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阅读是初中生最基本的素质,阅读教学也是各科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化学教学如果缺少阅读环节,就难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初中化学教学应特别注重“三导”。
一、导读
1.设计导读提纲
导读提纲的设计要根据学生实际由易到难,并且要注重知识的新旧联系,引导阅读,增强理解能力。如:在氢气的性质这节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读提纲:A氢气的物理性质与氧气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区别?B收集氢气的方法与收集氧气的方法有何异同?C氢气的化学性质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只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便可轻而易举地解决,教师便可以从“滔滔不绝”的讲解中解放出来。
2.按教材的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读方法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导读方法。①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最关键的字、词、句归纳、综合、理解。如: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学会抓住、理解最关键的词语,在解题中便可易如反掌。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CO2分子,二氧化碳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②对几类重要物质的研究的教学,引导学生根据“结构—性质—用途”,将枯燥的描述性内容与化学实验相联系,利用不同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将不同类的物质或同类的物质区分开来。③对化学实验,引导学生阅读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的事项等,通过学生的阅读掌握大致内容,教师演示实验中可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如: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什么要用高锰酸钾而不用氯化钾?如果阅读时理解了实验原理,回答这一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实验完毕时,也可以提问学生如何拆除实验装置,不必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要先拆导气管,后移酒精灯。
二、导思
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是现代教学的核心。学生的思维僵化,是教师教学彻头彻尾的失败。我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是引导学生对不同的问题分别进行横向、纵向、逆向思考,以促进思维线索的交叉和互补,形成思维网络,使学生思考问题能多维化、立体化。
1.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从对一个事物的思考转到与这相似、相关的事物的思考。通过横向思维可以对相似的易混淆的知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寻找共性与异性。如:初中化学学了氢气、木炭、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都可以把CuO还原成Cu。这三个实验有相同的实验现象,也有不同的实验现象,三个实验都必须加热,但加热的温度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学生的思考,便可得出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不同。
2.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向纵深方向发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如:O2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否肯定是O2?为什么?通过学生的思考,便可知道:凡是难溶于水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锌、镁、铁都可以与稀H2SO4反应,都产生氢气,实验室为什么要用锌与稀H2SO4反应来制H2,而不用镁和铁?引导学生从金属的活动性去思考,不但巩固了金属的活动性知识,又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通过纵向思维的训练,在透彻理解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善于从问题的正面思考到它的反面或对立面的一种思维方式。如:“一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里显一种化合价”这种说法是对还是错?通常情况下,这句话看起来是对。但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有没有一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里显几种化合价呢?如学生一时难以想起,老师可以提供一种化合物,让学生算算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如:NH4NO3。初中化学有很多知识,都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这就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心了。
三、导创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也是检验我们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标准。近年来的中考化学试题,经常有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验设计、实验问题的处理等能力的题目。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常利用课本上的一些知识,设计出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如:(1)怎样鉴别KClO3中含有氯元素和氧元素?并设计出操作方案。(2)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比空气重的气体,且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FeS与稀H2SO4来制取。试回答:①制取H2S时,应与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相同,收集H2S应采用()收集。②为防止H2S污染空气,请你举出一种措施。以上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和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解决。
课堂改革,关键是教给学生方法,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而不考虑学生学习规律的状况。“三导”教学是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上页)算机、投影机、音响系统和网络系统等多种高科技设备组合起来的,而在教学中,设备处于无专业人员监控、维护状态中。如果使用不当或保养不到位,就会造成教学工作的中断,减少教学时间,有时甚至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既有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也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负面影响,只有做到多媒体与教学科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并且避免或消除它的消极作用。总之,迅猛发展的多媒体技术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优势,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正确看待其利弊,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不断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新措施,总结出最有效的使用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导读
1.设计导读提纲
导读提纲的设计要根据学生实际由易到难,并且要注重知识的新旧联系,引导阅读,增强理解能力。如:在氢气的性质这节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读提纲:A氢气的物理性质与氧气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区别?B收集氢气的方法与收集氧气的方法有何异同?C氢气的化学性质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只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便可轻而易举地解决,教师便可以从“滔滔不绝”的讲解中解放出来。
2.按教材的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读方法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导读方法。①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最关键的字、词、句归纳、综合、理解。如: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学会抓住、理解最关键的词语,在解题中便可易如反掌。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CO2分子,二氧化碳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②对几类重要物质的研究的教学,引导学生根据“结构—性质—用途”,将枯燥的描述性内容与化学实验相联系,利用不同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将不同类的物质或同类的物质区分开来。③对化学实验,引导学生阅读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的事项等,通过学生的阅读掌握大致内容,教师演示实验中可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如: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什么要用高锰酸钾而不用氯化钾?如果阅读时理解了实验原理,回答这一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实验完毕时,也可以提问学生如何拆除实验装置,不必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要先拆导气管,后移酒精灯。
二、导思
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是现代教学的核心。学生的思维僵化,是教师教学彻头彻尾的失败。我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是引导学生对不同的问题分别进行横向、纵向、逆向思考,以促进思维线索的交叉和互补,形成思维网络,使学生思考问题能多维化、立体化。
1.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从对一个事物的思考转到与这相似、相关的事物的思考。通过横向思维可以对相似的易混淆的知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寻找共性与异性。如:初中化学学了氢气、木炭、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都可以把CuO还原成Cu。这三个实验有相同的实验现象,也有不同的实验现象,三个实验都必须加热,但加热的温度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学生的思考,便可得出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不同。
2.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向纵深方向发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如:O2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否肯定是O2?为什么?通过学生的思考,便可知道:凡是难溶于水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锌、镁、铁都可以与稀H2SO4反应,都产生氢气,实验室为什么要用锌与稀H2SO4反应来制H2,而不用镁和铁?引导学生从金属的活动性去思考,不但巩固了金属的活动性知识,又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通过纵向思维的训练,在透彻理解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善于从问题的正面思考到它的反面或对立面的一种思维方式。如:“一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里显一种化合价”这种说法是对还是错?通常情况下,这句话看起来是对。但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有没有一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里显几种化合价呢?如学生一时难以想起,老师可以提供一种化合物,让学生算算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如:NH4NO3。初中化学有很多知识,都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这就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心了。
三、导创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也是检验我们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标准。近年来的中考化学试题,经常有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验设计、实验问题的处理等能力的题目。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常利用课本上的一些知识,设计出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如:(1)怎样鉴别KClO3中含有氯元素和氧元素?并设计出操作方案。(2)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比空气重的气体,且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FeS与稀H2SO4来制取。试回答:①制取H2S时,应与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相同,收集H2S应采用()收集。②为防止H2S污染空气,请你举出一种措施。以上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和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解决。
课堂改革,关键是教给学生方法,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而不考虑学生学习规律的状况。“三导”教学是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上页)算机、投影机、音响系统和网络系统等多种高科技设备组合起来的,而在教学中,设备处于无专业人员监控、维护状态中。如果使用不当或保养不到位,就会造成教学工作的中断,减少教学时间,有时甚至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既有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也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负面影响,只有做到多媒体与教学科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并且避免或消除它的消极作用。总之,迅猛发展的多媒体技术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优势,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正确看待其利弊,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不断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新措施,总结出最有效的使用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