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现代化中平板进课堂的思考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本人随行龙华新近区“香港教育规划管理与深港教育合作”专题培训班,深入香港教育领域进行一周的专题学习,见闻丰实感触颇多,也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现代化的期待和思考。
  我们前往香港元朗区伯裘书院交流学习,该中学办学宗旨以“学生为本”,实施“人人可教”的办学理念,在中一至中三年力推小班化“电子学习班”,实行IPAD课堂学习与教学。该校的一节《平方差》电子教学课激发了我们众多的思考:电子教学是“需要”还是“流行”?电子教学是形式重要,还是内容重要?
  2014年7月,深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实施,其中的“信息”素养列入“八大素养”之中,其目标为“坚持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着力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遵守网络道德与规范,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信息素养。”可见,在“互联网 ”时代,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将成为一种基本技能。
  但是,如何合理地、高效地使用电子设备辅助教育教学?本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技术手段为辅助,优秀课程才是教育内涵的生命线。
  古希腊哲学家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如果一味地去追求实现教育目标的技术和手段,而忽视教育的内容和过程,那是短视和急功近利,培养的是缺少灵魂的机器,而非血肉丰满、精神丰盈的有核心价值观的身心健康的人。举一个例子:现代教学中,不少老师使用电子手段来展示小学数学中算式的演变过程,而非是传统的粉笔板书演示过程。速度是快了,感觉很炫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缺少了一个渐进式的推理变化过程。再比如,现在不少科学课中实验过程也采用电子的形式演示,而学生的思维想象、动手操作、探究合作的过程被教育技术替代,其弊端可想而知。
  而今,教育技术与课程改革同步深入,但是事实上课程改革的变化远远不及电子技术的更新。一个最现实的例子,目前电脑的CPU已经由奔腾系列更新至酷睿i7,而我们的课本数十年未变,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数十年未变。直到今天,人们才被教育信息的技术精进倒逼,开始构建和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适合学校发展、适合时代需要和为未来公民做准备的课程体系。俗话说得好,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比如我们学校开发的“足球、机器人、创客、水墨国画、数码摄影和智慧生活”等“慧思、慧行”系列课程,就有效地补充了“国家基础课程和地方课程”,而且以教育技术为辅助手段,重视实践操作,重视活动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
  第二,使用时间做减法,实践创新才是学生发展的起跑线。
  当然,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电子设备也成为教育和办学的一种必备品。不少学校均有平板教学班,平板等电子设备也常常在课堂使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既与时俱进,又遵循教育规律,既为学生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又坚持立德树人和培养有灵魂、有正确价值观的公民?本人觉得在课堂中、教学活动中,要合理地分布电子設备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尤其是小学课堂。小学生自控能力还未稳定,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都很强,而且学生的视力和身体器官均在发育之中,势必产生一些消极影响。经平板课堂的实践经验得知:一是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电子产品本身吸引而无法专注思考;二是学生视力受到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近视率;三是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演算、书写表达等基本学习技能减弱。
  相反,如果在利用了信息化和电子设备的优势之后,更多的是需要给学生动手实践和操作的时间,需要促进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比如,我们学校即使在机器人课程的课堂上,也严格遵循时间合理分配的原则,往往借助电子平板创想和设计机器人,其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分小组协同合作利用机器人零部件建模的操作时间占20多分钟,这样既发挥了电子设备的辅助优势,又保证了学生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时间,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只要我们合理利用、智慧融合、有效管理,电子课堂也可以成为促进教育与人和谐发展的“利器”。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如果在获得正确答案后,不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那么解题活动就有可能只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事倍功半;如果在每一次解题以后都能对自己的思路作自我评价,探讨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就可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理性认识阶段,事半功倍。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必须引导学生
“疑展评”有为课堂倡导学生要“大胆质疑,激情展示,多元评价,人人有为”,前三者是后者“人人有为”的途径和手段。在结构上有三大元素:疑、展、评。元素内设基本组件,通过调用不同组件动态生成自主开放的有为课堂。在此基础上,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构建“疑展评”学科教学模式,教师根据个性特点打造特色教学模式,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发展局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努力使学生成为拥有终身学习
五年级(2)班,全校出名的纪律差,成绩差,没有老师敢接这个班,一直由一个比较严厉的男老师担任班主任。我第一次接手时感觉孩子们表现很不错,对老师很热情。但是第一个星期过去后,发现这个班级过半的男孩子都是调皮的学生,并且不爱学习,以一个家境最好的男孩子为首,他甚至带头捣乱课堂。而女孩子很乖,大部分班干部都是由女孩子担任,但她们在班级是弱势群体,男孩子们根本不服她们。  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以后,我向以前
文化是人的一种印记,是人们表现出来的共同的、自发自觉的、理所当然的行为、思维及其结果。教育是一种文化生成和传承的过程,一所学校从建立开始,就在孕育生成其文化,一所优质学校的树立,也是一种优秀学校文化的生成和传承,一种优秀精神的印记。从学校的发展来说,不能是“到了某个阶段而进行”、而须在当下就积极展开建设行动,促进优秀学校文化的生成,更要意识到须依靠优秀的学校文化的来实现学校管理和质量提升,“文化立
群文阅读对于传统的精读教学的确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阅读的容量,实现新课标给我们提出的 “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的目标。  新编语文教材已经是以课文单元为基础,开始对学生进行指向性的引导阅读,这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群文阅读教学的分类设想和构思方
本文阐述了天水市秦州区葵花产业化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以及秦州区葵花生产的自然禀赋和生产状况,并提出了秦州区葵花产业化发展的技术需求与解决对策。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感悟、准确的表达音乐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要把创意带进作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  一、让习作的内容有创意,让学生有米下锅  1. 贴近生活,拒绝虚假  在我们班,采用了流水日记的形式,四人或五人为一组,轮流写日记,每天让学生留心观察班级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写“放羊班那些事儿”。于是,一本最
“理顺序、抓特征、明方法、品语言”是当前说明文教学的基本套路。这种把说明文肢解成要素式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快速地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要点,却忽略了说明文作为阅读文本所承载的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说明文作为语文学科传统的三大文体之一,在培养学生言语能力方面占有重要的席位。再加上说明文准确、平实、简洁的语言特点,更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极佳范本。因此,如何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值得每个语
幼儿期是孩子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每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水平都较前一阶段有着质的飞跃,但每个个体的发展又都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户外体育活动内容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体能、智力和能力条件,科学地选择和安排。幼儿园以往的体育项目,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等内容都放在体育课中完成,教师准备的辅助体育器材比较机械单一,很难让幼儿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因此降低了活动的有效性,导致能力强的幼儿“吃不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