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生态危机可谓是愈演愈烈。保护生态环境俨然成为了国际上所重点关注的一大问题,而我国也逐步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旨在为解决生态危机而贡献自己力量。生态美学观念便是在此形势下应运而生,较之传统实践美学,生态美学观显然层次更高。那么,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如何更好地探究生态美学观,以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己之力将是文章重点探究所在。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美观;意义
时代是不断进步发展的,人类对于物质、经济的追求更是不知疲倦,而工业发展显然是人类追求物质经济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严重的冲击,各种环境破坏现象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到控制工业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据此,我国美学研究者便提出了生态美学的观念,该观念基于马克思哲学观,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是适应当今世界生态发展的一种科学理念。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美学观
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生态美学。针对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所采取的调控手段。可以说,较之法律与伦理,审美更具人性化,且带有积极意义。法律主要是为了规范社会中人的行为举止,约束着人们,规定人们“什么不能做”,以确保其他人的基本权利不受损害。而伦理主要是从道德上来约束人,只作为人类法律的基础与补充性作用,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较之法律要求更高,伦理道德告诉人们真善美、假丑恶,应当做些什么。这两种主要是借助外力约束人,以处理人与环境矛盾。而审美更多的是赋予人更多主观能动性,带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人们若想更好的把握生态之美,便要投身于大自然中,從大自然的浑然天成、纯粹中去感受那令人敬畏而又极富鬼斧神工的美。此种非功利性的审美活动便是推动着人类去关注、欣赏和保护生态自然的关键所在。
此外,生态美学亦是生态文明重要内容。我国十八大也明确提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魅力中国。生态文明,也就是说要求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并建立起科学、新型的世界和宇宙发展观念。生态美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理当贯穿于建设始终,方可真正建设起富强、文明、和谐统一的生态社会。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美学观的内涵
由上文可知,生态美学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生态美学观究竟是什么?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究生态美学观的内涵。
最受公认解释的生态美学内涵,主要是德国学者海德格尔提出的“四方游戏说”。该学说法主要将空间设置为人、神、天、地四个游戏地带,也就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指明了“此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且又如何在世界结构中来获取审美生存。该说法实际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将这四者有机融为一体,将能够为现实生活增添审美光辉。即便是简单的造物者或是人类行为也大都蕴含着这四个地带所给予的馈赠。
而海德格尔可以说是一个理想主义派,在自己的著作中更是提出了“诗意地栖居”这一命题,将审美进一步拓展为“审美地生存”,海德格尔明确指出,文化始终且只可永远作为栖居结果,且是带有诗意的。若是上文的“四方游戏论”为人类提供了看待人和自然关系的视角,并解释了四重世界在实际生活中的联系和作用。在生态文明视域之下,可以说人们对于科技技术的依赖程度是越来越深,且逐步陷入技术创造所提供的物质享受中,在此形势下,呼唤自然、呼唤人类本性回归,摆脱功利性享受的声音也愈发强烈起来。而实际上,海德格尔的这种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呼唤,便是为了能够借助“四方游戏说”来建设起自己理想中美好的,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物质、精神家园。这种强烈的家园意识在当今生态文明下,显然能够唤起人类对于自己家乡土地的热爱与保护之情,让人们能够真正地关注到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所以说,海德格尔的生态美学观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理论基础而存在着,对于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更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若能善用好美学观念,将能唤起人类潜意识中对于守护地球、关爱世界环境的本能,从而不断投入具体的保护实践之中。此外,还有一种关于生态美学观内涵的解释,即文学研究学者威廉·鲁克尔提出的生态审美批判态度。所谓的生态审美批判实际上便是基于生态视角所进行的文学批判。这些批判理论家们旨在通过生态批判文学作品,来改善和强化人类心灵力量,从而让人类对自然新生敬畏、保护、审美的态度。而在批判过程中,更是有效地融入生态维度,从而将生态美学观的内涵更为完善地阐述出来。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美学观的意义
生态美学观是在前人不断深入探究和实践中所得出一种科学观,那么生态美学观在生态文明社会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种意义对于人类生态保护又有何启迪性作用?下文将进一步探究论述。
