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高职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高职学院校园文化的特点,指出了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以及负面影响。最后,本文指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高职学院;校园文化;思想政治
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与高校校园文化存在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教育类型,由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和提炼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校园文化系统。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从内容上看,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高职学院文化作为一种由高职学院师生共建、共享、维系高职学院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对于加强和改进高职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学院校园文化特点
1.职业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有着明确的职业定位,他们所选择的专业就是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在几年的学习中,他们不断接受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业教育,力求成长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严明职业纪律、宽广职业知识和熟练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为日后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必定蕴含着浓厚的职业特色,同时,这种带有职业性的校园文化,也在无形中强化着学生的职业理念和职业能力。
2.实践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技术型人才智能结构的总体特征是以理论技术为主,理论技术与经验技术相结合。根据这一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十分重视实践环节。在课程设置上,高等职业教育中实验、实习和实训课程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高职院校比普通高校更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凸显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办学方针。
3.融合性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融合区域文化。“高职教育就是为地方建设服务,为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所以,高职院校与所在地方的区域文化相融合,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地方社会的建设发展。第二,融合企业文化。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发展的有利途径,这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必然条件,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企业员工的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这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可以塑造高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理念,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适应期。
二、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学生在特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在此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个性和谐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在参加校园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于社会经验和阅历的制约,学生在价值取向与判断上往往会发生一些偏差。校园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集体意识”将学校办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成长目标,将大学的办学方向内化为学生的成长需求,将大学的办学导向升华为学生的成才导向,使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产生出对校园和校园文化的积极参与意识。
(3)有利于学生言行举止的规范。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逐渐增强,对自我尊重的需要,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对自我价值主体地位的确认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他们希望自己能在众人面前受到尊重,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个人价值。“这种需求与校园文化的群体意识相碰撞。使校园文化表现出对价值取向、理想情操、道德规范的非正式约束功能,成为约定俗成的评定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的标准”。校园文化引导并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行为,使他们逐渐调节、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以适应学校的道德意识、是非观念,使自己處于一种认同形式下的他律状态。
2.负面影响
(1)重专业教育,轻人文培养。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许多人认为专业教育质量和学生技能是高职院校高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志,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此。的确,专业教育质量是反映学校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以之代替一切的做法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混淆了专业教育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关系,其结果只能是对高校大学生作为“人”在文化、情感等方面心理需求的漠视。向社会输出素质教育不全面、缺乏健全人格的“畸形”人才。必然有损于学校自身的社会形象。高校的课堂教学,不单纯是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活动,也是文化意义上的活动,因而必须体现“文化的教养与熏陶”。一所高职院校的“教风”实际上就是对专业教育工作在校园文化层面上的高度概括,“专业特色”,“教学特色”必须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去创建和培育。专业教育与实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模式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2)重规章制度管理,轻文化熏陶。一些高职院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抓精神文化建设时,片面地强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而不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去诱导学生,没有把制度管理提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导致管理工作只能是管得了当面,管不了背后,学生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产生反感情绪甚至阳奉阴违。然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进而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但是要辩证地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文化是思想引导,制度重在纪律约束,把制度管理和约束提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才是问题的关键。 (3)倾向功利化,忽视人本情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不少人认为,在现在这样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谁还把人生理想、人格完善放在第一位?一些高职学认为校园文化建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因而缺乏长远规划,出现了功利化、短期化的倾向,即片面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盲目模仿和复制其他院校,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内涵。这就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延续性,破坏文化传统,缺乏自己的文化个性,更谈不上校园文化的传承与积淀。实际上,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没有“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就难以形成群体的价值观念,就不会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产生。
三、高职学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对策
1.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这种引领作用体现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掌控校园文化话语权,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强势,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成为高职学院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在校园中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同时大力宣传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包括社会上及校园师生中所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加强宣传,师生充分了解其教育目的和意义,在校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正确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培育良好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
2.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营造育人的环境
高职校园文化要积极营造育人的环境,把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纳入人文教育的总体规划,在校园环境的美化中体现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理想诉求,要关注人文精神的渗透。
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理念,重点开发整合贯穿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职业精神等人文素质的养成课程,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形成人文教育的基本课程模块。注重开设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当地的风俗、习惯等,既有利于人文知识的传授,又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
营造人文环境,社团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课余活动和个人爱好提供了广阔天地,成为大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舞台,也为校园人文教育注入了活力,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元素。引导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在社团活动中完善自己,提高交际合作、文明竞争、和谐共进等人文素质能力。
3.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建设与人文建设的和谐统一
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不仅要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依靠辅之必要的规范性、约束性的管理教育,也就是把“软约束”和“硬约束”有机结合起來。制度建设不是让大学生被动地接受制度规范、把制度当做是“异己”的外来东西,而是把自己的行为要求与制度规范要求融合在一起。高职学院制度建设的根本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既有规范秩序又有深厚人文关怀的环境,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富有人文情怀、能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制度文化体系,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相互渗透和和谐统一。
具体来说,就是要从高职学院学生思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遵循高职学院教育规律,制定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和规范。
参考文献:
[1]陈遇春主编.高等职业教育学教程[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贺贤土.职业教育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9(10):10.
[3]马丁·布贝尔.品格教育[M].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流派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傅安洲,万清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5-06-01(4).
