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美学观探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生态危机可谓是愈演愈烈。保护生态环境俨然成为了国际上所重点关注的一大问题,而我国也逐步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旨在为解决生态危机而贡献自己力量。生态美学观念便是在此形势下应运而生,较之传统实践美学,生态美学观显然层次更高。那么,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如何更好地探究生态美学观,以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己之力将是文章重点探究所在。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美观;意义
  时代是不断进步发展的,人类对于物质、经济的追求更是不知疲倦,而工业发展显然是人类追求物质经济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严重的冲击,各种环境破坏现象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到控制工业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据此,我国美学研究者便提出了生态美学的观念,该观念基于马克思哲学观,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是适应当今世界生态发展的一种科学理念。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美学观
  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生态美学。针对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所采取的调控手段。可以说,较之法律与伦理,审美更具人性化,且带有积极意义。法律主要是为了规范社会中人的行为举止,约束着人们,规定人们“什么不能做”,以确保其他人的基本权利不受损害。而伦理主要是从道德上来约束人,只作为人类法律的基础与补充性作用,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较之法律要求更高,伦理道德告诉人们真善美、假丑恶,应当做些什么。这两种主要是借助外力约束人,以处理人与环境矛盾。而审美更多的是赋予人更多主观能动性,带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人们若想更好的把握生态之美,便要投身于大自然中,從大自然的浑然天成、纯粹中去感受那令人敬畏而又极富鬼斧神工的美。此种非功利性的审美活动便是推动着人类去关注、欣赏和保护生态自然的关键所在。
  此外,生态美学亦是生态文明重要内容。我国十八大也明确提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魅力中国。生态文明,也就是说要求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并建立起科学、新型的世界和宇宙发展观念。生态美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理当贯穿于建设始终,方可真正建设起富强、文明、和谐统一的生态社会。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美学观的内涵
  由上文可知,生态美学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生态美学观究竟是什么?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究生态美学观的内涵。
  最受公认解释的生态美学内涵,主要是德国学者海德格尔提出的“四方游戏说”。该学说法主要将空间设置为人、神、天、地四个游戏地带,也就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指明了“此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且又如何在世界结构中来获取审美生存。该说法实际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将这四者有机融为一体,将能够为现实生活增添审美光辉。即便是简单的造物者或是人类行为也大都蕴含着这四个地带所给予的馈赠。
  而海德格尔可以说是一个理想主义派,在自己的著作中更是提出了“诗意地栖居”这一命题,将审美进一步拓展为“审美地生存”,海德格尔明确指出,文化始终且只可永远作为栖居结果,且是带有诗意的。若是上文的“四方游戏论”为人类提供了看待人和自然关系的视角,并解释了四重世界在实际生活中的联系和作用。在生态文明视域之下,可以说人们对于科技技术的依赖程度是越来越深,且逐步陷入技术创造所提供的物质享受中,在此形势下,呼唤自然、呼唤人类本性回归,摆脱功利性享受的声音也愈发强烈起来。而实际上,海德格尔的这种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呼唤,便是为了能够借助“四方游戏说”来建设起自己理想中美好的,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物质、精神家园。这种强烈的家园意识在当今生态文明下,显然能够唤起人类对于自己家乡土地的热爱与保护之情,让人们能够真正地关注到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所以说,海德格尔的生态美学观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理论基础而存在着,对于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更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若能善用好美学观念,将能唤起人类潜意识中对于守护地球、关爱世界环境的本能,从而不断投入具体的保护实践之中。此外,还有一种关于生态美学观内涵的解释,即文学研究学者威廉·鲁克尔提出的生态审美批判态度。所谓的生态审美批判实际上便是基于生态视角所进行的文学批判。这些批判理论家们旨在通过生态批判文学作品,来改善和强化人类心灵力量,从而让人类对自然新生敬畏、保护、审美的态度。而在批判过程中,更是有效地融入生态维度,从而将生态美学观的内涵更为完善地阐述出来。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美学观的意义
  生态美学观是在前人不断深入探究和实践中所得出一种科学观,那么生态美学观在生态文明社会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种意义对于人类生态保护又有何启迪性作用?下文将进一步探究论述。
  当代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所求已不再是基本的温饱问题,而是如何在这社会上更好的生存。于是在不断的摸索之中,逐渐迷失着自我,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与人间的关系也呈现冷漠化,繁荣的社会之下隐藏着的却是虚无的空壳,人类若想获得幸福,便要积极寻求一种能够得以解脱高压生存的方式。但在商业化的、受污染了的、军事化了的自然环境之下,人的生命存在本质实际上也被切断了。遭受破坏了的生态自然文明剥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人无法窥探到自己的存在意义,自由的精神更是无处放飞。自然本身是一个极为自由的空间范围,更是人类释放精神的最佳场所。而高楼大厦层层筑起,自然资源年年消耗,过度人工化了的“美”俨然不再适合人类的精神寄存。
  可以说,人类当前所欠缺的是一种内在和谐的调节与关系性的意识。人是存活在一个大的生态体系之中的,人际交往、人物和谐如何都会对这个生态体系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所谓的生态审美观就是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既要求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更要深入探究生态美学的生命本质,即生命性所强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生态美学在构建人与自然的同时,实际上也不断改变着人类的存在观,并试图从本质上改变人际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生存的状况。而其实,生态审美观所呈现的本就是一个生活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中,只有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寻求自身的精神解放,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真正的创设出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
  结束语:
  生态美学观立足于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深入阐述了人与自然、社会间的关系,这对于当代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显然具有重大意义。而在探究美学观的过程中,也可发现,生态美学不仅是为了完善自身的审美需求,实际上更肩负着改造人类审美价值取向的重大任务。也就说,在当代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一系列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人类应当逐步意识到创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性,唯有改善不和谐的生态现状,才能真正的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才能真正的实现人类精神的自由放飞。
  参考文献:
  [1]陈望衡,“生态文明美学”出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7(1):11-19.
