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茉莉,又红了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8888jm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色的茉莉花会变红吗?当然会!只不过,此“红”非彼“红”也。
  2012年4月底,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会长吴依殿应国际茶叶委员会邀请,前往英国参会。作为市级茶叶协会会长,这是一个破格的邀请。而吴被另眼相看的理由之一,是2011年10月福州被国际茶叶委员会认定为“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
  被世界认可、重新在首都高端茶叶会所走红,标志着沉寂了二十余年、几乎走向没落的福州茉莉花茶开始重拾昔日辉煌。
  仅用了一年的光阴,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终于可以骄傲地向全世界宣称:茉莉,又红了。
  作为福州的市花,茉莉在福州已经开放了2000多年。宋朝时,茉莉与茶终于“缠绵”。到了清朝末年,福州已成为全国花茶生产中心与集散地,福州茉莉花茶更是蜚声海内外。由于福州茉莉花茶独特的品质,改革开放前,我国出口的茉莉花茶100%为福州生产,同时福州茉莉花茶还占内销份额的40%左右,可谓无人不知,从基辛格到尼克松都说好,其香气被外国政要称为“中国春天的气味”。
  “当时是凭票供应啊,限量,你去邮局邮寄不能超过两斤的。顶级的茉莉花茶,一斤8元,当时月工资才30多元,可以和今天的大红袍媲美。”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的张建胜回忆往事,无限感慨。那时也是茉莉花茶产业效益的高峰时期,据称一亩茉莉花的收益不仅可以解决一家人的生计,连嫁女娶媳妇都能轻松搞定。
  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州花茶加工厂有近千家,茉莉花茶年加工量接近8万吨。那些年,大红袍还没流行,福州茉莉花茶笑傲全国,成为福州的重要产业之一,外地人来榕参观,福州茉莉花茶加工厂是经典景点。在巅峰时期,福州的茉莉花种植号称达到10万亩,以福州南台岛一带最为密集,被称为“琼花玉岛”。
  也就是这个时候,福州茉莉花茶进入了由盛转衰的时期。福州的茉莉花茶之所以与众不同,与其独特的茉莉花品质息息相关。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茉莉花种植基地被占用,再加上产品制作工艺缺乏创新、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品牌宣传不足、消费观念引导不到位等问题,茉莉花茶昔日光环逐渐淡去。
  为重拾茉莉花茶昔日辉煌三个措施推动整体营销
  为了改变福州茉莉花茶市场日益低迷的局面,2011年,在福州市委的直接推动下,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成立,其核心使命就是重拾福州茉莉花茶的昔日辉煌,福州市原副市长吴依殿成为首任会长,协会作为沟通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福州众多茶叶企业一道,开始了福州茉莉花茶的复兴之旅。
  首先,是保护茉莉花最适宜种植区域,鼓励茉莉花种植。“我们鼓励农户种植茉莉花,并且由政府给予补贴。现在茉莉花种植面积在扩大,有1.3万亩。花价也上来了,17元一斤,所以农户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吴依殿说。
  其次,是“打假”。在福州茉莉花茶上狠抓质量。当年福州茉莉花茶到顶峰时期,有茶企上千家。数量虽多,产品质量却逐渐下降。“不是所有在福州卖的茉莉花茶,都可以称为‘福州茉莉花茶’。真正的‘福州茉莉花茶’,必须是在福州这个产地出来的茉莉花和茶,按照福州传统工艺制作的,因为这个土壤气候和制作工艺都是独特的,品质是有区别的。”
  再次,是鼓励茉莉花茶工艺的创新,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九峰茗茶是福州茶叶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传统茉莉花工艺基础上,九峰茗茶创新性地将茉莉花与红茶结合,孕育了福州茉莉花茶的当代新品“九峰茉莉红”,其独特的口感和一如既往的香气很快掳获了传统茉莉花茶消费者和当下红茶追捧者的“芳心”。
  “协会对我们很支持,提供了很多全国性的信息和交流平台,我们在福州的门店配送遇到一些手续问题,也是协会帮我们和政府部门协调解决。”九峰茗茶负责人叶济德说。在内部整合之后,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带领以“九峰茉莉红“为代表的福州茉莉花茶企业开始了“福州茉莉中国行”的整体品牌营销之路,向各地展示焕然一新的茉莉花茶,宣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福州茉莉花茶申遗成功重登茶叶高端市场
  通过不断积极展示、交流和争取,2011年10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市“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2011年11月,福州茉莉花茶获得“国家地理保护标志”;2011年12月,福州茉莉花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通过。
  福州茉莉花茶其不可复制的独特性获得各方认可,从遗忘中走出,特殊的地理因素和历史沉淀使其再次成为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2012年1月,360克的顶级福州茉莉花茶拍出了10万元的天价。“这标志着福州茉莉花茶重新进入高端市场。”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的张建胜透露,当茉莉花茶在南方市场式微,福州本土茉莉花茶市场低迷时,很多企业都去了北方,而现在很多企业又回来开店了。
  九峰茗茶的负责人叶济德说,2002年自己在福州开始创业,前些年在全国各地铺设渠道,发现茉莉花茶在北方其实有很深厚的市场基础,尤其在北京,福州茉莉花茶过去的影响力很大。当他决定顺应市场潮流,尝试将现在流行的红茶元素和传统茉莉花工艺结合,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了。“我们是做连锁店的,各品种的茶都有,但是现在,这款‘茉莉红’是我全国200多家门店最重要的招牌产品,茉莉红的销售额已经占到20%左右。”叶济德说。“如果在北京站稳了脚,接下来对全国市场都有很大的影响。”叶济德说。
