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思想情感教育的学科,现行的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激荡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积极、健康的情感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认知能力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入境、激情、明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语文课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一、入境
“境”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意象,包括人的形象和物象、景象等。语文教学直接感知的物质材料是语言文字,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所描写事物的表象。所谓“言以明象”、“情以物迁”,表象是由感知到理解的中间环节。“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指导美读,训练语感,捕捉表象,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去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作者复现的生活复归为学生心目中的景象,即把课文各部分描写的形态有机联系起来,进行组合和创造,从而呈现出一个完整统一的形象,反复玩味,用心体察,这样才能真正触摸到作者的情意脉络,才能真正体味到作品中的情致意趣。
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通过登高时的见闻和感触,描绘了三峡的秋江景色,抒发了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慨。教师指导学生美读,训练语感,捕捉表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引导学生见诗人之所见:天高、渚清、沙白、鸟飞、落木、江水;闻诗人之所闻:风声、猿啸、落木萧萧、江水滚滚。让学生通过想象去深切感受这一幅凄清肃杀而又寥廓的秋景图。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去感诗人之所感:悲他乡作客、年老多病、独自登台;恨穷途潦倒、时局多艰、壮志难酬。可见人的感情特点总是把理性因素积淀在具体的感性形象之中。学生作为情感教育的主体先要学会认读、解词,同时要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积累起来的表象,形成主体内在图式,与课文中的表象系统建立同形同构关系,即把描写事物的形象幻化成学生的心象和视象,在真切具体的感性体验中使学生去感受蕴涵在作品中的情感。所以入境是激情、明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先入境,激情才会有着落,明理才会有根基。
二、激情
作品的语言既是认识的符号,又是情感的信息。作者用来创造具体对象的文字,潜藏着自己的各种情感态度。教学中要通过学习用文字符号固定下来的外在的事物和形态,来理解和体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内在情感生活的结构和活动规律。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人又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才能心动,心动才能思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全面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感情基调先入情境,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正确把握课文的内在情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情节的高潮部分,寻找好情感的爆发点,创设好与课文相对应的情感氛围,引导学生入境后激情。
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捕捉表象:月光“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叶田田“像舞女的裙”,荷花绽开的如珠似星、含苞的像羞涩少女,荷香缕缕,仿佛歌声缭绕,微风拂叶,泛起“凝碧的波浪”,叶下流水脉脉多情……从视觉、听觉、味觉多方面去感知课文的意境美,和作者一起“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但面对如此静淡、朦胧的景色,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再回到淡淡的哀愁,表现的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苦闷、彷徨,寻求精神上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教师指导学生变无序的感性形象为有序的理性思考,深入体验渗透在审美对象中创作主体的情感态度,从而真切领会作者以荷香月色自喻,旨在表现他在黑暗岁月中不愿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的意志和情感。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找准激情点,激活学生内在情感,引导学生用心去体味,使学生情感和作品情感相碰撞,从而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鸣。
三、明理
语文教学应循文明象、缘象生情、由情达理,进而实现思想情感教育和语文知识教育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感情色彩,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也就是说受到作品中形象的激励,受到作者情感的鼓动和精神、品质的感化,增强识别真善美的能力。
萧统曰:“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词作。在教学中,教师可先披文入情,采用朗读激情,引导学生入境:自己仿佛站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陕北的高原上,居高临下,满眼冰封雪飘、万物竞奇、百般妖娆的画面,此刻历史的风云在翻卷,革命的浪潮在推进,内心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感叹。在入境之后,激情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自觉接受作者的思想,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主动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再创造——透过词作出现伟人毛泽东的心象,并从他身上学到热爱祖国、心胸开阔、自信自励等崇高品质,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境、作者的情怀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情理相融的境界。
语文知识教学往往是抽象、枯燥的,如果进行纯知识的教学自然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当教师注重情感教育,化理为情、融情入理、情理一体时,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会越来越浓,会乐在其中。
鲁迅的《药》一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理解明暗双线结构方式对深刻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学生通过入境、激情、明理三个环节的教学,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的同化境地,这时再点拨这一知识点,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从而进一步明理:明暗双线结构能更广泛而深刻地揭示出长期的封建统治造成民众愚昧与麻木的心理是社会落后、革命失败的病根,从而“引起疗救者的注意”。从中学习到鲁迅匠心独运的艺术创造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无裨益。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语言教学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的情绪、情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通过入境、激情、明理,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功能,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221421)
