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舅是教师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1343946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雨季节的江城武汉,空气潮湿闷热。那个星期一的早晨,87岁的三舅吃了小半碗北方馄饨,喝下了一杯豆浆,准备去医院,他已是一个癌症晚期病人,他并不知道会在医院待多长时间。他穿上了干净的内衣和白衬衫,目光还在挑选外套。表弟媳提醒说:“爸,您是去医院,进了病房就要换衣服,就穿随便点吧!”三舅摇摇头:“不,不能不像样子。”
  三舅是他母亲的弟弟,小母亲三岁,在兄妹中排行老三,所以,按大别山南麓农村的风俗,他管他叫三舅。年轻的三舅简直就是外甥心里的神,茂密的黑发,三七分梳,蓬松而有光泽,走起路来一闪一闪。两条蚕眉斜卧,一双大眼炯炯有神,既饱含爱意又不失威严。中山装,挺挺括括,两条裤缝垂直于油光锃亮的皮鞋。小时候,他就盼着三舅来,就喜欢看伙伴们对三舅向往而又畏惧的表情,他还会不失时机地炫耀:“我三舅是教老师的老师。”当然,三舅每次都忘不了给他带礼物,有好吃的饼干、棒糖,好玩的汽车、手枪,还有农村伢根本没有见过的新衣裳。他印象最深的是三顶帽子和一件大衣。三顶帽子非常别致,一顶是花绒面子的长舌帽,戴在头上很精神,像个小工人;一顶没有帽檐,但有宽大的后脖和双耳,像个空军飞行员;一顶是学生帽,既有帽檐又有护耳,冬天戴着上早操,同学们羡慕得直吞口水。还有那件红色呢绒大衣,据说花了三舅一个月的工资,让母亲心疼了好多天。那件大衣着实让他在伙伴们面前长了脸,他说不清他穿着那件大衣过了几个春节。
  三舅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教师,上过私塾,读了传播新思想的黄冈中学。1951年,迎着新中国的曙光,三舅毅然结束县城中药铺的学徒生涯,考进了鄂东最有名的师范学堂。三年后,开启了自己的教师生涯,直到退休。三舅能写一手好字,又长于中国古代文学,还能讲一堂好课,中学的历史、语文和政治,哪门课都深得学生喜爱,其教学成果多次登上大雅之堂,与同行切磋交流,被学校誉为“基础教育的专家”。那天上午,一群老同学还围在病床前回忆罗老师讲课,大家津津乐道,有的说,罗老师的语文课教得好,既讲了文学,又说了人生。有的说,罗老师的历史课最好听,纵横捭阖,故事一个连着一个,一节课45分钟,一会儿就过了。有位年过六旬的奶奶文绉绉地说:“罗老师书法案头挥毫泼墨,三尺讲台妙语连珠,那潇洒的形象永远收藏在学生心中。”话音未落,马上有人接上了:“你们几个都是罗老师的粉丝啊!”一句调侃,点爆了病房的欢笑。
  回忆当年的三尺讲台,病床上的三舅表现出平日少有的欢乐,满目深情,神采奕奕,完全不像一个绝症病人。三舅一辈子在乎他的课堂,在乎他的学生!
