6分。如果需要拔管,要求最终评价总分大于4分。对患者达到4分时需要的时间、对患者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即刻评分进行准确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数据分析,选择t检验以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苏醒程度
在患者临床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两方面,C1组短于C2组患者明显(P<0.05);完成拔管后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即刻Steward苏醒评分,C1组高于C2组评分明显(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1 C1组与C2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后苏醒程度的临床对比 (X+S)
2.2 血流动力学
C1组与C2组患者SBP、DBP以及HR在手术过程中以及完成手术后等诸多时间点,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表2 C1组与C2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对比 (X+S)
3、 讨论
七氟烷属于一种新型吸入全麻药物,其能够将患者的颅内压有效降低,对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将患者的氧代谢率有效降低,从而发挥显著的脑保护作用以及心肌保护作用。此外,七氟烷可以快速排出患者的体外,不会在患者体内出现蓄积的情况。
瑞芬太尼属于一种新型超短效镇痛药物,其表现出显效快以及清除快等系列优点。将其与七氟烷二者配合对患者进行麻醉,能够发挥显著的协同作用,将最终的麻醉效能有效增强,避免患者心血管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总而言之,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选择七氟烷+瑞芬太尼实施麻醉,获得显著麻醉效果,为患者临床手术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雪蓉,徐志新,雷波等.七氟烷与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比较[J].新疆医学,2013,38(10):12-15.
[2]秦绍龙.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11):144-144,145.
[3]陈真,邱灿金.七氟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6(4):62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