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民族旅游创新创业路径研究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ch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替代的休闲活动,虽然花费不菲,但被认为是“值得”的快乐支出。对许多人来说,旅游成为必需品。旅游需求被人们“自然而然化”“理所当然化”了。随着人们需求观念的改变,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会逐渐转化为一种社会力量,必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作为提供旅游产品的社会生产力部门、旅游行业及相关综合产业,如何为现代旅游者提供满意目的地、旅游产品及旅游相关服务支撑,是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宏观社会发展问题。
  民族地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地,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特色的文化、不同自然风貌和特殊地理环境是我国民族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也是富有内涵的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前提。因此,民族文化成为我国发展民族旅游业的优势资源。现阶段,现代人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民族地区逐渐成为现代旅游者的目的地。然而,在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引导下,现代民族地区如何借助这一国家政策的力量形成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将成为民族地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导向性的力量。而如果发挥好这种导向性的力量,必然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业振兴等产生积极影响。

一、民族旅游加速传统社会的解体和新秩序的重建


  文化具有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中包含着可变的因素,这就是变异性,如学者钟敬文在研究民俗文化的变异性时指出:“民俗的变异性指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变异实际上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所在。”传统社区的消失,人们固有生产生活方式的解体,意味着一些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消失,其中,部分经过变异后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而部分则完全消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传统生产方式的变迁;其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变迁,一定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与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当这种生产方式消失后,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新的变迁;其三,人们精神生活习俗的变迁,一些不适应的习俗被人们逐渐遗忘,还有一些经过变异后得到发展。总之,当地人居住环境、生产方式的改变,打破了人们的传统生活秩序,人们要在新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中寻找新的生活模式。旅游业的开发打破了当地人传统的生活世界,且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又为当地人建立新的生活秩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可以发现这样的启示,每一次历史的更迭、社会的发展无不经历一种变革,只有打破旧的制度,新的制度才有生存的土壤;人们只有打破传统的观念,新思想才可以建立,而歷史和社会的发展无不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旅游业,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社区传统民俗社会的解体,传统民俗社会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持有各自价值观念的新型社会关系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旅游业发展对就业提出了新的需求,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最终导致新的社会分层。传统民俗社会解体打破了旧有的生活秩序,导致人们不得不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新的选择,寻求新的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念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建立起来,人们又一次实现了前进式、上升式的发展。正如学者们在《旅游社会学》中提出的观点一样:“旅游是一种商业化的好客产业。对于那些保持着质朴传统的社会,旅游对社会组织基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扩大了当地的经济领域。那些与原本不受经济规则约束的生活领域,现在也变得商业化或‘商品化’了”。而且在日益产业化的旅游发展中,Kneafsey指出,“无论是在与旅游者打交道时,还是在与他们自己人交往时,经济上的考虑在当地居民态度与关系中都占据了显著位置,淳朴、友好的主客社会关系大量地被经济交换关系取代,并被表面的友好掩盖。”尤其在民风民俗较为浓厚的民族地区,一向靠一种约定俗成的力量维系社会关系,随着这种社会关系的改变,民族地区传统的分工方式将被打破,旅游资源的发掘和保护使当地居民失去了原有的生活空间,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为民族地区的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这种打破和重建原有分工方式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分层和结构重建的过程。这一过程又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因素,当地人会为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到来而做各种努力,努力挖掘自身文化、努力学习新知识和技术、努力打造更多有内涵的创新型旅游产品和服务。
  在那些边缘地区和民族村落,旅游发展将改变传统的以家庭出身或社会地位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提高金钱和文化作为社会分层的价值和地位。由于新的利用方式和贸易机会——旅游的出现,地方自然资源如林地、湿地、湖泊的经济价值被重新评估。一些过去荒芜的或未被开发的土地价值可能突然飙升,使拥有这些土地资产的个体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再者,旅游业对民族文化的独特热衷使一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者和一些民族遗产拥有者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发生了突然变动,他们有些成为发展民族经济的精英,或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精英,这样的社会变动,最终导致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从而扩大或改变当地社会分层系统的范围,最终使社会结构得以重建。
  除此之外,旅游发展还促进了一个特殊阶层的出现,那就是民族地区妇女地位的改变。妇女成为现代社区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阶层。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为民族地区的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成为民族地区旅游服务行业中的主力军。总之,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重建,打破了传统社会中男尊女卑及由于性别和观念等意识形态的传统而导致的社会分工歧视,使新的社区能够按照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建构新的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型社区模式。