  三舅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选择教师职业后,一辈子不移其志,不忘初心。即使是成为“臭老九”,受尽屈辱,仍然埋头教书,可以一个学期不进商店,能够一年不走亲戚,俨然就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陶渊明”,但是,三舅拿了四十年粉笔,干了近三十年教导主任,却从来没有过厌倦,似乎学校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每一声上课铃都很顺耳,每一节课都必须教好,每一页作业都应该留下老师的笑脸。一言以蔽之,三舅酷爱教学、积极向上的热情一辈子没有改变。
  然而,钦佩之余,外甥对三舅也曾有太多的不能理解。
  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恰逢新学年开学,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去看望三舅。那是一所位于长江边的公社中学,学校学生多,校园面积大,但是,清一色的矮旧平房,条条通道都是泥巴路,下雨天一步一滑。一排所谓的双职工宿舍,全是一间房隔成两半,门口搭一小屋烧火做饭,三舅一家五口就蜗居在这里。如同当头一盆凉水,浇灭了外甥看望三舅的激情,他在心里感叹:“没有想到,堂堂公社中学的办学条件这么差!”那天,三舅还特别忙,一直到下晚办公的时间,还没有回到宿舍。什么特殊情况?怀揣着好奇,他寻着办公室窗前的那束灯光,悄悄地来到了三舅的跟前,三舅正面对一张大表格,不停地移动着写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小牌子。见到外甥,三舅分外高兴:“记得来看三舅哇?走,回家!”灯光下的三舅,明显地消瘦了,腰背开始弯曲,额头上有了深深的皱纹。这是怎么了,还是三舅吗?是那个篮球场上左手上栏的骁勇健将吗?是那个书画案头挥毫泼墨的儒雅先生吗?才50岁啊,怎么就老之将至呢?顷刻间,沉积多年的不理解涌上了心头。三舅在师范毕业的头几年明明留在城市,黄冈地区文教科的教研员,湖北省函授师范学校的老师,都是不错的岗位,后来怎么就一步一步地远离城市,甚至是偏远的农村中学,住旧房,走泥巴路,还起早贪黑地干工作。这到底为了什么?面对外甥的疑问,三舅没有狭隘地生气,也没有马虎地作答,而是把外甥送到学生宿舍,为外甥铺好床铺。
  那一夜,三舅再次同外甥聊起了古人,聊起黄州的苏东坡,还即兴朗诵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舅声情并茂,雄浑沉稳,气势磅礴。外甥明白了三舅的用心,搭乘着古老的词句,来到了高山之巅,俯瞰那滔滔东去的长江,把人世间的一切看得微不足道。临离开前,三舅说:“开学了,我还在抢着调整全校各班级的课程表,教书几十年,这是头一次。我可是个老教导主任啊!”望着无奈的三舅,他一脸茫然,嘴巴张了张,不知道该說什么。三舅自说自应:“分配的新教师不愿来,只能给现有的教师加码,可是,有两个教师的课程多,左排右排错不开时间。”
  轮到外甥不好意思了,他红着脸,词不达意:“这学校的条件也太差了,三舅年龄大……”
  不等他说完,三舅说:“条件差点儿,不要紧,只要学生愿意读书,教师能够教书就行了。”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他理解了,也明白了,三舅是教师!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我记得老家门前的墙角,有棵桃树,是母亲栽的,但不知哪年栽的。樹的主干粗壮,枝叶繁茂。春天桃花盛开,艳溢芳香。春风吹拂,花瓣凋落。下雨时,把泥土染得红红的。到了七八月,绿叶下硕大的桃子一串串的,成熟时呈玉白色、粉红色,犹如玉雕。有一年探亲回家,正是桃子成熟时,尝到了母亲亲手摘的桃子,那满口的桃水,蜜甜蜜甜的,是名副其实的水蜜桃。  今年是母亲病逝十周年。中秋前夕,我回老家,看到门前墙角的桃树已干枯,
期刊
一直灰蒙蒙的天空昨晚终于下起了大雪,早上起来便看见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看着洁白的雪花,便想起了奶奶。  吃过午饭,踩在因多人踩踏而开始渐渐融化的雪上,我拨通了奶奶的电话。一片悦耳温暖的铃声之后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是爷爷接的电话,我告诉他学校这边下了好大的雪,还有同学在雪地上打雪仗呢!爷爷乐呵呵地说家乡永州也是下着雪,是米霰子(小冰雹),走到户外挺冷的,之后就是一大串的叮咛要我多穿点衣服别冷着多
