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改实施以来,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很明显,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体现和贯彻课标理念,推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50
小组合作学习以其多方面的教育功效已经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喜爱并在教育实践中广泛应用。《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很明显,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体现和贯彻课标理念,推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取得较高学习成绩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科学合理的组建学习小组
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以4人最佳(优生一名、中等生两名、学困生一名)按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大小进行合理搭配,并选好组长,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组;二是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即一个小组内应包括具有不同能力特征、不同数学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而且小组成员之间的“认知距离“、认知水平、风格等不宜差别太大;三是定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提高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度。另外,小组内还要配备记录员,负责把本组经过讨论达到的共识的内容记录下来。
二、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由于种种原因,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长时间处于低效的学习程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特别要注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发挥其有效性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几点见解。
(一)组建合理的数学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要组织好小组合作交流,最重要的一环是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合作小组的建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何组建好的学习小组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水平差异,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其次,小组内成员要进行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有了明确的分工,合作起来就井然有序。合理的小組构建可以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兴趣作为基础,那么教学的效果、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由此可以看出,在开展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也才能够保证在数学课堂上能够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预期教育目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
(三)把握好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是关键抓住合作时机
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因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比如,在强化一些知识记忆的过程中,如一些公理,定理,公式等,可以两人为小组开展互助记忆,这样效果较好;在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知识时,可采取小组间合作探究。比如进行《多边形的内角和》这节课的教学时,就适宜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本节课探索性较强,在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时,可以将其转化成多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和的内角和为180度的结论。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连接对角线直接转化成几个三角形;有的在边上取一个点将多边形转化成(n-1)个三角形,再减去一个平角;还有的在多边形内取一点将多边形转化成n个三角形再减去一个周角;还有的学生会想到在三角形外取一个点去探索!类似于这样的探索性的课程小组合作的效果远远大于教师一言堂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三、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1.选择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2.选择迷惑、混沌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混沌、迷惑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
3.选择深化、拓展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深化、拓展处是再创造的生长点之一,往往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此时进行合作,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形成独特的认识。
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导师,还是一个协作者,合作学习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往往只是在学生中走走,或者问你们讨论完了吗?集体反馈时,教师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夸小组的代言人,忽略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转变传统观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春娟.例谈合作学习要注意的四个问题[J].天津教育.2010年07期
[2]陈国辉.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0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50
小组合作学习以其多方面的教育功效已经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喜爱并在教育实践中广泛应用。《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很明显,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体现和贯彻课标理念,推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取得较高学习成绩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科学合理的组建学习小组
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以4人最佳(优生一名、中等生两名、学困生一名)按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大小进行合理搭配,并选好组长,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组;二是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即一个小组内应包括具有不同能力特征、不同数学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而且小组成员之间的“认知距离“、认知水平、风格等不宜差别太大;三是定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提高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度。另外,小组内还要配备记录员,负责把本组经过讨论达到的共识的内容记录下来。
二、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由于种种原因,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长时间处于低效的学习程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特别要注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发挥其有效性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几点见解。
(一)组建合理的数学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要组织好小组合作交流,最重要的一环是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合作小组的建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何组建好的学习小组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水平差异,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其次,小组内成员要进行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有了明确的分工,合作起来就井然有序。合理的小組构建可以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兴趣作为基础,那么教学的效果、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由此可以看出,在开展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也才能够保证在数学课堂上能够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预期教育目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
(三)把握好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是关键抓住合作时机
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因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比如,在强化一些知识记忆的过程中,如一些公理,定理,公式等,可以两人为小组开展互助记忆,这样效果较好;在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知识时,可采取小组间合作探究。比如进行《多边形的内角和》这节课的教学时,就适宜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本节课探索性较强,在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时,可以将其转化成多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和的内角和为180度的结论。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连接对角线直接转化成几个三角形;有的在边上取一个点将多边形转化成(n-1)个三角形,再减去一个平角;还有的在多边形内取一点将多边形转化成n个三角形再减去一个周角;还有的学生会想到在三角形外取一个点去探索!类似于这样的探索性的课程小组合作的效果远远大于教师一言堂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三、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1.选择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2.选择迷惑、混沌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混沌、迷惑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
3.选择深化、拓展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深化、拓展处是再创造的生长点之一,往往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此时进行合作,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形成独特的认识。
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导师,还是一个协作者,合作学习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往往只是在学生中走走,或者问你们讨论完了吗?集体反馈时,教师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夸小组的代言人,忽略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转变传统观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春娟.例谈合作学习要注意的四个问题[J].天津教育.2010年07期
[2]陈国辉.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