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课程教学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有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一些教学案例,着重探讨如何改变物理教学模式;增加物理教学的信息容量,加强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教师与教师间的合作;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物理课堂实验;通过针对训练,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解答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物理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物理教学 教学效率 应用策略
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着明显重视理论而忽视了实践作用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其中一小部分用来做演示,重视教学的严谨性、完整度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知识接受过程,不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原则,导致学生不能行根本上理解一些物理喜爱你想。这种教学策略与科学有效地教学方法相悖,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帮助甚小,随着时间推移,学生还可能会降低学物理的兴趣,本人根据部分实践经历,针对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给出如下若干建议。
一、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模式
注入式教学是目前课堂上普遍存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一直被动的学习。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有发表自己意见与疑问的机会,永远的在倾听教师的理论教学,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不能很好地锻炼眼、手、脑。学生只是处于暂时听懂的状态,教师讲毕,学生也便停止思考与练习。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在听讲过后一段时间内就会将上节课所学内容忘却一部分,造成教学效率提下的现状。教师应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不能只注重量,如果没有针对性的习题讲解或者学生不能有效的参与其中,那么教师讲解得例题再多,也毫无用处。例如教师在讲解《牛顿运动定律》一课时会有许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寻找下节课需要讲解的例题,并在课堂上给予解答和讲解,教师作为辅助的角色,在其演示结束后给予适当的说明建议,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对其不重视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有利于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目前的知识掌握情况,由于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会让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透彻的了解,方便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达到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目标,做到实际演示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有效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教学信息量
扩大教学信息量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实际,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加以渗透,引入现代最新科学发现及成果,不定时播放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提起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感觉物理就发生在身边,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整体把握,在大脑中形成已于理解的概念,对于很多现象都会有“熟悉”的感觉,熟练后便能做到举一反三,对相同的问题会有一自己套解决方法。我总结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共同参与备课,强化教研
目前部分学校的教育研究活动形同虚设,以年级组为单位分配教师办公室,不常见到同学科的其他教师。物理教师也基本处于独自备课、研究教学的状态,即使是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也常常不愿分享个人的课堂教学经验,无法有效提高教师整体的教研工作效率。在我看来,教师应抛弃旧观念,要勇于分享个人的教学经验,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团队工作效率。教师可这样做:建议教务处给备课组每周留出四到五小时的备课时间,在此期间备课组的教师可以相互探讨,交流思想,要避免开会式的讨论,可以自由分享,自由询问,取长补短。真正让教育研究有质量,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
2.增强信息处理能力,拓宽信息渠道
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教师获取信息的途径不仅仅是教材、参考资料,图书馆、互联网是教师必须学会利用的重要的信息获取工具。例如在平时分析例题和每次考试的试题时,要把有针对性的经典题型摘录下来,并作以总结,学生在课堂演示遇到的难题要记录下来,经常将教辅资料中好的解题方案和教學方法复制下来,最好将这些方法加以区分、总结,最后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加上自己的看法。以上方法都时较好的信息获取途径。
三、加强物理实验,注重个人实践
没有实验的物理教学是不完整、不高效的,新教材要求注重物理实验,但是做到与否,还要看教师的具体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将课本上规定必做的物理实验给予多次演示,还要引入生活中常见但学生不明白其中缘由的物理现象,比如人体肌肉的运动是运用了杠杆原理,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遇到了不均匀大气而发生偏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讲解《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一课时,要让学生先将材料仔细阅读,清楚各种实验仪器的正确操作,以及最终要得出怎样的结论,做好准备工作后开始发放仪器,给学生分配小组,明确成员分工,比如一个人负责记录另一个人负责操作,有条件可轮流体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物理规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动手的乐趣,从多方面体验物理带来的神奇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理解物理本质
一旦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学好物理就会非常容易,对物理的好奇心增强,就渴望探索物理现象的奥秘。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将宏观、微观物理现象与抽象思维融为一体。实践经验不能代表物理理论、概念,即使物理概念和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通过抽象思维将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才能清晰地认识有关物理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思维的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定律以及原理,之后要训练学生将这些规律应用到实际中去,一些看似很难的问题就容易解决。
就目前来说,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许多不足,这就需要广大物理教师不断探讨、研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乐于分享个人的教学经验,集思广益,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坚持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进行发散思维,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物理能力,最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国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问题教学”的研究和实践[J].教育学报,2003(6):33-36.
