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闻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g5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已历一年多时间,实施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首先,我们来认识什么叫新闻。狭义的新闻是指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从种类上看有动态的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广义的新闻指还包括报道的相关文章等。显然,我们正在收视的叫电视新闻,恰恰指的是前者。尤其是央视新闻联播,它代表的是我国政府的声音,不但时事性非常强,而且信息量很大,可以说是我国最重大新闻的播报窗口。那么,怎样看懂新闻联播,怎么利用新闻联播来提高学习?我认为,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我们高中生不但完全可以看懂新闻,而且必将大大促进自己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
  一、我们学生应该树立“新闻即生活”的学习理念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新闻即生活,鲜活的生活,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报道。新闻是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说它是“生活”,是因为新闻本是社会上发生的客观事实,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说它“高于生活”,是它毕竟不是全镜式的,而是分镜头,多角度的表现形式,经过镜头的筛选、再经过编辑的信息加工,最后还要由新闻播音工作者播报,经过这一系列的加工,所以说新闻的语言是精炼而扼要的。新闻的画面是集中而典型的,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这正如我们学习的文章、我们观看的电影,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是艺术加工的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
  二、做好专门的摘记。准备一本笔记本,专门用来摘记新闻
  可是新闻里有海量的信息,我们摘记哪些呢?这就要有甄别,有筛选。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先从自己感兴趣、容易懂的话题入手,先摘记新闻导语,有条件的话再利用有关新闻背景做一些相应的补充,使你摘的新闻材料更完整更翔实,以便日后作为相关素材。
  三、了解新闻的延展性和系统性,在做好基本的摘记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做好专题性的摘记
  比如国家主席胡锦涛在11月14日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参会期间,胡主席出席了一系列会议,也会见了许多亚太地区的领导人,这个新些新闻可以捆绑一个新闻,在摘记的时候可以整理成一个文件包。关心体育的同学对最近刚落下帷幕的我国十一届全运会期间的相关报道也可以采取整理打包的方法做好摘记。像对我国革命历史英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央视里“永远的丰碑”系列报道中大快朵颐,如果想了解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里的创业英雄相关事迹,那么,“时代先锋”就是一个最好的专题。如果你坚持不间断的摘记,你会发现,在你的摘记中有许多新闻是相关联的。比如,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山东、江西、广东都有过有关经济工作的调研,这些调研的内容都是围绕“保稳定、促增长”这个中心以及如何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如何积极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等方面的知识。
  四、另外,对新闻里似懂非懂的内容要及时做出质疑,并在事后认真解疑
  因为新闻里涉及非常广泛的内容,其中不乏有一些相当专业的词语,像近年媒体里高频出现“低碳经济”“碳交易”“CPI”“闪客”等,对于广大中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这也是正常不过的事。但我们不要惧怕,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找到解释独立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向教师求教。通过这样长期的积累,我们就会惊喜的发现,我们从新闻里获取的信息会越来越多,尤其是科技类、经济类等,我们平时在教科书上学得相对较少的知识,会明显有个增量的过程,从而为日后自主学习、知识的自我建构搭起一个很宽泛的基础平台。
  五、利用教科书,积极主动的消化自己的新闻摘记,自主探究,生成问题,解决问题
  在11月11日的晚间新闻联播里,有一则来自巴西的消息:11月10晚,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二个大城市大面积停电,导致5000万人生活遭受重大影响,究其原因是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水电站发生故障。而在高中地理教科书里就有关伊泰普水电站的专节介绍,从此消息来看,这个水电站的发电量应该很大。同理,我们也可以对这种消息进行一定的加工,以达到相应知识训练和能力迁移。
  六、搭建大学科平台,以师生共同观看为形式,以新闻时事为抓手,现场评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委派文科教师,甚至以教师合作团队的形式,围绕当晚的某几个新闻消息进行深挖宽搭,当场予以分析点评或质疑求证。“深挖”:深挖其新闻背景,挖出学科知识,上升为一定的理论知识。“宽搭”:建构大学科平台,融政史地等学科为一体。
  目前我们正处于新课程实验改革的探索实施阶段,利用学生晚自习期间开展收视新闻联播的活动,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来看,对教师对学生都是很有意义的,从课程理念来看,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已经作为一种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在指导我们。另外,从广义课程资源的来看,凡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属于课程资源的范畴,因此,面对央视新闻联播这个丰富的信息资源,我们教师也要善于从中萃取、整合相关的素材作为我们开展教学的资源进入课堂,这样不但可以从意识上正面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联闻联播进行学习,而且能锻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分析的能力。
  学校完全可以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校本课程来开发,因为这项活动,教学对象是积极热情的,新闻资源是免费开放的,硬件设施上我们有现成的。如果有一个组织机构的具体领导,加上全体教师的热情参与,群策群力,能使这项活动更科学化、组织化、常态化,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构建一门完整的校本课程。
其他文献
《纲要》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提出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应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尤其对孩子们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可以令人兴奋的语言,当受到歌词和曲调的启发,再结合日常生活所积累的已有经验,他们就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着各自的美好情感和热情,自主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音乐游戏是幼儿身心发
期刊
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于是,教育就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重视。而作为人类终身教育开端的学前教育,被赋予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进入小学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了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而教育。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是这样说的“人的发展在生命的头几年最为重要”, 而我国也在很
期刊
一、创造性思维和教育戏剧的主要内涵  关于创造力的定义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它是一种产生出人意料和高品质的、与问题任务相关的新思想的能力(Sternberg,2003)。吉尔福特总结出创造力的六个特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再定义性、敏感性和洞察性。创造力的思维特点为创造性思维,它是创造力的核心,具有流暢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辩证统一。  台湾张晓华(2004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加强了诵读和积累的要求,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规律,而初中语文的诵读欣赏汇聚了古代文学的名文佳作。  随着教育教学
期刊
体育游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改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特别是专项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体育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游戏中存在着同伴间及师生间的交往活动,对少年儿童来说,尤其是年龄小的儿童,交往活动是在体育游戏中开始的,可以说体育游戏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儿童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另一方面
期刊
体育应以德为先,让学生不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有机地融合、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一、在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1.注重言传身教和榜样教育。修身先养性,正人先正己,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期刊
课程改革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对教育资源的再配置。校内外教育机构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组织单位。通过新课程改革,逐步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作为承担教育改革的两个最重要的载体,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只有整合资源,实现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实现青少年的全面素质教育,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课程改革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的课程改革任务相当艰巨,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前头兵,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我们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部分指出: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这一教学理念,我们教师要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用
期刊
一、学校教育概况  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共性制约,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测试手段甚至试题答案都须整齐划一。学生跟着老师走,教师跟着教材走,师生都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用同一模具克隆人才。一个标准,一个规格,要求人人都必须进行求同思维,谁也不许越雷池半步。这些都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企盼并呼唤一种生动活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