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歌王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学习古诗词能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初中语文(7~9年级)共选取古诗词89首(其中,选人课文中有29首,附录中有60首),皆为世代流传,历经锤炼、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坚实基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教师古诗词教学的观念滞后,方式僵化。教师忽略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无体系,能力无层级,过程方法被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被生硬移植。教学时往往采用串讲加背诵的方式,偏重于分析诗词内容及写法特点,结果是费时费力,学生学习古诗词昏昏欲睡,无互动投入,无激情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总课程目标对初中语文7~9年级要求:誦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达到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古诗词对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影响,以及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规定,不难看出:初中古诗词教学应通过诵读到位,大量积累,多渠道自主感悟,在运用中巩固等教学策略,来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笔者结合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浅析初中古诗词教学。
一、探究背景,营造诗境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词都有其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古诗词教学应探究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个人遭遇,真正做到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实情感,并在诗词教学过程中传达给学生,感染于学生,引起学生共鸣,真正引人诗境。如教学《水调歌头》时,先仔细研究苏轼的遭遇及个性、思想情感,课堂上深情介绍:“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才华横溢,豪放、旷达,有人说他本非凡间子,只应天上有。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词人一生却颠沛流离,被贬杭州、密州、徐州,就在他密州上任时,本以为可以和他的亲人相会,不想又成‘空余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学生在教师动情地引导下,融入到一种孤独与相思的氛围中,内心情感与作者共鸣,营造出一种诗境。
二、审视标题,引人入胜
诗词中,除词牌名(曲牌名)是与古时音律相关以外,诗词题目往往交代写作背景,隐示诗歌内容或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对诗词标题的审视,往往能引起学生对诗词意境的探究。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由题目便知这是一首歌行体,诗中所刻画的意境是在白雪纷飞中,同时也是一首送别诗,既是送别诗,一般引发的是朋友间的情谊和离别的留恋之情。
三、反复诵读.体验感悟
“情动于中而形于音,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诗大序》)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这就告诫,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在指导学生咀嚼、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词的音乐美、画面感,让学生自然地步人诗词意境,最终获得思想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四、再造想象,感受意境
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课标指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古诗词的创作讲究意境和留白,而二者都属于想象的产物。如果诗词没留有想象空间,就显得直白而毫无生气。如果阅读诗词没有再造想象,就绝难进入诗词的意境。
五、强化积累,丰富底蕴
学习古诗词,就是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继承、发扬。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与引用,增强自身创作文章的文化底蕴,丰富自身文化素养。如当代散文家梁衡在《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的大自然》中写到:“……‘大江东去’不由人不追慕英雄伟业,‘杨柳依依’却叫你享受幸福人生。唐太宗说处世在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见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其实还少说了一面,以自然为镜,可以调身心。”仅几句就活用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诗经·采薇》,另还有唐太宗的名言。有了这些引用,文章平添几分意蕴与灵气,这正是对古诗词积累达成的结果。古诗词的积累,不仅仅在于单纯的背记,还在于把相关古诗词内容进行归类组合,真正达到对诗词意境的融汇贯通。如诗词中写“山水”,写“送别”,写“春色”,抒“忧国思家”。抒“怀才不遇”。抒“报国之志”等等。
六、联类比照.以诗解诗
古诗词当中,每一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推及其他,联类比照,可温故知新,扩大阅读,拓宽视野,加深认识。
总之,初中古诗词教学要秉承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兴趣,指导学生积极诵读,引导学生体验感悟,鼓励学生积累运用、拓展延伸,从古诗词中获得熏陶、感染,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初中语文(7~9年级)共选取古诗词89首(其中,选人课文中有29首,附录中有60首),皆为世代流传,历经锤炼、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坚实基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教师古诗词教学的观念滞后,方式僵化。教师忽略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无体系,能力无层级,过程方法被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被生硬移植。教学时往往采用串讲加背诵的方式,偏重于分析诗词内容及写法特点,结果是费时费力,学生学习古诗词昏昏欲睡,无互动投入,无激情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总课程目标对初中语文7~9年级要求:誦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达到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古诗词对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影响,以及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规定,不难看出:初中古诗词教学应通过诵读到位,大量积累,多渠道自主感悟,在运用中巩固等教学策略,来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笔者结合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浅析初中古诗词教学。
一、探究背景,营造诗境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词都有其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古诗词教学应探究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个人遭遇,真正做到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实情感,并在诗词教学过程中传达给学生,感染于学生,引起学生共鸣,真正引人诗境。如教学《水调歌头》时,先仔细研究苏轼的遭遇及个性、思想情感,课堂上深情介绍:“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才华横溢,豪放、旷达,有人说他本非凡间子,只应天上有。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词人一生却颠沛流离,被贬杭州、密州、徐州,就在他密州上任时,本以为可以和他的亲人相会,不想又成‘空余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学生在教师动情地引导下,融入到一种孤独与相思的氛围中,内心情感与作者共鸣,营造出一种诗境。
二、审视标题,引人入胜
诗词中,除词牌名(曲牌名)是与古时音律相关以外,诗词题目往往交代写作背景,隐示诗歌内容或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对诗词标题的审视,往往能引起学生对诗词意境的探究。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由题目便知这是一首歌行体,诗中所刻画的意境是在白雪纷飞中,同时也是一首送别诗,既是送别诗,一般引发的是朋友间的情谊和离别的留恋之情。
三、反复诵读.体验感悟
“情动于中而形于音,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诗大序》)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这就告诫,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在指导学生咀嚼、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词的音乐美、画面感,让学生自然地步人诗词意境,最终获得思想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四、再造想象,感受意境
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课标指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古诗词的创作讲究意境和留白,而二者都属于想象的产物。如果诗词没留有想象空间,就显得直白而毫无生气。如果阅读诗词没有再造想象,就绝难进入诗词的意境。
五、强化积累,丰富底蕴
学习古诗词,就是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继承、发扬。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与引用,增强自身创作文章的文化底蕴,丰富自身文化素养。如当代散文家梁衡在《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的大自然》中写到:“……‘大江东去’不由人不追慕英雄伟业,‘杨柳依依’却叫你享受幸福人生。唐太宗说处世在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见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其实还少说了一面,以自然为镜,可以调身心。”仅几句就活用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诗经·采薇》,另还有唐太宗的名言。有了这些引用,文章平添几分意蕴与灵气,这正是对古诗词积累达成的结果。古诗词的积累,不仅仅在于单纯的背记,还在于把相关古诗词内容进行归类组合,真正达到对诗词意境的融汇贯通。如诗词中写“山水”,写“送别”,写“春色”,抒“忧国思家”。抒“怀才不遇”。抒“报国之志”等等。
六、联类比照.以诗解诗
古诗词当中,每一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推及其他,联类比照,可温故知新,扩大阅读,拓宽视野,加深认识。
总之,初中古诗词教学要秉承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兴趣,指导学生积极诵读,引导学生体验感悟,鼓励学生积累运用、拓展延伸,从古诗词中获得熏陶、感染,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