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对美国衰落论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时表示,认为美国正在衰落的看法是错误的。事实上,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有关美国已经或正在走向衰落的看法甚为流行,相关的讨论也不时见诸媒体。
  而今年以来发生的美国主权债务危机、股市动荡,以及标准普尔史无前例地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等一系列事件,似乎正好为“美国衰落论”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和说明。
  在美国经济深陷各种结构性问题、危机频发之际,中国的经济发展却似乎是一枝独秀、延续着30多年持续增长的奇迹。
  两相对比,“美国衰落论”在国际国内都再次被热议。
  本文试图对中国应如何看待“美国衰落论”进行简短的讨论。在目前的形势下,辩证地、清醒地认识“美国衰落论”,对于我们自己的发展将不无益处。
  
  美国经济有自我修复潜力
  美国债务信用危机爆发后,外界一度热议美国经济是否将再现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势,是否将长期陷于一蹶不振局面,甚至其综合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将从此走向衰落。
  有观点认为,目前美国经济颓势表明美国自身实力已经或正在走向衰落。笔者认为这一结论过于简单。无论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是目前的债务信用危机,甚至更早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期,我们恐怕都难以推断出这样一个结论——像美国这样的经济体已经或正在走向衰落。
  历史上,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70年代的滞胀、80年代的股灾,其破坏力,以及在当时造成的影响,不见得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目前的债务危机之下。但历次危机后,并未出现当时人们所预测的美国衰落(或称“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结局。
  必须承认,美国作为一个总量巨大的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目前仍然拥有全球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巨大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用于自身经济体制的修复与完善。美国经济自行修复,解决其当前面临问题的可能性远大于50%。
  实际上,评判一个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在经济上是否衰落,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其经济的深层次因素,即所谓的基本面。
  例如,是否有发展经济所需的稳定的政治、法律环境;是否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以及如同拜登所说,是否具备较强的适应力、灵活性以及创新和增长的能力,等等。
  从这些基本面来看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美国这个经济体自我修复的能力和潜力。
  当然,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也无法自行解决其根本问题,但就本文的目的而言,这一点与本文所要探讨的阶段性的问题并无冲突。
  此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即便真的走上了一条衰落的轨道,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大国的衰落很可能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
  西罗马帝国从极盛到衰落历时大致300年,而其后东罗马帝国从强盛到衰落亦历时数百年。公元1世纪西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其人口估计达到1.2亿之多,超过18世纪末的欧洲人口,也超过当时中国的人口;当时的罗马帝国不仅在军事、政治、经济实力上大大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且其语言、文化、艺术、法律、意识形态等均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今天的美国在许多方面与当时的罗马帝国颇为相似。事实上,又不少论述、著作将今天的美国与罗马帝国做比较,例如Cullen Murphy 2008年出版的著作《我们是罗马吗:帝国的没落与美国的命运》(Are We Rome:The Fall of an Empire and the Fate of America)。虽然大国的衰落并非一定要耗时数百年,但对于这样一个事件发展的复杂性,我们确实需要有谨慎的认识。
  
  正视中美差距
  前文所述及的衰落问题,是从美国自身绝对实力的意义上来展开的。从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实力发展的角度而言,特别是相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美国的实力出现“相对衰落”的论点或许是有其道理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外界普遍预计,只要中国自己不出大的乱子,其GDP超过美国的可能性或迟或早将变为现实。
  尽管如此,我们也应当认识到,GDP只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方面。GDP的赶超,并不代表国家总体经济实力或者综合国力的赶超。
  无论就总体经济实力还是综合国力而论,中国与美国相比尚有相当差距,与我们熟悉的任何一种竞赛相同,最困难的往往是最后那1%差距的赶超,遑论目前中美差距恐怕还大于50%的程度。
  在中美经济实力相对消长问题上,中美两国的人口因素与创新能力因素值得一提。