二、民族地区旅游业创新创业发展及路径选择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来民族地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习俗文化的变迁,与之相应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而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的解体及新秩序的重建必然为新的发展带来了环境和条件,正如学者们在《旅游社会学》中指出:“世界各地旅游发展经验证实,旅游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不仅可以激励当地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而且可以间接地为当地人创造新的生产和贸易机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是振兴正在衰退的传统工业城市或传统产业的重要途径。”所以,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的解体必然对整个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相关行业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民族地区振兴及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契机。
其他文献
引言  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既有艺术内涵,也有商品屬性,通过物化形态被推向市场,彰显了其艺术内涵和社会影响力,满足了大众新的审美需求。将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理念综合应用到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中,充分发挥该技艺的审美优势,可以弥补大众日常生活中传统艺术文化缺失的现实问题,丰富大众的艺术审美和生活元素,也为传承发展传统藏族文化和经典手工技艺探寻了新的合理路径。一、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
期刊
引言  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于2018年正式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在这一重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旅游和科技融合、旅游和文化融合、旅游和农业融合、旅游和体育融合、旅游和康养融合等多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快速发展起来,不仅丰富了我国传统旅游业的内涵,极大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而且还满足了当前人们高涨的多元化旅游需求。为了适应旅游业改革的需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等都应该随之
期刊
“荒野”一词,在中国文化中似乎是一个被弱化的概念,关于它的古籍甚少,在《书·说命下》中有提及:“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的字样,在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也只是引用“大荒山无稽崖”之说来增加小说的神秘色彩,而我们今天所提及的荒野,则是在欧美生态文学中为人所熟知的概念。  初始的“荒野”在人们心中是荒凉、可怕的所在,人们对荒野充满恐惧、敬畏。直到十九世紀中期的英国著名小说《呼啸山庄》中,荒野还是野蛮
期刊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并利用闲余时间去各国旅游,这对旅游行业提出了严格要求。只有培养大量的旅游行业专业人才,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而旅游相关专业也成为当前学生比较热爱的专业之一。学生数量的增加,给中国旅游教育与培训提出严格标准,且旅游教育与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一、中国旅游教育与培训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
期刊
引言  “以就业为导向”是培养高职人才的重要特色。高职院校旅游类大学生指在高职院校里就读的旅游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旅游专业大学生要提高就业质量,入职前具备一定的国际理解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提升高职旅游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视角下,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渗透是旅游类专业建设中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  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46年第一次提出“国际理解”
期刊
一、玉林市乡村旅游人才的发展现状  广西玉林作为农业大市,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独特,素有“荔枝之乡”“桂圆之乡”“沙田柚之乡”的美称,有特色水果30多类150多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枝、龙眼、沙田柚、芒果、香蕉、柑橘、番石榴、甘蔗、松香、禽畜的生产基地。玉林市药材和野生珍稀动物十分丰富,有“南方药都”的美誉。目前,玉林共创建了8个玉林特色岭南文化名镇,17个玉林市特色岭南文
期刊
引言  乡村地区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承载着乡村的独特记忆。目前,中央政策明确提出促进乡村振兴,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与升级。依托乡村地区的特色产业实现乡村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乡村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发展方向。乡村地区旅游产业与当地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激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在以后的发展实践中做出改进。一、乡村旅游产
期刊
引言  我国的旅游人才培养包括学历教育(涵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岗位教育(培训)两部分。其中,学历教育有4个培养层次,即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本科学历教育。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学历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浙江大学成立旅游管理系,标志着旅游管理本科学历教育的开端。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本科层次的旅游管理学历教育经历了萌芽、巩固发展、规模扩张、内
期刊
①步入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白底乌檐屏风 ②“起文楼”采用了中西建筑风格  桂林山水饮誉世界,阳朔风光秀冠神州。然而,深藏在桂林与阳朔之间的一座江南园林却鲜为人知。  雁山园,又名雁山别墅、西林花园,始建于公元1869年,曾经是清代桂林士绅唐岳的私家园林,清代两广总督岑春煊的后花园。虽然百余年来历经战乱、数易其主,而今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与活力,令人心驰神往。  雁山园汇集了桂林山峰之秀、漓水之
期刊
①布鲁塞尔大广场  2019年11月10日,我们乘高速列车从科隆到达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我们安排了四个游览日,以布鲁塞尔为“大本营”,以当天往返的方式分别游览根特、布鲁日和安特卫普。这样时间上比较宽松,也避免了拖着行李到处跑的劳累。期间零碎的时间则安排在布鲁塞尔游览。  布鲁塞尔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广场的美妙夜景。华灯初上时,精致、大气的建筑上壁画和雕刻都熠熠生辉,整个大广场如披上了华丽的盛装一般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