关键词:高职学院;校园文化;思想政治
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与高校校园文化存在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教育类型,由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和提炼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校园文化系统。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从内容上看,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高职学院文化作为一种由高职学院师生共建、共享、维系高职学院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对于加强和改进高职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学院校园文化特点
1.职业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有着明确的职业定位,他们所选择的专业就是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在几年的学习中,他们不断接受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业教育,力求成长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严明职业纪律、宽广职业知识和熟练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为日后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必定蕴含着浓厚的职业特色,同时,这种带有职业性的校园文化,也在无形中强化着学生的职业理念和职业能力。
2.实践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技术型人才智能结构的总体特征是以理论技术为主,理论技术与经验技术相结合。根据这一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十分重视实践环节。在课程设置上,高等职业教育中实验、实习和实训课程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高职院校比普通高校更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凸显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办学方针。
3.融合性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融合区域文化。“高职教育就是为地方建设服务,为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所以,高职院校与所在地方的区域文化相融合,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地方社会的建设发展。第二,融合企业文化。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发展的有利途径,这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必然条件,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企业员工的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这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可以塑造高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理念,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适应期。
二、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学生在特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在此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个性和谐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在参加校园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于社会经验和阅历的制约,学生在价值取向与判断上往往会发生一些偏差。校园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集体意识”将学校办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成长目标,将大学的办学方向内化为学生的成长需求,将大学的办学导向升华为学生的成才导向,使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产生出对校园和校园文化的积极参与意识。
(3)有利于学生言行举止的规范。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逐渐增强,对自我尊重的需要,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对自我价值主体地位的确认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他们希望自己能在众人面前受到尊重,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个人价值。“这种需求与校园文化的群体意识相碰撞。使校园文化表现出对价值取向、理想情操、道德规范的非正式约束功能,成为约定俗成的评定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的标准”。校园文化引导并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行为,使他们逐渐调节、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以适应学校的道德意识、是非观念,使自己處于一种认同形式下的他律状态。
2.负面影响
(1)重专业教育,轻人文培养。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许多人认为专业教育质量和学生技能是高职院校高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志,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此。的确,专业教育质量是反映学校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以之代替一切的做法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混淆了专业教育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关系,其结果只能是对高校大学生作为“人”在文化、情感等方面心理需求的漠视。向社会输出素质教育不全面、缺乏健全人格的“畸形”人才。必然有损于学校自身的社会形象。高校的课堂教学,不单纯是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活动,也是文化意义上的活动,因而必须体现“文化的教养与熏陶”。一所高职院校的“教风”实际上就是对专业教育工作在校园文化层面上的高度概括,“专业特色”,“教学特色”必须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去创建和培育。专业教育与实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模式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2)重规章制度管理,轻文化熏陶。一些高职院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抓精神文化建设时,片面地强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而不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去诱导学生,没有把制度管理提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导致管理工作只能是管得了当面,管不了背后,学生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产生反感情绪甚至阳奉阴违。然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进而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但是要辩证地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文化是思想引导,制度重在纪律约束,把制度管理和约束提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才是问题的关键。 (3)倾向功利化,忽视人本情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不少人认为,在现在这样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谁还把人生理想、人格完善放在第一位?一些高职学认为校园文化建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因而缺乏长远规划,出现了功利化、短期化的倾向,即片面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盲目模仿和复制其他院校,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内涵。这就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延续性,破坏文化传统,缺乏自己的文化个性,更谈不上校园文化的传承与积淀。实际上,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没有“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就难以形成群体的价值观念,就不会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产生。
三、高职学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对策
1.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这种引领作用体现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掌控校园文化话语权,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强势,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成为高职学院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在校园中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同时大力宣传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包括社会上及校园师生中所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加强宣传,师生充分了解其教育目的和意义,在校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正确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培育良好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
2.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营造育人的环境
高职校园文化要积极营造育人的环境,把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纳入人文教育的总体规划,在校园环境的美化中体现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理想诉求,要关注人文精神的渗透。
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理念,重点开发整合贯穿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职业精神等人文素质的养成课程,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形成人文教育的基本课程模块。注重开设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当地的风俗、习惯等,既有利于人文知识的传授,又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
营造人文环境,社团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课余活动和个人爱好提供了广阔天地,成为大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舞台,也为校园人文教育注入了活力,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元素。引导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在社团活动中完善自己,提高交际合作、文明竞争、和谐共进等人文素质能力。
3.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建设与人文建设的和谐统一
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不仅要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依靠辅之必要的规范性、约束性的管理教育,也就是把“软约束”和“硬约束”有机结合起來。制度建设不是让大学生被动地接受制度规范、把制度当做是“异己”的外来东西,而是把自己的行为要求与制度规范要求融合在一起。高职学院制度建设的根本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既有规范秩序又有深厚人文关怀的环境,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富有人文情怀、能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制度文化体系,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相互渗透和和谐统一。
具体来说,就是要从高职学院学生思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遵循高职学院教育规律,制定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和规范。
参考文献:
[1]陈遇春主编.高等职业教育学教程[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贺贤土.职业教育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9(10):10.
[3]马丁·布贝尔.品格教育[M].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流派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傅安洲,万清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5-0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