  其一,中国总体实力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角色从负担向资源的转变。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实力此消彼长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巨大,其综合素质无论向正面还是负面的任何一点移动,都会产生巨大的综合效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坚持和真正落实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提高中国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以使中国的庞大人口能长期持续地作为优势资源因素发挥作用。
  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随着中国步入老龄社会,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依赖的“人口红利”期正迅速走向终结。如何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形态下继续开发、发挥人口优势,无疑是我们需要认真应对的巨大挑战。
  其二,我们还应高度关注另一个有关实力消长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包括科技、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从老牌发达国家的角度出发,如果要在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人口大国持续发展的大格局下继续保持综合实力的领先地位,它们就必须在提高效率上找出路。
  要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最有利的莫过于通过创新,尽可能多地获取“先行者”优势。现在美国的许多优势,就在于其在许多经济实力的增长点处成为了“先行者”。
  从历史上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GDP的飞速增长即可被视为创新带来巨大生产力的一个早期例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新本身就是生产力。在人口数量远逊于中国、且中国人口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美国要继续保持综合实力的领先地位,就必须保持其在创新能力上的领先地位。
  领先的创新能力,将有可能在历史契机时创造出平常情况下难以出现的巨大效益;例如技术上的“代差”,常常为领先的一方带来长期的、巨大的、不对称的优势。
  就中国而言,外界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尤其与美国相比,总体上相对处于落后的状态。影响人类的现代科技创新,极少出自于中国(例如互联网、3D技术);文化上、乃至创意产业上影响全球的作品与产品,也是以美国为主(例如好莱坞大片、风靡全球的电子游戏);而在对培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的教育能力上,中美差距也很大。
  针对中国科技文化创新能力不足,媒体多有批评与反思。为了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改进各级教育的价值取向与评判体系,变“只有大楼”的大学为“多有大师”的大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者获取经济利益回报;创造并培育敢于提出新见解、新方法的社会氛围等。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的提高将是中国应特别予以着力之处,也将是我们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巨大工程。
  
  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有鉴于此,我们首先需要辩证地看待“美国衰落论”。
  既要看到美国的绝对综合实力仍然强大,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目前并无改变的事实,以避免滋长盲目乐观、妄自尊大的浮躁心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崛起的确正在改变世界力量对比,美国相对实力逐渐下降的事实,以避免妄自菲薄、信心缺失的心态。只有辩证地认识“美国衰落论”,我们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其次,美国近期的经济困难,以及在更长一段时期内其相对实力下降的形势,将使美国加深自己对其他经济体,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依存度。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只要美国人克服了自己面对新世界格局的不平心态,中美两国的经济依存度就会进一步加深。两国经济存在着广泛、深入的互补性,完全可能出现更多互利共赢的机会。
  再次,我们应该以美国近期的经济困难为鉴,深刻分析其原因,以避免类似的危机今后在中国出现。有鉴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及时研究在美国这一发达市场经济体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最后,还应当强调,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GDP只反映了其综合国力的一个方面。
  按照目前流行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定义,GDP仅仅属于硬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文化、意识形态等软实力元素,在信息时代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评估一个国家的兴衰,需要同时从“硬实力”与“软实力”两方面进行考察。就国家建设而言,人们也必须破除GDP至上的迷思,对“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建设和发展予以同等重视。
  总之,我们应当清醒、辩证地看待“美国衰落论”,切实做好自身的工作。踏踏实实发展自己,这才是在历史此起彼伏的大国兴衰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作者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其他文献
