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中的君子——鸡油黄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t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黄的种类不少。同种田黄也因熟与不熟而存在差异,然而它们的质和色泽的趋向性是一致的。张俊勋先生打乱田黄的产地,用颜色作标准将田黄分类,无疑比以前纯以产地分类前进了一大步。然而,自然的染色绝对不等同于人工染色那样统一和规范,而且传统的命名也非一致:有的用颜色直接命名,如红田、白田、黑田;有的却以类似某物的颜色命名,如黄金黄、枇杷黄、桂花黄、鸡油黄……这些名,我看全部来自研究寿山石的文人和石农对田黄的种类的形容,然后约定俗成的叫法。有时,同种田黄也有不同的叫法,在专刻田黄的西门派大师林文举先生的专著中,有个精致准确有关田黄色类、品级的列表,这表中却没有坊间常提到的密腊黄、桐油地,只果糖黄的描述与之相近。然而果糖黄、蕃薯黄,在坊间并不很流行,有些乐石者甚至未曾闻也,此为其一;其二,红田、黑田宽容易辨认,但其他则有问题,特别是相近的品种,如黄金黄的某一块色泽比一般枇杷黄明快,但又和好的黄金黄有一点距离,你就很难归类,较浅色的鸡油黄和较深色的白田也很难理清界线……这些实际的情况,似乎告诉我们,最好的方法是以级别来将田黄分类,以其质的优劣来定级,也不要分得太细,如分为特级,再一到五级,这样,既统一也容易让大家掌握,从市场,从普及的角度来看,也是有利的。当然,只要是田黄,第五级也是珍贵的。
  


  以质来分级,还可以慢慢减少崇金拜银的俗气,让田黄还其本来之高雅斯文。以石质来评定印石,其实也是一种最客观、最正确、最公平的方法。评定石质的基准当然就是石巢老人的六德论了。大家都以质评石,六德的精要就会慢慢普及,当大家都能在实际的观察中把六德的精要了然以胸,则皮、纹、格的争议就会消失,我们必须明白,田黄所以是田黄,本质就是它本身具备的优良石质。它除了具备细、结、温、润、凝、腻这六个别的其他印石不可全备的美德之外,其本身的色泽也是比较纯一的,就寿山所产和田黄同是地开石成分的其他印石,如掘性都灵、坑头等,那怕是不大的一块,也是颜色驳杂,如灰白、灰黄、紫红、肉色等,偶有黄色也只小部分间杂其中,要想找到稍大的纯色一块,似乎很困难,能找到,也是珍品。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找到一块成分是地开石,颜色纯正的寿山石,而且是独石,应该就是田黄。
  


  这里介绍几块不太常见的田黄,除了那个罗汉和蝉的摆件外,其他都是印章,这些印章有一个特性,就是纽小底大,这似乎是明或清初的制式,这种类似梯形的印章充分利用石材大的一端作印面,小的一端刻纽,花了点心思,和现在两头尽量一样大的印章对比,显得灵活稚拙,浑朴自然,少了许多人工化的刻板。由于印身和印纽间存在许多曲线的渐变,整个看来格调统一,是完整的雕塑艺术品,极耐看。看来刻纽者(即制印者)深谙曲直之间在视觉感受中的内涵:取曲多持重,取直多轻浮。这也是中国书画中线条美所依据的理论。近日看到一位年青的画国画者,照画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用笔轻浮躁动,尤其可悲的是把房屋用直线描出,给人感觉那房屋比纸扎的还轻。看来,目前还有许多从事国画创作者只从外形模仿前人,笔墨的真正内涵尚欠缺认识。
  


