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终极价值,从根本上来说,不在于或主要不在于培养未来的数学家,而在于培育人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头脑中的数学空间,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具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在较长一段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沉闷,科任教师反映课难上,学生成绩平平,学生学得吃力、效果不佳。为了抓住这一教学现象的实质,我们从学生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的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抽样问卷方式,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提出,最后加一道问答题,问题涉及到有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诸多因素。选取九年级所有班级共150名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150张,收回150张,回收率100;作答142张,占总数的94.7℅。
三、调查结果
从调查资料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于学生学习动机和教师教学两大方面。
1.学生学习动机方面
(1)学生缺少主动质疑的习惯。
(2)学生缺少章节复习、总结、归纳的习惯。
(3)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2.教师教学方面
(1)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在影响着课堂教学,传授式教学依然占主导地位。
(2)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缺少。
(3)对学生缺少激励评价。
(4)缺少知识、概念向實践能力的转化。
四、应对策略
1.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业务钻研
学习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要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为此,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 我们首先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在读书中让教师真正意识到“书能香我无须花”。
2.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在备课、教学方法、情境创设等各个环节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师树立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激励理念。教师要想给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就必须全面地观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挖掘、激励。我们在教学中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孩子会发现孩子变得可爱了,闪光点越来越多了,原来我所教的学生和别的班级的学生一样出色。为了让学生得到赏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给学生获得赏识的平台,努力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教师肯定的评价中增加自信心,增强自我价值感。我们在教学中要利用课堂、课间不留痕迹地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竖一竖大拇指、轻轻地抚摸等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种内心情感的流露更能直接被学生所认知并能促进其进步与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就是关爱学生,就能促进学生形成“能、行、成”的强势心态。学生得到了赏识,增强了自信心,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我认为,赏识就是一种激励,是对学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激励性评价。
4.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
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学习优秀教学案例,多参加各种优质课竞赛。尤其是年轻教师,要积极主动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应急处理课堂的能力,进而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5.树立科研意识,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善教育、精教学、能科研,这是教育赖以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科研型”教师,也应该面向全体教师,而不是局限于青年或骨干教师。因为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促使教师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过程,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以促使他们始终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经过调查对比证实,一个长期不参加研究的教师,即使他有相当的教学经验、有一定的成熟度(或称临界点),其业务水平也只能徘徊在原有的层面上止步不前,甚至于不进则退,更谈不上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终极价值,从根本上来说,不在于或主要不在于培养未来的数学家,而在于培育人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头脑中的数学空间,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具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在较长一段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沉闷,科任教师反映课难上,学生成绩平平,学生学得吃力、效果不佳。为了抓住这一教学现象的实质,我们从学生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的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抽样问卷方式,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提出,最后加一道问答题,问题涉及到有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诸多因素。选取九年级所有班级共150名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150张,收回150张,回收率100;作答142张,占总数的94.7℅。
三、调查结果
从调查资料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于学生学习动机和教师教学两大方面。
1.学生学习动机方面
(1)学生缺少主动质疑的习惯。
(2)学生缺少章节复习、总结、归纳的习惯。
(3)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2.教师教学方面
(1)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在影响着课堂教学,传授式教学依然占主导地位。
(2)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缺少。
(3)对学生缺少激励评价。
(4)缺少知识、概念向實践能力的转化。
四、应对策略
1.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业务钻研
学习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要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为此,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 我们首先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在读书中让教师真正意识到“书能香我无须花”。
2.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在备课、教学方法、情境创设等各个环节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师树立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激励理念。教师要想给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就必须全面地观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挖掘、激励。我们在教学中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孩子会发现孩子变得可爱了,闪光点越来越多了,原来我所教的学生和别的班级的学生一样出色。为了让学生得到赏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给学生获得赏识的平台,努力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教师肯定的评价中增加自信心,增强自我价值感。我们在教学中要利用课堂、课间不留痕迹地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竖一竖大拇指、轻轻地抚摸等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种内心情感的流露更能直接被学生所认知并能促进其进步与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就是关爱学生,就能促进学生形成“能、行、成”的强势心态。学生得到了赏识,增强了自信心,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我认为,赏识就是一种激励,是对学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激励性评价。
4.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
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学习优秀教学案例,多参加各种优质课竞赛。尤其是年轻教师,要积极主动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应急处理课堂的能力,进而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5.树立科研意识,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善教育、精教学、能科研,这是教育赖以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科研型”教师,也应该面向全体教师,而不是局限于青年或骨干教师。因为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促使教师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过程,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以促使他们始终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经过调查对比证实,一个长期不参加研究的教师,即使他有相当的教学经验、有一定的成熟度(或称临界点),其业务水平也只能徘徊在原有的层面上止步不前,甚至于不进则退,更谈不上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