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导下的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改革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dancao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极力要求的教学理念之一。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按照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每一个高中英语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行的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从课堂教学方面来探讨优化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实质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教育理念 师生关系 教学 兴趣 积极性 学生个性化
  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外语教学的目的也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但是,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端。传统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育模式仍在某种程度上稳固地占据着课堂,依然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严重干扰着人才的培养。那么,新课标准的改革下,农村中学的高中英语老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育的效率,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表演、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目前,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的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三、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无兴趣可谈。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唤起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内容多渠道地变换思想,用科学的新颖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多为学生提供新鲜感,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师生合作,把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双边活动的基础上,把教与学的活动有机统一起来,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善于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Good! You are clever!等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或运用英语害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五、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新课程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理念,如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倡导课程的综合化等。这些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应积极对其做出回应以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总之,在新课改革中,农村高中英语教学需要漫长的摸索探究过程,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愿我们的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早日真正完成这一改革使命——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全面发展了,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了。
  【参考文献】
  [1]王一堂.新课程教学程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金霞.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依托《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7年的数据,推出被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引用频次较高的99家出版社,基于此数据,对这些出版社所在地、类型等信息进行初步分析。
肤浅粗略的读,只是敷衍了事,是缺少鉴赏、评价的读,而这种读对于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弊端。不少老师由于畏惧于指出学生错误的理解或读法,通常只是说读得还不错,而不给任何客观公正的
【摘 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革,学生也在发展变化,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改变。通过《教育规划纲要》学习,更新理念,研究新教法,以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适应学生人格、思维和发展的需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必须有超前意识,反思与创新精神,在实践中更新师德内容,增强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修养,立志做个新型的优秀教师。  【关键词】新型教师 师德 尊重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向学生阐述课外阅读的意义、激发兴趣、选择合适刊物、正确的读书方法、有效的整合和提供展示平台几方面入手,旨在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外阅读 兴趣 平台 读物 浏览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在开放的语文教育阅读体系中,仅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
数学教学应多从现实出发, 从生活中寻求教学灵感,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 实现适度的非形式化,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高、自信心更强, 以求得数学精神实质的把握与形式化表达的动态平衡, 隐喻与直观就是其中的两种教学方法。  一、巧用隐喻促进学生的感悟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 “meta”,意为“从一边到另一边”;“pherin” 的意思是“传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