  话归正传,这些田黄,颜色比“桐油地”或“果糖黄”浅许多,但又比一般的鸡油黄深一些,看下去极似鸡皮下那层带微绿的黄油,我把它们归入鸡油黄。相片是在日光下拍摄,(不是阳光直射)清晰度应该没有问题,按理论,色彩还原也应没有问题,但这组旧鸡油黄的照片效果都比原物更为灿烂,而且向黄金黄方向靠近了一步,这在同时同地拍摄其他寿山石是从未出现的现象,这是否意味着,有些质好的田黄,在日光下会释出其内涵的、肉眼感觉不到的、只有灵敏的相机镜头才感应到的光与色?这些光与色就是它第一次或初始时染色的原样,后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再染色和氧化,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些颜色沉着含蓄,具备着细、结、温、润、凝、腻特质的印章,在我的心目中,比黄金黄更耐看,更耐人寻味。
其他文献
每一个画家都愿意为自己的画室起一个斋名或几个斋名,以表示自己的志趣和爱好。程十发也不外乎此,但与众不同的是程十发的不同斋名是随着他的艺术人生而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的不同斋名,能清楚地反映了他的艺术进程。  程十发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画的是传统的山水画和人物画,20世纪50年代开始参加工作,在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绘制连环画,由于过去学的是传统技法,而今连环画、年画创作完全要写生功夫
期刊
甘长霖,天津静海县人,1946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军航空兵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获全国第九届美展银奖、全年新作一等奖;全军第十届美展银奖;全国第二届国画展银奖;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金奖。  甘长霖在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家中是极具个性、极有实力、极具代表性的,是大写意花鸟画领域的重要画家。  长霖是个好人。说他好,是因为他总是踏踏实实,不夸夸其谈,即使与朋友闲聊也是不紧不慢、温
期刊
董希源,1964年生于福建诏安县,1985至1986年就读于上海外语学院美术专业班,现为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委员。    两年前初识希源,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印象一则来自于其人,觉得其貌虽兼有中土狂士之容与西土嬉皮士之态,实则为人诚朴、勤奋、谦逊、热情,有事业心,也值得交朋友;二则来自于其画,觉得其山水气势恢宏,笔墨精到,有大家之气。当时便认定希源是有笔墨根底之人,又胸怀五岳,
期刊
蔡布谷,1983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其后任美术学校教师;1990年移居香港,曾任香港大型艺术杂志《收藏天地》美术主编、香港艺术发展局刊物《香港恃艺》主编。现为香港艺术发展局顾问、审批员。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教师。香港大一艺术设计学院导师。香港《大公报》美术、收藏版主编。    十多年前我刚认识蔡布谷时,她还是一个刚由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的小女孩,只知道她到港不久,在《收藏天地
期刊
石建国,1964年生于河北唐山。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美术向导》主编、画家。作品发表于《江苏画刊》、《美术界》、《艺术界》、《中国画研究》、《美术向导》、《中国当代艺术》、《中国画家》、《唐山文学》等杂志,多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    从河北轻校美术专业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从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编辑到成为一位优秀的美术编辑,水墨成为石建国须臾片刻不离
期刊
问:什么样的家庭培养了李可染先生这样的山水画大师?  答:1907年,李可染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一个贫苦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很多,父亲靠打鱼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母亲则在家里操持家务,生活很苦,根本没有钱买笔墨。可能是由于天性吧,李可染四五岁时就喜欢拿着树枝、碎碗片在屋前的沙地上画从戏台上看来的诸葛亮、赵云等戏曲人物。    问:“李可染”是先生最初的名字吗?  答:不是,李可染最初的名字叫永顺。10岁上学
期刊
1959年国庆前夕,傅抱石、关山月先生合作毛主席《沁园春·雪》词意大幅绘画,并有毛主席题“江山如此多娇”六字。这幅巨大作品高挂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凡是到过人大会堂的人看了这幅作品,皆为之赞叹不已,即使未到过人大会堂的人,也会在电视、报刊等媒体或载体上目睹这一巨幅国画。  两位先生这幅作品,画面在“江山如此多娇”,“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最近,我在友人处见到陆俨少先生绘毛主席《沁园春·雪
期刊
董寿平先生多年来最喜苍松和梅竹,梅花也有老干新枝、繁花疏影的各种规格,我既喜爱他的密点红花,也喜爱他的横枝淡蕊。他的疏影墨梅尤其是我所欣赏的。    董公画墨竹,风枝雨叶,潇洒自然,在画竹的历史中,一时找不出他是学哪家哪派。从文与可、赵子昂往下数,到夏仲昭、郑板桥,都对不上口径。但绝不是凭空臆造。我常在他的墨竹作品前,远看、近看,总觉得枝枝叶叶是书法的点画,而整体又是一片活生生的竹林。再看他提笔画
期刊
西汉末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侄。其早年折节恭俭,勤奋博学,奉孝老母,养寡嫂、护兄子,以孝悌德行著称。但而后其所为,才让历史看明白,巨奸常以善面示人,“画皮”此说既可为之写照。新朝夹与两汉之间,存世仅14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短命王朝。王莽在政治上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其将辽阔广袤的汉国土上的经济搞得一团糟。改官制、改区划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又对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发动
期刊
随着耀州窑黄堡窑场及上店、立地坡等窑区发掘,加之有蓝田县南寨、耀县柳林、三原县西秦砖窑、铜川红土镇东王村等地金代耀州瓷窖藏先后面世,耀州窑毁于金元兵火的传统文献记载已得到纠正。金代耀州窑可分为前后两期,金代前期延续了北宋青瓷的风采,既有偏青绿色、玻璃质感强的青釉品种,也有月白釉新品种,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记载“又尝见北客言,耀州黄浦镇烧瓷名耀器,白者为上,河朔用以分茶”,反映耀州瓷在金国统治的北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