当代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所求已不再是基本的温饱问题,而是如何在这社会上更好的生存。于是在不断的摸索之中,逐渐迷失着自我,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与人间的关系也呈现冷漠化,繁荣的社会之下隐藏着的却是虚无的空壳,人类若想获得幸福,便要积极寻求一种能够得以解脱高压生存的方式。但在商业化的、受污染了的、军事化了的自然环境之下,人的生命存在本质实际上也被切断了。遭受破坏了的生态自然文明剥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人无法窥探到自己的存在意义,自由的精神更是无处放飞。自然本身是一个极为自由的空间范围,更是人类释放精神的最佳场所。而高楼大厦层层筑起,自然资源年年消耗,过度人工化了的“美”俨然不再适合人类的精神寄存。
可以说,人类当前所欠缺的是一种内在和谐的调节与关系性的意识。人是存活在一个大的生态体系之中的,人际交往、人物和谐如何都会对这个生态体系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所谓的生态审美观就是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既要求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更要深入探究生态美学的生命本质,即生命性所强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生态美学在构建人与自然的同时,实际上也不断改变着人类的存在观,并试图从本质上改变人际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生存的状况。而其实,生态审美观所呈现的本就是一个生活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中,只有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寻求自身的精神解放,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真正的创设出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
结束语:
生态美学观立足于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深入阐述了人与自然、社会间的关系,这对于当代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显然具有重大意义。而在探究美学观的过程中,也可发现,生态美学不仅是为了完善自身的审美需求,实际上更肩负着改造人类审美价值取向的重大任务。也就说,在当代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一系列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人类应当逐步意识到创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性,唯有改善不和谐的生态现状,才能真正的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才能真正的实现人类精神的自由放飞。
参考文献:
[1]陈望衡,“生态文明美学”出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7(1):11-19.
[2]肖瑶,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美学[J].祖国,2016(15):289-289.
[3]翟月金,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求知导刊,2014(3):86-87.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美观;意义
时代是不断进步发展的,人类对于物质、经济的追求更是不知疲倦,而工业发展显然是人类追求物质经济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严重的冲击,各种环境破坏现象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到控制工业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据此,我国美学研究者便提出了生态美学的观念,该观念基于马克思哲学观,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是适应当今世界生态发展的一种科学理念。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美学观
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生态美学。针对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所采取的调控手段。可以说,较之法律与伦理,审美更具人性化,且带有积极意义。法律主要是为了规范社会中人的行为举止,约束着人们,规定人们“什么不能做”,以确保其他人的基本权利不受损害。而伦理主要是从道德上来约束人,只作为人类法律的基础与补充性作用,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较之法律要求更高,伦理道德告诉人们真善美、假丑恶,应当做些什么。这两种主要是借助外力约束人,以处理人与环境矛盾。而审美更多的是赋予人更多主观能动性,带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人们若想更好的把握生态之美,便要投身于大自然中,從大自然的浑然天成、纯粹中去感受那令人敬畏而又极富鬼斧神工的美。此种非功利性的审美活动便是推动着人类去关注、欣赏和保护生态自然的关键所在。
此外,生态美学亦是生态文明重要内容。我国十八大也明确提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魅力中国。生态文明,也就是说要求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并建立起科学、新型的世界和宇宙发展观念。生态美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理当贯穿于建设始终,方可真正建设起富强、文明、和谐统一的生态社会。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美学观的内涵
由上文可知,生态美学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生态美学观究竟是什么?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究生态美学观的内涵。
