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对教师而言,“活”在课堂设计: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进程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活”在对学生评价:在文本阅读中,不再以唯一的理解(答案)来替代学生丰富多彩的有自己独特体验的理解;“活”在课堂模式:不再是教师一人君临天下般地独演,而是以学生的自我展现为核心,既可以是个人的精彩回答,也可以是小组内外唇枪舌剑般的辩答,既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合作朗诵,既可以是课本剧即兴表演,也可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对学生而言,“活”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合作的愉悦,使他们的好奇心与好胜心得到满足,使他们的思维成果得到尊重与肯定,使他们的学习更为轻松,语文学科不再是一门需要强记、答题有许多约束的学科。
但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在热火朝天的课改中,在热闹的课堂气氛中,确也产生许多不和谐之音、许多令人困惑之处:1.教学目标大幅度“缩水”。由于小组讨论时会频频发生“意外”,没讨论多少问题,下课铃就响了,教学计划难以完成。2.课堂气氛是活跃了,学生是轻松了,但书面作业却不尽如人意。口语水平、自信心、胆量等方面提高明显,书面表达却是未升有降,回答主观题时牵强附会的多了、不着边际的多了,言简义赅、一针见血的不常见了。3.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现在课堂上流行以四人为一组的合作学习,且强调班内各组的组员成绩要相对平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个性、基础、家境等差异,在课堂上崭露头角的往往是那些表现欲望强的、基础好的、见过世面的学生,有时可以说是课堂成了少部分学生表演的舞台,而不是全员参与,部分学生成为观众,语文能力得不到训练,在小组讨论时其思维也难以活跃,学习就会失去信心,成绩就会下降。4.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参与效果差。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要尊重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强调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师只是一位引领学生思维走向自由王国的组织者,不应越俎代庖,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强加给学生,阻碍学生思想的发展。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经济的差异,在农村,尤其是偏僻的海岛,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还是捉襟见肘,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途径、学生的知识面还是较窄的,在课上,经常出现表达时词汇贫乏的无奈、课外知识的一致性。再加上生活阅历的制约,大多数初中学生在文本阅读时往往出现:理解肤浅,把握不住要点,有感难言等情况,甚至将各种练习册上的问题搬进来替代质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影响了学生对美文的欣赏质量,也影响了课堂效率。
如何名副其实地提高合作小组的合作质量,使合作小组各成员的思想能真正地碰撞出火花,使“1加1大于2”,从而提高小组各成员自身、小组乃至全班的语文阅读能力?这是摆在我们——农村课改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我们觉得,学习合作小组是充满活力的学习组织模式,要大张旗鼓地推而广之。但是对初中学生,尤其对农村学生来说,在由小学向初中转变的过渡阶段,教师还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进行阅读指导,即通过教师对文本的把握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节奏,甚至通过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思考,“收”住学生自由飞翔的缰绳,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好众人都能接受的内容,调动他们的生活阅历,让学生轻松走进课文,走向广阔的语文天地,尽可能不受文本的约束“放”飞自己的心灵。实践证明,只要做到“放”与“收”紧密结合,农村学生就可在作者、文本、老师的引领下,去感悟作品的真情美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就可做到个体与集体的统一,达到文本的合理解读与自我的独特感悟的结合,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阅读教学中的“放”与“收”
新教材中的范文大多注重人文性,可读性强,且有很浓的生活气息,易被学生接受,但也有些名家作品,学生初读时较难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经典作品可采取在老师的跟读下进行教学,并适当降低难度,对阅读障碍小的作品可让学生去临场发挥。如七年级上第五单元中《风筝》和《羚羊木雕》就是此类课文。《风筝》是鲁迅先生创作于上世纪20年代的散文,课文以“我”的忏悔为抒情线索,表达了作者勇于反省的勇气及强烈抨击封建教育对儿童自由的扼杀。初接触时,初一学生较难理解作品的主题,教师可预先设计好方案,帮助学生把握内容。可以这样去“收”:①谁能说说“士可杀,孰不可辱”的意思?对于违背别人精神意志的精神虐杀,你是怎样看的?②小时候,“我”对弟弟的精神虐杀,表现在哪里?③有人反对过吗?为什么“我”会觉得不妥?“我”是怎样忏悔的?表现了“我”什么美德?④现在“我”觉得过去做得太绝,深感内疚,但弟弟却忘却了,不当一回事,这说明了什么?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大多数学生通过自读、互读,能看懂课文,很快就能攻破学习难点,把握课文的主题。而在教学《羚羊木雕》时,课文讲当代青少年故事,讲的是金钱与情义的选择。由于课文写的是同龄人的故事,相对来说阅读障碍少,在略一梳理课文后,教师可采取“放”的方式,让学生去大讨论“情与义”。①这场家庭矛盾冲突中,究竟谁是谁非?②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该怎样处理?③怎样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同龄人的故事,又有着相似的情结,易被当代学生所接受,能激活学生的情感。当讨论开始时,学生们马上进入角色,“真枪真刀”地开始讨论,讨论中不时有精彩的场面出现,下课铃响了也不想停止,在理解课文同时,使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团队精神的教育。
