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商品混凝土现浇结构的裂缝问题非常突出,有的甚至影响了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这在住宅工程中尤为突出,已成为房屋质量投诉的热点之一。为此,广大建筑企业、监理单位、业主对商品混凝土的裂缝简直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商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一、商品砼现浇结构裂缝的理论分析
商品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水和各种外加剂及掺合料组成的复杂结构,俗称人工石,其内部是非致密、非均匀的,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及抗拉强度低、抗变形能力差、易开裂的特性。在混凝土未受力之前,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造成的化学收缩和物理收缩而引起砂浆的体积变化,在骨料与砂浆的界面上产生了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微裂缝,另外又由于混凝土成型后的泌水作用,某些上升的水分被骨料所阻止,积聚于骨料的边缘,混凝土硬化后就成为界面裂缝,在外力及变形的作用下产生拉应力,使得具有楔形的微裂缝的顶端形成应力集中,随着拉应力的进一步延伸、会合、扩大,最后形成了几条可见的裂缝,宏观上表现为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实际上,所有的混凝土构件都是带裂缝工作的,只不过裂缝的宽度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一般来说,混凝土的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3mm(室内),超过此宽度的裂缝,假如能保证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话,也会因人的肉眼易于发现,必须加以处理。
二、商品砼裂缝控制技术新方案
根据以上对商品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因的分析,结合现场的施工的情况,避免商品混凝土现浇结构裂缝的产生,建议采取如下新的控制技术方案。
(一)设计方面的技术控制措施。
1、应加强图纸会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和建设、设计单位进行交涉,变更。做到把裂缝问题的隐患在施工前。
2、结构图纸会审时要注意钢筋的排列,既要满足构件产生抗力的需要,又要便于施工。梁柱结点设计时要考虑各构件的钢筋相互锚固、弯折的布筋要求,以利于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同时,采用合适的现浇板的厚度,根据实际施工经验,建议现浇板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20mm。
3、图纸会审时应考虑施工实际情况,要审查构造设计合理与否。如在现浇板的设计中,支座上部的钢筋不应在跨中全部切断,跨中上部的贯通钢筋不应小于相应支座钢筋面积的30%,位于板角,往往是各种应力互相迭加的区域,应予以加强,建议设计中对此类部位除双层双向的钢筋不可少之外,还应加45°斜向钢筋予以补强。板钢筋应相对细一点、密一点,宜采用连续式配筋,不宜采用分离式配筋,以抵抗结构产生的收缩应力。混凝土现浇板的强度不宜取的过大,以不超过C30为宜。
4、基础图纸会审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不应考虑地基的承载力而忽视地基的变形,采用合理的基础构造形式,调整基础各部位的刚度采用“放”、“抗”及“调”的形式,避免应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裂缝。
(二)材料方面的技术控制措施
加强材料采购谈判及合同管理,加强材料进场验收和试块检测。应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尽量减少使用收缩量大、需水量多的水泥,建议采用需水量小、与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好的水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品种的水泥,在满足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根据经验,商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2、在满足可泵性及和易性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小坍落度,建议一般情况下,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20mm~160mm之间,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应力。
3、尽可能采用水化热值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以降低混凝土硬化时的收缩应力。
4、宜优先采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因为用此级配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根据工程需要,采用合适的骨料粒径,尽可能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因为增大骨料粒径,可减少需水量,从而减少了水化热,最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根据有关资料,采用5mm~40mm石子比采用5mm~25mm的石子每立方米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5kg左右,在相同水灰比的情况下,水泥的用量可减少20kg左右。另外,粗骨料颗粒的形状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用水量也有较大的影响,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15%。细骨料也应以中、粗砂为宜,细度模数应在2.5~3.2之间。
5、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建议商品混凝土用的粗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小于1%,砂的含泥量控制在小于2%,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6、对外加剂应先进行有关指标的复试,合格后再使用,配制过程中的掺量更要严格控制,以免发生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7、活性掺合料的掺量应严格控制。对早期抗裂性较高的工程,更应严格控制。
8、对重要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应对粗、细骨料进行碱活性的检验。当判定骨料有潜在的危害时,应采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者采用能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掺合料。
9、改善混凝土构件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这对大体积混凝土尤为重要。如设置滑动层、设置缓冲层、合理分段施工等,以避免贯穿裂缝的产生。
10、合理控制浇筑混凝土的时间,避免在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的情况下浇筑混凝土。
(三)施工现场管理使用的技术控制措施
按设计要求正确使用结构,严禁在结构上堆放过多的荷载和局部改变承重结构的受力体系及传力途径,例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第4条强制性标准条文规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严禁违反设计文件擅自改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的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未经设计确认和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拆改水、暖、电、燃气、通讯等配套设施。同时,要采取措施避免结构长期处在高温和高腐蚀性等不利的环境中。
三、商品砼裂缝控制技术新方案总结
商品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会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传统的裂缝控制技术方案仅从施工阶段进行控制,不确定因素较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品缓凝土现浇结构的裂缝问题。我们新方案设计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从源头上就进行控制,实行质量控制全程跟踪,做到在图纸会审阶段、材料采购谈判合同阶段、現场浇筑和后期养护阶段及施工现场管理使用阶段这四个环节层层把关,通过公司项目组验证、跟踪确能有效的控制商品混凝土现浇结构裂缝的产生,实践证明,该商品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新方案是可行的,欢迎项目部在工程实施中不断提出反馈意见,以利于不断完善。