一、入境
“境”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意象,包括人的形象和物象、景象等。语文教学直接感知的物质材料是语言文字,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所描写事物的表象。所谓“言以明象”、“情以物迁”,表象是由感知到理解的中间环节。“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指导美读,训练语感,捕捉表象,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去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作者复现的生活复归为学生心目中的景象,即把课文各部分描写的形态有机联系起来,进行组合和创造,从而呈现出一个完整统一的形象,反复玩味,用心体察,这样才能真正触摸到作者的情意脉络,才能真正体味到作品中的情致意趣。
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通过登高时的见闻和感触,描绘了三峡的秋江景色,抒发了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慨。教师指导学生美读,训练语感,捕捉表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引导学生见诗人之所见:天高、渚清、沙白、鸟飞、落木、江水;闻诗人之所闻:风声、猿啸、落木萧萧、江水滚滚。让学生通过想象去深切感受这一幅凄清肃杀而又寥廓的秋景图。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去感诗人之所感:悲他乡作客、年老多病、独自登台;恨穷途潦倒、时局多艰、壮志难酬。可见人的感情特点总是把理性因素积淀在具体的感性形象之中。学生作为情感教育的主体先要学会认读、解词,同时要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积累起来的表象,形成主体内在图式,与课文中的表象系统建立同形同构关系,即把描写事物的形象幻化成学生的心象和视象,在真切具体的感性体验中使学生去感受蕴涵在作品中的情感。所以入境是激情、明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先入境,激情才会有着落,明理才会有根基。
二、激情
作品的语言既是认识的符号,又是情感的信息。作者用来创造具体对象的文字,潜藏着自己的各种情感态度。教学中要通过学习用文字符号固定下来的外在的事物和形态,来理解和体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内在情感生活的结构和活动规律。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人又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才能心动,心动才能思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全面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感情基调先入情境,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正确把握课文的内在情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情节的高潮部分,寻找好情感的爆发点,创设好与课文相对应的情感氛围,引导学生入境后激情。
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捕捉表象:月光“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叶田田“像舞女的裙”,荷花绽开的如珠似星、含苞的像羞涩少女,荷香缕缕,仿佛歌声缭绕,微风拂叶,泛起“凝碧的波浪”,叶下流水脉脉多情……从视觉、听觉、味觉多方面去感知课文的意境美,和作者一起“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但面对如此静淡、朦胧的景色,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再回到淡淡的哀愁,表现的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苦闷、彷徨,寻求精神上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教师指导学生变无序的感性形象为有序的理性思考,深入体验渗透在审美对象中创作主体的情感态度,从而真切领会作者以荷香月色自喻,旨在表现他在黑暗岁月中不愿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的意志和情感。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找准激情点,激活学生内在情感,引导学生用心去体味,使学生情感和作品情感相碰撞,从而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鸣。
三、明理
语文教学应循文明象、缘象生情、由情达理,进而实现思想情感教育和语文知识教育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感情色彩,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也就是说受到作品中形象的激励,受到作者情感的鼓动和精神、品质的感化,增强识别真善美的能力。
萧统曰:“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词作。在教学中,教师可先披文入情,采用朗读激情,引导学生入境:自己仿佛站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陕北的高原上,居高临下,满眼冰封雪飘、万物竞奇、百般妖娆的画面,此刻历史的风云在翻卷,革命的浪潮在推进,内心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感叹。在入境之后,激情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自觉接受作者的思想,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主动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再创造——透过词作出现伟人毛泽东的心象,并从他身上学到热爱祖国、心胸开阔、自信自励等崇高品质,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境、作者的情怀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情理相融的境界。
语文知识教学往往是抽象、枯燥的,如果进行纯知识的教学自然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当教师注重情感教育,化理为情、融情入理、情理一体时,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会越来越浓,会乐在其中。
鲁迅的《药》一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理解明暗双线结构方式对深刻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学生通过入境、激情、明理三个环节的教学,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的同化境地,这时再点拨这一知识点,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从而进一步明理:明暗双线结构能更广泛而深刻地揭示出长期的封建统治造成民众愚昧与麻木的心理是社会落后、革命失败的病根,从而“引起疗救者的注意”。从中学习到鲁迅匠心独运的艺术创造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无裨益。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语言教学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的情绪、情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通过入境、激情、明理,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功能,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2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