二、课堂组织中的“放”与“收”
合作学习是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合理安排好时间尤为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大多数时间应属于学生,坚决要“放”,在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团队协作精神基础上,让学生在自己和同学的帮助下去完成任务,通过自我质疑、小组讨论、班级答辩、教师指点,来消化课本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根据农村学生基础差、知识面狭窄、主动学习意识薄弱的情况,教师坚决要“收”——硬性规定各组员的分工,使他们在特定的时间里,及时到位,围绕下列步骤有序进行:1.做好预习,重点是基础知识,积极、主动去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2.掌握圈点批注的学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3.提好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每位组员至少提出2个以上的问题,不包括课文后面或作业本上的习题,问题可从语言、难句、思想等方面考虑,并及时作好记录,先组内解答,对难以解答的问题可选择一两个由值日组长交班级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做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理解不致离谱。
三、实践活动中的“放”与“收”
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最终还是要体现在语文能力上,教师可以写作为突破口,由易入难,以写促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先“收”——确定写作范围,如:品佳句、赏文章、评时事、谈感想、找癖疵、仿佳句(段)、续故事。可先从短文(50字左右)开始,再到几百字;其次,印发中考考纲中写作要求,让学生心中有一把尺,随时可自行对照;再次,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在自我修改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把佳作和进步大的作文推荐张贴在学习园,并择期由集体评奖。至于作文内容、作文体裁则“放”——由学生自定,可记实,可想象,可模仿,可创新;可淳朴,可潇洒,可单纯,可深邃。还可根据学生特点,开展语文活动,丰富课堂内容。活动有:名著阅读,作品朗诵,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成语接龙比赛,手抄小报比赛,书画展览等。通过这些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厚实他们的文化底蕴。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旨在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平等对话”的前提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放飞幽闭的心灵,耐心引领学生走进璀璨辉煌的语文世界,在浓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下,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这样既能在“自主、合作、探究”前提下做到因人施教,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合作的乐趣。
但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在热火朝天的课改中,在热闹的课堂气氛中,确也产生许多不和谐之音、许多令人困惑之处:1.教学目标大幅度“缩水”。由于小组讨论时会频频发生“意外”,没讨论多少问题,下课铃就响了,教学计划难以完成。2.课堂气氛是活跃了,学生是轻松了,但书面作业却不尽如人意。口语水平、自信心、胆量等方面提高明显,书面表达却是未升有降,回答主观题时牵强附会的多了、不着边际的多了,言简义赅、一针见血的不常见了。3.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现在课堂上流行以四人为一组的合作学习,且强调班内各组的组员成绩要相对平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个性、基础、家境等差异,在课堂上崭露头角的往往是那些表现欲望强的、基础好的、见过世面的学生,有时可以说是课堂成了少部分学生表演的舞台,而不是全员参与,部分学生成为观众,语文能力得不到训练,在小组讨论时其思维也难以活跃,学习就会失去信心,成绩就会下降。4.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参与效果差。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要尊重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强调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师只是一位引领学生思维走向自由王国的组织者,不应越俎代庖,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强加给学生,阻碍学生思想的发展。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经济的差异,在农村,尤其是偏僻的海岛,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还是捉襟见肘,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途径、学生的知识面还是较窄的,在课上,经常出现表达时词汇贫乏的无奈、课外知识的一致性。再加上生活阅历的制约,大多数初中学生在文本阅读时往往出现:理解肤浅,把握不住要点,有感难言等情况,甚至将各种练习册上的问题搬进来替代质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影响了学生对美文的欣赏质量,也影响了课堂效率。
