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中的第一堂数学课

来源 :当代教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不良的学习状态;科学地进行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特点、变化、学习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缕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所以,进入高中的第一堂数学课就非常重要,要让学生了解到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不同,改变认识,科学地进行学习。
  我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
  首先让学生谈谈初中学习的数学知识,中考考察内容,学习效果,学习方法。
  然后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归纳。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上节所述,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形思维,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的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4.数学思想方法应用的范围和层次的进一步提高.
  在初中,对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数学模型、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等的认识和应用还是初浅的,较低水平的。而在高中,将进一步要求学生更加自觉地、自动地、经常地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
  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课前不预习,坐等上课,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思想松懈。
  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特错的。高中教育已普及,因此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拨性,同学们都很容易考得高分。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拨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拨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你会后悔莫及的。同学们不妨打听打听现在的高三,有多少同学就是因为高一、二不努力学习,现在临近高考了,发现自己缺漏了很多知识而焦急得到处请家教。
  3、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根的实根分布与参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   三、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的功能主要有:①初步了解新课内容,加强听课的目标性;②了解教材中重点难点之所在,加强听课的针对性;③能培养自学能力;④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上课专心听老师讲解。
  (2)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学然后知不足”,课前预习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记笔记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不会忙于记笔记而错过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
  (3)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4)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5)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2、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和一个步骤(归纳总结)是少不了的。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同样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的确反映了中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中,要不断的捕捉时机,因势利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进行类比、推广、探究、质疑等数学学习活动,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
期刊
合唱是一种多声部、表现力强的群众性的集体歌唱方式,和谐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因此,要提高合唱水平,必须进行先从声音训练入手,然后再逐渐过渡到音准、节奏、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训练。  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发声训练合唱队在发声练习时要求要以姿势口形呼吸发声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
期刊
教学内容:负数(课本2-4页)例题及做一做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并了解它们的读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它们共同打动人心灵的东西便是“情”。语文教师应是“性情中人”应是“多情善感”的人。善于“抒情”、煽情的语文老师,会使他的语文课堂魅力无穷,充满磁性与感动,由此会使语文教师本身光彩照人、鲜亮无比。  我曾听过一堂很感人的课,那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它感人的情怀不是一种慷慨激昂的陈词,而是如忧怨的笛声般弥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意境,这样的委婉叙述怎样给予孩
期刊
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的核心场所。能够打造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否认真,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应该掌握的东西。一堂课如果学生没有收获,教师再辛苦也是做无用功,同样的,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一定的发展,这节课也是无效或低效的。那么,我们
期刊
【摘要】电影《千与千寻》在虚幻的世界里为我们呈现了小女孩千寻成长的过程:由最初的胆小、怯懦变得勇敢、坚强。本文引用人类学名词“启悟仪式”,并结合影片中的三个意象(隧道、火车、桥)和影片中的众多角色人物,对千寻的成长进行浅要分析,揭示千寻成长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千与千寻》;启悟仪式;意象    宫崎骏大师的电影《千与千寻》吸引了无数的观众,在电影虚构的世界里人们似乎找到了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某些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感知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生活中有趣味、有价值的数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际应用 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
期刊
人教版九年级(下)王鼎钧的《那树》一文,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解读和鉴赏这篇散文,使它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能有效地提高这篇课文的教学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归属的要求。  按树的命运,我让学生讨论,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学生很快就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近期和现在。这时,我对学生因势利导:第三个阶段,人类为了眼前的现
期刊
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直线方程是解析几何中最简单的曲线方程。尽管如此,直线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若善于转化、联想,从而构造直线方程,利用直线有关的性质,可使某些问题巧妙获解,
期刊
说到体育课堂教学就想到体育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因为示范和讲解是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里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好的教学语言总是会有一定的吸引力,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更能抓住“学生的心”,进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语言是否也会有如此的好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