金融是一个服务行业,但在过去30年,金融业的自我发展似乎逐渐背离了它的本质。  金融部门的功能是保护实体经济中的产权,改善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风险管理和加强对借款人的约束。金融中介是实体经济的代理者,银行家应该是社会中最可靠的人。  一家英国大银行曾提出口号“增加现有客户的资金投入度”,这最能概括银行家和客户(实体经济)之间的分歧。它让人想到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笑话:一个
期刊
8月22日,随着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曾经稳如磐石延续42年的卡扎菲政权被推翻。此前,连续24年担任突尼斯总统的本·阿里已被缺席判处35年徒刑,铁腕统治埃及30年的穆巴拉克也躺在铁笼里接受审判,至此,北非的强势统治者都已黯然谢幕。  自2010年底,从突尼斯开始的这场以民主为主要诉求的革命,已经蔓延到其他几个中东阿拉伯国家,传统的集权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说过,一个国
期刊
作为“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今年全国人大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审议。随着“两会”闭幕,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设定的发展目标。  回顾“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举世瞩目,尤其在规划期的后半段,虽然中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但在投资和出口的强力拉动下,很快扭转了增速下滑的局面,保持了较快发展,2010年中国的GDP跃居全球第二。  但
期刊
最近几个星期,国际资本市场剧烈震荡,风险资产价格大幅度下挫。由于导致本次国际资本市场调整的直接诱因是欧美主权债务方面发生的新状况,很多分析人士把它称之为“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甚至认为它是2008年-2009年发生的“全球金融海啸”的第二波,并警告其破坏力不可低估。  笔者不认同上述观点。 首先,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与其说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经济金融危机,不如说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政治危机。  
期刊
中国“藏汇于民”的外汇政策变奏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契机,已开始吸引境外金融机构探路中国资金出海的商机。  8月底, J·罗斯柴尔德-科瑞基金(JRC)将进行募资路演,目前审批材料已经递交至发改委,这是国内第一只在基金层面上换汇投资国外企业的私募股权基金。而此前,民企对外股权投资多以项目层面一对一进行,且海外并购成功数量有限。  与以往私募基金倾向投资中国市场不同,嗅觉灵敏的投资者已经意识到,受金
期刊
煤电矛盾是影响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一矛盾导致今年发生了七年来最严重的电荒。  很多研究认为,煤电矛盾是煤炭与电力的价格冲突,通过加强生产调度和价格调节是可以解决的。多年来,有关方沿着这条思路进行了很多探索,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行煤电联动、煤电一体化、整合煤炭生产企业、限制电煤价格、召开煤炭衔接会、实施煤炭储备,等等。  但在采取了这些措施后,煤电矛盾仍反复出现且愈演愈烈,这说明以行政干预为
期刊
发现“有人”伪造本部门公文并引发广泛关注,进而不得不出面澄清,这在国税总局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其他中央部门亦属罕见。  8月15日,国税总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人伪造47号公告的声明》。该声明表示,近日有人盗用国家税务总局名义,对外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并进行解读。国家税务总局从未发过该文件及解读稿,此文件及解读稿纯系伪
期刊
8月23日,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攻陷了素有“卡扎菲五角大楼”之称的阿齐齐亚军营,一个42年的专制政权就此滑落。  虽然首都的黎波里仍不时响起零星的交火声,但不少民众已走上街头,高呼胜利口号。  8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英国首相卡梅伦均发表了庆祝声明。卡梅伦强调,攻入的黎波里是利比亚人民在联合国领导下取得的属于自己的胜利。  这一胜利,也让美英法等国和石油巨头们暂时舒了口气,前者背负着沉重的政治、经
期刊
从近期看,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前景确实比较悲观,美国疲软的经济与财政状况相互影响,加之财政问题的解决又遭遇国内政治障碍,美国将处于下滑与通胀上升的“滞胀”阶段。而中国面临严重的美元资产安全问题,应该痛定思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美国债务上限和政府违约风险讨论看似告一段落,但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美国国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从政策层面充分防范海外动荡对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    政治斗争的悲剧  早在2
期刊
近闻北京市关闭了一批打工子弟学校,理由是不符合办学条件,手续不全,据称直接影响到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子女就学。  事实上,北京关闭打工子弟学校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之久,所谓“非法”的打工子弟学校却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亦仍有多以万计的学生在这里就学。如此庞大的就学人数,这么多“非法”学校的存在,必定与日益增长的在京外来务工人员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些“非法”学校背后,是无数没有城市户籍的农民工。  国务院曾经下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