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砖一木也能育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几千年来,“窗”与教育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如:“窗下”特指上学读书;“寒窗”形容勤学之苦;“同窗”即是同学的代名词……有鉴于此,窗内小学从“窗”字入手,挖掘“窗”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因地制宜,打造独有的校园“窗”文化。
钱钟书的有关“窗”的哲理名言“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阴,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窗”校园文化要与“教学”渗透结合,体现其在教学上的价值,才有生命力。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成为一种“摆设”。
一、教以学为“窗”
“教”这个屋顶里,“学”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他,给“教”利用,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阴,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例如,科学王老师刚开始的科学课堂上起来如同“大学教授”一样,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可是下面的小学生听起来如同闽南谚语“鸭子听雷”,越听越不着调。王老师在“教”这个屋顶里面也是干着急,幸亏推开了这扇“学窗”,才发现自己觉得很简单的科学常识,但在学生那里却是个难点,自己却把学生的学习难点一点而过了。有些科学学习难点没在实验室的仪器上动手操作,对于学生来讲也等于无用功。透过这扇“学窗”,王老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任教的毕业班科学成绩位居集美区前列。其撰写的论文发表于CN级《福建教育》。
二、学以用为“窗”
“学”这个屋顶里,“用”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他,给“学”利用,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阴,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例如小学课程里面有门综合实践课,很多学生看了看书,里面的内容一看就明白。9月份刚开学,学校大门口周围的白色塑料袋多起来,这些情况引起了综合实践张老师的注意,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把书本后面有关垃圾回收的课程提前来上,组织了部分学生开展了“喜迎金砖,垃圾不落地”的实践调查活动,不到三天的时间,学生带着实践调查表、照片、实物等等回到课堂上,以PPT的形式在各班面前呈现了学校大门口周围的白色塑料袋的来源、不良影响以及整治措施,课后,学生向学校大门口周围的“早餐工程”车阿姨、店家和附近居民分发“喜迎金砖,垃圾不落地”的建议书,要求他们做好榜样,“早餐工程”车加设垃圾桶,及时回收顾客吃完后的塑料袋,垃圾桶要上盖,防止塑料袋被风吹走等等。在不到一周的实践活动中,为学校解决了环境卫生难题,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综合实践这门课更是刮目相看。
三、师以生为“窗”
“老师管理”这个屋顶里,“生”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他,给“老师管理”利用,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阴,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例如朱老师当班主任两年来,带二年级(1)班的学生,深受全校老师的称赞,迎接每位上课老师的是一雙双求知的眼眸和嘴角浅浅的微笑。班级班风和谐,学风上进,班级管理井然有序,朝气蓬勃。前来取经的老师纷纷打听有什么“法宝”?朱老师说:“二年级(1)班有3个‘班主任’在管。”老师们一头雾水:学校哪有安排3个“班主任”给一个班呢?朱老师赶忙解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有6个学生‘小老师’,顶2个‘班主任’,再加上我,不就有3个‘班主任’了。”这时大家才想起,二年级(1)班学生打扫室外卫生时,后面总是跟着一位手拿笔和文件夹的小“班主任”,对打扫室外卫生的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分数为不及格的,这组学生明天还要重扫一次。取经的老师深加追问:“二年级(1)班难道就没有上课坐不住的或者背诵、计算的后进生呢?”朱老师说:“四五个上课坐不住的被我安排在小老师身边,有小老师的榜样力量与同伴信任力量在,他们自然就老实了,背诵、计算当天没过关的小老师会利用午休与放学后一段时间监督完成。”
四、生以书为“窗”
“生”这个屋顶里,“书”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他,给“生”利用,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阴,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小学生由于外出活动、年龄、身心等等客观因素影响,会造成见识少,但是在窗内小学有一群推“窗”人,帮助学生透过书这扇“窗”,发现各自喜好的天地,汲取各个领域的知识精华,个个“人小鬼大”。例如语文林老师,接手一年级的新生,通过家访与其他渠道了解到班级家庭总拥有的书柜不到10个,老师通过召开“家家有个小书柜”专项家长会,要求每个家庭买个小书柜,并且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老师的推荐购买书本,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与开阔学生视野。有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林老师自己掏腰包网购书本送给他们,甚至连小书柜都送。所带班级的语数英等各项成绩在集美区位列前茅。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窗挡住了外面的严寒与酷暑,狂风与暴雨,让光线进来,带给屋里人光明;当外面风和日丽时,推开窗,带给屋里人光明与清新的空气。每一扇“窗”,在窗内小学师生的心中可能是一扇心灵之窗、一扇科技之窗、一扇学生之窗……教育的胜利离不开师生的智慧与汗水,相信我们一定能“窗”见未来。
参考文献:
[1]刘丽霞.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与优化[J].湖湘论坛,2005(4).