期刊
2019年7月27日上午,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在周总理家乡淮安区举行。梁晓声的《人世间》等6部长篇小说获奖。  评委会关于《人世间》的授奖词是这样说的:这是一部真诚而厚实的现实主义作品,态度诚实,描写切实,风格朴实。小说叙述耐心而周到,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社会最近五十年艰难而辉煌的巨变历程,细致地展示了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坎坷而又滞重的生活。梁晓声的写作温和、亲切,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物
期刊
5岁那年,父母请人给我看了一次相。  看相人并没有看我长得怎么样,五官如何,是否健壮,只问了我的生辰八字。然后两目紧闭,抬手掐算,满脸严肃,嘴里还念念有词,给人感觉他掌握着多么高深莫测的学问,觉得这行当也有公式、有定律、有运算。父亲在一旁静静地杵着,紧张地等着答案,那神情像是等着法官的宣判。几分钟以后,看相人睁开眼,脸也舒展开来,拖着长长的语调说:“这孩子命成不错,但犯西方。”“犯西方,就是往西方
期刊
青浆,是我们苏北农村一种普通的饭食。浆是自留地里收的花生磨的,青头是园头地脑长的。家常的青菜萝卜的清淡和花生的浓香拥抱在一起,再点上一把虾皮,就能激发出美好的味道。  老家房前屋后的小园地里,乡亲们总爱种些花生、玉米、西红柿、黄瓜,父亲也一样。在离家不远的后山坡上,有两块长条状的自留地。自留地是包产到户之前生产队按集体耕地面积比例分配给社员的,照顾社员种点儿蔬菜瓜果。我们家的五分地,一直保留至今,
期刊
所谓吊锅,就是一种带有耳襻的小铁锅。过去,一直是乡下特别是山里人所特有的。如今,城里也开始雨后春笋般兴起这个农家产品了。这个支棱着两只耳朵,有点儿憨呆、有点儿土气的铁锅登堂入室到了城里,再用原来的名字,显然不合时宜,于是,文人墨客们就赋予它“吊锅”的雅称。  在故乡地坪河,乡亲们都管它叫“炉子锅”。吊锅,在地坪河可谓历史悠久。我们小时候,地坪河的冬天清冷得出奇,房前屋后的水塘都结了厚厚的冰,上面可
期刊
我和元伟结识五十年,屈指数来,我们最近一次相聚也是六年前的事了。  那是2013年春夏之交,我退休后第一次携家人出行,专程去看望早已调离新疆的元伟一家。火车凌晨两点到达,老远就看见元伟夫妇等候在出站口。分别多年,异地重逢,他没有一点儿大企业老总的派头,指名道姓的招呼,略带调笑的问候,一如过往那样默契、自然。而后,他一把抢过我手里的行李车走在了前面。上汽车时人多超员,他执意让妻子一个人打的先走,自己
期刊
回到家乡,阵阵桂花香,如影随形,陪伴着我的脚步,衣袂飘拂,花香飘逸,我几乎要醉倒在家乡的怀抱里。  家乡在闽西武平,在闽赣两省的交界处,叫桂坑。上苍把它放在一个很不起眼儿的山沟里,重重山峦,像绿色的围墙,守护着这座只有一千来人的村子。村道两旁是新种的桂花树,只有几年树龄,却长得比人高了,它们粗壮的枝干,擎着一把大伞,迎风摇曳,它们的叶子微微发红,仿佛含羞的少女,迎迓故人归来。  走在这坚实而又温暖
期刊
在我很小的时候,常听母亲说牙痛,尤其是碰到冷热食物,痛得她难受。这,也成了我的一块搁在心中的石头。  临海,是当时台州地区行政公署的驻地,我后来分配在地区水利局工作。单位的路边,有一爿镶牙店。每每走在上下班的路上,都要经过这爿牙店,我也几次走进牙店打听“行情”。后又到当地的台州医院作了咨询。经过仔细比较,觉得这爿牙店镶牙不但方便,而且收费也比大医院合理,技术是祖上传下来的,让人放心。  有一年的春
期刊
2002年初夏,我路费几乎用尽的时候,终于在昆山找到一份工作。最怕的就是过周末:一个人待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没有电视,翻来覆去看家里带来的两本书。更糟糕的是还要忍受饥饿——周末休息,吃不成公司食堂,没到发薪水的日子,只能一天吃一顿饭。我把五十元钱细细地卷起来,藏在贴身处以备不时之需。  这里离上海很近,像我这样来自农村的年轻人大多去建设上海了,那里是最肯包容的地方,只要有力气就行。我不想去,守着读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