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小学生习作有三个疑点:(1)习作无话可写;(2)习作无法写;(3)没见没闻凭啥要写?为此,要引领学生体悟明白三个道理:(1)一材多用有话写;(2)学以致用有法写;(3)合情合理就可写。
话题源头:其一,学生中存在畏写、厌写、逃写现象。有的学生提及作文就愁容满面,嘴咬笔杆儿,眼看天花板,半天也挤不出几个字;其二,有家长向我转述了孩子的话:老师和爸妈教导我们作文要讲真话,写实话,道真情,没看见的,没听到的,如看图作文,别人的心理活动,平白无故怎么写?作文当然干瘪瘪、硬邦邦、短短的。学生畏写、厌写、逃写的事实和学生家长的一番话触动了我。通过调查得知:学生不知作文素材源于生活和一材多用,必然感到无话可写;不知“偷梁换柱”变他人的话为自己的话,学以致用,当然无法写;不知习作要求生活真实,合情合理就行,不同于新闻必须事实真实。疑点没破,作文干瘪瘪、硬梆梆、短短几句,情理之中。然后为破疑点进行探究:引领学生留心生活,收集素材,一材多用,偷梁换柱,仿写范文;由表及里展开想象,破解三道疑点,体悟三重道理,缓解学生作文难问题,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一、放眼生活,拓展材料空间
孩子心灵稚嫩,阅历浅,涉及文字的深度思维的联想想象等方面都有别于成人。怎么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呢?更不能以成人标准要求他们。我们要蹲下身子和他们平等相处,民主讨论,呵护心灵,引领生活。学生无话可写的关键在于缺乏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缺乏明确目的,选择对象的观察常识,缺乏有重点按顺序抓特点等必备技能,更不知一材多用的妙处。作文,要么抄,要么编。针对实际,我主要做了以下多方面的尝试。
(一)找素材源头,走出盲区。告诉学生习作源头在生活。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目的,选择对象。单刀直入地告诉学生,要写什么就观察什么。我在指导学生写《寻找春天》时,就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捕捉春风春雨所到之处,身边的事和人等发生的变化,选择几个观察点切入。学生发现:春到田野,农民下地春播忙;春到池塘,蝌蚪成群在浅水洼摇头摆尾;春到校园,同学们穿上春装逗乐、游戏……2.有序观察,做好笔记。如按顺序观察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段的外部特征,边看边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如立足一个观察点,按空间顺序观察某物不同部位的外部特征,了解其外貌。
(二)一材多用,激发兴趣。特地推荐有关联的一组文章让学生阅读比较,找联系,抓规律,学生发现文章与文章间有联系,有规律可循,根据写作的要求,可以材料之不变应作文之“万变”。如“老鹰抓小鸡”这个素材,可全程记叙写成《老鹰抓小鸡》,也可选择其中最热烈的场面,写《多彩的春天》,作为一个亮点,体现一“彩”;“放风筝”这个素材可全程记叙写成活动《放风筝》,也可选择写比谁的风筝美,比谁的风筝高等部分,写在《多彩的春天》中作为一个亮点,体现第二彩。明白材料的多用性和灵活性,解无话可说之“疑”,拓展写作空间。
二、名作引路,做到效仿出彩
学生往往缺乏做比较、找联系、找规律的能力,或不明白读能助写,写能促读,读写密切相关。没有发现写作过程,开始模仿,逐步提高,走向创造,形成风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名家的命题我们应该学,如课文《再见了,亲人》以倒装式命题,《爱如茉莉》用比喻的方法命题,《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以引用文中主人公的话命题等。名家的谋篇布局的方法我们应该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这么写的: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樟树外形、生长特点、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人们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启发将“樟树→故居→故居主人”联系起来思考,找出樟树的品质与宋庆龄品质的相似之处。这样就能将状物类文章写得有章法,有灵魂,有生命力。再如《再见了,亲人》,作者选用了三个典型故事,兼用“夹叙夹议”和“对比”两种方法谋篇布局:作者在第一、二故事之间插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作者写第二个故事时把小金花在花花被杀害时直跺脚发誓要报仇与同志愿军话别大哭做比较,体现中朝两国人民友谊深厚。写完第三个故事后,作者议论“大嫂”你为我们挖野菜失去了双腿,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你架着双拐走山路为我们送别,你就是一步不送,我们也不会忘记。抓住名家名作指导学生读写,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自悟、认同,内化读能助写、写能促读的理念,提高读的质量,降低写的难度,提高读写结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班肖思雨同学仿写《快乐的小燕子》的作品在班上引起了轰动,课外阅读中有这样一组对话。
我问奶奶:“小燕子的尾巴为什么跟别的鸟不一样,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
奶奶说:“剪春呀!你看它飞来飞去,用剪子裁出一件春衣,给大地穿上。”
我又问奶奶:“那它为什么飞不停,唱不停呢?”