[2]陈世伟,罗德明.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1).
编辑 李琴芳
钱钟书的有关“窗”的哲理名言“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阴,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窗”校园文化要与“教学”渗透结合,体现其在教学上的价值,才有生命力。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成为一种“摆设”。
一、教以学为“窗”
“教”这个屋顶里,“学”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他,给“教”利用,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阴,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例如,科学王老师刚开始的科学课堂上起来如同“大学教授”一样,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可是下面的小学生听起来如同闽南谚语“鸭子听雷”,越听越不着调。王老师在“教”这个屋顶里面也是干着急,幸亏推开了这扇“学窗”,才发现自己觉得很简单的科学常识,但在学生那里却是个难点,自己却把学生的学习难点一点而过了。有些科学学习难点没在实验室的仪器上动手操作,对于学生来讲也等于无用功。透过这扇“学窗”,王老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任教的毕业班科学成绩位居集美区前列。其撰写的论文发表于CN级《福建教育》。
二、学以用为“窗”
“学”这个屋顶里,“用”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他,给“学”利用,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阴,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例如小学课程里面有门综合实践课,很多学生看了看书,里面的内容一看就明白。9月份刚开学,学校大门口周围的白色塑料袋多起来,这些情况引起了综合实践张老师的注意,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把书本后面有关垃圾回收的课程提前来上,组织了部分学生开展了“喜迎金砖,垃圾不落地”的实践调查活动,不到三天的时间,学生带着实践调查表、照片、实物等等回到课堂上,以PPT的形式在各班面前呈现了学校大门口周围的白色塑料袋的来源、不良影响以及整治措施,课后,学生向学校大门口周围的“早餐工程”车阿姨、店家和附近居民分发“喜迎金砖,垃圾不落地”的建议书,要求他们做好榜样,“早餐工程”车加设垃圾桶,及时回收顾客吃完后的塑料袋,垃圾桶要上盖,防止塑料袋被风吹走等等。在不到一周的实践活动中,为学校解决了环境卫生难题,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综合实践这门课更是刮目相看。
三、师以生为“窗”
“老师管理”这个屋顶里,“生”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他,给“老师管理”利用,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阴,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例如朱老师当班主任两年来,带二年级(1)班的学生,深受全校老师的称赞,迎接每位上课老师的是一雙双求知的眼眸和嘴角浅浅的微笑。班级班风和谐,学风上进,班级管理井然有序,朝气蓬勃。前来取经的老师纷纷打听有什么“法宝”?朱老师说:“二年级(1)班有3个‘班主任’在管。”老师们一头雾水:学校哪有安排3个“班主任”给一个班呢?朱老师赶忙解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有6个学生‘小老师’,顶2个‘班主任’,再加上我,不就有3个‘班主任’了。”这时大家才想起,二年级(1)班学生打扫室外卫生时,后面总是跟着一位手拿笔和文件夹的小“班主任”,对打扫室外卫生的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分数为不及格的,这组学生明天还要重扫一次。取经的老师深加追问:“二年级(1)班难道就没有上课坐不住的或者背诵、计算的后进生呢?”朱老师说:“四五个上课坐不住的被我安排在小老师身边,有小老师的榜样力量与同伴信任力量在,他们自然就老实了,背诵、计算当天没过关的小老师会利用午休与放学后一段时间监督完成。”
四、生以书为“窗”
“生”这个屋顶里,“书”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他,给“生”利用,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阴,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小学生由于外出活动、年龄、身心等等客观因素影响,会造成见识少,但是在窗内小学有一群推“窗”人,帮助学生透过书这扇“窗”,发现各自喜好的天地,汲取各个领域的知识精华,个个“人小鬼大”。例如语文林老师,接手一年级的新生,通过家访与其他渠道了解到班级家庭总拥有的书柜不到10个,老师通过召开“家家有个小书柜”专项家长会,要求每个家庭买个小书柜,并且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老师的推荐购买书本,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与开阔学生视野。有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林老师自己掏腰包网购书本送给他们,甚至连小书柜都送。所带班级的语数英等各项成绩在集美区位列前茅。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窗挡住了外面的严寒与酷暑,狂风与暴雨,让光线进来,带给屋里人光明;当外面风和日丽时,推开窗,带给屋里人光明与清新的空气。每一扇“窗”,在窗内小学师生的心中可能是一扇心灵之窗、一扇科技之窗、一扇学生之窗……教育的胜利离不开师生的智慧与汗水,相信我们一定能“窗”见未来。
参考文献:
[1]刘丽霞.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与优化[J].湖湘论坛,2005(4).
[2]陈世伟,罗德明.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1).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