  看起来,福州茉莉花茶已经恢复了几分当年红火时候的风采,复兴之旅并不遥远,但是吴依殿并不敢掉以轻心。“协会成立一年还没到,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现在福州茉莉花茶的专业人才还很匮乏,技师、品茶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接下来我们要协调企业,整合行业资源,为企业定向培养一批专业人才。”
其他文献
问:李博士,您好!您目前在主持哪些项目呢?  李:目前,我主要主持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VA菌根促进茶树生长的转录谱分析和相关候选基因克隆”、2011年南平市科技对接重点项目“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产业化示范”、2011年省政府教学改革项目“产学研用联合培养茶学应用型人才”等。  问:您能详细谈谈这些项目吗?  李: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VA菌根促进茶树生长的转录谱
期刊
选拔茶仙子  2010年,中国茶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上海世博会,进入了被媒体称为“世界中心”的联合国馆。历经了184天精彩的展示,中国十大名茶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为世界所认可。  而手捧各地名茶的那60位茶仙子甜美的微笑、婀娜的身姿更是给来参观的各地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博会上的茶仙子历来有之。1867年,福建3名茶花少女代表中国茶艺界亮相巴黎,一时轰动了巴黎世博会,给世人留下难忘的靓影。就在14
期刊
满堂香茶业集团  弘扬北京精神立足企业实际不断开拓创新  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2月28日下午,依莲轩社区在北京国际茶城四层满堂香茶文化主题会馆举办了以“弘扬北京精神”为主题的妇女代表联谊会。会上,妇女朋友们畅所欲言,叙旧话新,共同学习北京精神,发扬北京精神。作为社区妇联充满朝气的团队,“茶色娘子军”献上了精彩的茶艺表演,并对参会妇女代表致以节日的问候。自国际茶城成立以来,在依莲轩社区妇联
期刊
大约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看到肩挑担子走街串巷的卖茶人。他们大都操着一口不太好懂的南方口音,态度诚恳而又认真。茶当然是好茶,带着南方特有的清香和湿润气息,对于城中的茶客来说,那些走街串巷行脚的茶商,是流动的茶叶店,又是地方茶品最辛苦也最直观的推销员。  再后来,肩扛担挑的小商贩靠着两只脚和一担茶有了第一桶金。于是,他们歇脚下来,或买或租下一个铺面来卖茶。铺面前是跟
期刊
假设产品是演员,那么销售通路绝对属于博得满堂彩的舞台,演员的基本功很重要,但选择在一个合适的舞台上演出,却是其成功的必备条件。  这是北京7月的马连道,最寻常不过的一天,而在北京马连道茶城内,始终是一派繁忙景象。不断有来自各地、各种身份类型的顾客,在各楼层挑选着商品。而在三楼的天月茶超市内,那些包装悦目的铁观音、大红袍和普洱茶,外形精美的紫砂壶以及各种艺术茶盘,就在一阵阵的茶香间被买走。这里看不到
期刊
这些品牌企业和企业家们,注定会成为今日色彩斑斓的群像,在大时代的浩瀚之波中,将故事由点到面地展开,从而开启中国茶品牌塑造的全新之路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茶行业里,至今仍有着数以万计的茶叶企业,而他们之中,拥有品牌者可以千计。我们今天来讲述茶产业品牌塑造过程中的故事,是为了最终追溯整个中国茶产业成长扩张的时代背景、整个中国茶原产地经济与销区经济的互动,以及中国茶品牌化进程对整个行业产业链的拉伸和推动。
期刊
由于中国茶叶以散装茶为主的时代终将终结,而品牌浓缩了一切集中了一切,极大程度左右了消费者的习惯和口味,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品牌就是竞争力、就是效益,就是中国茶企业下一步的利润增长点。  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记者曾与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茶企业有过不少接触,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中国茶产业界的商人很精明,市场欢迎什么他们就卖什么,什么利润高就卖什么,但与此同时,却极少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的商品到底要在哪些渠道
期刊
社会热点、文化热点以及各种娱乐热点已和我们的商业实业领域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过去那种只用一个点子、一个广告以及聘请一个代言人就给企业带来转机的故事正在成为过去式。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在茶业品牌的塑造之路上,也留下了诸多悬念。  由于传统企业“触电”的热潮方兴未艾,在这一阶段,国内有众多茶叶连锁企业都开始启动电子商务,像茶叶流通领域的百年老字号张一元和吴
期刊
中国茶叶产业链的重心,已从传统的一产领域延伸到了二产甚至三产领域,茶叶从种植、加工到后期销售乃至和下一步继续延伸的文化、旅游等内容都出现了有机融合,谁能把握趋势,谁就先跑赢市场。  其实一直以来,在茶行业最习以为常的做法,是种植端(茶农)、生产端(茶厂)和渠道端(茶商)各自为政,很少出现有某家企业控制全产业链的情况。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品牌商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渠道商,他们并不参与种植,只是从茶农手里
期刊
前不久,七彩云南普洱茶东莞酝化中心正式对外营业。这一被认为是全国首家普洱茶酝化中心,以“24小时×360°的茶管家式服务”集结了茶研所、文化体验、交易平台、物流、陈化服务为一体,成为茶行业功能化综合体运作的第一例。  “茶管家”与“茶银行”迥然不同  有人说:“茶管家”即是“茶银行”,只是叫法不同,两者不都是“茶叶仓储管理”吗?实则有着本质的差别:“茶银行”类似于银行,存进去主要为了升值,重在仓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