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起菲利普这个人物,人们总是习惯于把他对于勒由“穷”到“富”再到“穷”的不同态度变化(由“撵”到“盼”再到“躲”)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菲利普对于勒前后态度的鲜明变化,充分表现了他虚荣、势利、自私的性格,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然而,作者的写作意图果真如此吗?菲利普真是一个虚荣、势利、自私,为世俗所难容的人吗?认真阅读、细心体会就不难发现,他对于勒由“穷”到“富”再到“穷”的不同态度远不能说明他性格的全部。
菲利普的形象在对于勒的“撵”、“盼”、“躲”中得到了完美展现。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发现,于勒是一个不务正业、不孝、好吃懒做之徒。他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甚至算得上贫困的家庭。照理来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应知晓生活的艰辛、挣钱的不易,而不应行为不正。退一步讲,即使行为不正,糟蹋钱,也不至于逼得父母动老本。动了老本,父母何以养老?难道还能指望他吗?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从这点我们就可看出,于勒是一个连父母死活都不放在心上的人,是一个典型的不孝之徒。
再联系菲利普的家境来看菲利普其人。“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从上面的语句中,我们不难看出,菲利普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尽管工资很少,工作很辛苦,每天很晚才能从办公室回来,但他却一直坚持着,始终如一的支撑着。“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菲利普太太对现实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菲利普就不痛苦了吗?作为丈夫,他不能解除妻子的烦恼、痛苦;作为父亲,他不能解除子女的辛劳、无奈,菲利普的内心是自责的、痛苦的。物质的拮据、精神的痛苦折磨着菲利普,这还不够,他还要承受他兄弟带给他的梦魇。看到这样一位任劳任怨,在生活道路上艰难前行的丈夫、父亲,令人顿生怜悯之情。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19世纪,怀揣梦想抑或为生活所迫到美洲去闯荡的人很多。菲利普的举动只是按照惯例而已,并无不当之处,更谈不上不顾亲情。而且里面还隐藏着菲利普为了送于勒上到从哈佛尔开往纽约的商船,又费了不少心思,又花了一笔不匪的开销,为此家庭开销又多了一个大窟窿,不知何时才能填上。
于勒到北美后,做上了买卖,不久就写信给菲利普,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损失。两年后又写信给菲利普,告诉他自己的身体很好,买卖也好,准备到南美作长期旅行,也许好几年不写信,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到时候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这封信成了“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备受生活煎熬的菲利普一家收到这样的信,内心的喜悦、高兴是可以想象的。这种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的举动是全家看到即将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的希望就要降临的狂喜的表现,也是能够理解的。
每星期日,菲利普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来,菲利普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对于勒的焦急等待、盼望,既是迫切改变生活的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掺杂着对于勒的思念。毕竟,兄弟俩已有十年没见。
然而,一场邂逅破灭了全部的希望,还差点给全家带来不幸。菲利普一家去哲尔赛岛旅行时,遇见了于勒,一度阔绰的富商早以沦为衣衫褴褛的小贩。在确认卖牡蛎的就是于勒时,菲利普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如果顾念兄弟之情,认于勒,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首先,“二姐”婚后的地位可能就悬了。“二姐”之前老找不到对象,而这是全家都十分发愁的事。好不容易有个看中“二姐”的公务员上门求婚并与“二姐”举行婚礼,绝不能让女婿知道真相而小看女儿。其次,刚刚够维持的生活平衡将被打破,整个家庭又要陷入困顿,恐怖的日子将重新开始,儿女、妻子、自己又要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最后,这种恐怖的日子不知何时才是个尽头。他内心的天平倾向了维系整个家庭,选择了把问题交给妻子去解决。他深知,妻子肯定不会认于勒,一定会选择回避。他不正面做出决定,内心的自责、痛苦或许会轻些。
总之,在菲利普的性格中,虚荣势利、自私贪恋有之,勤劳善良、任劳任怨、舍小顾大亦有之。作者不仅抓住了他性格中的外部特征,而且洞察了他的内心世界,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简单地把人物分成“好的”、“坏的”两大类,而要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人性的多面性、复杂性。只有这样,才能认识、理解他人,融入社会。