奶奶说:“闹春呀!春越闹越浓!”
肖思雨在写《春在身边》一文时仿写道:报名以后,我和妈妈一道跨出校门,踏上回家的路,正巧,一群燕子飞过我们头顶,我当即询问妈妈:“小燕子的尾巴为什么跟别的鸟不一样,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
妈妈说:“剪春呀!你看它飞来飞去,用剪子裁出一件春衣,给大地穿上。”
我又问妈妈:“那它为什么飞不停,唱不停呢?”
妈妈说:“闹春呀!春越闹越浓!”
我在班上表扬了肖思雨的仿写,学生从中明白:改变称谓,仿写对话也是强化表意效果的方法之一。读好文章,仿写文章,学以致用,经常仿写,就能使作文有法可写,写得轻松,写出精彩。
三、力求真实,适当高于生活
我对“笔上生花”和“作文应写真话,说实话,抒真情”的理解有一管之见。当然是就学生的习作而言的:“追求生活真实,合情合理”,不能摄影式地刻板苛求事实真实,一成不变。因为学生习作,一则有别于摄影,无需与原形一模一样,二则有别于新闻报道。在教学作文中,把理念教条化,作方教学必然举步维艰。何以见得?家长转述的孩子的表白就是印证:“你们不是说作文要写真话,说实话,道真情吗?我看到的和听到的,就是这些,都写了还有什么不对?作文就只能是干瘪瘪的,硬邦邦,短短几行字。其他的,没啦。”小孩子这样想,这样说,可以理解,而作为指导学生的作文教师则不然。否则,要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活跃文风,提高习作水平就很难。又怎能认同联想和想象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位置呢?我在作文教学中直白地告诉学生:“习作追求生活真实,只要合情合理,可适当高于生活真实。”就是要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这样内容才充实,表达才有力,亲切又感人。尤其看图作文更是如此,看懂图是基础,扣住图展开想象,拓展思维空间,构想故事,疏通思路才能顺理成章。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在完整叙事的基础上,在描写充分的前提下,展开想象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文章就有血有肉,感人肺腑。
总之,只要做到了放眼生活,注重仿写,将生活所得适当联想发挥,学生思维激活了,思路疏通了,空间拓展了,信心增强了,勃发了生机,作文前景就会一片光明。
话题源头:其一,学生中存在畏写、厌写、逃写现象。有的学生提及作文就愁容满面,嘴咬笔杆儿,眼看天花板,半天也挤不出几个字;其二,有家长向我转述了孩子的话:老师和爸妈教导我们作文要讲真话,写实话,道真情,没看见的,没听到的,如看图作文,别人的心理活动,平白无故怎么写?作文当然干瘪瘪、硬邦邦、短短的。学生畏写、厌写、逃写的事实和学生家长的一番话触动了我。通过调查得知:学生不知作文素材源于生活和一材多用,必然感到无话可写;不知“偷梁换柱”变他人的话为自己的话,学以致用,当然无法写;不知习作要求生活真实,合情合理就行,不同于新闻必须事实真实。疑点没破,作文干瘪瘪、硬梆梆、短短几句,情理之中。然后为破疑点进行探究:引领学生留心生活,收集素材,一材多用,偷梁换柱,仿写范文;由表及里展开想象,破解三道疑点,体悟三重道理,缓解学生作文难问题,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一、放眼生活,拓展材料空间
孩子心灵稚嫩,阅历浅,涉及文字的深度思维的联想想象等方面都有别于成人。怎么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呢?更不能以成人标准要求他们。我们要蹲下身子和他们平等相处,民主讨论,呵护心灵,引领生活。学生无话可写的关键在于缺乏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缺乏明确目的,选择对象的观察常识,缺乏有重点按顺序抓特点等必备技能,更不知一材多用的妙处。作文,要么抄,要么编。针对实际,我主要做了以下多方面的尝试。
(一)找素材源头,走出盲区。告诉学生习作源头在生活。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目的,选择对象。单刀直入地告诉学生,要写什么就观察什么。我在指导学生写《寻找春天》时,就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捕捉春风春雨所到之处,身边的事和人等发生的变化,选择几个观察点切入。学生发现:春到田野,农民下地春播忙;春到池塘,蝌蚪成群在浅水洼摇头摆尾;春到校园,同学们穿上春装逗乐、游戏……2.有序观察,做好笔记。如按顺序观察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段的外部特征,边看边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如立足一个观察点,按空间顺序观察某物不同部位的外部特征,了解其外貌。
(二)一材多用,激发兴趣。特地推荐有关联的一组文章让学生阅读比较,找联系,抓规律,学生发现文章与文章间有联系,有规律可循,根据写作的要求,可以材料之不变应作文之“万变”。如“老鹰抓小鸡”这个素材,可全程记叙写成《老鹰抓小鸡》,也可选择其中最热烈的场面,写《多彩的春天》,作为一个亮点,体现一“彩”;“放风筝”这个素材可全程记叙写成活动《放风筝》,也可选择写比谁的风筝美,比谁的风筝高等部分,写在《多彩的春天》中作为一个亮点,体现第二彩。明白材料的多用性和灵活性,解无话可说之“疑”,拓展写作空间。
