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以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醒,进而识记,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上好复习课,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但是初中语文共六本教材,中考前总复习时间短,复习量非常大,如何在短时间内搞好语文总复习,常常是初中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复习前,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意思就是我们做事前一定要有计划,对事情做好全盘考虑、周密安排。制订初中语文总复习计划对初中语文总复习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教师必须通读《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初中语文教材及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明白《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考点、教材的复习内容及中考试卷的考法,将考点、内容及考法列为复习的几个板块,并做好时间的安排,在中考前认真、仔细地复习。绝不能没有计划,避免发生学生参加中考时还没有复习完的现象。
其次,在制订计划、安排复习时间时,一定要考虑重点与非重点、难点与非难点的区别,切忌平均用时、平均用力。对于重点与难点,一定舍得花时间、花力气,确保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对于非重点、非难点,则要“惜时、惜力”。只有这样,学生在语文考试时才能考出好成绩。
再次,在总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复习中的实际情况适时变更复习计划,因为任何一个周密的计划都不可能把实际情况全部考虑到。制订计划的时候,教师认为的难点和重点、非难点和非重点,并不一定就是复习时学生的难点和重点、非难点和非重点。教师一定要根据复习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变更复习计划,只有这样,复习效率才会有所提高。
二、形成有机的知识网络,使其完整化、具体化
完整化是指将考试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依据一定的次序编入网络。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对语文知识点,以及应达到的能力层级的定位,我们一定不要冷落和遗忘任何一个知识点,同时,每个知识点应达到的层级要具体化,使学生心中清楚,真正使学生具有全面的语文能力。
三、夯实基础,重视积累与运用
按照中考说明的出题模式,语言基础包括:语音文字、词语运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古诗文默写等。语文实践包括文学名著、语言的表达、联想仿写、筛选概括、图表分析、解说评价、综合性学习等。复习以课本为主,按考标要求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归纳、总结,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如常用词语的书写与读音,先整理好六册教材词语,然后抄写、听写两遍,及时批改、订正,注重书写质量。特别要记住一些自己容易读错的音和容易写错的字。
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复习等,采用互背与默写相结合的方法,不但要求背诵完指定篇目,字字落实,还要求“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以免一字出错,全“盘”皆输。
对于词语使用、语病、标点、图文解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复习,一方面采用专题形式,先精选中考试题练习实践,后发现规律,归结理论与做题方法技巧,最后针对考点要求编好巩固练习。另一方面在平时阅读与写作复习中深化这些考点。成语应用中的“基本义、比喻义、褒贬义”,病句中的“歧义现象”是比较难掌握的,要重点突破。尤其是自相矛盾的语病,如“避免、防止、禁止”这样的否定词,不能与否定词“不、不能”连用。
四、科学的圈示法能有效增强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以及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我认为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
1.延伸性强。由于复习课不同于新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只是由于遗忘,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时,只要老师恰到好处地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启发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且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搞不好就犯了脱离《课标》的错误。就其特点加以复习,采用网络图,联系起来板书(板书略),产生“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系统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做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的复习;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掌握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绘制树状结构图,在复习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用板书图示进行语文复习,其系统性是很强的,效果很好。
五、找准合适的训练突破口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又有与其他学科相似的共同性。依据中考试卷结构及试卷内容所占分值和难易程度的比例,显然加强了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对阅读能力的重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因为当今社会,一个人信息量的多少和正确与否,往往与他的事业和前途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会写会读,还要进行得体的口语交际,他的语文能力结构层次才是全面的。在阅读考查中,设计得好的考题十分注意:首先考查整体把握文意,进而理清文章思路,然后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含义,当然与文章体裁有关的知识也会考查到,但这不是重要内容。无论什么文章,如果读了以后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蕴涵在词语和句子之间的意义?即使把文体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也无济于事。因此,运用有关文体知识来做阅读各类文章问题的突破口,就要准确把握获得信息的准确度。
六、有效训练,进行检查评价
复习工作是否有效,比较可行的方法是随时对学生进行检查。检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小测、模拟考、堂上答题、知识反馈、能力训练等。检查的方式有综合式检测、专题性检查,还有日检查、周检查、月检查等。方法多样,只要能够达到检查目的就行。有时为了淡化考试,减轻学生因紧张的复习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也可采用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检查的目的。
