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对脑梗塞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方法:对脑梗塞病人应用高氧液前后的临床观察。
结果:经静脉输注高氧液后症状改善,疗程缩短4天以上。总有效率92.3%。
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对脑梗塞患者安全有效。
关键词:脑梗塞高氧液护理静脉输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90-01
高氧液静脉给氧是一种用具有高氧分压(PaO2=80~100kPa))并且含有高浓度溶解氧的液体通过静脉向人体组织细胞直接供氧的治疗方法。高氧液中有一定浓度的活性氧,它也能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凝聚力,增加纤维蛋白溶解度;它能调节细胞Ca++浓度,对器官缺血损伤有一定防治作用,活性氧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很强抗感染能力,可同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1]。该疗法对纠正脑缺氧,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促进昏迷病人清醒,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有很大益处。我科于2007年8月-2008年6月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156例,在纠正患者缺血却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操作方法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依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的患者156例。分为:男103例,女53例,年龄54±12岁;分别有不同程度头晕、头痛、四肢活动受限等症状。经静脉输注高氧液后症状改善比未用高氧液治疗病人疗程缩短4天以上。
1.2高氧液的材料和制备方法。
1.2.1材料。基液为生理盐水、5%-10%葡萄糖、平衡盐;一次性硅胶管2根:一次性长、短针各1根:医用氧气;220V交流电;CY-1型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1台。
1.2.2制备方法。①接通电源;②无菌操作下连接溶氧管道;③接通电源后预热3min,按语音提示操作,启动治疗仪进入溶氧活化程序。如果基液为500ml溶氧时间为20min,氧流量为3L/min;如果基液为250m溶氧时间为10min;④基液活化完毕后即为高氧液,溶氧完毕后关闭氧气阀门,尽快拔出气针,再插进气针,溶解后的液体尽快使用,再按语音提示关机。
1.3结果。所有病人静脉输入高氧液后2小时,检测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结果血氧分压PaO2(11.9±3.1)血氧饱和度SaO2(96±0.25)%均较输液前的血氧分压PaO2(11±1.3)血氧饱和度SaO2(95±0.15)%显著升高。其中144例病人输入高氧液后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症状明显改善,12例无明显改善。整个治疗过程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输液反应及其它副作用。
2护理
2.1一般护理。患者首次输入高氧液对其治疗效果有疑问顾虑时,责任护士及时深入病房耐心讲解高氧液的治疗原理,做好解释,消除顾虑。
2.2严格无菌操作。治疗仪工作室须通风良好,每次紫外线消毒1小时,操作者须衣帽、口罩穿戴整齐,洗手,剪指甲,一次性溶氧针头须每日更换,静脉输注高氧液体瓶口消毒处理[2]。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操作规程,检查氧气流量计是否垂直安装、溶氧管道有无打折等现象。进气针、排气针是否通畅,防止溶氧管道内压力升高,量子溶氧发生器开裂。最好使用侧开孔溶氧针的进出气针。
2.3治疗仪操作间严禁明火,不得在手术室内使用,治疗仪工作过程中或氧气流量开关打开情况下不得打开右舱门,防止量子溶氧发生器开裂时伤人,不得用眼直视紫外线灯,以防紫外线对眼的伤害。
2.4高氧液应现配现用,溶氧完成后的高氧液应标签上注明制备日期、时间,以防护理差错的发生。高氧液的稳定性差,在操作过程中,若先加入药物再溶氧会产生大量泡沫或液体浑浊致使溶氧活化不能进行,所以应严格按照先溶氧后加入药物的顺序操作。一些特殊液体如甘露醇、脂肪乳、氨基酸等,不作溶氧活化处理。
2.5每位患者输入高氧液量最多不超过1500ml/d,可根据病情、年龄调节滴速,一般为30—50/min,10天为一疗程[3]。
2.6超温报警:先关闭氧流量开关,3分钟后治疗仪重新进入工作状态,重新启动治疗仪。超压报警:先关闭氧流量开关,检查溶氧管连接是否正常,3分钟后治疗仪重新进入工作状态。
通过静脉输注高氧液在脑梗塞病人的应用及护理,表明高氧液不仅能有效改善缺氧和临床症状,促进昏迷病人早日苏醒和康复,而且与高压氧相比更加安全,无毒副作用,易操作,有效率为92.3%,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双妹,曾丽霞.高氧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作用方法和护理.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5(5):23-24
[2]杨丽霞.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60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9(11):30-31
[3]经屏,张临洪.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4,1(4):35-39