(责任编辑 刘宇帆)
然而,作者的写作意图果真如此吗?菲利普真是一个虚荣、势利、自私,为世俗所难容的人吗?认真阅读、细心体会就不难发现,他对于勒由“穷”到“富”再到“穷”的不同态度远不能说明他性格的全部。
菲利普的形象在对于勒的“撵”、“盼”、“躲”中得到了完美展现。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发现,于勒是一个不务正业、不孝、好吃懒做之徒。他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甚至算得上贫困的家庭。照理来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应知晓生活的艰辛、挣钱的不易,而不应行为不正。退一步讲,即使行为不正,糟蹋钱,也不至于逼得父母动老本。动了老本,父母何以养老?难道还能指望他吗?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从这点我们就可看出,于勒是一个连父母死活都不放在心上的人,是一个典型的不孝之徒。
再联系菲利普的家境来看菲利普其人。“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从上面的语句中,我们不难看出,菲利普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尽管工资很少,工作很辛苦,每天很晚才能从办公室回来,但他却一直坚持着,始终如一的支撑着。“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菲利普太太对现实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菲利普就不痛苦了吗?作为丈夫,他不能解除妻子的烦恼、痛苦;作为父亲,他不能解除子女的辛劳、无奈,菲利普的内心是自责的、痛苦的。物质的拮据、精神的痛苦折磨着菲利普,这还不够,他还要承受他兄弟带给他的梦魇。看到这样一位任劳任怨,在生活道路上艰难前行的丈夫、父亲,令人顿生怜悯之情。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19世纪,怀揣梦想抑或为生活所迫到美洲去闯荡的人很多。菲利普的举动只是按照惯例而已,并无不当之处,更谈不上不顾亲情。而且里面还隐藏着菲利普为了送于勒上到从哈佛尔开往纽约的商船,又费了不少心思,又花了一笔不匪的开销,为此家庭开销又多了一个大窟窿,不知何时才能填上。
于勒到北美后,做上了买卖,不久就写信给菲利普,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损失。两年后又写信给菲利普,告诉他自己的身体很好,买卖也好,准备到南美作长期旅行,也许好几年不写信,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到时候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这封信成了“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备受生活煎熬的菲利普一家收到这样的信,内心的喜悦、高兴是可以想象的。这种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的举动是全家看到即将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的希望就要降临的狂喜的表现,也是能够理解的。
每星期日,菲利普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来,菲利普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对于勒的焦急等待、盼望,既是迫切改变生活的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掺杂着对于勒的思念。毕竟,兄弟俩已有十年没见。
然而,一场邂逅破灭了全部的希望,还差点给全家带来不幸。菲利普一家去哲尔赛岛旅行时,遇见了于勒,一度阔绰的富商早以沦为衣衫褴褛的小贩。在确认卖牡蛎的就是于勒时,菲利普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如果顾念兄弟之情,认于勒,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首先,“二姐”婚后的地位可能就悬了。“二姐”之前老找不到对象,而这是全家都十分发愁的事。好不容易有个看中“二姐”的公务员上门求婚并与“二姐”举行婚礼,绝不能让女婿知道真相而小看女儿。其次,刚刚够维持的生活平衡将被打破,整个家庭又要陷入困顿,恐怖的日子将重新开始,儿女、妻子、自己又要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最后,这种恐怖的日子不知何时才是个尽头。他内心的天平倾向了维系整个家庭,选择了把问题交给妻子去解决。他深知,妻子肯定不会认于勒,一定会选择回避。他不正面做出决定,内心的自责、痛苦或许会轻些。
总之,在菲利普的性格中,虚荣势利、自私贪恋有之,勤劳善良、任劳任怨、舍小顾大亦有之。作者不仅抓住了他性格中的外部特征,而且洞察了他的内心世界,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简单地把人物分成“好的”、“坏的”两大类,而要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人性的多面性、复杂性。只有这样,才能认识、理解他人,融入社会。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