如何名副其实地提高合作小组的合作质量,使合作小组各成员的思想能真正地碰撞出火花,使“1加1大于2”,从而提高小组各成员自身、小组乃至全班的语文阅读能力?这是摆在我们——农村课改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我们觉得,学习合作小组是充满活力的学习组织模式,要大张旗鼓地推而广之。但是对初中学生,尤其对农村学生来说,在由小学向初中转变的过渡阶段,教师还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进行阅读指导,即通过教师对文本的把握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节奏,甚至通过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思考,“收”住学生自由飞翔的缰绳,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好众人都能接受的内容,调动他们的生活阅历,让学生轻松走进课文,走向广阔的语文天地,尽可能不受文本的约束“放”飞自己的心灵。实践证明,只要做到“放”与“收”紧密结合,农村学生就可在作者、文本、老师的引领下,去感悟作品的真情美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就可做到个体与集体的统一,达到文本的合理解读与自我的独特感悟的结合,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阅读教学中的“放”与“收”
新教材中的范文大多注重人文性,可读性强,且有很浓的生活气息,易被学生接受,但也有些名家作品,学生初读时较难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经典作品可采取在老师的跟读下进行教学,并适当降低难度,对阅读障碍小的作品可让学生去临场发挥。如七年级上第五单元中《风筝》和《羚羊木雕》就是此类课文。《风筝》是鲁迅先生创作于上世纪20年代的散文,课文以“我”的忏悔为抒情线索,表达了作者勇于反省的勇气及强烈抨击封建教育对儿童自由的扼杀。初接触时,初一学生较难理解作品的主题,教师可预先设计好方案,帮助学生把握内容。可以这样去“收”:①谁能说说“士可杀,孰不可辱”的意思?对于违背别人精神意志的精神虐杀,你是怎样看的?②小时候,“我”对弟弟的精神虐杀,表现在哪里?③有人反对过吗?为什么“我”会觉得不妥?“我”是怎样忏悔的?表现了“我”什么美德?④现在“我”觉得过去做得太绝,深感内疚,但弟弟却忘却了,不当一回事,这说明了什么?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大多数学生通过自读、互读,能看懂课文,很快就能攻破学习难点,把握课文的主题。而在教学《羚羊木雕》时,课文讲当代青少年故事,讲的是金钱与情义的选择。由于课文写的是同龄人的故事,相对来说阅读障碍少,在略一梳理课文后,教师可采取“放”的方式,让学生去大讨论“情与义”。①这场家庭矛盾冲突中,究竟谁是谁非?②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该怎样处理?③怎样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同龄人的故事,又有着相似的情结,易被当代学生所接受,能激活学生的情感。当讨论开始时,学生们马上进入角色,“真枪真刀”地开始讨论,讨论中不时有精彩的场面出现,下课铃响了也不想停止,在理解课文同时,使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团队精神的教育。
二、课堂组织中的“放”与“收”
合作学习是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合理安排好时间尤为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大多数时间应属于学生,坚决要“放”,在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团队协作精神基础上,让学生在自己和同学的帮助下去完成任务,通过自我质疑、小组讨论、班级答辩、教师指点,来消化课本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根据农村学生基础差、知识面狭窄、主动学习意识薄弱的情况,教师坚决要“收”——硬性规定各组员的分工,使他们在特定的时间里,及时到位,围绕下列步骤有序进行:1.做好预习,重点是基础知识,积极、主动去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2.掌握圈点批注的学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3.提好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每位组员至少提出2个以上的问题,不包括课文后面或作业本上的习题,问题可从语言、难句、思想等方面考虑,并及时作好记录,先组内解答,对难以解答的问题可选择一两个由值日组长交班级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做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理解不致离谱。
三、实践活动中的“放”与“收”
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最终还是要体现在语文能力上,教师可以写作为突破口,由易入难,以写促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先“收”——确定写作范围,如:品佳句、赏文章、评时事、谈感想、找癖疵、仿佳句(段)、续故事。可先从短文(50字左右)开始,再到几百字;其次,印发中考考纲中写作要求,让学生心中有一把尺,随时可自行对照;再次,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在自我修改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把佳作和进步大的作文推荐张贴在学习园,并择期由集体评奖。至于作文内容、作文体裁则“放”——由学生自定,可记实,可想象,可模仿,可创新;可淳朴,可潇洒,可单纯,可深邃。还可根据学生特点,开展语文活动,丰富课堂内容。活动有:名著阅读,作品朗诵,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成语接龙比赛,手抄小报比赛,书画展览等。通过这些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厚实他们的文化底蕴。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旨在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平等对话”的前提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放飞幽闭的心灵,耐心引领学生走进璀璨辉煌的语文世界,在浓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下,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这样既能在“自主、合作、探究”前提下做到因人施教,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合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