最受公认解释的生态美学内涵,主要是德国学者海德格尔提出的“四方游戏说”。该学说法主要将空间设置为人、神、天、地四个游戏地带,也就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指明了“此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且又如何在世界结构中来获取审美生存。该说法实际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将这四者有机融为一体,将能够为现实生活增添审美光辉。即便是简单的造物者或是人类行为也大都蕴含着这四个地带所给予的馈赠。
而海德格尔可以说是一个理想主义派,在自己的著作中更是提出了“诗意地栖居”这一命题,将审美进一步拓展为“审美地生存”,海德格尔明确指出,文化始终且只可永远作为栖居结果,且是带有诗意的。若是上文的“四方游戏论”为人类提供了看待人和自然关系的视角,并解释了四重世界在实际生活中的联系和作用。在生态文明视域之下,可以说人们对于科技技术的依赖程度是越来越深,且逐步陷入技术创造所提供的物质享受中,在此形势下,呼唤自然、呼唤人类本性回归,摆脱功利性享受的声音也愈发强烈起来。而实际上,海德格尔的这种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呼唤,便是为了能够借助“四方游戏说”来建设起自己理想中美好的,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物质、精神家园。这种强烈的家园意识在当今生态文明下,显然能够唤起人类对于自己家乡土地的热爱与保护之情,让人们能够真正地关注到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所以说,海德格尔的生态美学观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理论基础而存在着,对于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更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若能善用好美学观念,将能唤起人类潜意识中对于守护地球、关爱世界环境的本能,从而不断投入具体的保护实践之中。此外,还有一种关于生态美学观内涵的解释,即文学研究学者威廉·鲁克尔提出的生态审美批判态度。所谓的生态审美批判实际上便是基于生态视角所进行的文学批判。这些批判理论家们旨在通过生态批判文学作品,来改善和强化人类心灵力量,从而让人类对自然新生敬畏、保护、审美的态度。而在批判过程中,更是有效地融入生态维度,从而将生态美学观的内涵更为完善地阐述出来。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美学观的意义
生态美学观是在前人不断深入探究和实践中所得出一种科学观,那么生态美学观在生态文明社会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种意义对于人类生态保护又有何启迪性作用?下文将进一步探究论述。
当代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所求已不再是基本的温饱问题,而是如何在这社会上更好的生存。于是在不断的摸索之中,逐渐迷失着自我,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与人间的关系也呈现冷漠化,繁荣的社会之下隐藏着的却是虚无的空壳,人类若想获得幸福,便要积极寻求一种能够得以解脱高压生存的方式。但在商业化的、受污染了的、军事化了的自然环境之下,人的生命存在本质实际上也被切断了。遭受破坏了的生态自然文明剥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人无法窥探到自己的存在意义,自由的精神更是无处放飞。自然本身是一个极为自由的空间范围,更是人类释放精神的最佳场所。而高楼大厦层层筑起,自然资源年年消耗,过度人工化了的“美”俨然不再适合人类的精神寄存。
可以说,人类当前所欠缺的是一种内在和谐的调节与关系性的意识。人是存活在一个大的生态体系之中的,人际交往、人物和谐如何都会对这个生态体系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所谓的生态审美观就是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既要求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更要深入探究生态美学的生命本质,即生命性所强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生态美学在构建人与自然的同时,实际上也不断改变着人类的存在观,并试图从本质上改变人际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生存的状况。而其实,生态审美观所呈现的本就是一个生活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中,只有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寻求自身的精神解放,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真正的创设出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
结束语:
生态美学观立足于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深入阐述了人与自然、社会间的关系,这对于当代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显然具有重大意义。而在探究美学观的过程中,也可发现,生态美学不仅是为了完善自身的审美需求,实际上更肩负着改造人类审美价值取向的重大任务。也就说,在当代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一系列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人类应当逐步意识到创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性,唯有改善不和谐的生态现状,才能真正的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才能真正的实现人类精神的自由放飞。
参考文献:
[1]陈望衡,“生态文明美学”出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7(1):11-19.
[2]肖瑶,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美学[J].祖国,2016(15):289-289.
[3]翟月金,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求知导刊,2014(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