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那棵杨梅树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梅雨时节、杨梅成熟的日子,甚至每看到杨梅、吃到杨梅时,便会勾起我对老家那棵杨梅树深深的怀念……
  那棵杨梅树是我家茶林中唯一的参天大树。主干三四个大人才可围抱,它那黛青色的树冠,犹如苍穹静卧。那高高的主干上,向四面伸出的分枝均有碗口般粗细,虬曲苍劲,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那茂密细长的树叶四季苍翠。或许是年岁已久的缘故吧,连它那树皮都是深灰色的,给人一种饱经风霜而富内涵的感觉。无论何时,无论何人,看到那棵古树无不瞠目结舌,无不驻足观望,无不惊喜称叹。
  有人说它是一位山神——守望生灵,一后生不慎从它那两丈多高的枝上摔下,竟安然无恙,毫发无损;有人说它是百岁老人——温和慈祥;可我说她更像是一位伟大的母亲——青春不老,无私,博爱。
  从我记事起,老家那棵杨梅树,就已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它不像人们房前屋后特意栽培的果树,需要浇水、施肥等照料,这棵杨梅树自然生长于茶林中,听凭日月的洗礼。其杨梅果厚甜而微酸,吃一碗也不会齿软,受到远近人们的青睐。
  杨梅花不如玫瑰那样娇艳,不似桂花那么芬芳迷人,在寒冷的初春,她开着淡紫色的小花,花期极短,不引人注意。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善绣百花,唯因杨梅花开之期极短而尚未学会。为了看到杨梅花,有一次,姑娘竟然在除夕夜上山观察杨梅花的形状,终于学会了绣杨梅花……
  每年的四、五月份,鲜绿青翠的杨梅挂满枝头,我便来到树下,仰着头,踮起脚,看呀,盼呀,希望那满树的杨梅快快变红,希望满树的杨梅快快变甜。大人告诉我,天气放晴杨梅就熟得快,于是我天天盼望晴天,天天希望看到火辣辣的太阳。
  杨梅终于成熟。走近那棵杨梅树,满眼都是杨梅,青绿色的叶丛中呈现出不同颜色:暗红、鲜红、粉红、鲜绿……色泽鲜艳,粒粒饱满,密密麻麻地缀满枝头……读书的孩子每天放学后,来不及放下书包,就直奔而来;劳动归来的大人,扛着锄头,不惜拐几道弯,也来歇一歇脚,解一解渴;就连城里的亲戚也慕名而来。在杨梅成熟的日子里,山村里的孩子们忽然能天天看到一张张陌生而新鲜的面孔,忽然能天天看到一个个穿着时髦的人,忽然能天天听到不同的口音,甭提有多兴奋,甭提有多快乐了!特别是看到他们品尝杨梅的神情,听到他们夸奖杨梅的美味时,那感觉如同热情好客的主人款待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般。在杨梅树那硕大而清凉的树荫下,人们细心寻觅、弯腰拾捡、惬意品尝;或欢呼,或叫绝,或聚在树下谈农事、拉家常。小孩子在树下嬉戏打闹,好不热闹!
  放一颗杨梅在嘴里,那顶在舌尖的软刺,那厚嫩的果肉,轻咬在齿间的酸爽!醇甜中渗着微微的酸,微酸中沁着浓浓的果香!只有它才可称杨梅中的极品。老家那杨梅,在那物质生活不太富裕的日子里,不知解了多少山娃的馋,不知解了多少乡亲的渴。
  杨梅是无需采摘的,而是很自然地果熟蒂落。只需乘着初夏的一阵风,或是一场雨,它便慷慨而落,密如冰雹,落在头顶,溜进颈里,接在手中。有人索性在平整点的草地上铺上干净的尼龙布以逸待劳……
  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我去捡拾杨梅的情景。只要夜间吹来了一阵东南风,或是破晓下了一场及时雨,还没等云鹊开口歌唱黎明,大人一句“捡杨梅去!”睡梦中的我便一骨碌起来,挎着篓,带上盆,揉着惺松的眼,深一脚浅一脚地踏上那条山间小路。四周还是一片静寂,只听见脚边路旁蛐蛐们的晨奏曲,此起彼伏,忽高忽低……
  老家那棵杨梅树,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结的杨梅年年都能让人们吃个够,丰收的年份制成美味可口的干果,还可制成健脾开胃、解毒祛寒的杨梅酒。
  多少个寒暑往来,多少次春华夏实,如今我已远离家乡,可是老家那棵杨梅树,却是我心中永远的风景。
  (作者单位:江西省芦溪县新泉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我国2002-2004年间中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及此类公司与其大股东集团发生的关联交易为样本,利用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研究了家族控股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用于进行利益抽取的
本课题针对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的流程生产需求,以该公司现有的公用工程制冷系统生产运行状况为研究基础,以系统运行成本和设备利用率为约束条件,根据海龙公司公用工程系统的现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符合现代人群需求的新兴的休闲旅游形式,在许多乡村地区蓬勃地发展起来。它的出现在满足了都市人群回归自然、亲近自然需求的同时,也为旅游业开辟了一
一、 渗透人文性  学生的个体间存在着明显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因此,一刀切的作业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所以,我在教学中,力求尊重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习惯、基础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A是潜能生,基础差、习惯不太好;B是中等生,学习能力和习惯都一般;C是优秀生,习惯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
苏教版小语教材安排转转盘识字,意在让学生初步建立形声字的声旁与形旁的基本概念,掌握声旁表音,称为声符;形旁表义,称为形符的知识。因此,教学中用好转盘尤为重要。  【案例】  一用转盘——认识偏旁  上课伊始,教师转动转盘,复习学过的偏旁,认识新偏旁“目字旁”和“竖心旁”。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两个偏旁的演变,既激趣又使学生认识了新偏旁,可谓一举两得。  二用转盘——认识汉字,了解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
“兔子达利比有着一双与众不同的大脚,那脚,大得那么离谱,那么引人注目。于是,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不知道自己的大脚究竟有什么用场。为了寻找迷失的自我,为了发现大脚的价值,他模仿鸟儿飞翔,学习蝙蝠倒挂……一次次被失败锤击得鼻青脸肿。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抬起大脚,将黄鼠狼一脚踹飞,成了众人仰慕的英雄。”——这就是绘本故事《我不知道我是谁》。栩栩如生的画面,奇特丰富的想象,精彩生动的情节,引得同学们对它
“摘抄”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学生喜欢摘抄吗?几年级的学生适合开始采用摘抄的读书方法?他们知道如何进行摘抄吗?下面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一、 摘抄,所有年级都适用?  仔细阅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会发现“课标”中没有明确提出读书做摘抄的要求,只在“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的“第二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出“积累课
阅读教学与语言训练往往是紧密联系的。本文所指的“三点”,即文本中的语言点,教学中的训练点及交流时的评价点。  语言点,文本中往往会隐藏着许多语言现象,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语言点,并选取其中的部分进行充分品读。  训练点,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需要经过实践来落实,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品读语言点为基础,找准语言训练点,进行迁移运用,使文本的理解与言语的表达互为融合。  评价点,安排学生语言训练后,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