  [2]肖瑶,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美学[J].祖国,2016(15):289-289.
  [3]翟月金,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求知导刊,2014(3):86-87.
其他文献
【摘要】: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所言:“作家通过改变和伪装而软化了他的利己主义的白日梦的性质,他通过纯形式的——亦即美学的——乐趣取悦于我们,这种乐趣在他表达自己的幻想时提供给我们。”文学作品常是作者感受的反映,除了文学作品还有很多包涵深意的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都能通过精神分析折射出作者的欲望、价值观。中国画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尤其是随着数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其中山水画是国画中最有代表性的门类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空前繁荣,新兴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中国公民表达自身诉求的愿望也空前强烈,公民新闻应运而生。从表面上看,一腔热血的公民新闻的确对传统新闻的根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对新闻专业主义发起了强势的挑战,因此很多人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即将消亡,而各大传统报纸的相继破产也仿佛将此观点坐实。但是笔者以为,无论西方还是中国,放眼整个新闻发展历程,纸质载体的各
期刊
【摘要】:《拜托了冰箱》是腾讯视频推出的一款全新的明星美食脱口秀网络综艺节目,自2015年从韩国引进播出以来,其凭借新颖的模式和内容,迅速引爆网络,成为近两年网络综艺的领跑者。笔者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出《拜托了冰箱》具有嘉宾话题性、内容混搭、场景生活、多屏传播等特点。  【关键词】:《拜托了冰箱》;主体;内容;渠道;受众  2015 年底,一档全新的明星美食脱口秀综艺节目《拜托了冰箱》席卷
期刊
【摘要】:残缺手法在人像摄影领域已经被普遍运用到,但人们对人像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残缺形式下的精神内涵不够注重。在视觉艺术领域,残缺有历史偶然的因素,同时也有人为残缺造景的现象。残缺是一种美,春天因没有果实才有了花的璀璨,夏天因少了凉爽才有了火一般的热情,秋天因少了绿色才有了红叶的灿烂,冬天因少了生气才有了雪的洁白。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带着震撼人心的残缺重返尘世,据说任何一种关于续臂的假设都没有可能超越
期刊
第一章 大环境分析和风格定位  1.1 社会文化与国际走向  在文化多元的现代文化大环境下,戏曲服装不作为单一的技术类服装而被大家所知,戏曲服装的元素也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  现如今,光影交错的数码印花,精细繁复的电脑机绣对于服装风格的影响已经十分深入,想要在这种大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上找到一个对于传统艺术的突破口,手工制作自然是返璞归真的好方法。戏曲服装能够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另一种方式展现自己
期刊
【摘要】:具象,就是具体化。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电视新闻中最常被用到的两种思维方式。电视新闻有不同于其他题材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为了准确的达到其传播目的,“具象化原则”的运用在提升受众的接受能力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新闻;具象化;思维;具象手段;画面语言  一、具象化原则的基本内容  具象化原则的实现需要动用“具象思维”,即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的运用在电视新闻中是
期刊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只是信息传播的两种不同手段和措施,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虽然两者在信息市场中呈现竞争性 , 但 是 两 者 优 势 的 融 合 则 是 未 来 媒 体 发 展 的 重 要 趋 势 。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融合  由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表现为不同的方面,其中传统媒体主要表现为品牌知名度和权威性远远高于新媒体。而新媒体的优势则表现为信息传
期刊
【摘要】:法国中流砥柱的哲学家、文学家米歇尔·福柯的主体性观点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站在福柯主体性哲学的角度,联系他的话语理论分析他笔下的作者问题。  【关键词】:主体之死;作者消亡论;作者功能;话语分析  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创作的,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然而到底什么是作者?一部作品中作者到底扮演什么角色,主宰者还是参与者?如果文学创作缺失作者这一部分又会如何?这是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的话题,事实上,传
期刊
【摘要】:残雪的作品自发表以来便备受关注,她以独特的姿态进入文坛,尤以80年代的作品为著,其风格大多晦涩难懂,并且在进入新世纪后,残雪的创作依然很大程度上保有其以往特色。结合残雪自己的表述及相关的一些研究来看,其创作应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鲁迅书写的特色。本文拟从鲁迅式的指向自我的“诗意”化书写角度进入,主要分为“诗意”的形成原因、内涵表现及独特价值三方面,探讨残雪创作,尤其是新世纪创作与这种诗
期刊
【摘要】:通过趣味的物理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现象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刻过程。针对高中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渐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通过云模式的实验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强化自身操作能力。下文是笔者对这类问题进行的总结。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云模式;构建;策略  物理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增强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