一、商品砼现浇结构裂缝的理论分析
商品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水和各种外加剂及掺合料组成的复杂结构,俗称人工石,其内部是非致密、非均匀的,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及抗拉强度低、抗变形能力差、易开裂的特性。在混凝土未受力之前,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造成的化学收缩和物理收缩而引起砂浆的体积变化,在骨料与砂浆的界面上产生了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微裂缝,另外又由于混凝土成型后的泌水作用,某些上升的水分被骨料所阻止,积聚于骨料的边缘,混凝土硬化后就成为界面裂缝,在外力及变形的作用下产生拉应力,使得具有楔形的微裂缝的顶端形成应力集中,随着拉应力的进一步延伸、会合、扩大,最后形成了几条可见的裂缝,宏观上表现为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实际上,所有的混凝土构件都是带裂缝工作的,只不过裂缝的宽度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一般来说,混凝土的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3mm(室内),超过此宽度的裂缝,假如能保证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话,也会因人的肉眼易于发现,必须加以处理。
二、商品砼裂缝控制技术新方案
根据以上对商品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因的分析,结合现场的施工的情况,避免商品混凝土现浇结构裂缝的产生,建议采取如下新的控制技术方案。
(一)设计方面的技术控制措施。
1、应加强图纸会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和建设、设计单位进行交涉,变更。做到把裂缝问题的隐患在施工前。
2、结构图纸会审时要注意钢筋的排列,既要满足构件产生抗力的需要,又要便于施工。梁柱结点设计时要考虑各构件的钢筋相互锚固、弯折的布筋要求,以利于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同时,采用合适的现浇板的厚度,根据实际施工经验,建议现浇板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20mm。
3、图纸会审时应考虑施工实际情况,要审查构造设计合理与否。如在现浇板的设计中,支座上部的钢筋不应在跨中全部切断,跨中上部的贯通钢筋不应小于相应支座钢筋面积的30%,位于板角,往往是各种应力互相迭加的区域,应予以加强,建议设计中对此类部位除双层双向的钢筋不可少之外,还应加45°斜向钢筋予以补强。板钢筋应相对细一点、密一点,宜采用连续式配筋,不宜采用分离式配筋,以抵抗结构产生的收缩应力。混凝土现浇板的强度不宜取的过大,以不超过C30为宜。
4、基础图纸会审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不应考虑地基的承载力而忽视地基的变形,采用合理的基础构造形式,调整基础各部位的刚度采用“放”、“抗”及“调”的形式,避免应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裂缝。
(二)材料方面的技术控制措施
加强材料采购谈判及合同管理,加强材料进场验收和试块检测。应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尽量减少使用收缩量大、需水量多的水泥,建议采用需水量小、与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好的水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品种的水泥,在满足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根据经验,商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2、在满足可泵性及和易性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小坍落度,建议一般情况下,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20mm~160mm之间,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应力。
3、尽可能采用水化热值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以降低混凝土硬化时的收缩应力。
4、宜优先采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因为用此级配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根据工程需要,采用合适的骨料粒径,尽可能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因为增大骨料粒径,可减少需水量,从而减少了水化热,最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根据有关资料,采用5mm~40mm石子比采用5mm~25mm的石子每立方米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5kg左右,在相同水灰比的情况下,水泥的用量可减少20kg左右。另外,粗骨料颗粒的形状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用水量也有较大的影响,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15%。细骨料也应以中、粗砂为宜,细度模数应在2.5~3.2之间。
5、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建议商品混凝土用的粗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小于1%,砂的含泥量控制在小于2%,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6、对外加剂应先进行有关指标的复试,合格后再使用,配制过程中的掺量更要严格控制,以免发生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7、活性掺合料的掺量应严格控制。对早期抗裂性较高的工程,更应严格控制。
8、对重要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应对粗、细骨料进行碱活性的检验。当判定骨料有潜在的危害时,应采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者采用能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掺合料。
9、改善混凝土构件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这对大体积混凝土尤为重要。如设置滑动层、设置缓冲层、合理分段施工等,以避免贯穿裂缝的产生。
10、合理控制浇筑混凝土的时间,避免在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的情况下浇筑混凝土。
(三)施工现场管理使用的技术控制措施
按设计要求正确使用结构,严禁在结构上堆放过多的荷载和局部改变承重结构的受力体系及传力途径,例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第4条强制性标准条文规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严禁违反设计文件擅自改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的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未经设计确认和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拆改水、暖、电、燃气、通讯等配套设施。同时,要采取措施避免结构长期处在高温和高腐蚀性等不利的环境中。
三、商品砼裂缝控制技术新方案总结
商品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会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传统的裂缝控制技术方案仅从施工阶段进行控制,不确定因素较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品缓凝土现浇结构的裂缝问题。我们新方案设计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从源头上就进行控制,实行质量控制全程跟踪,做到在图纸会审阶段、材料采购谈判合同阶段、現场浇筑和后期养护阶段及施工现场管理使用阶段这四个环节层层把关,通过公司项目组验证、跟踪确能有效的控制商品混凝土现浇结构裂缝的产生,实践证明,该商品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新方案是可行的,欢迎项目部在工程实施中不断提出反馈意见,以利于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