总之,中考教学与复习方法同样有一定的规律性,简单地讲,则是教亦有道,应取之于巧。在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复习备战、迎接中考,智取当是关键所在。
一、复习前,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意思就是我们做事前一定要有计划,对事情做好全盘考虑、周密安排。制订初中语文总复习计划对初中语文总复习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教师必须通读《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初中语文教材及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明白《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考点、教材的复习内容及中考试卷的考法,将考点、内容及考法列为复习的几个板块,并做好时间的安排,在中考前认真、仔细地复习。绝不能没有计划,避免发生学生参加中考时还没有复习完的现象。
其次,在制订计划、安排复习时间时,一定要考虑重点与非重点、难点与非难点的区别,切忌平均用时、平均用力。对于重点与难点,一定舍得花时间、花力气,确保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对于非重点、非难点,则要“惜时、惜力”。只有这样,学生在语文考试时才能考出好成绩。
再次,在总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复习中的实际情况适时变更复习计划,因为任何一个周密的计划都不可能把实际情况全部考虑到。制订计划的时候,教师认为的难点和重点、非难点和非重点,并不一定就是复习时学生的难点和重点、非难点和非重点。教师一定要根据复习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变更复习计划,只有这样,复习效率才会有所提高。
二、形成有机的知识网络,使其完整化、具体化
完整化是指将考试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依据一定的次序编入网络。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对语文知识点,以及应达到的能力层级的定位,我们一定不要冷落和遗忘任何一个知识点,同时,每个知识点应达到的层级要具体化,使学生心中清楚,真正使学生具有全面的语文能力。
三、夯实基础,重视积累与运用
按照中考说明的出题模式,语言基础包括:语音文字、词语运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古诗文默写等。语文实践包括文学名著、语言的表达、联想仿写、筛选概括、图表分析、解说评价、综合性学习等。复习以课本为主,按考标要求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归纳、总结,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如常用词语的书写与读音,先整理好六册教材词语,然后抄写、听写两遍,及时批改、订正,注重书写质量。特别要记住一些自己容易读错的音和容易写错的字。
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复习等,采用互背与默写相结合的方法,不但要求背诵完指定篇目,字字落实,还要求“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以免一字出错,全“盘”皆输。
对于词语使用、语病、标点、图文解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复习,一方面采用专题形式,先精选中考试题练习实践,后发现规律,归结理论与做题方法技巧,最后针对考点要求编好巩固练习。另一方面在平时阅读与写作复习中深化这些考点。成语应用中的“基本义、比喻义、褒贬义”,病句中的“歧义现象”是比较难掌握的,要重点突破。尤其是自相矛盾的语病,如“避免、防止、禁止”这样的否定词,不能与否定词“不、不能”连用。
四、科学的圈示法能有效增强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以及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我认为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
1.延伸性强。由于复习课不同于新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只是由于遗忘,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时,只要老师恰到好处地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启发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且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搞不好就犯了脱离《课标》的错误。就其特点加以复习,采用网络图,联系起来板书(板书略),产生“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系统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做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的复习;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掌握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绘制树状结构图,在复习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用板书图示进行语文复习,其系统性是很强的,效果很好。
五、找准合适的训练突破口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又有与其他学科相似的共同性。依据中考试卷结构及试卷内容所占分值和难易程度的比例,显然加强了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对阅读能力的重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因为当今社会,一个人信息量的多少和正确与否,往往与他的事业和前途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会写会读,还要进行得体的口语交际,他的语文能力结构层次才是全面的。在阅读考查中,设计得好的考题十分注意:首先考查整体把握文意,进而理清文章思路,然后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含义,当然与文章体裁有关的知识也会考查到,但这不是重要内容。无论什么文章,如果读了以后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蕴涵在词语和句子之间的意义?即使把文体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也无济于事。因此,运用有关文体知识来做阅读各类文章问题的突破口,就要准确把握获得信息的准确度。
六、有效训练,进行检查评价
复习工作是否有效,比较可行的方法是随时对学生进行检查。检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小测、模拟考、堂上答题、知识反馈、能力训练等。检查的方式有综合式检测、专题性检查,还有日检查、周检查、月检查等。方法多样,只要能够达到检查目的就行。有时为了淡化考试,减轻学生因紧张的复习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也可采用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检查的目的。
总之,中考教学与复习方法同样有一定的规律性,简单地讲,则是教亦有道,应取之于巧。在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复习备战、迎接中考,智取当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