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儿童社会工作发展路径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yd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和业务分化,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分支,机构儿童社会工作以福利机构的儿童为服务对象而独具特点。本文首先针对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其次简要分析了当前社会工作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最后提出了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社会工作;机构儿童;发展路径
  一、引言
  儿童社会工作指的是针对儿童的身心特征以及成长需求,以科学的理论和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为指导,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和方法对儿童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从事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员工,虽然大都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但是很多都是来自于行业的实际工作岗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社会工作人员往往能像在家一样自觉发挥父母般的慈爱精神,这种简单的说服教育和爱心式的教育往往能收到成效,但这些儿童福利机构中不准打骂儿童等规定也成了部分孩子调皮的“挡箭牌”,传统的教育方式正面临着困境。因而为了提高机构儿童照顾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质量,机构儿童社会工作应运而生。
  二、机构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机构儿童社会工作以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为出发点,下面将着重阐述其基本理念和功能。
  1.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
  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儿童和感召儿童。因此,开展社会工作时应注意:①注重机构儿童社会工作人员的形象,对儿童福利机构系统观念形成冲击,用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和照顾儿童,并注意对儿童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微调;②机构儿童社会工作应带给儿童积极正面的影响。机构儿童社会工作最重要的理念是对儿童的独立性和个人隐私的尊重,注重儿童潜能的发掘和自信心的提高。
  2.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
  (1)对机构儿童的疗伤功能。家庭是对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脱离家庭的影响。家庭成长环境的缺失导致机构儿童的人生少了很多早期教育的必需内容,从而不得不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不断的弥补和学习。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对儿童的心灵进行有效的疗伤和修复,帮助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2)对“福利机构综合症”的弥补及“去机构化”的功能机构儿童长期生活在“单位制”的集体生活中,他们的隐私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以及易产生一些厌学情绪,不易与之建立相对亲密的关系等等。社会工作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帮助他们逐渐消除“福利机构综合症”和“机构化”问题。
  (3)长远的规划服务功能。普通社工以满足孤残儿童自立的需要为出发点,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注重对福利机构内有智力障碍但仍有一定动手能力儿童的潜力进行发掘,并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例如开展康复训练活动,帮助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儿童的自理能力。
  三、机构儿童社会工作发展路径
  促进机构儿童社会工作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素:①儿童服务的一线工作者必须掌握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具备儿童工作的理论素养和实操技巧;②基于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和尚不成熟的心智,爱心、耐心、宽容心以及责任心是从事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的必备素质。除了这两个基本要求,更关键的是做好社会结构与该职业在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身份等方面的衔接。
  1.机构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一方面,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实务性的工作,必定与本土社会的各项政治制度、生活习惯以及人文风俗密切相关。当它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与儿童福利机构相结合的时候,必定会遭到原有体制的抵制,进而影响到整个儿童福利系统。另一方面,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工作岗位采取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双轨制,导致同一项工作福利待遇却不同,这非常不利于整个团队的合作和社会分工,再加上在管理体制上仍以政府下达指令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市场调控,对实际工作造成了很多障碍。
  2.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1)社会工作专业与职业在机构初期的严重脱节。理论上讲,机构儿童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态度得到单位认可和鼓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新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但在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初期,大部分机构都过于注重上级所规划的目标,而忽略了整个机构的工作氛围与社会实际需求,领导模式过于专断独裁。除此之外,现存最大问题就是社会工作专业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社会对于儿童福利机构的需求相当大,但社会对社工的培养仍然以既定的专业标准出发,脱离了服务对象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导致机构用人时还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人才培养。但在人才培养中,又过分注重人才的实用效果,而忽略了人才的长期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效能感和挫败感。
  (2)机构儿童社会工作通过行政事业逐渐成长。相比香港和国外社工崇高的社会地位,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相当滞后,社会工作者地位也比较低。但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一个发展过程,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社会工作事业,也是从最初简单的助人行业发展到专业的助人行业的,大陆只要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就好。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接触一些与本专业不相关甚至有些卑微的工作是在所难免的,为了促进中国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良好发展,不妨将行社会工作行政事业作为一种过渡。
  就目前而言,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较低,在加上专业和社会职业的脱节使得他们常常感到沮丧、颓败甚至妄自菲薄。针对这一情况,儿童机构社会工作事业的行政人员应当做好新入职人员的长远的职业培养,让专业与职业无缝衔接。另外,对社工进行正确的积极的思想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儿童社会工作的意义和社会价值,正确定位自身工作,做好奉献社会公共事业的准备。最后,行政工作者还应做好上级与下级的沟通工作,在工作中对上级下达的指令给出正确的建议,并协调上下级的关系。通过以上方法,促进中国机构儿童社会工作事业的逐步成长。
  四、结束语
  文章针对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功能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当前的社会工作中存在的制约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机构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为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引入社会工作,提供儿童机构服务质量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柳清,成海军.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14-119
  [2]馮元,甘诺.社会福利服务中的社会工作嵌入及策略[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10:9-12+51
  [3]鄢勇兵.机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分析——以试点机构为研究对象[J].社会福利,2010,07:40-4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教育领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深。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虽然学生与教师对其都非常重视,但普遍学习效果欠佳,想要切实提升英语课堂的学习效果,运用情景教学模式是当前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便以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的意义为研究基点,探究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并论述其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以期能够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情景
摘 要:以下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针对机械设备设计的一些基本步骤、工作方法等若干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计;问题  一、前言  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是企业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产品的制造,还是新技术的实施,都要有新的机械设备的支持。使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科学,合理,规范地展开,促进技术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很有必要对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过程展开讨论,由于在国
测绘卫星,是具备对地表设施和自然地理要素进行立体绘图能力的对地观测卫星.主要包括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测绘卫星、雷达干涉测绘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测绘卫星和导航定位卫星.r
期刊
摘 要:介绍了电动车轮驱动技术的发展,电动车轮的类型和特点,以及电动车轮驱动技术的优势,对目前电动车轮驱动技术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电动车轮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电动车轮;电动车  一、轿车车轮定位的发展趋势  随着轿车车速的逐渐提高和新结构的不断采用,迫使人们重新考虑车轮定位的问题。  (一)对后轮也进行定位。传统的设计思想只考虑前轮定位角,但随着道路条件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
摘 要: 近几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说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随着我国社会飞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生计外出务工,但受户籍制度、入学政策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容易被忽视,伴随留守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急需解决,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
Aquatic ecosystem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a globally significant source of nitrous oxide(N_2O) due to continuous active nitrogen involvement, but the processes
我们分别于1955年和1957年考入东北人民大学(后改名为吉林大学)物理系学习,后来又分别于1960年和1962年与曾琴,黄和鸾,邹广田和杨克大成为芶清泉老师固体物理研究方向的研究
期刊
已故北京大学罗荣渠先生曾以广阔的学术视野 ,致力于建立中国的现代化理论学派。在此之后 ,该领域的研究进入专门化、具体化和规范化阶段。在其研究更为深入和丰富的同时 ,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