方法:对脑梗塞病人应用高氧液前后的临床观察。
结果:经静脉输注高氧液后症状改善,疗程缩短4天以上。总有效率92.3%。
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对脑梗塞患者安全有效。
关键词:脑梗塞高氧液护理静脉输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90-01
高氧液静脉给氧是一种用具有高氧分压(PaO2=80~100kPa))并且含有高浓度溶解氧的液体通过静脉向人体组织细胞直接供氧的治疗方法。高氧液中有一定浓度的活性氧,它也能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凝聚力,增加纤维蛋白溶解度;它能调节细胞Ca++浓度,对器官缺血损伤有一定防治作用,活性氧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很强抗感染能力,可同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1]。该疗法对纠正脑缺氧,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促进昏迷病人清醒,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有很大益处。我科于2007年8月-2008年6月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156例,在纠正患者缺血却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操作方法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依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的患者156例。分为:男103例,女53例,年龄54±12岁;分别有不同程度头晕、头痛、四肢活动受限等症状。经静脉输注高氧液后症状改善比未用高氧液治疗病人疗程缩短4天以上。
1.2高氧液的材料和制备方法。
1.2.1材料。基液为生理盐水、5%-10%葡萄糖、平衡盐;一次性硅胶管2根:一次性长、短针各1根:医用氧气;220V交流电;CY-1型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1台。
1.2.2制备方法。①接通电源;②无菌操作下连接溶氧管道;③接通电源后预热3min,按语音提示操作,启动治疗仪进入溶氧活化程序。如果基液为500ml溶氧时间为20min,氧流量为3L/min;如果基液为250m溶氧时间为10min;④基液活化完毕后即为高氧液,溶氧完毕后关闭氧气阀门,尽快拔出气针,再插进气针,溶解后的液体尽快使用,再按语音提示关机。
1.3结果。所有病人静脉输入高氧液后2小时,检测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结果血氧分压PaO2(11.9±3.1)血氧饱和度SaO2(96±0.25)%均较输液前的血氧分压PaO2(11±1.3)血氧饱和度SaO2(95±0.15)%显著升高。其中144例病人输入高氧液后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症状明显改善,12例无明显改善。整个治疗过程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输液反应及其它副作用。
2护理
2.1一般护理。患者首次输入高氧液对其治疗效果有疑问顾虑时,责任护士及时深入病房耐心讲解高氧液的治疗原理,做好解释,消除顾虑。
2.2严格无菌操作。治疗仪工作室须通风良好,每次紫外线消毒1小时,操作者须衣帽、口罩穿戴整齐,洗手,剪指甲,一次性溶氧针头须每日更换,静脉输注高氧液体瓶口消毒处理[2]。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操作规程,检查氧气流量计是否垂直安装、溶氧管道有无打折等现象。进气针、排气针是否通畅,防止溶氧管道内压力升高,量子溶氧发生器开裂。最好使用侧开孔溶氧针的进出气针。
2.3治疗仪操作间严禁明火,不得在手术室内使用,治疗仪工作过程中或氧气流量开关打开情况下不得打开右舱门,防止量子溶氧发生器开裂时伤人,不得用眼直视紫外线灯,以防紫外线对眼的伤害。
2.4高氧液应现配现用,溶氧完成后的高氧液应标签上注明制备日期、时间,以防护理差错的发生。高氧液的稳定性差,在操作过程中,若先加入药物再溶氧会产生大量泡沫或液体浑浊致使溶氧活化不能进行,所以应严格按照先溶氧后加入药物的顺序操作。一些特殊液体如甘露醇、脂肪乳、氨基酸等,不作溶氧活化处理。
2.5每位患者输入高氧液量最多不超过1500ml/d,可根据病情、年龄调节滴速,一般为30—50/min,10天为一疗程[3]。
2.6超温报警:先关闭氧流量开关,3分钟后治疗仪重新进入工作状态,重新启动治疗仪。超压报警:先关闭氧流量开关,检查溶氧管连接是否正常,3分钟后治疗仪重新进入工作状态。
通过静脉输注高氧液在脑梗塞病人的应用及护理,表明高氧液不仅能有效改善缺氧和临床症状,促进昏迷病人早日苏醒和康复,而且与高压氧相比更加安全,无毒副作用,易操作,有效率为92.3%,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双妹,曾丽霞.高氧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作用方法和护理.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5(5):23-24
[2]杨丽霞.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60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9(11):30-31
[3]经屏,张临洪.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4,1(4):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