[2]陈琪琪.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物理教学 教学效率 应用策略
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着明显重视理论而忽视了实践作用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其中一小部分用来做演示,重视教学的严谨性、完整度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知识接受过程,不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原则,导致学生不能行根本上理解一些物理喜爱你想。这种教学策略与科学有效地教学方法相悖,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帮助甚小,随着时间推移,学生还可能会降低学物理的兴趣,本人根据部分实践经历,针对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给出如下若干建议。
一、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模式
注入式教学是目前课堂上普遍存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一直被动的学习。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有发表自己意见与疑问的机会,永远的在倾听教师的理论教学,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不能很好地锻炼眼、手、脑。学生只是处于暂时听懂的状态,教师讲毕,学生也便停止思考与练习。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在听讲过后一段时间内就会将上节课所学内容忘却一部分,造成教学效率提下的现状。教师应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不能只注重量,如果没有针对性的习题讲解或者学生不能有效的参与其中,那么教师讲解得例题再多,也毫无用处。例如教师在讲解《牛顿运动定律》一课时会有许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寻找下节课需要讲解的例题,并在课堂上给予解答和讲解,教师作为辅助的角色,在其演示结束后给予适当的说明建议,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对其不重视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有利于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目前的知识掌握情况,由于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会让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透彻的了解,方便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达到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目标,做到实际演示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有效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教学信息量
扩大教学信息量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实际,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加以渗透,引入现代最新科学发现及成果,不定时播放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提起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感觉物理就发生在身边,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整体把握,在大脑中形成已于理解的概念,对于很多现象都会有“熟悉”的感觉,熟练后便能做到举一反三,对相同的问题会有一自己套解决方法。我总结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共同参与备课,强化教研
目前部分学校的教育研究活动形同虚设,以年级组为单位分配教师办公室,不常见到同学科的其他教师。物理教师也基本处于独自备课、研究教学的状态,即使是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也常常不愿分享个人的课堂教学经验,无法有效提高教师整体的教研工作效率。在我看来,教师应抛弃旧观念,要勇于分享个人的教学经验,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团队工作效率。教师可这样做:建议教务处给备课组每周留出四到五小时的备课时间,在此期间备课组的教师可以相互探讨,交流思想,要避免开会式的讨论,可以自由分享,自由询问,取长补短。真正让教育研究有质量,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
2.增强信息处理能力,拓宽信息渠道
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教师获取信息的途径不仅仅是教材、参考资料,图书馆、互联网是教师必须学会利用的重要的信息获取工具。例如在平时分析例题和每次考试的试题时,要把有针对性的经典题型摘录下来,并作以总结,学生在课堂演示遇到的难题要记录下来,经常将教辅资料中好的解题方案和教學方法复制下来,最好将这些方法加以区分、总结,最后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加上自己的看法。以上方法都时较好的信息获取途径。
三、加强物理实验,注重个人实践
没有实验的物理教学是不完整、不高效的,新教材要求注重物理实验,但是做到与否,还要看教师的具体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将课本上规定必做的物理实验给予多次演示,还要引入生活中常见但学生不明白其中缘由的物理现象,比如人体肌肉的运动是运用了杠杆原理,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遇到了不均匀大气而发生偏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讲解《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一课时,要让学生先将材料仔细阅读,清楚各种实验仪器的正确操作,以及最终要得出怎样的结论,做好准备工作后开始发放仪器,给学生分配小组,明确成员分工,比如一个人负责记录另一个人负责操作,有条件可轮流体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物理规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动手的乐趣,从多方面体验物理带来的神奇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理解物理本质
一旦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学好物理就会非常容易,对物理的好奇心增强,就渴望探索物理现象的奥秘。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将宏观、微观物理现象与抽象思维融为一体。实践经验不能代表物理理论、概念,即使物理概念和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通过抽象思维将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才能清晰地认识有关物理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思维的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定律以及原理,之后要训练学生将这些规律应用到实际中去,一些看似很难的问题就容易解决。
就目前来说,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许多不足,这就需要广大物理教师不断探讨、研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乐于分享个人的教学经验,集思广益,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坚持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进行发散思维,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物理能力,最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国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问题教学”的研究和实践[J].教育学报,2003(6):33-36.
[2]陈琪琪.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