二、名作引路,做到效仿出彩
学生往往缺乏做比较、找联系、找规律的能力,或不明白读能助写,写能促读,读写密切相关。没有发现写作过程,开始模仿,逐步提高,走向创造,形成风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名家的命题我们应该学,如课文《再见了,亲人》以倒装式命题,《爱如茉莉》用比喻的方法命题,《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以引用文中主人公的话命题等。名家的谋篇布局的方法我们应该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这么写的: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樟树外形、生长特点、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人们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启发将“樟树→故居→故居主人”联系起来思考,找出樟树的品质与宋庆龄品质的相似之处。这样就能将状物类文章写得有章法,有灵魂,有生命力。再如《再见了,亲人》,作者选用了三个典型故事,兼用“夹叙夹议”和“对比”两种方法谋篇布局:作者在第一、二故事之间插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作者写第二个故事时把小金花在花花被杀害时直跺脚发誓要报仇与同志愿军话别大哭做比较,体现中朝两国人民友谊深厚。写完第三个故事后,作者议论“大嫂”你为我们挖野菜失去了双腿,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你架着双拐走山路为我们送别,你就是一步不送,我们也不会忘记。抓住名家名作指导学生读写,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自悟、认同,内化读能助写、写能促读的理念,提高读的质量,降低写的难度,提高读写结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班肖思雨同学仿写《快乐的小燕子》的作品在班上引起了轰动,课外阅读中有这样一组对话。
我问奶奶:“小燕子的尾巴为什么跟别的鸟不一样,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
奶奶说:“剪春呀!你看它飞来飞去,用剪子裁出一件春衣,给大地穿上。”
我又问奶奶:“那它为什么飞不停,唱不停呢?”
奶奶说:“闹春呀!春越闹越浓!”
肖思雨在写《春在身边》一文时仿写道:报名以后,我和妈妈一道跨出校门,踏上回家的路,正巧,一群燕子飞过我们头顶,我当即询问妈妈:“小燕子的尾巴为什么跟别的鸟不一样,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
妈妈说:“剪春呀!你看它飞来飞去,用剪子裁出一件春衣,给大地穿上。”
我又问妈妈:“那它为什么飞不停,唱不停呢?”
妈妈说:“闹春呀!春越闹越浓!”
我在班上表扬了肖思雨的仿写,学生从中明白:改变称谓,仿写对话也是强化表意效果的方法之一。读好文章,仿写文章,学以致用,经常仿写,就能使作文有法可写,写得轻松,写出精彩。
三、力求真实,适当高于生活
我对“笔上生花”和“作文应写真话,说实话,抒真情”的理解有一管之见。当然是就学生的习作而言的:“追求生活真实,合情合理”,不能摄影式地刻板苛求事实真实,一成不变。因为学生习作,一则有别于摄影,无需与原形一模一样,二则有别于新闻报道。在教学作文中,把理念教条化,作方教学必然举步维艰。何以见得?家长转述的孩子的表白就是印证:“你们不是说作文要写真话,说实话,道真情吗?我看到的和听到的,就是这些,都写了还有什么不对?作文就只能是干瘪瘪的,硬邦邦,短短几行字。其他的,没啦。”小孩子这样想,这样说,可以理解,而作为指导学生的作文教师则不然。否则,要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活跃文风,提高习作水平就很难。又怎能认同联想和想象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位置呢?我在作文教学中直白地告诉学生:“习作追求生活真实,只要合情合理,可适当高于生活真实。”就是要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这样内容才充实,表达才有力,亲切又感人。尤其看图作文更是如此,看懂图是基础,扣住图展开想象,拓展思维空间,构想故事,疏通思路才能顺理成章。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在完整叙事的基础上,在描写充分的前提下,展开想象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文章就有血有肉,感人肺腑。
总之,只要做到了放眼生活,注重仿写,将生活所得适当联想发挥,学生思维激活了,思路疏通了,空间拓展了,信心增强了,勃发了生机,作文前景就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