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竞争与合作的时代,竞争与合作能力是青少年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在未来社会里,合作能力的具备将比竞争能力更重要。中外教育家把“具有与他人合作,对科学和真理的执著追求”作为21世纪人才素质必备的条件之一,因此历史教育必须体现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而体现民主、互助、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也就在历史教学中应运而生了。
关键词:合作 策略 质疑 交流
正文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交流是人生存的必备能力。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对传统接受性学习的挑战。它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相互讨论、质疑、交流的合作性学习方式。围绕历史学科研究的基本方式和能力、我制定了历史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表达目标、情感目标。
为了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我采用了两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即正式合作性学习小组和非正式合作性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正式合作性学习小组
这是一种用来教授具体的学习内容的小组。在正式合作性学习小组中,教师组织学生小组(确保学习小组的人数并确定如何分配学生);教师教会学生们应掌握和运用的概念、原则、策略;布置要合作完成的任务;检查学习小组的作用;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指导学习小组有效运作。
第一,明确教师的作用。每节课教师都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即做“讲台上的智者”。教师的任务不是把学习资料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发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知识与技能的点拨者。
在正式的合作学习小组方法的应用中,教师的作用分为5个部分:①指定课程目标;②在授课之前将学生分为合作学习小组;③向学生解释教学任务及目标结构;④检查合作学习小组合作的效果,并不时地提供帮助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小组合作技巧;⑤对学生的成绩做出评价并协助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彼此合作的情况。
第二,指定教学目标。在上课前,教师需要明确两类教学目标即专业目标和社会目标。专业目标必须据学生的水平而定,而且要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小平相符;社会目标主要是社会技巧,即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讲解那些需要加强训练的人际交往技巧。
第三,具体做法。①将全班分成小组,每小组设发言人、记录员、纪律员、主持人各一名;②每小组安排成绩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一名学生和一名基础较差不善言语的一名学生,另外两名中等学生;③各小组间情况均衡;④指派基础较差的学生担任“发言人”,由他把本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表述出来;⑤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讨论的问题或争论的观点)。按此做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了以下四方面的影响。
1、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
小组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历史。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的师生双边活动,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历史知识、技能,发展历史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巧妙运用了学生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更是学生形成自己学习方法的最佳途径。
“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课堂结构的典型特征。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对知识的钻研就更加深刻。在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会使新旧知识更加融合,扩大了知识的应用层面。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深层次的思维。这种合作学习既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主动获取教材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提供材料让学生编问题,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在小组中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急于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向同伴展示,很容易产生高度的学习动机,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小组内每一个同学自己动手动脑,并发表各自的意见,而其他同学则要学会认真听取、发表看法,并帮助校正。这种小组内的互帮互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对待别人的看法和意见。
4、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的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非正式合作性学习小组
非正式合作性学习小组是暂时的,它只是一次讨论或某一活动课临时组成的。在这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以历史教材中提供的某些特定的活动课内容为专题,利用研究性学习课,在开放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作性学习。
这一非正式合作性学习的内容来源于教材提供的探究题或来源于学生关心的历史时事焦点问题。这一非正式合作性学习的特征是:活动不受课堂时空限制;每个学生主体性、参与性的发挥;学生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观点自愿组成若干小组;一个学期完成一个活动课题,并交流各小组合作成果。通过这种非正式合作性学习;使学生自主开辟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使学生的心智活动在愉快的合作中得到愉悦和鼓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平《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师素质》
2、韩飞《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
3、王宏志《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
4、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
关键词:合作 策略 质疑 交流
正文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交流是人生存的必备能力。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对传统接受性学习的挑战。它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相互讨论、质疑、交流的合作性学习方式。围绕历史学科研究的基本方式和能力、我制定了历史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表达目标、情感目标。
为了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我采用了两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即正式合作性学习小组和非正式合作性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正式合作性学习小组
这是一种用来教授具体的学习内容的小组。在正式合作性学习小组中,教师组织学生小组(确保学习小组的人数并确定如何分配学生);教师教会学生们应掌握和运用的概念、原则、策略;布置要合作完成的任务;检查学习小组的作用;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指导学习小组有效运作。
第一,明确教师的作用。每节课教师都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即做“讲台上的智者”。教师的任务不是把学习资料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发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知识与技能的点拨者。
在正式的合作学习小组方法的应用中,教师的作用分为5个部分:①指定课程目标;②在授课之前将学生分为合作学习小组;③向学生解释教学任务及目标结构;④检查合作学习小组合作的效果,并不时地提供帮助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小组合作技巧;⑤对学生的成绩做出评价并协助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彼此合作的情况。
第二,指定教学目标。在上课前,教师需要明确两类教学目标即专业目标和社会目标。专业目标必须据学生的水平而定,而且要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小平相符;社会目标主要是社会技巧,即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讲解那些需要加强训练的人际交往技巧。
第三,具体做法。①将全班分成小组,每小组设发言人、记录员、纪律员、主持人各一名;②每小组安排成绩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一名学生和一名基础较差不善言语的一名学生,另外两名中等学生;③各小组间情况均衡;④指派基础较差的学生担任“发言人”,由他把本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表述出来;⑤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讨论的问题或争论的观点)。按此做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了以下四方面的影响。
1、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
小组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历史。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的师生双边活动,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历史知识、技能,发展历史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巧妙运用了学生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更是学生形成自己学习方法的最佳途径。
“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课堂结构的典型特征。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对知识的钻研就更加深刻。在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会使新旧知识更加融合,扩大了知识的应用层面。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深层次的思维。这种合作学习既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主动获取教材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提供材料让学生编问题,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在小组中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急于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向同伴展示,很容易产生高度的学习动机,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小组内每一个同学自己动手动脑,并发表各自的意见,而其他同学则要学会认真听取、发表看法,并帮助校正。这种小组内的互帮互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对待别人的看法和意见。
4、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的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非正式合作性学习小组
非正式合作性学习小组是暂时的,它只是一次讨论或某一活动课临时组成的。在这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以历史教材中提供的某些特定的活动课内容为专题,利用研究性学习课,在开放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作性学习。
这一非正式合作性学习的内容来源于教材提供的探究题或来源于学生关心的历史时事焦点问题。这一非正式合作性学习的特征是:活动不受课堂时空限制;每个学生主体性、参与性的发挥;学生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观点自愿组成若干小组;一个学期完成一个活动课题,并交流各小组合作成果。通过这种非正式合作性学习;使学生自主开辟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使学生的心智活动在愉快的合作中得到愉悦和鼓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平《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师素质》
2、韩飞《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
3、王宏志《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
4、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